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魔的愛人

149.欺騙是對還是錯?

李菲晴一聲“殘廢”,一句作為妻子的道歉,卻如一把鋒利的刀刃,嗖地一聲猛地刺穿了風天奇的心髒。他痛得撕心裂肺卻又呼不出痛來,隻能讓疼痛填滿他的心髒,生生撕扯著他千瘡百孔的心。

為什麽要向他這個加害者道歉?是不是隻要她隻能靠輪椅過活,她的心底就永遠都懷著對他這個“丈夫”的愧疚?

她失去記憶前,悔和恨折磨著他們,讓他們找不到幸福的出口。她已經失去了記憶,為什麽還要讓那場無情的車禍一直橫桓在他們之間?讓對過去一無所知的李菲晴用鋒利如匕首的“歉意”,一次次提醒他他們曾經的不堪?他們之間,是不是即便她已經失去了記憶,也已經沒有幸福可言?

不,他不允許。既然殘廢的雙腿是他們誰都無法接受的殘忍,既然現在隻有它橫桓在他們之間阻撓他們的幸福,那他就親手把這個阻礙斬斷。

“菲晴,我會請世界上最好的醫生來幫你做複健,我不會讓你的以後都隻能坐在輪椅上度過,我決不允許。”

李菲晴猛地抬起了畏縮在風天奇胸前的頭,瞪得滾大的雙眸中滿是不敢置信,卻又夾雜著一絲難掩的希冀,她小心翼翼地索要一個肯定的答案:“真的?我真的還可以再次站起來?”

她臉上閃耀的希冀的光芒明亮刺目,閃得風天奇深沉的雙眸忍不住眯了起來,藏起了眼底隱隱的苦澀與不確定,終是點頭許給了李菲晴一個希望:“嗯,你總有一天會好的,總有一天……”

總有一天,說出口是那麽地簡單。可是,又有誰能清楚地告訴他們,這個終究會出現的“一天”究竟什麽時候才能到來?是明天,下個月,明年,還是遙遠的未來的某一天?

風天奇不敢想象,遙遠的那一天究竟會有多遙遠。看到李菲晴眼中的希冀光芒,他不忍去親手澆滅,所以他隻能給出這麽一個模棱兩可的答案。

李菲晴聽著風天奇的安排,又在醫院裏多住了幾天,讓醫生每天做檢查確認她的身體狀況。這一個星期裏,風天奇去醫院看望李菲晴的次數倒不如以前頻繁。

每天,他幾乎都耗在家裏,親自指揮著傭人把家裏徹底清掃、檢查了一遍,把與過去有關的一切東西全部丟棄。他要把家裏殘留的過去的痕跡徹底抹淨,不留一絲痕跡。

風天麗安靜地站在旁邊,聽著哥哥事無巨細地交代傭人:“把臥室的那兩張床都丟掉,去買兩張新的,而且要與原來的款式絕對的不一樣。還有客廳的沙發也換掉,還有……”

看著哥哥瘋狂地想要把過去的一切舊東西都要丟棄,風天麗的心底忍不住直發酸。她知道哥哥真正想要埋葬的是什麽。

他想要埋藏的不僅僅是李菲晴的過去,更想要徹底掩藏掉他自己曾經對李菲晴殘忍的過去。他在悔恨,深入骨髓地悔不當初,卻已經沒有回頭路可走,所以他隻能選擇掩埋。

李菲晴失了憶,所以他也要為自己營造一個失憶的假象,也要讓他自己和李菲晴一樣失去那段痛苦的回憶。唯有如此,他才敢奢望和重生的李菲晴幸福的未來。

可是,風天麗又不由自主地會擔心他們的將來。她的心底忍不住會問自己,哥哥一次次的欺騙究竟是對還是錯?

一次欺騙,哥哥失去了光明。他以為付出雙目失明的代價終於換來了李菲晴的終身相守,卻不曾想,這樣卑微的願望也隻能是一個奢望。他又能重見光明,卻寧願自己不曾複明。心甘情願去用一雙眼睛交換李菲晴的一輩子,他選擇了做一個瞎子,選擇了欺騙。

再一次的欺騙,李菲晴失了憶,更失去了雙腿。哥哥眼中看到的是什麽,風天麗很清楚。因為就連她自己也情願以為,這是老天賜給兩人的一次重新開始的機會。好不容易把李菲晴從鬼門關搶救了回來,失而複得的驚喜,上天憐憫賜給的一次重生的機會,哥哥怎麽可能會任這樣一個千辛萬苦盼來的機會從指尖溜走?可是……

即便他們如此費盡心機的隱瞞,萬一……哪一天李菲晴還是恢複了記憶發現了真相,發現了哥哥再次殘忍的欺騙,他們之間又會發生什麽悲劇?

失明,失憶,失去雙腿。哥哥奢望幸福撒下的彌天大謊,一次次換來的卻隻是李菲晴的怨恨和更加倉惶地逃離,還有無法挽回的殘酷災難。下一次……當欺騙被揭穿的時候,又會有什麽更加殘酷的苦難降臨?他們還能承受得住嗎?

一想到謊言有一天可能會被揭穿,風天麗的心底就泛起了強烈的不安。看著哥哥忙碌的身影,風天麗情不自禁地把根植在心底的不安問出了口:“哥哥,這樣不顧一切地把過去的痕跡徹底抹掉,真的有用嗎?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有一天她真的恢複了記憶,她……”

“她不會,她永遠也不會恢複記憶。”妹妹的質問還沒來得及說完,風天奇就已經厲聲打斷了,語氣中透著瘋狂的執著,“天麗,我不會讓她恢複記憶的。我會把這棟房子裏所有關於過去的痕跡一概抹淨,家具我全部換新的,傭人我也全部換掉。曾經與她有過牽連的人、事、物,我全部都不會允許它們再次在她的麵前出現。我會讓她看到的、聽到的都隻是與過去毫無一絲瓜葛的嶄新的世界。我不相信,我斬斷了她所有的與過去的羈絆,她已經失去的記憶還能再次被喚醒。”

看著哥哥眼底閃著的瘋狂的執著,風天麗不知道如何去勸,更不知道她該不該勸。失神地盯著哥哥再次忙碌指揮著傭人的背影,風天麗不由自主地喃喃出聲:“但願你的選擇是對的,但願……她永遠都不會恢複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