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軍工帝國

第二卷 第二章 小人

第二卷 第二章 小人

京城二月天還很冷,特別是晚上,基本是零度以下,但畢懋康卻感覺渾身上下熱血沸騰。商議了將近半個月,新軍工廠規劃終於完成了,皇上特別高興,請所有親信大吃了一頓。各種山珍海味輪流擺上來,就算他已經官至尚書也沒吃到過幾樣,還有貢酒,那醇厚的味道,根本不是外麵的水酒可以比擬的。

美酒雖好,畢懋康也不敢喝太多,要是在皇上麵前失態了,那他這尚書怕就懸了。

他帶著微醺的酒意回到府邸,正要趁興再小酌幾杯,管家卻來報,禮部左侍郎錢謙益錢大人已經在客廳等候多時了。

這錢謙益以前與他並不熟,隻是大家都是東林黨人,偶爾見過幾麵而已。但是,自從自己當上工部尚書以後錢謙益突然就變的熱情了,時不時就要過府拜訪一番,與他聊聊詩詞書畫,一來二去跟他也就熟了。

沒想到今天錢謙益又過來了,隻是皇上宴請,他晚回來了一個多時辰,倒是讓人家久等了。

正所謂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畢懋康正好感覺喝的還不夠過癮,這錢謙益來的正好,可與之共謀一醉。

他立刻讓管家去準備酒席,自己則搖頭晃腦的向客廳走去。

兩人相見,自是一番客套,這客套完了酒菜也擺上來了。畢懋康正在興頭上,頻頻舉杯,大有把自己灌醉的架勢。

錢謙益表麵上豪氣幹雲,來著不懼,暗地裏卻偷奸耍滑,那喝酒的架勢好像比畢懋康還猛,但真正喝進嘴裏的卻沒有多少,倒是有一大半被撒到衣服上去了,反正衣服又喝不醉,多撒點也沒什麽。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錢謙益見畢懋康已經喝得差不多了,便假裝無意間問道:“畢大人,聽說你們工部營繕清吏司衙門都搬到王恭廠去了,而且還把王恭廠四周都用圍牆圍起來了,這是想幹嘛啊?”

這話正問到畢懋康的癢處了,還能幹嘛,建軍工廠唄。

這軍工廠要是建起來,再加上皇上神仙下凡的本事,必定能做出遠超弓箭的槍炮,有了這些槍炮,大明必定能橫掃天下。這可都是在他當工部尚書的時候做出來的政績啊,到那時,入閣已經不算什麽了,他畢懋康必定名垂青史。讀書人拚死拚活不就是為了名利,這利之一字他倒不是很看重,唯獨對這名情有獨鍾,名垂青史啊,那是讀書人的最高榮耀了。

想到得意處,他不禁大笑道:“哈哈哈哈,不是我們想幹嘛,而是皇上想研製新火器,這王恭廠就是新火器研製之所。”

錢謙益聞言,心中一動,繼續問道:“這研製新火器怕要花不少銀子吧?”

畢懋康不疑有他,繼續得意的道:“那當然,光砌圍牆就花了一萬兩,要把新廠全建起來,最少得上百萬兩。”

錢謙益假裝羨慕道:“一百萬兩!皇上可真是舍得啊,如此巨大的工程,建起來怕是要比皇宮都大吧。”

畢懋康聞言更得意了,搖頭晃腦的道:“那是當然,這新廠方圓三四裏呢,足有半個皇城大。”

錢謙益眼珠子一轉,繼續用羨慕的口吻道:“這麽大的工程,必將載入史冊啊!可惜我無緣參與,不然也能青史留名了。畢大人你可是工部尚書,這次必將名垂青史,恭喜,恭喜。”

畢懋康被這一記馬屁拍的眼睛都笑得眯起來了,表麵上假假的謙虛道:“不敢當,不敢當。”心裏卻已經樂開了花。

錢謙益突然又問道:“對了,我們徐大人這次怕是出力不少吧?”

