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名相徐階傳

第23回 漸獲帝信謀劃北禦南征剿撫兼施蕩平東南倭寇2

第三部 調和鼎鼐 第二十三回 漸獲帝信謀劃北禦南征 剿撫兼施蕩平東南倭寇(2)

這期間,朝廷按部就班的衙門作風,因循守舊的陳規陋習也被觸動了。

兵部尚書聶豹,因塞外戰事不利,正焦頭爛額。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44年)五月,應徐階之請,嘉靖下旨發兵征倭,兵部議征發山東長槍手三千,但朝臣會議時,一些大臣認為倭寇飄忽無常,待發兵,也許已跑了,豈不撲了空?勞師動眾,未必有效果。聶豹獨力難支,隻得改變決定,派參將李逢時率山東民兵三千馳援。

倒是徐階細心,長槍手怎變成民兵了?打聽下來,這三千民兵都是經過挑選淘汰下來的疲弱之卒,明顯地敷衍塞責。於是徐階再上奏本,說倭寇的特點就是飄忽無常,飄忽無常就不發兵,那就永遠不必發兵,征倭就是一句空話,東南百姓就永遠任倭寇**。徐階認為倭寇越是難纏,越顯得發兵的必要,此其一;其二,發兵就得發精兵,三千疲弱之卒與三千精兵耗費的軍餉是相同的,但效果不一樣。敷衍塞責,那才叫浪費軍餉,是對國家、對百姓的犯罪。徐階這一次真是動氣了,說話占理,分析中肯,口氣也硬邦邦的。由此,征倭擺上了朝廷的重要議事日程,這才有張經的王江涇大捷。

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以後的幾年,徐階關注北禦韃靼,南征倭寇,並與軍隊主將頻繁地書信往來,建議用兵方略,向張經推薦俞大猷、盧鏜,向胡宗憲力薦戰將戚繼光,俞、戚、盧後來都成為抗倭的中流砥柱。

軍情的發展自然不以徐階的意誌為轉移。兵部發六千精兵前往東南沿海,第一仗就落敗。朝中有了流言,要追究徐階堅持發兵之責。

徐階的回應,又出人意料。他向嘉靖上奏《請以兵事責有司》,這有司就是地方文官。徐階找到了朝廷政策的重大缺失——戰事隻責武將而不責文官。要求重申地方官員同樣守土有責。奏疏中,徐階指出,“用兵固在督撫”,但地方官員,知府、知州、知縣也守土有責,必須有所作為,要籌辦錢糧,不能讓戰卒忍饑挨餓出戰;應幫助偵探敵情,協同武將殲敵;應訓練鄉兵團練,以免軍隊未到,任倭寇燒掠,毫無抵抗之力。要求糾正對武官懲罰過嚴,一次戰敗便論死,而文官不過降職。失陷城市,武將文官,一體同罪,該逮皆逮,該殺皆殺。

這一政令推出,東南沿海的府、州、縣官員都緊張起來,不敢再把征倭責任全推給軍方,調動了地方文官的積極性,與戰將多了溝通協商,多了協同作戰,變軍隊一方的積極性為軍隊、地方兩個積極性。不僅抗倭,而且北禦韃靼的軍事態勢,有了明顯的轉機。

王江涇大捷後,趙文華貪天之功獲得嘉獎。但軍情還是緊急,張經被逮,倭寇死灰複燃,就像水中的葫蘆,按下這頭,浮起那頭。常熟、上虞、江陰、杭州、寧波、紹興、台州、南京,烽煙四起,趙文華這才感到剿倭並非易事,套在這裏,凶多吉少,想脫身了。他買通嚴嵩,慌報“水陸大勝,餘寇無幾”,在嚴嵩的配合下,班師回朝了。

小人得誌,害莫大焉。趙文華在東南沿海這段時間,應天巡撫曹邦輔、浙江巡撫李天寵被誣陷罷官,繼張經任總督的楊宣受讒言攻擊罷官。回京以後,趙文華又與嚴嵩聯手,害死了吏部尚書李默。為了堵言官之口,嚴嵩又唆使兼管吏部考察的大學士李本以考察尚書、侍郎、九卿、巡撫、都禦史、科道官之名,罷黜官員五十三人。江南剿倭重任,落到了胡宗憲的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