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王侯

第402章

第402章

此後侯府可能會加大進奉錢的上繳比例,其實是另一種層麵的賦稅,但相較大魏沉重的賦稅負擔,侯府的稅額還是會很低,不會給人帶來什麽難以承受的負擔。

開荒的頭幾年,都是不收賦稅,各百戶和各家按丁口數來開墾荒田。

很多百姓就恨自己家裏丁口不多,不能多開一些田畝。

如果開荒計劃成功,每家都會有好幾十畝的棉田和過百畝的稻田,由於大牲口充足,農具充足,水利完備,一個五口之家,擁有三丁兩口,種一百多畝地根本就是很輕鬆的事情。

唐時授田,永業田加口算田也是百畝以上,百姓以簡陋的工具照樣獲得豐收。

此外還會安排人們種植桑樹,會有專門的絲農來采桑葉養蠶,擴大南安侯府的生絲產量,從別人手中獲得貨源,不如自己生產出來,這不僅是南安侯徐子先的信念,也是徐子先麾下官吏和百姓們的有誌一同。

普通的民戶,在開荒上肯定沒有更多的照顧,借款的利息也會高一些,若是成為佃農,土地仍屬侯府,隻是可免費居住和使用農具,算起來還是官戶合算。

如果是為雇工,那麽還是無根浮萍,南安侯府的管理相當嚴格,當雇工也沒有辦法偷懶耍滑,更不合算了。

“一個百戶就是五萬畝。”第七百戶的獨臂百戶沉思著道:“現在編了好幾十個百戶,開荒畝數要在百萬畝以上了。”

“並不是各百戶均開荒,各有任務,不過也差不多了。”傅謙看看眾人,說道:“所以大夥都要努力做事,官戶老是被評為下下的,可能革出去成為民戶或雇工,那時候可不要抱怨。”

“怎麽會?”李國柱在遠處叫道:“咱們這些人哪個不是有十分力,要使出十二分來?”

也是有很多人一起叫喊著,傅謙知道自己失言,抱拳對眾人道:“在下失言,諸位父老莫怪。不過,有十分力,使十分力,不要多出來力氣,弄的疾病上身,還是要保重身體。”

這些話也是平息了眾人的些微不滿,傅謙是個技術官員,對這些事不擅長,很多人也是心中明白。

“開出來的地也是生地。”劉百戶這時對眾人道:“要先燒荒,這個咱們做好了。然後要深耕,去掉板結土,草根,碎石等異物。然後要以石火燒攪,除掉泥地裏的蟲害,這是第三步。再下來是灌溉,這是第四步。到這步已經能栽種,但這是生土,要種三五年之後才算熟田,可下功夫深耕細作。我看君侯的安排好,已經叫很多丁口到各溪流疏浚,挖出成挑成擔的河泥,咱們做好了第四步,河泥塘泥就能覆蓋上,就算施肥,上來便算是熟田好土了。”

第七百戶頗為讚同,大

聲道:“以熟土耕作,咱們手裏農具充足,人丁充足,牧畜充足,要是畝產三石以下,也算是白廢了功夫!”

“若水渠,水車,深井都完備,水利和肥料都足,開出百萬畝以上的土地休耕輪作,一畝三石的產量還是能保的。”

“但願如此啊。”

“什麽叫但願?但憑人力去做,不要靠老天,就一定能成功。”

“這是君侯的話吧,他敢說,咱們普通人可別亂說,小心折了壽。”

徐子先的話還是很有市場,很多青年後生都喜歡轉述君侯的話,並且拿來當自己的依仗。

在傅謙等人鼓了一會勁之後,很多人的心氣都起來了。

不提棉田的收益,光是各家百畝以上的稻田雜田就相當可觀,種的菜足夠吃,還能有足夠的糧食養雞養鴨養豬,這樣肉食儲備也是有了。

加上桑林產絲,就算輪種,一年最少種大幾十畝地,平均產三石,一年的收入在二百石以上。

這是多少斤糧?

