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明

第二五六章 為了給你送錢,我要和你幹一仗

第二五六章 為了給你送錢,我要和你幹一仗

術業有專攻,汪克凡對現代貨幣體係的了解很膚淺,隻是從曆史書裏知道一個大致的發展過程,另外作為一個信息豐富的現代人,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起碼知道先進的貨幣體係可以極大的促進經濟發展,所以這兩年在自己的地盤裏大力推行銀元,並在楚軍和楚勳係統內部強製使用軍票,為將來發行紙幣積累經驗,積累教訓,積累人氣。

但他也深知,這裏麵的水很深。

金融怪獸一旦失控,就會釋放出恐怖的破壞力,所以汪克凡一直小心翼翼,對銀元和軍票的信用非常重視,不但嚴格控製發行量,而且時刻準備著充裕的保證金,事實上,他的軍票並不是現代的信用貨幣,而是更接近代用貨幣,並沒有發揮出應有的杠杆作用,對經濟發展的促進很有限。

但也正因為如此,楚軍的銀元和軍票一經問世,就以良好的口碑受到各方追捧,隻憑方便攜帶和運輸,以及使用簡便,不易假冒等技術性優點,就讓廣大的楚軍將士和整個楚勳係統都接受了銀元和軍票,銀兩和銅錢的使用量大幅減少。

普通百姓對銀元接受的更快一些,畢竟銀元本身就是用貴金屬製成的,在江南一帶,墨西哥鷹洋等類似的東西也早就廣泛流傳,楚軍的銀元製作工藝更加精良,成色也是十足,大眼一看就比墨西哥鷹洋更可靠,深受江南商賈士紳的歡迎。

對於紙質的軍票,一開始幾乎沒有人信任,大家把這個東西當成變相的征收軍費,一種搜刮民脂民膏的手段,普通百姓不願保留軍票,商家拒絕用軍票購物,就連楚軍將士自己也有不少人發牢騷,但是,當汪克凡治下的各級官府允許用軍票交稅,軍票立刻獲得了和銀元一樣的良好信譽。

在千萬楚軍將士和各級官府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了銀元和軍票,並且發現,它們比銀子銅錢更好使,比如大家一開始並不信任的軍票,長時間對銅錢保持著穩定的“匯率”,百姓們疑慮漸去,沒人再糾結軍票是紙質的,而是把它看成一種有著可靠價值的貨幣,在楚軍的大本營湖廣,軍票的覆蓋範圍已經擴大到全省,銅錢雖然仍在流通,使用量卻大幅萎縮。

如此一來,西軍的銅錢就很難通過走私手段,大量流入湖廣。

以前無往不利的“貨幣戰爭”,第一次遭遇滑鐵盧。

孫可望對銀元和軍票的理解,比汪克凡更要打一個折扣,但他在內政經濟上天賦極高,敏銳地認識到其中的巨大威脅。隆武帝被楚軍劫走後,江西萬元吉和廣東蘇觀生多半沒有膽子自立門戶,很可能會向汪克凡低頭,如果汪克凡在南方各省全麵推行銀元和軍票,雲南每年開采出來的上百萬斤精銅就會變成一堆金光燦爛的高級垃圾,再也花不出去,這兩年縱橫馳騁的西軍也打不動了。

“這是不戰而屈人之兵,諸位,楚軍的軍票一旦在廣東、江西和南直隸等地鋪開,我們就再也買不到精鐵、糧食、火銃和棉布,再也無力爭奪湖廣!”

孫可望的聲音回蕩在屋子裏,眾人都在認真聆聽,比一開始的時候表情嚴肅了許多,他們當中很多都是身經百戰的宿將,論起打仗的本事,未必人人都對秦王殿下那麽信服,但是說到內政經濟,孫可望主政這幾年的巨大變化擺在那裏,大家都是一百個服氣。

西軍從張獻忠時期開始艱苦創業,一直過的都是苦日子,正是因為沒錢沒糧,也沒有刀槍馬匹,所以才會那麽艱難,這兩年西軍的腰包明顯富裕了,大家都感到了那種天差地別的變化,將士們拿著充足的軍餉,吃著上好的夥食,穿著堅固的鎧甲,用著嶄新的刀槍,又招募訓練了很多年輕的新兵,整體實力提高了不止一個檔次,所以才能接連打了幾個大勝仗。

有錢好辦事的道理,大家都是明白的。

看起來,為了咱們西軍的錢袋子,必須要和楚軍打一仗。

再不打,光是這個軍票,就成禍患了。

劉文秀坐在孫可望的下首,麵無表情,一直沒有說話。

在他這個純粹的武將看來,錢,的確是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但不是決定性的問題,因為錢的問題去打仗,而且是一場賭上國運的生死之戰,是不可思議的荒謬行為,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貿然和楚軍開戰,是拿十幾萬西軍將士的性命去冒險。

