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穿越時代

第159章 南京!南京!(上)

第三卷 節操滿滿的學園默... 第一百五十九章、南京!南京!(上)

南京應天府西南,大勝關

身披龍袍的崇禎皇帝,在親衛扈從的前呼後擁之下,拾步踏進了這座空蕩蕩的關隘。

但凡帝駕所過之處,將士盡皆舉起刀槍,高聲歡呼,聲浪一層層地傳播開來,如同大海狂嘯一般。

大勝關此地,曾是昔年朱元璋戰勝陳友諒的地方,故而得名。但是自從大明立國以來,這座關隘就再也沒有發揮過任何作用,綿延數裏的城牆多已失修,即使征調十萬民夫,沒有一個月也無法完成修葺。

所以,當東軍主帥,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倉皇逃離蕪湖戰場,帶著幾千殘兵敗將退到大勝關之後,麵對著這座到處都是塌方缺口,並且既沒有守軍接應,也沒有儲存半點兒軍械糧秣的要塞廢墟,頓時就徹底絕望了。他手下的東軍殘部看著大勝關居然是這般破敗模樣,連軍糧都沒著落,同樣是一個個涼透了心,紛紛各自開了小差,哪怕呂維祺大把撒銀子犒賞,也是無用連飯都沒得吃了,有銀子又如何?

等到數萬西軍的大陣和崇禎皇帝的禦駕,一齊開抵大勝關下的時候,守關的東軍已經逃得隻剩了數百人,而且一看到崇禎皇帝的龍旗,剩下的人也喪失了戰鬥的意誌,而是抓緊時間一哄而散。就連東軍主帥呂維祺的親信仆人,都背著主人偷了他的行囊,瓜分了裏麵的值錢玩意兒,然後各自逃亡了。

絕望之下,呂維祺隻得找了個地方懸梁上吊,同時留下一份悔過書,乞求崇禎皇帝饒恕他的家人。

遺憾的是,如今這位換了魂兒的穿越版崇禎皇帝,在對待叛徒的態度上,隻會比前任更嚴酷!

“……呂維祺啊呂維祺,你既然知道自己深受國恩,被朕封為南京兵部尚書,卻背叛君王、擁立偽帝,乃是十惡不赦的大逆不道之舉,當初為何又要跟那班東林逆黨沆瀣一氣,直到上個月都不見你悔改呢?”

看著手中這份祈求憐憫的遺書,崇禎皇帝的臉上滿是譏諷之色,“……明明自知罪無可恕,卻妄想靠著自己的一條老命和一張薄紙,就為全家求得赦免,你以為自己是個什麽東西?莫非是以為朕懦弱可欺嗎?若是汝這老狗當真天良未泯,心中尚有忠義,先前的蕪湖之戰,為何不見汝臨陣倒戈,棄暗投明?

如果朕僅僅憑著這麽一紙討饒的空話,就寬恕了汝這罪魁禍首,又該如何獎賞那些忠心追隨於朕的臣子?速速擬旨!將罪臣呂維祺的頭顱傳示三軍,屍身挫骨揚灰!呂家滿門抄斬,罪誅九族!”

聽了皇帝的嚴刑重處,盧象升的嘴唇皮動了動,似乎想要說些什麽勸解的話,但最終還是沒能說出口:畢竟,像這種擁立偽帝的謀反大罪,事敗後誅殺九族乃是自古以來的常例,誰也不能說崇禎帝太殘酷。

在離開大勝關的時候,崇禎皇帝又收到一則捷報,原來王鬥自從奉命率部三千南下攻打徽州之後,一路勢如破竹,所遇抵抗極為輕微。現已順利攻占徽州府城,生擒南京偽朝任命的徽州知府,收編偽朝降兵約兩千人,周邊各縣也紛紛宣布易幟,故而向後方報捷請賞,順便請示自己這支部隊的下一步行動方案。

