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軍工帝國

第十三卷 第四章 直抵思明府

第十三卷 第四章 直抵思明府

這個時候安南竟然會造火炮,而且還有荷蘭人在後麵支持,這已經讓朱慈炅很頭痛了,但接下來從孟艮府傳回來的消息更讓他頭痛,據王征南來報,東胡王朝竟然也有少量火炮而且還有少量火槍!

這到底是怎麽回事,一定要查清楚,朱慈炅立刻下令,全力去查。

這個其實不是很難查,王征南很快就查到了,因為崇正元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和英國東印度公司同時在東胡設立了分公司!

難怪東胡王朝這麽生猛,原來他們早就和歐陸列強勾搭上了,如果荷蘭人和英國人不給他們好處,他們怎麽可能允許人家在自己的領土上設立分公司,看樣子這個好處估計就是可以向他們購買火槍和火炮!

這一切都迫使朱慈炅不得不將原來的計劃全部推倒重來,所謂“獅子博兔,亦需全力”,更何況東胡和安南可都不是兔子,看樣子必須全力以赴了。

他將大明最新的軍力部署圖攤在桌子上,仔細的研究起來。

為了穩妥起見,對付東胡最少要派四十萬大軍,對付安南最少要派二十萬大軍,也就是說,光是陸軍就要派出六十萬,這六十萬軍隊用海軍的戰艦運送過去肯定是不現實的,必須走陸路,而且還要考慮糧草供應的問題,萬曆的明緬戰爭就是個教訓,那個時候明朝並不是沒有軍隊,主要是糧草供應困難,兵部的資料上就有記載:西南極邊之地山路崎嶇,大江奔騰,轉輸米,石運價至千金!

一石米運費要一千金這肯定是誇張的說法,意思就是說在西南極邊之地開戰糧草轉運費用是極其驚人的,要解決這個問題倒不是很難,把鐵路直接修過去就行了,正好現在漠南草原的鐵路都已經修完了,京城的東城區也建好了,修鐵路的勞力多的是,而且隨著漠南地區鐵礦和煤礦的開采,鋼鐵的問題壓根就不用擔心,現在唯一要考慮的就是線路的問題了。

朱慈炅在地圖上仔細研究了一下,直接將鐵路修到孟艮府是不現實的,雲南地處雲貴高原不說,孟艮府附近更是崇山峻嶺,溝壑密布,以大明現在的技術,根本就不可能把鐵路修過去。將鐵路修到安南北部的思明府相對來說還要簡單一點,雖然那裏也多山,但都不是很高的山,而且溝壑較少,修建難度應該不是很大,最重要的是思明府靠近海岸,還可以修築港口,海陸聯合運送,這樣就更保險了。

至於軍隊方麵,定遼軍和武威軍一定要帶上,因為這次是先修鐵路後開戰,這兩個軍團修鐵路可是修出經驗來了。

然後,天雄軍和關寧軍也要帶上,因為他們都是一等軍團而且五萬騎兵都在京城以東駐紮看押這俘虜,隻要把步兵招過來就行了,用鐵路運輸也就一兩天的事情。

最後,朱慈炅決定帶著禁衛軍第一軍團和邊防軍第二軍團一起親征,禁衛軍第一軍團自不必說,一直是他的貼身護衛,至於為什麽帶上邊防軍第二軍團,主要是因為馬祥麟以前可是宣撫使,他這次也要去對付那些土司,帶上他對了解土司的情況很有幫助。

至於其他軍團,孫承宗還是率遼東軍和東江軍鎮守北疆,有這位鎮國公在北疆可確保無虞,秦軍他準備調回陝西,那裏可是西北邊疆,沒有個強力軍團坐鎮不行,邊防軍第一軍團則調來駐守北大營,至於三個預備軍團,就讓他們在北疆的長城和棱堡來回駐防吧,就當是練兵了。

人員既定,朱慈炅開始發出詔令,各路人馬紛紛開拔,朱慈炅並沒有令六十萬大軍同時出發,這個時候坐火車最多坐到南直隸,如果六十萬大軍和七十萬俘虜全部堆在南直隸,根本就鋪不開,修一段鐵路那裏需要這麽多人同時動手,要知道一百三十萬人,就算排的緊緊的排成兩排也能排幾百裏長,鐵路那有幾百裏同時開挖的!

他將修築鐵路的人員分成了四撥,先調南洋水師和北洋水師將天雄軍和十五萬滿蒙俘虜運送到思明府,修築港口,然後修築思明府到桂林府的鐵路,南洋水師和北洋水師隨即回轉,將關寧軍和十五萬滿蒙俘虜運送到廣州府,修築廣州府到桂林府的鐵路,而定遼軍則押解二十五萬農民軍俘虜先坐火車趕往南直隸,隨工部官員一起從南直隸出發,往南修建沿線的鐵路橋,最後武威軍押解二十五萬農民軍俘虜坐火車趕往南直隸,從金陵開始修,一路修到廣州府。

至於禁衛軍第一軍團和邊防軍第二軍團則先京城集結,等鐵路修好了,再坐火車直接趕往思明府。

這一通調動,整個大明都忙碌開了:

天雄軍,關寧軍和三十萬滿蒙俘虜開始往東大營集結,而北洋水師,南洋水師也開始往東大營港口集結,一時間東大營城內人山人海,東大營外的海麵上也是戰艦密布,各種糧草物資瘋狂聚集,人員、馬匹、物資等下車上船忙的不亦樂乎。

定遼軍和二十五萬農民軍俘虜也開始登上火車趕往南直隸,一時間整個北疆到南直隸的鐵路線上到處都是裝滿明軍和俘虜的火車,日夜不停,呼嘯而過。

武威軍也押解著二十五萬俘虜開始向北大營集結,他們要等定遼軍那一批運完了才能啟程趕往南直隸。

還有大明皇家機械集團的機械廠和鋼鐵廠也開始日夜趕工製造火車和鐵軌,一輛輛的火車被造出來,金京鐵路上的火車越來越多,一條條鐵軌被鑄出來,鋼鐵廠的空地上到處都是堆積如山的鐵軌!

還有沿途各行省各州府也開始準備石子和標準枕木,規劃好的鐵路沿線到處都是堆積如山的物資,各級官員表現的都相當積極,這鐵路修好了可不光能運兵,對各地經濟發展都有不可估量的好處。

此時最忙的可能要數鄭芝龍了,因為這次修鐵路的明軍和俘虜的糧草大部分都要從他管轄的地方調撥,那可是一百多萬人馬,所需要的糧草之多可以想象,忙的他簡直比當海盜的時候打劫大型商隊還累,再大的商隊也不可能帶有上百萬人的糧草物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