孫可望一定要和楚軍開戰,肯定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劉文秀不但確信這一點,而且也認為自己知道其中的原因——西軍三王以秦王孫可望為尊,大體上還是平起平坐的地位,孫可望卻不願被李定國、劉文秀分潤權力,一直想要繼承張獻忠的衣缽,做整個西軍的最高領袖,他一定要堅持東進的戰略,就是為了壓服主張北上的李定國,樹立自己的絕對權威,隻要打贏這一仗,再無人敢對他提出質疑。

“我這位王兄,真是越發的目中無人,他的這番話如果傳到晉王(李定國)的耳朵裏,說不得又得大吵一架。”劉文秀在心裏暗暗發著牢騷,臉上卻沒有露出任何不滿。

孫可望急匆匆的趕來,事先不和他這個主帥溝通,就召集所有的高級將領開會,一定要強行貫徹推行他的東進戰略,這對同為三王之一的劉文秀來說,不但是一種很失禮的行為,更是一種玩弄政治權術的突然襲擊,很犯忌諱的一件事,但是劉文秀早就習慣了孫可望的強勢,哪怕心中不滿,也不會公然和他唱反調。

孫可望突然扭頭看了他一眼,知道還沒有真正說服這位義弟,於是又提高聲音說道:“三國誌評話的故事,大家都聽過吧,當年諸葛丞相和劉皇叔在草堂隆中對,就定下三分天下的方略,劉皇叔進占四川,再以一員上將鎮守荊州,待時機成熟後討伐中原,再以一路奇兵從川北攻占長安,則天下可得。可惜關羽大意失荊州,諸葛丞相隻好數次從秦嶺出川北伐,雖然屢戰屢勝,卻因為道路遙遠,糧草轉運艱難,最後都是功敗垂成,蜀漢最終也因此滅亡,眼下咱們西營麵臨的局麵,和當年的諸葛丞相可有些類似呀。”

三國演義的故事,眾人都非常熟悉,聽到孫可望這番話,都是若有所悟,隻聽孫可望又說道:“現在有些人主張,咱們應當與楚軍談和,先北上去打滿清韃子,轉回頭來再和楚軍一決雌雄,這實在是大錯特錯,以諸葛丞相的文功武略,尚且無法北伐成功,我等為何還不能引以為戒呢?湖廣乃是天下糧倉,鎖斷長江,虎視中原,地方富庶,俯瞰江南,乃是兵家必爭之地,這個地方,本王取定了!”

孫可望的這番話,劉文秀是真的聽進去了,坐在那裏微微頷首。

三國時期的荊州不就是湖廣麽?

關羽大意失荊州,蜀漢就開始走下坡路,可見這個地方的確很重要,孫可望一定要打湖廣,也有他的道理。

既然要打,就得考慮怎麽打。

湖廣和貴州、四川之間都是連綿不斷的湘西山區,可供選擇的進兵道路不多,翻山越嶺的糧草轉運也很困難,最穩妥的辦法,是利用水師從長江順流而下,出三峽,入湖北,首先攻占荊州、武昌等要地,截斷湖南、湖北之間的聯係,然後一個個州府各個擊破,但是這個方案也有明顯的缺點,比如耗時長,成本高,遠水不解近渴。

造船是一件非常耗時的工作,光是陰幹木料就要幾個月的時間,再加上現在的四川人口銳減,很難找到會造船的工匠,想要建成一支可以運輸幾萬人的龐大船隊,所需的時間難以估算,另外船隊造好了還得配備相應的水師,還需要安裝大炮,需要訓練水兵等等,各種各樣的開銷耗費驚人,找個懂行的幕僚粗略估算一下所需時間和經費,不等他算完,就超過了大家的心理底線,一個個都泄了氣。

耗不起,也等不起,還是走陸路進攻吧。

山區糧草轉運不易,最簡單的解決辦法就是分兵,兵分幾路後,補給線也就分成了好幾路,每一路的壓力都大幅減輕,大家討論一番,把湘西幾條主要的道路都算了進去,劉文秀這邊既然已經攻占道州,當然也要算作其中一路,楚軍把靈渠修得不錯,糧船可以通過靈渠直抵全州,省了一大半的力氣,隻是全州、道州太過偏遠,如果一步步的從永州府、衡州府和郴州向前推進,肯定會遭到楚軍的節節抵抗,湘南多山多水,易守難攻,對西軍很不利,哪怕拚命打到長沙城下也會變得精疲力盡,補給線拉得太長,沒有力量繼續向武昌進軍。

孫可望和劉文秀商量一番,當場拍板決定,主攻方向還是放在湖南中部,由孫可望親自指揮,劉文秀這邊加以配合,與此同時,李定國也要在北線發起進攻,西軍三王要前所未有的同時出動,讓楚軍顧此失彼。這是一場意義重大的戰役,如果取勝,就像朱元璋打敗了陳友瓊,畢其功於一役,再沒人可以和西軍爭奪天下。

會議結束,孫可望又問起隆武帝的下落,劉文秀這次隻差一點沒抓到他,非常可惜,隆武帝最後究竟去了哪裏,對將來還會造成巨大的影響,孫可望一直密切關注。

“不知道啊,唐王朱聿鍵前些日子在長沙露了一麵,然後就不知去向,沒人再見過他。”劉文秀搖搖頭,滿臉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