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雲亂煜

第3章 太和殿

第三章 太和殿

蕭烈的葬禮幾乎完全是按照帝王規格操辦,蕭煜與蕭瑾兄弟二人作為兒子除了守靈之外,還有各種千頭萬緒之事,蕭瑾負責修建盛陵,征集民夫的同時,還動用了三萬禁軍,將整座梅山劃歸為蕭家。

盛陵就選在方璿墓的舊址上。

這是一座合葬陵,蕭烈和方璿夫妻二人的合葬陵。

這也是蕭煜的意思,在這件事上,無論是誰,沒有半分商量的餘地。

至於蕭煜,他則是去了皇城。按照規矩而言,無論帝王貴胄,還是將相大臣,死後第一等大事便是確定諡號尊號,算是蓋棺定論,蕭煜這次去皇城,便是要給蕭烈討一個蓋棺定論。

畢竟如今的天下,名義上還是大鄭的天下。

蕭煜現在還是大鄭的齊王殿下。

大朝會。

王公九卿、文武百官魚貫而入。

文官靠左而行,武將偏右,中間為空。

一襲黑金蟒袍姍姍來遲。

九龍五爪,除了顏色不同,已經與龍椅上的那一襲龍袍別無二致。

蕭煜腰懸那柄斬了傅塵的佩劍從南門緩緩走入皇城。

隨著他步步前行,從城門到太和殿的之間,所有大漢將軍依次手扶禮戟,單膝跪地。

再往前,便是身著大紅官袍的司禮監宦官,見蟒袍如見帝皇,扯開尖細嗓門。

“齊王上殿。”

“齊王上殿。”

“齊王上殿。”

聲音一重又一重,從宮門傳到殿門前。

整個太和殿,從皇帝到大臣,再到侍立的侍衛和宦官,都為之一肅。

蕭煜麵容平靜,孤身一人走過這寬闊的廣場,望向道路盡頭的大殿。

白玉台階之上是須彌座,須彌座之上是大殿,大殿盡頭是丹陛,丹陛之上便是一張金光璀璨的龍椅。

象征著皇權的龍椅。

殿中的文武百官皆是垂手肅立,立在龍椅旁邊的大內首宦孫士林,也絲毫沒有例行公事開口的意思,就連皇帝秦顯也沒有急於落座。

殿內一片靜默,針落可聞。

所有人都在等,等那位攜大勢歸來的齊王殿下。

自大鄭立朝以來,有幾個人臣能有這樣的威勢?上一個是如今已經身死的大丞相蕭烈,再上一個是身為帝師的首輔張江陵。

誰都知道那位齊王殿下素來尊崇這位張相爺,甚至親自上書為張江陵撥亂反正,諡號更是由文忠改為第一等美諡,文正!至於大丞相蕭烈,與齊王本就是一家人。

現在的齊王已經超過了他們當年,甚至改朝換代也不過是一念之間。

所有人都知道蕭煜此行所來為何,而小皇帝秦顯也為自己這個名義上的老丈人準備了一個滿意的答案。

追封蕭烈為燕王,世襲罔替,諡文正。

道德博聞曰文,靖工其位為正,文正乃是文臣諡號中第一等美諡。

當年的張江陵,扶大廈於將傾,為大鄭續命數十年國祚,也不過是一個文忠而已,隻是後來才被蕭煜改為文正,可見文正是如何稀有。

生當文淵閣,死當諡文正,這幾乎就是當代書生士子最大的野心了。

一個世襲罔替的親王,再加上一個天下書生都求之不得的文正,夠不夠?

當蕭煜走入太和殿,立在朝堂之上,秦顯輕聲說了句賜座。

有司禮監秉筆親自為蕭煜搬來一張紫檀大料太師椅,在蕭煜入座之後,皇帝才緩緩坐回到龍椅上,由身旁的司禮監掌印喊出那句有事啟奏。

禮部尚書孫立功走出班列,緩緩跪下,“臣孫立功,有事稟奏。”

當孫立功將早已擬好的諡號說出時,整個朝堂沒有半分聲音,不知情的人驚訝,早已知情的人則是小心地望向蕭煜。

就連龍椅上的皇帝陛下也是如此。

可惜蕭煜麵容古井無波,瞧不出半點端倪。

說到底還是要看這位齊王殿下滿意與否。

李宸似乎看到齊王殿下的下巴好像是輕點了一下,他思慮再三後,走出班列,抖袖跪下,沉聲道:“臣附議。”

有了李宸的帶頭,越來越多的文武官員出列附議。

蕭煜向後靠了靠椅背,默然不語。

很快,內閣群輔周景朝也走出班列,朗聲道:“陛下,臣以為孫尚書提議極為妥當,盛公扶大廈於將傾,挽狂瀾於即倒,此番戰死於江南,實是我朝之大不幸也,將其美諡文正,方可安撫天下士子民心。”

周景朝雖然在口中高呼陛下,眼睛卻是時時刻刻都在看坐於丹陛下太師椅上的蕭煜。

蕭煜仍是沒有出聲的意思。

當朝次輔孫世吾也隨之出列,滄桑老人緩緩說道:“蕭太師於本朝功不可沒,無人能及,又是為國戰死,道德博聞可謂文,靖工其位可謂正,諡號文正,大善!”

有了這些大佬們的帶頭,滿朝文武沒有半分異議。

最終,皇帝緩緩起身,站在丹陛上俯瞰滿朝文武。

方才略顯嘈雜的朝堂驟然一靜,緊接著蕭煜也隨之起身,麵無表情。

秦顯平靜道:“準奏,即日起昭告天下。”

滿朝文武瞬間跪了一地,齊聲高呼,“吾皇聖明。”

蕭煜僅僅是上身微微前躬,權作對小皇帝秦顯的道謝。

秦顯神色複雜地看了這位將整個朝堂玩弄於股掌之間的齊王一眼,輕聲道了一句退朝,然後轉身離去。

蕭煜第一個走出大殿,在他身後則是心思各異的文武百官。

不管是原本的舊臣也好,還是後來跟隨蕭煜一起入東都的新貴也罷,都在心底暗自思量,牧人起降了,江南也打下來,這位齊王殿下會選在什麽時候登基?

是等群臣勸諫再三,還是將此事留給自己的兒子?

沒有人覺得蕭煜會做一個“忠臣”。

所有人都認為,蕭煜登臨大寶,隻是時間問題而已,或早或晚,但終究會來。

事實也的確如此。

那時候,蕭煜會親自給蕭烈一個諡號,一個不同於臣子的諡號。

蕭煜在走出宮門前,又回頭了眼身後的太和殿。

天下政令皆是出自於此,滿朝公卿皆是陳列其中。

更重要的是,這裏有那把椅子。

現在他距離那把椅子隻剩下一步之遙。

這讓他想起了小時候讀史時發出的感慨,大丈夫當提三尺劍,建不世之功勳。

如今的自己,可算大丈夫?

蕭煜笑了笑,轉身離去。

這是他最後一次以臣的身份走進這座大殿。

下一次他再走進這座大殿時,就是另外一種彪炳身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