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聞時代

第71章 Time to Say Goodbye(後記)

又到了寫後記的時刻,也是告別的時刻。

一位作家朋友說,他最喜歡寫的就是後記,可以隨心所欲,信馬由韁,不用按常理出牌,想寫什麽就寫什麽,不用考慮故事情節和人物關係,一句話——小說是為讀者而寫,後記是留給自己的。

但我不同,我不喜歡寫後記,該說的話都說完了,就像服裝師把做好的衣服掛出去賣,剩下的邊角餘料沒必要拿出來,下次做衣服興許拿來當兜布,或做個胸花裝飾一下,或許永遠也不會拿出來,就一直堆在倉庫裏,成為被遺忘的角落。

不僅如此,寫後記還意味著告別——和朝夕相處400多天的人物告別,不是件開心的事。

但告別也意味著開始,在開始新的航程之前,忽然覺得有些話要說,你當是兜布也好,胸花也罷,隨你。

這部小說構思於大連,寫於北京,最後完稿於大連,寫作過程不很順利,期間兩次停筆,還剩最後兩章時,趕回大連參加好友女兒的婚禮——他是我上部小說《暗箱》的主人公原型,所以這兩章是在大連完成的,順便去看了一下不老街——其實什麽也看不到,正像書中所寫,城市改選,舊樓拆遷,連棵老槐樹都沒留下。唯一留下的就隻有記憶了。

我坐在不老街的星巴克,喝著卡布其諾咖啡,往昔的歲月就像手中的紙杯,不能承受之重;塵封的往事猶如杯中的咖啡,苦澀伴著芳香……

我其實從未在不老街居住過,這條街離我工作的單位很近,中午休息時常來這裏吃飯,遊玩,所以很熟悉。大連的街名都很土氣,什麽辛寨子,馬欄子,太原街,大連人戲稱辛馬太(與新馬泰同音,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也許正因為此,不老街就顯得格外有詩意,我一直想以此為背景,寫一部詩意的小說,把我喜歡的元素都融入其中,但始終沒有動筆。

沒想到,這一等就是20年。

2009年9月11日,我離開大連,來到北京,這一天剛好是N年前拉登轟炸世貿大廈那個黑色的日子。朋友給我接風,戲說,你來北京想轟炸什麽?我說,除了我自己,沒有什麽可炸的!

曾經不止一人問我,為什麽去北京?我用三毛的歌作答:為了夢中的橄欖樹!

在一個城市生活久了,就會形成一種惰性,對身邊的美視而不見,所以我選擇離開,告別熟悉的過去,奔向陌生的遠方。

到北京第一件事,就是完成早已構思好的小說——關於不老街的故事,如果再不寫,我真的就老了!可是沒想到,一到北京就被朋友拉下水,卷入一個房地產項目,整天做策劃方案,忙得天昏地暗,寫了開頭的小說,就這樣寂寞著。

不過擱淺也有擱淺的好處,我最初是想寫一個逃跑新娘——乖乖女成叛逆女的故事,而且要和《歌劇魅影》有關,韋伯是我最喜歡的作曲家,他的《歌劇魅影》和《貓》,我看了不止十遍,每次都淚流滿麵,我發誓要把這兩部經典音樂劇寫在小說裏,以此向這位天才音樂家致意。

再次動筆,已是翌年春天,回頭再看,原來的格局太小了,於是推倒重來,除了原來的涉世之初女——藍小柔,女權主義者——簡雪,又加入兩位女性,職業情人——林莞爾,全職太太——楚天愛,以及職場競爭和家族爭鬥等。原先設想的逃跑新娘成了其中一條線,現在講述的是在不老街長大、性格迥異的四位小羊女告別青春、走向成熟的故事。

有人說,青春是生命的精華,尤其對女人來說。對此,我不能苟同,因為這是站在男性視角,把女人的容貌視為資產。現實生活中,也確實有些女性受男權文化誤導,被他們掌控的權力和財富**,在外貌上所下的功夫,多於心智上的提升。我不否認,在男權社會中,女人的確可以憑借美貌獲取資源,過著舒適的生活,但也因此失去了對自身價值的認同,成為男權文化的犧牲品,失去了掌控自己命運的機會。

美貌是折舊率最高的資產,你可以獲取一時,不能擁有一生,這個世界永遠有比你更年輕、更漂亮的女人,所以才有“但見新人笑,哪聞舊人哭”之說。女人若想笑到最後,還是要憑借自身能力和智慧,這是相伴一生的美貌,永不折舊的資產。而能力和智慧,源於充足的知識儲備,和豐富的實踐閱曆,從這個角度說,青春更像是一首變奏曲——在激流勇變中汲取才華和力量,彈奏出美麗動聽的樂章,這——才是生命的精華。

這部作品就是四位女性的青春奏鳴曲,她們以各自不同的旋律,演奏出一曲青春的樂章,有痛苦,憂傷,也有快樂,歡笑,她們哭過,笑過,痛苦過,綻放過,在微笑和淚水中,向青春作別,踏著生命的節拍,步入更加成熟的後青春時代(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年齡分段,44歲以下為青年,我個人認為,青年可分為兩個階段,29歲之前為前青春時代,30歲之後為後青春時代)。

後青春時代由三部作品組成,本書是第一部,以藍小柔為主角,第二部將以簡雪為主角,第三部以林莞爾為主角,三部曲均以女性視角,通過她們的愛情、婚姻和事業,描述男權社會中,女性為爭取自身權力、實現自我價值而奮鬥的過程,從而展示當代女性的新理念、新價值和新的生活方式。以此獻給所有為了夢想而不甘寂寞、努力奮鬥的女性。

已是深夜,萬籟俱寂,音響裏回蕩著莎拉·布萊曼和安德烈·波切利的《TimetoSayGoodbye》,歌聲優美,舒緩而深情,是時候該說再見了,因為緋聞時代已經結束,要步入契約時代了。

告別是為了重逢,相信用不了多久,我們就會相逢,也許一年,也許兩年,留一段時間,留一些空白,讓我們彼此思念。

【林夕】

2011年11月27日於北京

致謝

本書創作過程中,得到很多友人的熱心幫助,在此衷心致謝。

感謝好友陶陶,從小說構思到完成,你一直陪我走完全程,書中傾注了你很多心血,還記得我們在深夜翻字典,為書中人物起名,還記得我們在咖啡廳神侃,為故事設置情節,還記得我們在不老街漫步,為小說畫上最後的句號。如果沒有你,句號一定不圓滿。

感謝我大連的朋友,藍旗主,哲人,River,王毅,王經勉,楊穎,王大賓,孔慶蕾,遲亞東,宋伯陶,老布,譯丹,胡禹,昆侖,叢陽,劉吉,菅昭雪,和北京的朋友,藤剛,黑馬,鄭文濤,張君安,龐儉克,薑新生,唐憶南,陳敏,楊帆,方圓,胡足青,劉世佳,張樂珍,如果把作品比為作家的孩子,那麽,你們就是這個孩子的舅舅和阿姨,在此,請允許我向你們致以深深的謝意!感謝你們長期以來對我的支持和厚愛!

最後,感謝與我多次合作的長江文藝出版社的編輯和領導,希望經過你們的努力與付出,讓這本書與更多的讀者見麵。

【林夕】

2012年3月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