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明

第一一二章 燒鋪草

第一一二章 燒鋪草

瓦屋山意外失守,屯齊的側翼失去掩護,再拖下去很可能被楚軍分割包圍,他向濟爾哈朗請示後,率軍主動後撤,向濟爾哈朗的主力靠攏。

行軍路上,屯齊心情沉重。

在這次分兵作戰中,屯齊明顯感到楚軍變得更加頑強,更加不好打,無論進攻還是防守都對八旗兵形成壓製,讓他連碰了幾個硬釘子……瓦屋山失守就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節節敗退的楚軍竟然還能發起如此犀利的反擊,說明他們以前都是有所保留,直到現在才亮出真正的實力,屯齊震驚之餘,對寧鎮會戰的前景產生了深深的擔憂。

“自我軍進入寧鎮群山之後,汪克凡步步誘敵深入,所圖甚大,此中凶險還請叔王明察,莫要中了他的奸計……”見到濟爾哈朗後,他鄭重提醒。

“不要想那麽多。延陵鎮一萬五千餘將士困守待援,本王明知汪克凡有意誘我深入茅山,也必然要救,這裏麵沒得選,你明白麽?”濟爾哈朗走到窗前,凝望青翠的山嶺,說道:“汪克凡麾下之楚軍,確是偽明第一善戰之師,此戰能否取勝,本王並無十足把握。但為山九仞,豈能功虧一簣?我軍現與延陵鎮隻有一山之隔,勝敗就在毫厘之間,破山而入延陵鎮則勝,困於山前坐看朱馬喇、穆裏瑪敗亡則敗,本王唯有全力以赴,絕不能讓八旗兒郎數十年的赫赫威名斷送一旦!”

濟爾哈朗初時的神氣語調都很平淡,說到最後卻目光如電,氣勢張揚。

汪克凡有意誘敵深入。他早就有所察覺,但是為了救援朱馬喇和穆裏瑪。還是毫不猶豫地踏入茅山。不錯,這次分兵作戰失敗了。楚軍比預想中更難對付,但是現在也不能立刻撤回丹陽縣……兩軍交戰最重要的還是實力,清軍的兵力更多,戰鬥力更強,濟爾哈朗沒有理由避戰,而且自信能夠取勝,甚至取得一場輝煌的大勝,把楚軍消滅在寧鎮山區裏。

楚軍四萬人就想吃掉清軍六萬人?濟爾哈朗堅信那是不可能的。寧鎮會戰進行到這種程度,最壞的結果就是在攻破茅山防線之前。朱馬喇和穆裏瑪先被楚軍殲滅,但最起碼自保沒問題,如果勢頭不對,他的六萬大軍轉身撤退,寧鎮山區外邊還有兩萬多清軍接應,楚軍肯定攔不住。

現在要做的,就是竭盡全力進攻茅山,和延陵鎮的清軍會師。

接下來的幾天裏,茅山前線的戰鬥越發激烈。

麵對清軍的凶猛進攻。汪克凡親筆寫下一封動員令,傳達全軍。

“……寧鎮會戰,是關於國家氣運的一戰,是關乎民族危亡的一戰。勝可力挽狂瀾,敗則亡國滅種。明軍各部所有官兵務必不計犧牲,不計代價。抱定成功成仁的決死信念,將濟爾哈朗所部阻擊於茅山之前。並予以徹底消滅!”

這份動員令傳達到每個普通士兵,由軍官和士兵同誌會大力講解宣傳。汪克凡同時召集眾將,要求各營拿出燒鋪草,拚老本的決心,和濟爾哈朗決一死戰。

“濟爾哈朗這次帶來的都是滿蒙八旗和漢軍旗的精銳,加上朱馬喇和穆裏瑪,八旗兵能打的精兵將近一半都在咱們的口袋裏,這一仗哪怕把咱們這幾個營都打光了,把我自己也填進去,隻要能消滅濟爾哈朗就值得!”

汪克凡掃視眾將,堅毅說道:“這一仗打贏了,滿清再沒有力量進攻江南,最差也能像五胡亂華一樣形成南北對峙。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哪怕咱們全都犧牲在這裏,嶽州營、通山營、通城營和闖營還會打起楚軍的大旗,將來總有一天把滿清趕回關外!”

真的要拚命了!