得知此事,崇禎帝當即龍顏大悅,覺得這似乎是個好兆頭,便跟軍中諸將討論此事,諸將皆表示南京這邊兵力已經足夠,不需要王鬥的幾千偏師再趕過來添亂了。於是崇禎帝就加封王鬥為浙西總兵,令其率部跨越省境,繼續向東進討,伺機收複浙西北地區理論上依然尊奉南京朝廷的安吉、淳安等縣。

然後,在全軍和平通過了大勝關之後,巍峨壯麗的留都南京,就出現在了崇禎朝廷一幹君臣的眼前。

懷著某種難以言喻的複雜情感,崇禎皇帝手持一隻西洋望遠鏡,站在高處,眺望著這另一座雄偉壯觀的大明帝京,隻見東麵的鍾山像盤龍一樣蜿蜒環抱,西麵的石頭山像猛虎一樣雄踞在大江之濱。浩浩的長江從金川門下向東北方向流去。城內東南角那一片金光耀眼的樓台殿閣,便是南京的大明皇城。

觸目所及,崇禎皇帝忍不住好一陣的心懷激蕩逃離北京的倉皇,丟失北地的無奈,輾轉中原的落魄,武昌募兵的艱辛,誓師東征的豪情……過去的一幕幕的往事,全都浮現在了他的眼前。

整整一年了,從在穿越之初的茫然,到清兵進逼之下的絕望,再到眾叛親離之下的倉皇逃生,然後一點點地忍辱負重,收拾殘局,積累實力,扭轉乾坤……時至今日,他終於迎來了第一場決定性的勝利。

作為大明帝國的正統君王,他終於能夠奪回一座屬於自己的都城了!

雖然前方還有帝都金陵的高大城牆,但這並不能擋住他前進的步伐。

的確,南京的城牆比北京還要更加堅固,也更加雄偉,可就算是再堅固的城牆,也需要有人來守衛才行。而如今的金陵城裏,除了極少數“逆黨首腦”還在妄圖負隅頑抗之外,絕大多數的王公大臣、文臣武將,都已經派遣使者,跟崇禎皇帝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秘密溝通,表示要棄暗投明、撥亂反正。甚至就連掌握著城內絕大部分軍隊的幾位國朝勳貴,也往崇禎皇帝的軍營裏派來了子侄“隨駕”,或者說是充當人質,取信於天子。說是隻等著討逆大軍來到城下,就會幹掉那幾個逆黨首腦,然後開門易幟,迎接帝駕入宮。

然而,正當崇禎皇帝和西軍諸將駐足於城外,期待著“南京無血開城”的場麵之時。首先等到的卻不是城內官紳迎接“真命天子”禦駕的儀仗隊,而是一支從城南方向繞過來襲擊的騎兵!

而更不可思議的是,在這些騎兵的腦袋後麵,全都赫然拖著一條金錢鼠尾辮子!

“……這是……遼東韃子?真是奇了怪了!他們怎麽會跑到南京來的?”

崇禎皇帝先是看得目瞪口呆,旋即便醒悟過來,頓時就是勃然大怒,“……豈有此理!這幫東林君子之前已經是扶立偽帝,毫無忠心。如今更是連韃虜都敢勾結了!他們這是把聖賢書都讀到了狗肚子裏嗎?”

雖說這幫女真韃子突然在南京出現,讓原本一心等著摘取勝利果實的西軍上下,一時間都有些措手不及。但驚訝歸驚訝,這南京城還是一定得要進去的,畢竟大家都曆經了千辛萬苦,才把仗都打到了這一步,崇禎皇帝和西軍諸將也已經沒有了半點退縮的餘地,隻能跟這些來攪局的辮子兵死戰到底。

幸好,在這個時空,由於黃石在遼東戰無不勝的輝煌戰績,還有其餘幾位明朝陣營穿越者的亮眼表現,滿洲鐵騎“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的戰場神話早已破產,而是普遍被認為是一群憑運氣撿漏的家夥。大多數的明軍雖然對上清軍還是敗多勝少,但至少不會一看到他們腦袋後麵的辮子就心裏發虛了。

