殘明

第一二六章 刺刀和標準化生產

第一二六章 刺刀和標準化生產

“呯!”

隨著一記清脆的槍聲,擺在六十步外的靶子猛然抖動了兩下,汪克凡放下手裏的燧發槍,心裏知道這一槍肯定有了,滿意地點了點頭。

“十環!”

負責報靶的士兵爬上掩體,檢查靶子之後向這邊打出旗語,轟的一聲,圍觀的恭義營眾將紛紛大聲叫好,笑逐顏開,連連稱讚,他們並不是誇獎汪軍門槍法如神,而是祝賀新式的燧發槍終於仿製成功。

在古人的長度計量單位中,所謂的步都是複步,也就是左右腳各邁出一次才算一步,一步大約等於1.3米左右,當然,這也是因為古人的平均身高比較矮,如果換成現代人的話,估計就得有1.5米了。

六十步,大約是八十米的距離,已經超過了騎弓的有效射程,和普通的步弓差不多了,這意味著明軍仿造的燧發槍已經能代替弓箭手,具有較高的實戰價值,考慮的火槍手的訓練培養較為簡單,比弓箭手要容易得多,新式燧發槍的意義就更加重要了。

修械所負責燧發槍項目的主事名叫王景,被一群人圍在中間,七嘴八舌地提出各種問題。

“王博士,這槍還能打得更遠些麽?七十步怎麽樣?”

“老安,這燧發槍一個月能造幾支?什麽時候配發到我們嶽州營?”

“聽說這燧發槍不怕下雨,是真的嗎?”

……

汪克凡關注的卻是另一件事,他正在試演為燧發槍配備的刺刀。

根據現有的技術條件。這批刺刀仿製於我軍的56式軍刺,刀身全長38厘米,刃長32厘米。後側有6厘米長的木柄,可以塞入燧發槍的槍管,然後絞緊護扣,就完成了對刺刀的固定。

把刺刀嵌套在槍管上並非不能實現,但每支槍的成本就會大幅增加,刺刀的穩固性還會受到影響,修械所幾次試驗。效果都不太理想,後來報經汪克凡同意,幹脆把刺刀的刀柄塞進槍管。大幅降低了技術難度和製造成本,把裝上刺刀的燧發槍變成了一支具有實戰作用的長槍。

過於超越時代沒有意義,楚軍仿製的這種燧發槍屬於前裝滑膛槍,如果戰鬥進入肉搏階段。士兵來回揮舞槍支與敵人搏鬥。裏麵的火藥子彈都會掉出槍膛,根本沒有再次開槍的可能,所以把槍管堵死,也不會影響戰鬥。

汪克凡發揮了一點小小的惡趣味,把這種刺刀也命名為五六式軍刺,外形和正品的56式非常相似,三棱形的刀身堅固而結實,彌補了這個年代材料工藝的不足。非但刺刀不易折斷,而且一捅一個洞。傷口很難包紮愈合。

這種刺刀上麵還有三道深深的血槽,刺入人體後可以迅速引入空氣,形成大量的泡沫阻塞血管,哪怕沒有刺中要害,隻要深度達到8cm左右就能讓敵人即刻斃命,而且可以消除體腔內的負壓,非常輕鬆地把刺刀拔出來,是非常實用的殺人利器。

(56式刺刀刺入人體後,在很短的時間內通過血槽引入空氣,會在血管裏形成空氣栓子,堵住腦部血管而產生循環障礙,進而造成腦組織缺氧,然後迅速死亡,嗯,基本就是這麽個道理……我為此專門找人請教了一下,56式刺刀不用刺中心髒,隨便刺中一個地方都很難能活下來,挨上動脈就是大出血,肚子會內出血,肺部直接死翹翹,而且連頭蓋骨都能刺穿,是非常恐怖的武器。)

把刺刀裝好之後,汪克凡試著來了幾個標準的刺殺動作,心裏湧起一股熟悉的親切感覺,有他這個行家作指導,楚軍很快就能掌握標準的拚刺技術。唯一美中不足的,這種燧發槍還是太重了,使用起來不太靈活,有些動作產生了變形。

“還需要改進,一定要充分發揮刺刀的威力……”

不管火繩槍還是燧發槍,都是一種射程近、射速低的武器,一般很難避免進入白刃戰,所以必須有長槍兵加以保護,給燧發槍裝上刺刀後,火槍兵同時也變成了一個長矛兵,在白刃戰裏有了自我保護的能力,戰法和戰術都變得更加靈活,更加先進。

