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明

第二五八章 聯明討賊和聯虜討逆

第二五八章 聯明討賊和聯虜討逆

多爾袞整頓內部,重新樹立絕對的權威後,開始準備對楚軍的反攻。

南京會戰之後,楚軍又接連發起三次北伐,把江淮一帶打的稀巴爛,連帶著河南、山東、山西烽煙四起,抗清義師此起彼伏,滿清的統治就像一座著火的房子,如果不趁著火勢還小的時候把火撲滅,整個房子都會燒掉,到時候別說平定天下,就連北京也呆不住了,還是趁早退出關外吧。

西軍孫可望進攻湖廣,正是清軍反攻的絕佳時機,被楚軍按在地上**了大半年,現在也該還手了。打出“聯明討賊”的旗號,準備和楚軍決一死戰。

聯明,聯的當然是永王朱慈煥的大明,我大清隻承認崇禎一係是大明正統,唐王朱聿鍵以及為虎作倀的汪克凡,當然都是偽明賊寇,為了維護道統,天下當共討之。

孫可望那邊因為阻力過大,還沒有公開和滿清結成同盟關係,但是孫可望本人已經答應,會和清軍互相配合,一起討伐楚軍,根據小道消息,孫可望聽說“聯明討賊”的口號後,也喊出了“聯虜討逆”的口號,聯虜,聯的就是滿清韃虜,討逆,討的就是楚軍叛逆,和當年史可法提出的“聯虜討寇”的口號如出一轍,得到很多忠君愛國之士的擁護。

雖然被罵作韃虜,多爾袞卻並不在意,他又沒打算真的和西軍永結同好,隻是想叫個幫手和汪克凡打群架,打敗楚軍才最重要,被罵兩聲有什麽關係,更何況孫可望並沒有當麵指著鼻子罵,還是給我大清留了幾分麵子的。

“聯明討賊!”

“攻占南京!”

“打過長江去!”

“活捉朱聿鍵!”

“陣斬汪克凡!”

清軍的口號喊得震天響,還未出兵,聲勢已經造的極大,但在多爾袞的計劃裏,清軍最遠隻會打到揚州城,和楚軍隔江對峙,如果楚軍堅決抵抗,就退而求其次,隻收複淮安和清江浦就算完成任務。

清軍現在今非昔比,實力嚴重下降,一口吃成個胖子是不現實的,這次反攻的目的就是收複江淮,恢複到楚軍三次北伐之前的戰略態勢,同時掃清李來亨、榆園軍等等活躍在北方的抗清力量,把山東、河南變成穩固的後方,然後重開江北和安徽一帶的漕運,為京師提供足夠的錢糧。

漕運斷了一年多,京師裏的八旗子弟,日子過得苦啊!

為了湊夠所需的軍費,多爾袞把國庫裏最後一個銅板都拿了出來,可是剩下的窟窿還是太大,隻好東拚西湊,從阿濟格家裏抄出來的幾十萬銀子都填了進去,真的是有多大力氣就使多大的力氣。以前幾次和楚軍作戰,清軍一再低估對方的實力,以至開戰後兵力不足,最後招致慘敗,這次多爾袞吸取經驗教訓,一開始製定作戰計劃的時候就打了很大的富裕,在滿清占領的地盤內全麵動員,除了三萬滿漢八旗之外,還特意從西北抽調吳三桂和投降的前明秦軍,千裏趕赴江淮。

滿漢八旗主要用來掃蕩山東、河南和安徽等地的抗清義師,比如來去如風的李來亨,以及地頭蛇榆園軍等等,李來亨和榆園軍的部隊雖然良莠不齊,但是人數很多,比如榆園軍就號稱二十萬大軍,李來亨也有好幾千騎兵,用三萬八旗對付他們並不算殺雞用牛刀,如果李來亨還像以前那樣四處流竄,同樣擁有大量騎兵的八旗兵正好可以克製他們。

正麵戰場以漢軍當主,由吳三桂擔任主帥,這固然是對吳三桂的恩寵和信任,也是因為清軍中威望卓著的大將近乎凋零殆盡,其中一半被楚軍幹掉了,比如濟爾哈朗之流,另一半被多爾袞自己幹掉了,比如阿濟格之流,再加上代善多鐸這樣老的老,死的死,現在清軍中既能得到多爾袞的信任,又有資格壓吳三桂一頭的大將,真沒有幾個人。

譚泰勉強算一個。

可是譚泰多次敗在楚軍手下,已經有了心理陰影,由他擔任主帥多爾袞實在不放心,隻好把他打發去剿滅李來亨和榆園軍,正麵戰場由吳三桂統一指揮。

吳三桂是個老油條,和上次調他出戰時一樣,找了一大堆理由推諉不來,多爾袞卻是勢在必得,無論吳三桂提出什麽苛刻的條件都一口答應,不但包圓了此次出征所需的錢糧物資,還允諾讓他永鎮江南,可以選擇南直隸之外的任何一個省建立藩國。

同樣是永鎮藩王,有沒有自己的藩國大不一樣。

在另外一個時空中,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號稱三藩,但是隻有雲南吳三桂擁有自己的藩國,也就是說,地方上的一切人財物大權都掌握在他的手裏,朝廷完全不幹預,耿精忠和尚可喜他們兩個卻隻管軍務,地方官府還是朝廷派來的一套班子。

在江南腹地設立藩國,更是從來沒有先例的事情,清廷中有很多人表示反對,但是多爾袞力排眾議,隻用一個理由就讓他們閉上了嘴巴——對於滿清來說,能和楚軍劃江而治就可滿意,讓吳三桂在江南建立藩國又有什麽舍不得的?