畢懋康已經喝的雲裏霧裏了,脫口答道:“那是自然,徐大人精通西學,有很多廠房都是他設計的。”

錢謙益聞言暗自奸笑一聲,舉起酒杯勸道:“來,喝酒,今晚不醉不歸。”

畢懋康自然是來著不懼,錢謙益不再提問,隻管勸酒,兩人你來我往,喝了將近一個時辰,直到畢懋康喝的都有點搖搖晃晃了,錢謙益才告辭而去。

畢懋康不知道,他無意間竟然把徐光啟給賣了。

這錢謙益可不是什麽好東西,自楊漣、左光鬥等東林黨領袖被害以後,他一直以“東林魁首”自居,平時就愛組織一幫東林黨閑人高談闊論,針砭時弊,閹黨下台以後他更是到處奔走,拉攏東林黨人,彰顯自己的存在,總想著依靠“東林魁首”的身份入閣拜相,名利雙收。

奈何他實在是繡花枕頭一個,要他吟詩作對,那是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要他治國安邦,那對不起,你找錯人了,對朝政他可謂八竅通七竅,一竅不通。孫承宗看他在東林黨內還有些人望,才給了他個禮部左侍郎,要想入閣,對不起,你還真不是這塊料。

錢謙益多次找人說合無果,隻得親自出馬,尋找機會。什麽機會呢?自然是把徐光啟拉下馬的機會!

禮部乃是六部之首,按例禮部尚書是鐵定要入閣的,現在他已經是禮部左侍郎了,隻要把徐光啟弄下去,他就能接替禮部尚書的位置,到時自然而然就入閣拜相了。

畢懋康是他重點關注的對象,因為他知道畢懋康和徐光啟都是西學愛好者,經常湊到一起討論些**技巧。這**技巧正是一個很好的突破點,讀書人學的是孔孟之道,大部分人對這**技巧都是很反感的,隻要他能抓到一點把柄,把徐光啟推到大部分讀書人的對立麵,再組織東林黨的言官們使勁彈劾,徐光啟就隻能下台了。

治國安邦他是不行,但爭權奪利他卻是一把好手,他可不像孫承宗那些人一樣,傻乎乎的去當什麽大忠臣,他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小人。

貌似史書上記載的東林黨人都是道德楷模,清廉的典範,突然冒出錢謙益這麽個地地道道的小人來,好像有點與史實不合。其實不然,東林黨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政黨,而是朋黨,他們的主旨也不是為國為民,而是為了保護江南士大夫集團的利益。

說白了他們就是官僚政治集團,為了本集團的利益,他們是什麽都幹的出來的。這樣說好像有點扭曲曆史的味道,其實這才是曆史的真相,史書上關於東林黨的記載都被東林黨人扭曲過了。

明朝滅亡以後,大部分東林黨人都投靠了滿清,這個錢謙益就是典型的代表,他投降滿清之後清廷任其為禮部右侍郎管秘書院事,他幹的第一件事就是請為編修《明史》副總裁。那總裁是滿清人,就是掛個銜,監督一下,主要的編修工作都是錢謙益主持的,這樣的人修出來的《明史》,可想而知。

所以東林黨在《明史》上記載的隻有兩種人,要麽是為國為民的大功臣,要麽就是默默無聞,隻有名字沒有事跡的路人。為什麽隻有名字沒有事跡呢?因為他們大部分前半生還是明朝的忠臣,後半生又變成滿清的忠臣了,這樣的人物事跡記載在《明史》上,不是丟人現眼嗎!

投降滿清的東林黨人裏麵,史書上唯一有詳細記載的就是這個錢謙益了,沒辦法,因為他是“東林魁首”,是東林黨倒向滿清的帶頭人,清朝表揚他‘功績’的記載太多了。《明史》裏是全被他‘修’幹淨了,但其他的曆史典籍不是他們想‘修’就能‘修’的,所以他是唯一一個‘光輝事跡’流傳後世的東林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