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王侯

第122章

第122章

莊頭何福早就得了報,帶著幾個人迎在村口,見了徐子先下馬過來,便是趕緊上去抱拳長揖問好。

“不必添這個麻煩。”徐子先道:“不相關的人可以回去做自己的事,何管莊帶著我去有紡車的人家轉一轉就好。”

“是,世子。”何福相當恭謹,自李誠倒了之後,侯府的各般舉措都令人滿意,現在世子的聲望極高。

當下指一指村口的幾家,何福道:“這幾戶人家都有坊車,世子可以去看。”

徐子先點點頭,先進了村口一戶人家。

三間夯土的草房正堂,兩間偏房,茅房在屋後,這是典型的農家民居。

門前有幾隻雞在地上漫步,見到大股人群過來,慌忙飛走了。

有兩個小髒孩兒在院裏玩耍,倒是不怕人,四雙眼睛盯著當先走過來的徐子先看。

可能是感覺眼前的人和普通人不同,到底眼神深處有一點惶怕。

徐子先穿著白色武服,戴折上巾,腰間是素金皮帶,掛著一柄障刀。

經過半年多的苦練,尤其近來學武漸窺堂奧,他的儀表,精氣神,都遠較常人出色的多,特別是挺拔的儀態,臉上從容不迫的笑容,更添幾分風采。

“拿糖給他們吃。”

這倒是早就預備了的,陳大眼陳佐才笑著走過去,從褡褳裏掏出一把糖遞給兩個小髒孩。

“娘,來客人了。”

“貴客,貴客。”

兩個孩童大呼小叫起來,卻並不回家,帶著剛得的糖豆,跑到鄰居處找同伴炫耀分享去了。

見此情形,徐子先倒是微笑起來,眼前一切,除了房舍太過簡陋之外,倒是和自己的童年沒有太多區別。

堂房中卻並沒有人答腔,可能是不信孩子的話,徐子先也不在意,偏廂是廚房,瞥了一眼,見屯糧的櫃子裏放著精米和糙米口袋,都鼓鼓囊囊的裝了大半下的糧食,簷下掛著幾串魚,這在福建地方的百姓家裏,已經算是相當的富庶了。

當下走到堂房門前,這家看樣沒有當家的男子在家,先停在門前,拿眼望裏看了看。

但見一個婦人,三十來歲年齡,神色倒是還好,正是從容不迫的坐在踏機坊車之前,兩手不停,右腳不斷踏動坊車,將棉花紡掛成一根根棉紗出來。

徐子先看了一會兒,見婦人坊的極快,坊車四周堆滿了坊好的棉紗。

屋角也是堆放極多,整間房子裏,已經堆滿了。

徐子先不出聲,轉頭又走回來,對傅謙道:“坊車這樣一直用,要多久修一回?”

傅謙道:“小毛病可能天天有,不過這些婦人自己擺弄一下就好。大毛病,半個月到一個月一次,我派了幾個木作匠人在這裏,遇到壞損就直接修。”

“得多久報廢一台?”

“總能用一年左右。”

“坊車兩個月就回本,剩下十個月算是賺的,也不錯了。”

“世子說的是,正是這個道理。”

徐子先和傅謙對答時,陳佐才卻是走進屋子裏去,外間傳來說話聲音,徐子先微笑搖頭,他是不願打擾這婦人賺錢,陳佐才他們卻不是這麽想,既然來了,當然有些話要問清楚。

李儀是一直跟在自己左近,自己不進,這位奉常也不進,侍上唯謹,從細微處可見性格。

不一會功夫陳佐才走回來,說道:“叫那婦人翻了半天白眼,嫌我耽擱她賺錢。”

眾人皆笑起來,徐子先笑著道:“翻你白眼還算是輕的,沒拿紡錘砸你便好。”

傅謙笑道:“你怕是能和她對翻,你那大眼一個頂她兩。”

“說正事。”徐子先不願叫何福聽到一些不太莊重的話,止住話頭,說道:“問了些什麽話回來告訴我?”

“一個月一百五十斤。”陳佐才豎了兩根手指,說道:“這還是打底的數字,有時候能到二百斤之多。”

徐子先吃驚道:“那可真是通宵達旦了?”

“可不是!”陳佐才道:“我問了,她婆婆就在東房裏睡著,睡到下午起身吃飯,婆婆接著坊,婦人帶孩子,洗衣做飯,早早睡下,下半夜起來接婆婆,婆婆再去睡,就這樣輪著來。”

“這也太累人了。”

“有錢賺,還怕累?”陳佐才眼裏似乎有些笑意,應該是笑世子的這種貴人腔調,同時眼裏也是有些感動,不管怎樣,跟著這麽個宅心仁厚的主上,心裏的感覺還是相當的不錯。

傅謙笑道:“世子不知道穀口那邊的礦工?下井之前都是把要說的話囑托一遍,幾個月就會塌方一次,埋下去十死無生,誰能知道這回下去,還能不能上來?所以每次下井,家人都隻得當最後一麵,就是這樣,礦工還是有的是,下去一次,少說能賺二百文,哪裏去找這樣多工錢的活計?”

李儀動了談興,也跟著道:“我老家距離遵化鐵場不遠,那些拉鐵礦石的漢子,哪個肩背上不是傷痕累累,舊傷未愈,又添新傷,這都是拉鐵石拉出來的傷痕,血跡斑斑,他們自己倒是習慣了。”

“纖夫也是,肩膀都拉變形了。”

“民生艱難啊。”

“這得怪東胡人。”

“也不對。東胡人入侵是武宗末年,成宗年間開始頻頻叩邊,真正打進來這三次都是崇德年間,但國朝賦稅沉重,財賦收入卻不增反減,卻是從文宗之後就開始了。”

“細算一算,太祖開創,太宗守成,仁宗,宣宗光大,到後來世宗,哲宗,神宗,光宗,孝宗,文宗,毅宗,德宗,武宗,成宗,傳至當今,確有先仰後揚,揚而後抑的態式,從年入六千萬貫,到一億貫,到一億六千萬貫,再降到而今的一億貫,賦稅越來越多,工商海貿越來越發達,民間卻越來越困苦,豈不怪哉?”

最後的話,卻是無人能答,事涉朝政大局,眼前的聰明人是有,但這等事要在廟堂高處,了解全境二十多路的情形,綜合考量,權衡古今,最終才能得出正確的見解和答案。

既然不能全述,眼前的這幾個人,當然也就不肯再說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