吳三桂數萬大軍呆在陝西,這裏也是一個久經戰亂被打爛了的地方,所需的糧秣軍需都靠滿清從後方轉運,以前清廷家大業大的時候,他還可以撒潑耍賴,現在看到多爾袞不惜一切代價的樣子,明顯是真的急眼了,不敢再死扛到底。

“去就去,大清若是亡了,我等躲在陝西也沒有好果子吃,幹脆去和楚賊打一仗,楚賊又不是三頭六臂,現在正是我等報效朝廷的時候!”

吳三桂給手下將領不停的打氣,命令老秦軍率先出發,他的嫡係部隊分批跟上,出潼關,過河南,趕赴徐州,暗地裏卻已經打著消極避戰的主意。老秦軍驍勇善戰,又不是他從山海關帶出來的嫡係,可以讓他們打頭陣,先試試楚軍的斤兩,然後再看看西軍那邊勝敗如何,如果楚軍敗了,他就揮師南下,飲馬長江,如果楚軍不好惹,他就堅守徐州,甚至退往山東,總之隻要跑得快,也不會有太大的風險。

萬一……萬一楚軍過於凶猛,完全抵擋不住,那也沒有關係,大不了可以陣前起義,反戈一擊,向汪克凡投降,到時候為大明王師前驅,將韃虜逐出關外,仍然可以保住榮華富貴。

氣勢洶洶!

吳三桂加上張勇、趙良棟等人率領的老秦軍,總數超過十五萬人,號稱三十萬大軍,其中三萬餘披甲,萬餘弓弩車兵,萬餘騎兵,曆時兩個月,從陝西到安徽來了一場武裝大遊行,所到之處抗清義師退避三舍,在夏至前後趕到徐州。

另一個方向的湖南戰場,孫可望經過兩個月的充分準備,親自率軍從貴州攻入湖南,馮雙禮、白文選和王尚禮等部都從南線調到他的麾下,馬步兵卒超過五萬人,還帶著一支雲南特有的象兵部隊,一路走銅仁司,一路走平溪衛,一路走大小梭羅,兵分三路攻打沅州、辰州。

楚軍譚嘯、周國棟的主力正在南線和劉文秀交戰,沒有料到孫可望會翻過重重大山,從這一帶發起進攻,防守兵力不多,沅州、辰州相繼失守,包圍武昌的滕雙林迅速趕來支援,才在寶慶府勉強頂住了西軍的攻勢(這一帶的戰場主要在湘西南的雪峰山區)。

南線的劉文秀,趁機向永州府的府城零陵發起猛攻,遙遙呼應孫可望,與譚嘯、周國棟展開激戰,一時難分勝負,隻有北線的李定國行動遲緩,尚未突破湘西防線……

另外在河南、山東、安徽交界的魯豫皖三不管地帶,譚泰率領三萬八旗精銳,在一個月前就對榆園軍的大別山根據地發起掃蕩。

這一仗,打出了威風,打出了士氣,榆園軍的兵力雖然是清軍的三至五倍,卻被譚泰輕鬆擊潰,陣斬數千,殘兵敗將逃入深山老林。

根據譚泰的報告,榆園賊聚眾十餘萬,出則為賊,入則為民,都是和大清為敵的叛逆,準確的兵力難以統計,隻能確定總數在十萬到十五萬之間,被朝廷王師擊潰之後,大部分叛賊已經煙消雲散,所餘殘部在深山中坐以待斃,不足為患。

譚泰騰出手來,再接再厲對李來亨發起圍剿,李來亨卻甚是溜滑,仗著所部都是行動便捷的騎兵,搶先分頭突圍,一部逃入大別山和榆園軍殘部匯合,主力則退到安徽南部,和楚軍的北伐軍匯合。

旗開得勝!

譚泰至此提前完成任務,隻用了一個月,就掃平魯豫皖一帶的抗清義師,他向朝廷報捷的同時,還請旨督促吳三桂盡快發起反攻,以便配合八旗兵南下,把李來亨和榆園軍的殘部徹底消滅。

捷報送到北京,八旗子弟一片歡騰。

被楚軍欺負了這麽久,如今總算出了一口惡氣,那李來亨被傳得神乎其神,號稱“小老虎”,手下的騎兵據說比八旗鐵騎還厲害,可是遇到真正的八旗鐵騎後,卻隻會望風而逃。

身經百戰的宿將老兵更指出,楚軍現在兩線作戰,被清軍和西軍兩麵夾攻,這是不折不扣的兵家大忌,必然會招致慘敗,清軍和西軍隻要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推過去,肯定能消滅左支右絀的楚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