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名相徐階傳

第12回 大禮議朝廷布腥風血雨留種子忠良擇作壁上觀1

第二部 崛起下僚 第十二回 大禮議朝廷布腥風血雨 留種子忠良擇作壁上觀(1)

在這未滿一年的時間裏,徐階冷靜地觀察著朝中發生的一切。他對這位自己將來效犬馬之勞的主子嘉靖皇帝究竟想什麽心中沒底,這位比自己還略小幾歲的皇帝哥兒,繼位大統,應該勵精圖治,澤被天下,怎麽一坐上龍庭,就為自己的父母爭正統?而且鬧得莊嚴的朝廷變成互毆的戰場。同樣,徐階對朝中議禮大臣也頗不理解。孝宗也罷,興獻王也罷,難道不都是太祖皇帝的子孫?嘉靖繼武宗的皇位,尊孝宗為“——此時已皇考”最順理成章;一定要尊自己的父親興獻王——尊興獻王為帝,朝臣應該是能爭則爭,不能爭則罷,畢竟是朱家的家事,力爭不休,繼之以死,忠則忠矣,但也不免於迂,這是受程朱理學的影響太深了,思想僵化,從而置天下蒼生於不顧,雖行為可嘉,卻不免舍本求末。對竭力推尊興獻帝的張璁、桂萼、方獻夫等人,徐階是鄙視的。就拿張璁為例,二十四歲中舉,直到四十七歲才中進士,前後七次應進士試都名落孫山。中了進士以後,也隻是在南京當一個刑部主事的閑官,張璁自然心懷不滿。朝中大臣養尊處優,張璁在二十四年裏七次應試落馬,這是不滿之一。閑置在南京,不得參與大政,這是不滿之二。所以張璁要想出頭,大禮議就是個機會。

大禮議中,與朝中大臣們對抗的為什麽以南京的官員為多?這是因為,他們不被禮遇,不被重用之故。須知大明永樂帝奪位以後,首都從南京遷往北京,所以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在北京。但南京是太祖皇帝建的都城,為免萬世罵名,永樂帝仍保持著南京的首都模樣,設置機構、官員與北京同,看上去仍是首都,但隻稱南都,南京已經被邊緣化了。同樣是吏部尚書,北京的吏部尚書掌實權,南京的吏部尚書,權力隻能覆蓋南京及其周邊城市。張璁、桂萼、席書他們能甘心嗎?他們怒火的爆發,就是大禮議。朝中大臣與當今皇帝對抗,他們就站在當今皇帝的一邊,與朝中大臣狠鬥。誰要是以為張璁他們是出於公心,那太善良了!

旁觀者清,對此形勢,徐階還是看得明白的。一邊是幾百位朝臣,他們忠心耿耿,但也不免有些迂;一麵是張璁等幾個投機者,他們的後麵是嘉靖。陣線非常清晰。徐階麵臨著艱難的抉擇——站隊。剛上任時可借口不熟悉議禮情況,不表態,上任已經九個月,再以不熟悉為托辭就難以服人了。再說,嘉靖帝把張璁、桂萼這兩位“功臣”提拔為翰林學士,搖身一變,他們變成了自己的頂頭上司,徐階心裏也委實不服!加上翰林院的同仁們已經聯合起來,表示羞與張、桂為伍,請求集體辭職,事情已鬧得大了,不表態行嗎?

可久說不可多走一步路,但形勢逼著徐階走一步,非走不可!可久說不可多說一句話,但形勢逼著徐階說一句話,非說不可!

這時候徐階猛憶起楊家渡口那隻摔碎的酒杯,這時候徐階想起了楊琬“行不得也,哥哥”的呼喊。

思來想去,還是難以抉擇。

最後,徐階決定走一步,決定說一句。他起草疏文,文不加點,奮筆疾書。徐階的疏文很不一般,他不表態支持哪一方,隻是集中火力,猛攻張璁等人,分析他們的動機,斥責他們的投機邀寵。既然大禮議已有定論,皇上已有聖裁,還想推翻已成共識,再掀大禮議風波……這是一種釜底抽薪的戰術,攻擊張璁等人的人品,從而否定他們的主張。

歡迎您轉載分享並保留本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