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唐中興

第219章 出兵之爭

第219章 出兵之爭

此時出兵可謂是形同謀反,畢竟劍州屬於東川,按照道理說,這是東川的內部事,若是山南西道插手,名不正言不順。

但是不插手,坐看劍門關被高仁厚奪回去,之前的努力就白費了,而且還白白損失一個戰略要地。

劍門關掌握在他們動手,對於東川就是個威懾,進退自如,主動權也掌握在他們手中。

所以對於是否出兵,節度使府都吵翻了天。

壽王傅兼山南西道學政鄭畋、觀察使王徽、山南西道監軍王仲先都認為不應該出兵,這是東川的內部事,他們最多把這個事上報給朝廷,讓朝廷做主。

而山南西道行軍司馬裴榮、天策軍司馬鄭凝績、興元府尹孫燁、興元府少尹李英旭則是認為應該出兵,起碼恢複之前的局勢。

其實這就可以看出端倪了,反對的基本都不是李曄的親信,或者說都不算李曄的人。鄭畋不算,王徽不算,王仲先這個有名無實的監軍更不算。

至於四巨頭最後一個,布政使楊翰舟則是沒有表態,因為他的位置比較尷尬,所以幹脆就不表態,做好自己的就行。無論打不打仗,都跟他沒關係,他就一個管理民政、財政的,軍隊又不歸他管,他何必去摻和。

所謂的四巨頭就是李曄下麵的四個副手。分別是學政鄭畋、觀察使王徽、行軍司馬裴榮、布政使楊翰舟。

不過論實權,鄭畋和王徽根本不算。所以另外一個版本的四巨頭則是這二人換成了右天策軍中郎將劉麒和興元府尹孫燁。

當然這都是一些閑人自己編著玩的,不過很多人壽王府和天策軍舊人,則是信第二個版本。

回歸正題,兩邊各執一詞,也讓局麵有些不可控。

其實李曄並不想把這個事拿出來這麽討論,但這個事情也瞞不住,所以正大光明拿出來,起碼表示一下對其他幾人的尊重。

“好了,別吵了。”看著嘈雜的局麵,李曄大聲嗬斥道。

雖然李曄是眾人年齡最小的,中元五年的李曄剛好18歲的,但是他的話還是一言九鼎。

所以他大喝一聲後,會客廳一下就安靜下來了,看著眼前的這些人,李曄也有些頭疼,讓張威從旁邊拿出一封已經打開的信函,舉著這信說道。

“這是錦衣衛從長安傳回來的情報,裏麵的內容很簡單,田令孜對河中鹽池動心了,想要從王重榮手中搶過鹽池,收歸國用。

目前王重榮並沒有同意,對於朝廷的旨意也沒有聽從。”說完李曄便看著眼前眾人。

其實聽到錦衣衛,眾人也有些意外,不過也沒放在心上。

這個錦衣衛的確是李曄成立的,跟曆史上明朝的錦衣衛有些類似,但又有些不同。

李曄一直想成立一個屬於自己的情報部門,至於名字,李曄想了很多,什麽情報司、軍情司,不過最後還是改成了錦衣衛。

跟曆史上明朝的錦衣衛掌:守衛值宿;偵察與逮捕;典詔獄三大職權不同。李曄的錦衣衛隻是負責他以及王府人員的安全和偵查功能。

說的淺顯一點就是李曄把自己的親王帳內府改成了錦衣衛,除了維護王府安全外,增設了一個情報偵查功能。

什麽詔獄、逮捕什麽的,李曄還沒有賦予錦衣衛這個權力。

明朝時期的錦衣衛以及東廠就是因為職權太大,惹出很多事情,所以李曄也很謹慎。而且隻是改個名字,增加一個情報偵查和收集功能,下麵的人也不會怎麽反對。

至於第一任指揮使,自然就是親王府典軍林克。官職等級也沒變化,還是正五品上,這也是李曄不想刺激其他人的神經。

所以對於他把親兵改成錦衣衛,其他人也沒反對,無非就換個稱呼而已,你隨便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