更何況,在屢屢遭到毀滅性的重創之後,如今這個被困在兩淮的大清帝國,不管怎麽看都隻能用“苟延殘喘”四個字形容失去了苦心經營多年的遼東根據地,在新的占領區內沒有任何根基,從正常的角度來看,這樣一幫隻有武力還算彪悍的落魄盲流,是絕無可能在異國他鄉建立起穩固統治的。

因此,在盧象升的指揮下,雙方很快就在南京的郊區附近展開了一場前哨戰。由於這裏人煙稠密,地形複雜,房舍樹木甚多,擁有數量優勢的明軍固然施展不開,但清軍的騎兵更加衝擊不起來。

於是,在一番混戰之後,這一千多名前來騷擾的清軍騎兵,很快就損失慘重,被逐出幾條主要街道,隻能在遠處徘徊。而崇禎皇帝率領的五萬大軍,則得以繼續向著南京的西側城牆迅速挺進。

與此同時,南京城內也是一片烈火熊熊,喊殺聲震天,早已扯旗“反正”的魏國公徐弘基,正率領著他府上的兩千多名親信家丁,和其他幾位手握兵權的南京勳貴一起,跟闖入城中的清軍先鋒展開巷戰。

從揚州率領八千辮子兵渡江南下,登陸鎮江之後,雖然皇太極已經明白時間緊迫,所以沒等後續兵馬全部到齊,就匆忙點起五千兵馬,以最快速度往南京城飛奔而去。但南京城內還是在清軍趕到之前,就已經變了天:以大明開國第一名將徐達的後人,魏國公徐弘基為首的南京勳貴,率領他們掌握的武裝力量悍然發動兵變,準備迎接崇禎皇帝入城。手頭兵微將寡的首輔周延儒,很快就被他們打得大敗。

當皇太極帶著五千辮子兵,一路緊趕慢趕地狂奔到南京城外的時候,作為內應的周延儒,也已經被倒戈的勳貴們逐出皇城,正率領少數親信逃到了太平門。而崇禎皇帝的禦駕都已經過了大勝關!

麵對這等危局,不肯服輸的皇太極,隻好親自率領四千辮子兵,從周延儒還能控製的太平門進入南京市區,準備打垮發動兵變的南京勳貴,奪取皇城和南京城防,把崇禎帝的大軍拒之門外。同時又命令阿巴泰率領一千清軍騎兵擔任別動隊,從郊外繞到南京城西,盡一切可能阻滯崇禎帝的兵馬進城。

最終,皇太極的上述戰術目標,隻有百分之二十五得到了實現:雖然在一番激烈的廝殺之後,他成功地擊退了勳貴們的家丁,打進了南京皇城,控製了很大一片市區,但因為時間緊張的緣故,還是僅僅控製了不到一半的城門。另一邊,因為長途跋涉而早已疲憊不堪的清軍別動隊,也沒能攔住崇禎皇帝的六萬大軍,反而因為陷入不利地形的緣故,被打得損失慘重,連首領阿巴泰都在混戰之中受了重傷。

接下來,崇禎帝的兵馬大舉跨過秦淮河,通過南京西麵的清涼門、聚寶門,源源不斷地進入市區,與南京勳貴掌握的殘兵匯合。到了這一刻,原本由東林黨一手操持的那個南京小朝廷,事實上已經是土崩瓦解,不複存在。在南京戰場的主角,從此隻剩下了兩個:崇禎帝的明軍和皇太極的清軍。

自從去年那場圍繞著北京城的激烈爭奪戰之後,這兩位仿佛命中注定的老對頭,此時又為了爭奪跟上一個戰場相距千裏的南京城,而再一次投入了彼此全部的底牌,展開了最瘋狂的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