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名相徐階傳

第22回 彈章連篇權臣變本加厲積聚能量賢良誌存高遠5

第三部 調和鼎鼐 第二十二回 彈章連篇權臣變本加厲 積聚能量賢良誌存高遠(5)

趙文華來到鬆江,找了處絕好的地方得勝港,請來道士裝神弄鬼,祭了東海之神。在鬆江趙文華照舊大肆搜刮。他的一舉一動,徐階盡收眼底。祭完東海之後,趙文華便屢催張經出戰,進剿倭寇。張經在軍事上早有安排,但軍機不可泄漏,便回答:“尚未計劃定當,不便輕易出戰。”趙文華見張經對自己言不從計不聽,覺得大損威嚴,便向嘉靖密告張經“擁兵自重,怯戰縱寇”。

殊不知此時張經已經張開了大口袋,準備將偷襲嘉興的四千倭寇,一舉殲滅。當時的態勢是四千倭寇接近嘉興的王江涇,張經外調來廣西壯族軍隊,包括田州瓦氏兵、東藍兵、那地兵、南丹兵、歸順、思思、東莞兵,分隸總兵俞大猷、遊擊鄒繼芳、參將湯克寬分別駐紮在金山衛、閔港、乍浦,隻消永順、保靖調來的兵一到,來個四麵合擊。張經運籌帷幄,煞費苦心。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趙文華竟促瓦氏兵出戰,壯族士兵不熟悉金山衛的地形,以致首戰失利。驍勇善戰的瓦氏夫人披發殺出重圍,才未全軍覆沒。

趙文華參張經的奏本遞上朝廷不久,永順、保靖兵到,張經指揮的大戰就此拉開了序幕。

那是值得大書特書的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四月,先是倭寇三千餘眾,突襲金山衛,俞大猷率軍作殊死戰,雙方士卒似潮水般,殺聲震天,時擁向前,時退向後。這時被封為“女官參將總兵”的田州瓦氏兵統帥瓦氏夫人,匹馬突入賊陣,瓦氏兵蜂擁而上,把倭寇殺得鬼哭狼嚎,四散奔逃,首戰告捷。繼戰在四月二十四日,四千餘倭寇突襲嘉興,張經指揮各軍與適時合圍的永順、保靖兵一起,形成口袋,把四千倭寇裝進了王江涇,壯族士兵與明軍一起,發起天崩地裂般的一陣又一陣衝殺,把倭寇殺得抱頭鼠竄,一舉殲敵三千餘。六月,明軍與壯族士兵又在陸涇縣(今屬江蘇蘇州),殺潰倭三百餘人,焚燒賊船三十餘艘。王江涇大捷,大張了明軍的軍威,也殺出了壯族士兵的兵威,江浙沿海傳誦著“花瓦家,能殺倭”的民謠。

王江涇大捷大張國威,但是趙文華臉上掛不住了。自己那參奏張經“擁兵自重,怯戰縱倭”的奏本不是已送上朝廷了嗎,何以自圓其說?嚴嵩那張老臉也扭曲了,前不久還在嘉靖前說張經的壞話,這場大捷如何奏報啊,真是難煞人也!

其實,說難也不難。嚴嵩有個頗有計謀的兒子,他們於密室籌劃,終於定了一條計策,把王江涇大捷這筆賬就記在趙文華名下,嚴嵩遣密使囑趙文華先上本奏捷,可稱:“張經怯戰,趙文華親自指揮,胡宗憲率軍出戰,致王江涇大捷,殲倭寇三千餘人,張我國威。”

嘉靖接報,開始時也有些疑惑,便問嚴嵩:“這事愛卿怎麽看?”嚴嵩說:“廣西兵到後,張經仍不許出戰,蘇州、鬆江百姓都恨死了張經。”

這嘉靖的腦子好像進水了。他想,祭東海是趙文華的主張,這東海也是趙文華代表自己主祭的,莫非東海神庇護,讓趙文華立此大功?這麽一想,也就釋然,立即下旨逮捕張經、湯克寬,任命應天巡撫周珫為兵部侍郎,取代張經。嚴嵩巴不得如此,立即票擬,於是聖旨下達。

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秋審,張經處死。此次張經冤案,嚴嵩還有一大收獲,就是把楊繼盛的名字填在張經案被處死的人員中。嘉靖哪能一個個細核名頭,朱筆一揮,大明朝又多了一個冤魂。為了一己私利,嚴嵩毀了抵禦俺答的悍將;同樣為了一己私利,不顧國家安危,嚴嵩又毀了剿倭大捷的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