一戶五口之家,一年能種出兩萬多斤糧食,就算家家都每天細糧白麵,也是吃不掉這麽多的糧食!

就算去除要上交給侯府的一部份,去掉自己一家要吃的糧食份額,每戶人家都還會有相當多的糧食可以拿出來出售。

孩童和大人的衣料錢,帽子錢,鹽油錢,還有日常的家俱器物,都可以從這一部份賺出來。

還有給孩子娶媳婦討老婆的錢,存著防病防老的錢,怕是幾年之後,都能攢的下來了。

每個人眼裏都是放光,雖然這樣每天勞作確實辛苦,以前各人在福建的時候基本是忙半年閑半年。

移到東藩之後,燒荒挖渠挖河泥造橋修房舍修路,幾乎無一日得閑,就算真的閑幾天,百戶官也是要組織各百戶的丁壯練兵強身,獵社,弓箭社,橫刀社,長刀社,各種社團遍布各個百戶內,所有的丁壯男子俱在其中,得閑便練橫刀障刀長刀和長矟,也練弓箭射術,婦人們則裁縫束腰箭衣和製造皮製長靴,然後交給南安侯府換取錢財。

這樣的日子,真是忙碌而充滿希望。

根本不用再鞭策了,人們都是自覺自願的想多出把力氣。

傅謙終於上馬離開,一個小吏停留了一下,對劉百戶道:“劉兄似乎在發燒,近來十七百戶中發燒的人多不多?”

“燒了兩天了。”劉百戶道:“強撐著還能動彈,不會耽擱公事。”

“不是說這個。”小吏道:“上頭有交代,凡出差公吏遇著有感疫發燒者,一定詢問清楚,隔離諸事十分要緊,不可耽擱,不論發燒者任何職司,需得入隔離所隔離,退燒乃得出……”小吏看著劉百戶,沉聲道:“適才傅司曹沒好說,隻能在下直言了,劉百戶你要暫時退職,將百戶職司交給農官暫代,你自己住到隔離所去,退燒了才能出來。”

劉百戶姓劉名叔敬,老武卒出身。其實他一直不太習慣軍營生活,隻是為了生計勉力支撐。後來江灘一戰時受了傷,順理成章的請求退役,然後因為沒有家室留在南安侯府居住,學文書算倒是沒有叫他為難,移民東藩時他來的早,成立百戶的時候,劉百戶順利上位,成為諸百戶官員的一員。

一切順利,直到如今。

台灣的開荒史,其實明鄭時期就做的相當出色,大抵就是用官田,私田,給官員將吏圈地這三種模式。

第三百二十一章 豪情

劉叔敬苦著臉答應著,知道這也是必要的措施。

防疫最要緊的還是隔離,這也是南安侯在文告中多次強調的事情。

現在侯府每隔三天就會發布一次文報,由秘書閣的樞機房發布,主要就是講述侯府近期的動向和各種舉措,以及轉述一些大魏的邸報塘抄,還有一些徐子先的指示之類的東西,也會刊印於其上,由各百戶官召集百戶內丁口聽講宣諭。

這算是另一種層次的報紙,東藩這裏人口較少,特別是士紳階層還未形成,隻有南安侯府的官吏勉強算。

商人也不多,常駐的商人更加稀少了。

辦報沒有必要,開銷大,受眾小,現在這種做法就足夠了。

劉叔敬自覺還撐的住,卻也知道沒有辦法違背君侯法令,隻得在小吏呈上來的公文書上簽了字,他的簽名是半年多前才學會,倒是寫的方方正正,隻是最後一筆時用力有些大,將小拇指粗細的炭筆給寫折了。

“無妨。”小吏皺眉道:“我們都備得有十幾支,隻是這東西使著比毛筆方便,卻是易折。聽說傅司曹在研究更好的,等他做出來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