在以往的戰鬥中,楚軍的列陣都非常複雜,前麵是火炮等重武器,後麵是火槍和弓箭手,中間還要摻雜長槍兵和盾牌手等冷兵器,層層疊疊,組成不同的陣勢,配合起來非常吃力,作戰效能不高。如果楚軍士兵都配備裝有刺刀的燧發槍,就能以簡單的三列橫隊或者兩列橫隊作戰,士兵以立姿或跪姿齊射,需要迂回機動的時候說走就走,能夠很快運動到最佳作戰位置,對敵人的薄弱處發起攻擊。

任何一個稍有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機動性是決定戰鬥勝負的關鍵因素之一,而刺刀的發明改變了原有的戰術,為提高楚軍的機動性提供了可能……

人群之中,王景正在對大家一一解答。

“這種燧發槍可以打到一百步以外,七十步當然不在話下,但準頭要差了很多,七十步就比六十步差了三成,所以第一輪射擊最好放在六十步的距離上。”

“修械所正在進行標準化生產改造,一個月隻能造七十幾支燧發槍,什麽時候能配發到嶽州營,這就不是我管的事情了。”

“燧發槍一樣怕潮怕水,但終歸不用明火,所以比鳥銃好伺候一些,下雨的時候遮擋一下,一樣可以開槍的。”

隨著他的解答,眾將或者欣喜,或者失望,神情不一而足,六十步的射程可以滿意,下雨天也有一定的戰鬥力,更是意外之喜,但一個月隻能生產七十幾支燧發槍,卻遠遠低於大家的預期。

譚嘯叫道:“七十幾支槍,一年才能造幾百支槍,你們修械所也太懶了些!這樣子什麽時候才能讓我們用上新槍?”

吐槽的事情當然少不了顧宗福,他也跟著叫道:“是啊,你們修械所七八百號人,一個月要花幾千兩銀子,造的槍也太少了些,那標準化生產是什麽意思?”

“這個,這個我也說不好,還是請方督辦給諸位將軍解釋一下吧。”王景地位不高,抵擋不住兩位大將的威勢,隻好請出方正錚。

方正錚咳嗽一聲,解釋道:“所謂標準化生產,簡單來說就是統一規格尺寸,就拿燧發槍來說吧,各種配件的長度、分量、厚薄、粗細等等都有統一的標準,所有工匠都要按照標準來幹活,誤差過大的就要返工重做,甚至直接報廢,所以生產的速度就慢一些……”

顧宗福立刻打斷了他:“這有什麽用處?哪家工匠幹活不是憑手藝?長短粗細當然各自不同,何必定這麽個死框框,白白耽誤工夫!”

其他眾將也紛紛附和:“是啊!什麽標準化生產,花裏胡哨的東西,一定不像規矩的手藝,趕快讓工匠們放開了幹活,一個月造上幾百支燧發槍,年底給大家都換上一遍!”

“諸位,諸位!標準化生產可是汪軍門的意思,絕對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我當初也對標準化生產不甚了了,聽了汪軍門的指點才霍然開朗。”方正錚說道:“咱們大家都用過大明造的鳥銃,同樣的一支鳥銃,分量敢差出幾兩半斤去,每支鳥銃的脾氣都不一樣,沒用熟的話根本打不準,況且隻要壞了一個小小的零件,就沒有合適的東西替換,整支鳥銃都得報廢。實行標準化生產後,所有的燧發槍都是一個規格,出了小毛病自己就能修理,打仗的時候可方便多了……”

隨著方正錚的解釋,大家對標準化生產有了一個粗略的認識,手工作坊生產的鳥銃質量難以保證,打不準還是小意思,有的甚至還會意外炸膛,楚軍因此每個月都會有十幾個人受傷,實行標準化生產後,這些問題應該都能得到解決。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既然標準化生產有這麽多好吃,又是汪克凡親自下的命令,再沒人對此提出質疑,反而擔心自己分不到新式的燧發槍。楚軍足足有三萬人馬,燧發槍一年卻隻能生產八百多支,要是不趕緊下手,猴年馬月才能輪到自己換裝。

大家圍著方正錚拉拉扯扯,程問也被卷進了漩渦中心,眾將們或者笑嗬嗬地拉關係,或者黑下臉來進行恐嚇,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這些大將哪個都不能得罪,程問和方正錚惹不得他們,隻好又把汪克凡推到了前麵。

“這件事我們可做不了主,得看汪軍門的意思。”

是啊!配發燧發槍這種大事,當然需要汪克凡點頭才行,大家一起湧到他的身邊,紛紛強調自己的部隊如何需要燧發槍,希望能早些配發。

“這件事我也做不了主,得看你們自己的表現。”汪克凡揮了揮手裏的燧發槍,五六式槍刺閃出了一道寒光:“不管是恭義營還是火器營,都和別的營一樣待遇,大家在一起舉行全軍大比武,哪個營的拚刺技術最強,哪個營就最先配發燧發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