滿清全族人口不過百萬,可戰之兵隻有十幾萬,隻要漢人都拿出一個拚一個的精神,就絕不會亡國滅種。

在這場關鍵的天王山之戰裏,汪克凡賭上了一切,不顧個人的得失安危,也把楚軍和楚勳的利益放在了一邊。在他的內心深處,救亡才是唯一的目標,清軍則是唯一的敵人,擁兵自重的軍閥隻是一種手段,他絕不會在這個時候去想著保存實力。

散會之後,楚軍眾將回到軍營中,情緒仍然非常激動。他們跟隨汪克凡多年,還從來沒有見過這種場麵,滿腔慷慨豪情都被點燃,熱血沸騰,不能自已。大丈夫死則死矣,為國盡忠死得其所,粉身碎骨又有何懼!

茅山防線上,擔負正麵防禦任務的,是剛剛調上來的東莞營和蒲圻營兩支生力軍,張家玉和呂仁青都下了死命令,全軍上下與陣地共存亡,除非東莞營和蒲圻營的六千三百名將士全部打光,除非他們兩個殺身成仁,清軍休想踏過茅山一步。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必馬革裹屍還!”

麵對清軍的凶猛進攻,楚軍爆發了前所未有的勇氣和犧牲精神,堅守陣地死戰不退,清軍固然竭盡全力,楚軍也同樣在拚命,每一座山頭和無名高地都要經過反複爭奪,每一條小溪和每一片山穀都會成為屍橫累累的戰場,在血與火的洗禮下,楚軍就像百煉精鋼一般堅韌。

堅韌!楚軍變得更加堅韌,這是清軍最直觀的感受。

悍不畏死的八旗兵仗著兵力優勢,往往能在局部取得一些進展,攻下某座山頭或者無名高地,但始終無法向楚軍防線的縱深突破,楚軍的反擊卻異常犀利,白天把陣地丟了,晚上就一定要組織夜襲奪回來,清軍的突擊部隊切入楚軍防線後,肯定會遭到頑強阻擊和逆襲,要麽灰頭土臉地撤回去,要麽被楚軍的預備隊消滅……對這種陣地攻防戰的戰術要領,清軍還在摸索之中,汪克凡卻有後世四百年積累的經驗和理論。楚軍的預備隊總能出現在最關鍵的位置,封堵防線缺口。切斷清軍的後續部隊,包圍清軍的突擊部隊並加以殲滅。

陣地防禦戰的關鍵。在與如何利用戰略縱深,如何使用二線預備隊的反擊力量,汪克凡是這方麵的行家裏手,楚軍的陣地防禦戰也打得有模有樣,至於濟爾哈朗等清軍將領麽……還沒有這方麵的清晰概念。

清軍方麵更多的是使用蠻力,仗著兵力雄厚和楚軍硬拚,動輒以上千人的規模發起強攻,傷亡數字隨之迅速增加,以至於濟爾哈朗不得不召開緊急會議。研究攻堅戰術問題。

“這個仗,不能再這麽打下去了……”濟爾哈朗雖然有決死一戰的打算,但是自從進入寧鎮山區後,清軍的傷亡總數已經將近一萬人,哪怕他有六萬大軍也承受不起……好吧,就算不計代價也要繼續進攻,但是太多的傷亡造成士氣嚴重下降,哪怕是最凶悍的八旗兵,談起臼炮和燧發槍也都沉默不語。隱隱有些畏懼,而且大量的傷兵又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後勤壓力很大。

“兵派的少了不濟事啊!” 何洛會卻唱起了反調:“若像當初一樣隻派幾百人攻山,先挨臼炮的炮子。再被燧發槍打幾輪,衝到壕溝近前就剩不下多少人,還怎麽往上攻?這一來二去的白白折損兒郎不說。耽擱下去什麽時候才能攻到延陵鎮?”

從俘虜口中,清軍早就知道了臼炮和燧發槍的名字。對這兩種明顯是欺負人的新式武器,濟爾哈朗非常重視。找到一些被炸毀的殘骸當做寶貝,特意派人運回後方,準備送到北京研究仿製。

何洛會說的這番話也有道理,濟爾哈朗露出為難的神色,一時拿不定主意,屯齊卻站出來反駁道:“再耽擱幾天也不礙事,反正不能再讓兒郎們去送死,一次衝上去的人太多,被炮子鉛子打死的就更多,你難道不知道嗎?”

