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男醫生官場筆記

第2564章

第2564章

她頓時也笑,“也笑是那樣吧。”

隨即我給黃省長打了個電話,首先也是把情況向他做了簡要的匯報,不過我在猶豫之後還是沒有把紅瓷的事情向他做匯報,因為我覺得事情還沒有明朗之前,如果我把這件事情講出去的話可能會引起不好的連鎖反應。

他聽了後說道:“這樣吧,我給侯局長打個電話。國家發改委和交通部的領導我都認識,不過關係很一般,而且我出麵為你們的事情去活動,其它市知道了不大好。這樣吧,看看侯局長的想法,他會對我講實話的。”

我不住道謝。

隨即我給蘇雯打了個電話,“今天你們倆自由活動吧,我在房間裏麵查閱一下資料。如果有什麽急事的話我與你們聯係,你們要保持電話的暢通。”

我從行李箱裏麵取出筆記本電腦,開始查閱關於紅瓷的一些資料。從網上的資料中我初步了解到了關於紅瓷的一些基本情況——

一般人認為,中國瓷器以青藍白諸色聞名,紅色為主色調的瓷器並不多見。事實上,中國紅瓷曆史源遠流長。紅瓷的發展曆史可分為晚唐的始創期、元明的成熟期、明清的極盛期、當代的複興期等幾個特性明顯的階段。

紅瓷始於晚唐,但從工藝角度分析,紅瓷的技術成熟期是元朝。元朝景德鎮發展並創新了前朝以來的釉裏紅技術,開始了批量生產釉裏紅的曆史。

明清是紅瓷發展的極盛期。明洪武是釉裏紅發展史上的第一個極盛期,此時釉裏紅大多色較淡,紅色暈散,紋飾以花卉為主,有較多扁**紋是一大時代特征。明宣德是釉裏紅瓷發展的又一高峰,該時期紅瓷創新分為釉裏紅和青花釉裏紅兩大類。

到了清康熙年間,紅瓷製造工藝相當突出,紅瓷成品色調濃豔鮮亮,有不同的濃淡層次,品種也較為多樣,有釉裏紅、青花釉裏紅、青花釉裏紅加彩、釉裏三彩等。雍正年間所製紅瓷在工藝上達到曆史最高峰,其紅瓷成品紅豔,尤其是青花釉裏紅在色彩、設計上皆有前期未有的新意,青花色調濃淡不但很鮮亮,且時有暈散。但仍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大紅瓷器。

一直到新中國成立近五十年後,才在科學家的不懈努力下研製出了真正的大紅瓷器,因此這種瓷器被稱為中國紅瓷。

也就是說,現在我們見到的紅瓷才算是真正的紅瓷,即使是在明清時期,那時候的紅瓷也是偶然所得到,或者是說,那時候的紅瓷技術並不成熟,並不能每次得到穩定的紅色,而且得到的紅色也不像現代工藝那樣鮮豔純正。

現代工藝能夠得到純正的紅,那是因為引進了現代工業染色劑硫硒化鎘,但硒遇高溫易揮發,隻有把硒“抓”住了,瓷器才可能實現純正的大紅。硫硒化鎘在一千二百度高溫的時候容易揮發,燒製出來的瓷器不會出現紅色,現代工藝采用包裹的方式才最終解決了這個問題。

這就更加說明了古時候紅瓷工藝的不成熟,燒製出來的東西也極不穩定。這才顯得紅瓷的珍貴。

我又查閱了雍正時期胭脂紅的價格,發現一隻燒製得不是特別純正的紅瓷碗的價格都已經高達數十萬人民幣。而我看到的圖片上的那種紅色卻要比網上所見的要鮮豔、純正得多。我估計,那樣的東西如果能夠找到的話,其價值肯定在兩百萬以上。畢竟那樣的東西太過稀罕。

而且,網上根本就查不到純正紅色的瓷器圖片,這就顯得古代紅瓷的更加珍貴。

接近中午的時候黃省長給我打來了電話,他笑著對我說道:“侯局長對你印象很不錯呢。說你這個人很直爽,而且很儒雅。”

我不好意思地道:“主要是您教育得好。”

他大笑,“小馮,你很會講話,也善於處理好場麵上的事情。所以侯局長才第一次見你就對你有很好的印象。侯局長的意思是說,你在北京等兩天,等他與國家發改委和交通部的領導交流了意見後再根據情況看下一步怎麽辦。”

我心裏頓時有了數。

此時,我已經明白了一點,侯局長這個人辦事還是比較靠譜的,而且他也相信我不會隨便把那件事情隨便告訴別人。當然,昨天他對我也是有防範的,不然的話他不會讓小胡出麵來對我講這件事情,而應該是他本人。當然,這都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畢竟大家都不是很熟悉,防範也是一種必然。

中午的時候蘇雯給我打來了電話,她說發改委主任出去玩了,她一個人在房間裏麵,問我中午吃飯的事情怎麽安排。

我說:“最近兩天沒事,你自行安排吧。對了,明天晚上有一個演唱會,你想去看嗎?”

她問我道:“誰的演唱會啊?”

我說:“瞿錦。她和我很熟,前不久才到我們江南省來過。如果你要去看的話我讓她送票的時候多送兩張來。”

她說:“好啊,我想去看。馮市長,我在北京沒有熟人,以前隻到過北京一次,我想去看長城,您可以和我一起去嗎?”

我說:“這樣吧,要去的話我們三個人一起去,一般去長城都是一大早出發,順便也參觀一下十三陵。不過我可以想辦法去借一輛車,我們下午去,晚上回來。”

她說:“我馬上打電話問問他。”

隨即,我給莊晴打了個電話,問她的車能否借給我用一天。她說她在哈爾濱,不過她可以讓她一個朋友馬上把車開到我住的酒店來。

不多一會兒後蘇雯打電話來告訴我說我們的那位同行去朋友那裏了,而且他去過長城好幾次,也不想去聽演唱會。“他說,如果馮市長您有急事的話,他隨時趕到。”

我倒是很理解,畢竟我們江南的人很少到北京,到了這裏,拜訪一下同學、朋友什麽的也是應該的,隻要不耽誤工作就行。

“那我們去吧,一會兒有人把車開過來了,我們去外邊隨便吃點東西。”我對蘇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