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唐中興

第257章 瑣事

第257章 瑣事

最終,張淮鼎帶著比較滿意的踏上了回涼州的道路。

由於目前朝廷實際控製的地方與涼州之間隔著渭州、蘭州,所以隻能從北邊繞行,最後商定在涇原節度使的原州進行交易。

當然武器和戰馬的交易隻是張淮鼎此行的一個目的,其次他得到了李曄的支持。即後麵李曄可以支持他做上歸義軍節度使,直到這個時候李曄才知道對方的野心。

對此他自然選擇同意,隻不過他並不知道張淮鼎是私自前來。

不過這個對李曄的影響並不大,他隻需要戰馬,而且歸義軍強大也能緩解朝廷的邊境壓力,讓吐蕃、回鶻等沒有精力侵擾大唐。

誰當這個節度使,對於目前的李曄來說並沒有多大影響,相比於不了解的張淮深,他有點了解的張淮鼎也是個可以接受的人選。

張淮鼎畢竟是代表歸義軍而來,所以其啟程回涼州的臨別儀式也比較隆重。

對此,李曄也沒反對。既然歸義軍明麵上承認歸屬於大唐,為了後麵的河西戰略,給歸義軍一定程度上的安慰也不是不可以。

就在張淮鼎返程期間,王建則是趕到了長安接受朝廷的任命。

鬆州都督府雖然地處偏僻,而且隻轄兩州,可畢竟是個都督府。

對於這個任命,王建自然欣喜不已,壽王能把這個重任交給他,說明重視他、信任他。

這天李曄在王府的校場鍛煉地滿頭大汗,舒舒服服的沐浴之後,就打算去書房看會書。

雖然這些古文跟文言文似的,不過李曄還是能看懂,隻是有些枯燥無味而已。

不過隨著他開始掌權,這也是必須經曆的。

所以每天晚上,李曄都得拿一個時辰出來看會兒書,不僅僅是看些名著,一些野史雜書也在他看的範圍內。反觀是那些名著,看多了容易看傻。

他不是不喜歡儒家,而是不喜歡儒家一枝獨秀。漢武帝的獨尊儒家,的確利於統治,不過也扼殺了其他學說的發展,哪像戰國時期百花齊放那麽好。

好在這個時候儒家還沒到宋、明、清的鼎盛時期,唐朝的開放製度,也讓儒家無法做到一枝獨秀,不過不去引導,還是會按照曆史的軌跡發展。

就像國子監分為六學,分別是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其中律學就是主要學習法律製度,算學就是學後世的書學。

不過六學的地位有高有低,國子學和太學的博士是五品官,而算學的博士卻是從九品下。

地位是天壤之別,這樣就造成學算學的越來越少,教的人也越來越少。

目前李曄還沒開始進行國子監改革,不過他還是出台了一個政策,那就是把六學的博士都定為正五品上。先提高算學、律學等的地位,等時機成熟,在進行更深層次的改革。

不過想要改革,也得先了解目前六學的情況,比如李曄現在就在看算學的教材。

把整個教材大致看了一下後,發現這個時代的算學水平並不高,不過這也很正常,畢竟算學是後娘養的,科舉裏的明算科跟被廢除了沒什麽區別,這讓算學的發展能有多高?

說白了從古到今的算學,主要靠的是那些有興趣的人在研究,官府雖然日常也在用算學,但是卻很少主動推廣。

雖然前世的李曄數學不算多好,什麽線性代數、微積分什麽的都學的一知半解,但是簡單點的還是記得,於是他便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寫了出來,然後再讓算學的博士們綜合一下,編成新的教材書。

這個人,隻要很投入的做一件事,就會發現時間過得很快。等李曄把想寫的內容寫完時,已經子時了,他當即喚來張威。

“今晚該去誰那裏?”李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