“……”何洛會為之語塞。

在真正的熱武器戰爭中,攻堅之前必須要用猛烈的炮火摧毀敵人的火力點,清軍的紅衣大炮受到地形限製,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隻靠人命硬添,自然左右為難……進攻部隊的人少了,還沒衝到跟前就打光了,進攻部隊的人多了,又會在槍林彈雨中造成大量傷亡,最近這幾次用人海戰術進攻,雖然拿下了陣地,但每次都會損失幾百人,反複拉鋸幾次就是上千人,幾千人的傷亡,何洛會對此也非常清楚。

屋子裏一片死寂,清軍眾將麵麵相覷,束手無策。

佟圖賴左右看了看,咳嗽一聲說道:“若是不怕折損大炮,我倒有一個法子……”

在眾人的催促和詢問下,他提出一個新的戰法,把紅衣大炮推到山前,修築特殊形狀的簡易炮台,抬高炮管以加大射界仰角,就能打到山坡上的明軍陣地。

“這是硬湊合的笨辦法,王爺不要太過期待,這樣架起的紅衣大炮根基不穩,每次開炮後都要重新複原,一炷香能開一炮就算不錯了,況且把紅衣大炮推到山前,還會遭到南賊大炮的轟擊……”

紅衣大炮改變射角,就沒了射程的優勢,必須進入楚軍大炮的射程作戰,雖然能夠掩護清軍步兵,自己卻難免損失慘重,紅衣大炮製造不易,價格昂貴,這樣使用太浪費。

清軍眾將商量來商量去,始終都沒商量出一個萬全之策,濟爾哈朗猶豫再三,最後拍板,采納佟圖賴的建議,不惜損失紅衣大炮也要把傷亡降下來。

“派人給譚泰傳令,再調一萬援兵進入寧鎮群山,把糧道替本王守好。”

清軍主力深入茅山,從丹陽到這裏的補給線已經長達七十裏,濟爾哈朗調兵遣將,防止楚軍包抄後路,真的把他裝進口袋。

有了紅衣大炮的助戰,清軍接下來的進攻效率明顯提高,經過幾天苦戰,損失了十幾門紅衣大炮後,他們終於突破茅山的外圍防線,推進到楚軍的核心陣地——茅山九峰的三茅峰和抱樸峰。

茅山九峰是茅山主脈,比周圍的大小無名高地都高出一截,隻要攻占三茅峰和抱樸峰,就能突破楚軍的核心陣地。

接下來的幾天,清軍的進攻更加凶猛,卻一直停滯不前。

茅山九峰的地形更加險要,紅衣大炮再一次失去作用,佟圖賴嚐試著把大炮推得更近些,直接推到山腳下,卻遭到楚軍大炮毀滅性的打擊。因為距離太近,除了打得又準又狠的三磅炮和四磅炮,見高不見遠的臼炮也能打到紅衣大炮了,隻要炮身被楚軍的炮彈直接命中,就會發生程度不同的變形,連著報廢了二十幾門紅衣大炮,佟圖賴終於放棄了這種徒勞的努力。

眼看隻隔著一層窗戶紙,卻偏偏無法捅破,濟爾哈朗著急上火,嘴角起了一串燎泡,唯一讓他稍感安心的是,楚軍一直沒有對延陵鎮發起總攻,朱馬喇和穆裏瑪還在苦苦支撐。

很明顯,汪克凡是在有意消耗他的進攻力量,盯上了他的六萬清軍(還剩五萬),所以才對延陵鎮圍而不打。濟爾哈朗雖然覺得對方過於狂妄,但也不得不承認楚軍表現的非常頑強,如果沒有朱馬喇、穆裏瑪的牽製,沒有外圍的兩萬清軍配合,他還真的有些危險。

經過連續幾天的惡戰,三茅峰和抱樸峰前屍橫累累,堆積如山。

一天的惡戰結束後,防守抱樸峰的蒲圻營射書給清軍,讓他們派人來收屍,規定不許帶武器,人數限製在一百人以下,打一麵紅十字白旗作為標誌,還畫了一幅紅十字白旗的示意圖。

清軍前軍主將蘇克薩哈猶豫再三,向濟爾哈朗請示後,派出一隊綠營輔兵前去收屍,武器什麽的都沒帶,卻不願打白旗,換成了一幅特製的紅十字綠旗。

呂仁青當時就氣壞了,派出一哨楚軍衝下山去,把這些綠營輔兵全部活捉,割掉幾個帶隊軍官的左耳,又給了一麵紅十字白旗打著,然後押著他們下山去收屍……這是汪克凡的命令,由於天氣炎熱,屍體很快就會腐爛,所以清軍的屍體一律交給他們自行處置。

相比之下,清軍的衛生防疫意識就很差,隨著傷兵大量增加,軍中突然出現瘟疫,並且迅速傳染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