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唐中興

第579章 魏博牙兵

第579章 魏博牙兵

魏博,魏州。

魏州也叫大名府。

實際上唐朝並沒有大名府,之所以魏州被稱為大名府,是魏博節度使田悅僭改魏州大名府為大名府,唐朝中央是不承認的,所以外麵依然叫魏州為魏州。

而大名府,隻是魏博自己的人對魏州的稱呼。

牙兵之名出於“牙旗”這個詞匯,古代大將出鎮,例建牙旗,仗節而行,因而官署稱牙。唐朝節度使出鎮,例賜雙旌雙節,所以任官節度使也被稱為“建節”,於是便也援古例稱官署為牙,稱所樹之旗為牙旗,稱所居之城為牙城,所居之家為牙宅,稱所親之將為牙將,衛隊為牙隊,而節度使直屬的私兵則被稱為牙兵。

這就是牙兵的由來,說白了牙兵就是節度使的私兵。

按理說,牙兵作為節度使的私兵和親軍,對節度使忠心耿耿的,但是,身為朝廷任命的節度使不把皇帝和長安朝廷當一回事,牙兵也就憑借自己強悍的武力值日漸驕悍,也不把節度使當一回事。

魏博的牙兵更是如此,回顧魏博鎮的曆史,節度使或留後田弘正、史憲誠、何全暤、樂從訓、樂彥禎都是被部下叛軍所殺或所逼迫退位,所以當時有個說法:

長安天子,魏府牙軍。

而之所以魏博牙兵厲害,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從唐代宗寶應二年到現在這130多年時間內,魏博牙兵,實際上是以世襲狀態存在的。

意思就是,魏博牙兵都是父子兄弟代代相傳,彼此子女互相通婚,在十幾年後,便結成了“父子相襲,親黨膠固”的關係,幾乎沒有外人加入,這自然形成了一個特殊的利益集團,節度使也隻能“豐其衣糧,動要姑息”。

羅弘信此人就是魏博牙兵出身,其曾祖父羅秀、祖父羅珍、父親羅讓都是魏博軍校,羅弘信年少的時候便進入了魏博牙兵。

魏博牙兵勢力龐大,驕橫無比,強取豪奪,違犯法令,官員不能製止。牙兵還經常發動兵變,驅逐、殺死節度使。史憲誠、何全皞、韓君雄、樂彥禎等人都是由牙兵推立的。

羅弘信哪裏不知道牙兵的危害,但是他需要牙兵去抑製其他各州的州兵和鎮兵,根本不敢亂動。

曆史上羅弘信之子倒是借朱溫之手,除掉了魏博牙兵,但魏博也因此一闋不振,最後魏博淪為宣武附庸。

不過羅弘信也在另辟蹊徑,自己招兵買馬,不經過牙兵之手。攻打橫海的三萬大軍就有兩萬是羅弘信自己重新招募的私兵,而不是魏博牙兵。

羅弘信出自牙兵,而又防備牙兵,自然就引起了一眾牙兵的不滿。

特別是之前,羅弘信沒有跟一眾牙將們商量就投靠朱溫,導致現在朝廷大軍壓境,誓有一舉鏟平魏博的意思。

相州被占,禁軍騎兵在魏博腹地肆意馳騁,三萬橫海軍畢竟博州,一時間整個魏博到處都是敵人,而宣武卻又沒增援的意思。

當消息傳回魏州的時候,魏州的牙兵們都在議論紛紛,都在後悔當初怎麽推薦羅弘信當了這個節度使,於是牙兵們又起了兵變換節度使的心思。

反正又不是沒幹過這樣的事,對於兵變,魏博牙兵們那是手到拈來。

魏博牙兵們的情況,城中的錦衣衛自然清楚。錦衣衛都是一群看熱鬧不嫌事大的主,這個時候自然不會錯過在中間煽風點火。

魏州亂起來,對於禁軍在前線的戰鬥可是幫助很大。

於是乎,錦衣衛的探子便開始接觸那些比較有實力的牙將,然後大肆許諾,反正後麵又不用兌現的。

當然,這也很有危險,但隻要成功,他們就能得到重賞。

。。。。。。

“這麽下去不行,如今朝廷大軍壓境,我們魏博根本不是朝廷的對手。橫海軍也攻入了我魏博,已經逼近博州,再這麽下去,我們魏博就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