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宮:勤妃傳

正文_第二百二十九章 滿漢之爭

立太子這事就算揭過去了,皇上隻罰了那幾個上書的大臣半年俸祿。

現在是用人之際,若把這些大臣都革職查辦,難免造成麻煩。

拿著福建總督的奏折,皇上大為光火。

湖廣一帶的屯兵派了半數去福建,八旗水師也調了五萬到福建。

小小一個福建集聚了比京城還要多的兵馬,就是打不下一個台灣。

不僅打不下,還挨了打。

“朕最勇猛的滿八旗兵呢,十萬兵馬,怎麽連區區彈丸小島都打不下來?”

眾臣麵麵相覷,索額圖道:“台灣島雖小,中間卻隔著一道海峽,易守難攻。島上兵士常年在海邊生存,自然比咱們的八旗將士更加熟練海戰。”

“朕的八旗水師不也是在長江、黃河裏練出來的嗎?納蘭卿,你說。”

“回皇上,微臣看來,和大海相比,長江黃河不過是小河溝。小河溝裏練出來的八旗水師,終究敵不過大海裏翻騰的台灣水師啊。”

皇上忽然意識到了,大清在海上的力量多麽薄弱。

薄弱到連一個小小台灣都收不回來,那日後若是有其他的國家率海上艦隊來攻,又該如何是好?

他忽然有了一點覺悟,想起了去歲差點被他貶到蠻夷之地的向清遠。

他主張開放海關,和西人做貿易,是不是也想到了這一點……

“向清遠,你說。”

向清遠從人群中站出來,拱手道:“皇上,臣的話又是難聽的刺耳話,這回恐怕連皇上帶大臣們都要刺了。”

眾人一聽這話都有些不自在,這個向清遠一向如此。

名兒都改了,那根刺骨還是沒改。

“再刺耳臣還是要說,請皇上收回滿八旗士兵。改由東南一帶本地征兵,再派漢八旗兵相助。”

福建離京城甚遠,本地居民皆是漢人。

向清遠又要收回所有滿八旗士兵,改派漢八旗去,那豈不是全由漢兵作戰?

“不可!”

佟國維當先道:“福建是個天高皇帝遠的地兒,聚集數十萬之眾的漢兵。若是他們就地起兵造反,和台灣鄭氏沆瀣一氣如何是好?”

按佟國維的意思,那就是滿八旗水師就算打仗派不上用場,起碼可以監督漢兵。

向清遠絲毫不遜,鼻子裏哼了一聲道:“佟大人可真是厲害,皇上派大軍出征,不過是一個大臣監軍罷了。佟大人倒好,派五萬滿八旗水師來做監軍。”

這話不僅是刺了佟國維,更是刺進了朝上所有滿人大臣的心裏。

向清遠明擺著說滿八旗水師無用,這叫哪個滿人大臣聽得下去?

一時之間,朝廷上成了同仇敵愾之勢,眾矢之的便是向清遠。

索額圖更是難得站在佟國維這邊,他們雖然爭鬥頻頻,畢竟同為滿人。

“皇上,臣看這個向清遠有逆心,竟敢直指我滿八旗水師無用!若是我滿八旗將士無用,清

兵如何大敗明軍入主中原?”

索額圖直接說到了清兵入關、改朝換代的事情,朝中的漢人大臣越發不敢說話了。

他們這時候若是替向清遠說句話,不免被認為是有附逆之心。

“正是,向清遠一介漢人,竟敢在朝堂之上大放厥詞,皇上應將他立刻拉出午門斬首!”

“福建之地不能僅有漢兵,皇上千萬不能聽信向清遠此人!”

……

眼看這朝堂成了向清遠的批鬥會,陳文義眉頭一皺,正想站出來替他說句話。

站在他身前的陳希亥在長袍底下伸出一腳,攔住了他的去路。

他詫異地抬頭去看陳希亥,隻見他微微側過臉來,輕輕搖了搖頭。

正要邁出的腳終究收了回來,他明白陳希亥的意思。

他自科爾沁大勝而歸已經足夠惹眼了,這份軍功讓皇上晉封了陳文心為妃位。

如今這熱潮還未過,他若是再站出來說話,隻會讓人以為他倚杖軍功,目無王法。

他現在是應該避嫌的時候,不能貿然開口,隻能韜光養晦。

“好了!”

皇上不耐煩地一揮手,“向清遠,你還有什麽話說?”

皇上自己也是滿人,他也不愛聽向清遠指責滿八旗水師無用。

但他更是皇上,如果因為向清遠推崇漢八旗而貶低滿八旗就發怒,那他就不是天下的皇上的。

——而隻是滿人的皇上。

他要告訴眾人,他不僅是滿人的皇上,也是漢人的皇上。

至於向清遠嘛……

他今兒若是說不出個道理來,就算自己不想處罰他,隻怕滿朝的滿人大臣也要把他碎屍萬段了。

隻見向清遠不卑不亢,臉上絲毫被辱罵的氣憤都沒有。

他笑道:“回皇上,臣敢問一句,皇上說的滿漢一家,難道是句空話嗎?既然滿漢一家,大清的漢八旗,難道就不是皇上的子弟兵了嗎?”

“臣再請問索大人,下官何時說過滿八旗水師不如漢八旗?向清遠雖是文官,也讀過曆史上諸多戰記,還有兵法韜略。”

“臣隻知因地製宜。滿八旗水師不善海戰,若是江河流域發生戰事,臣斷定他們能掌握。現在是橫跨台灣海峽,滿八旗水師中多少人連海都沒見過,怎麽打?”

“皇上英明神武,漢軍在明朝不得妥善操練,所以實力不如滿八旗。如今在皇上的英明統治下,誰敢說皇上的漢八旗實力不夠?”

向清遠一口氣說了許多,說到最後還拍了一個小馬屁,說得滿朝大臣們的臉色越發尷尬了起來。

他們先前氣勢洶洶,恨不得打死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向清遠。

現在這麽一聽,覺得他說得還是挺有道理的……

皇上點點頭,“如果在福建本地征兵,那些本地兵勇自然對海戰更為熟悉。漢八旗相助,似乎也就夠了……”

皇上看福建呈上的奏折裏,

的確提過許多滿八旗士兵無法適應海上波濤,甚至在戰船上嘔吐不止之類的情形。

皇上還在思考,索額圖等人卻堅決反對,“就算漢兵比滿八旗水師更能勝任海戰,皇上也萬萬不可讓這數十萬漢軍遠離視線,無人轄治看管。”

說來說去,這些滿人大臣最害怕的就是漢人士兵在福建直接造反。

“皇上,您可別忘了,台灣鄭氏先祖鄭成功,是被前明皇帝賜姓朱的……”

一個朱字,足以誅心。

皇上的心胸足夠博大,也冒不起這個風險。

現在大清南北皆有憂患,經不起再一次的內亂。

戶部尚書此時站出來,對皇上道:“臣也以為,福建屯兵過多並非益事。臣之所慮,在於軍糧問題。”

“福建本地糧食生產足以自給自足,就算被台灣搶掠,每年還能交齊足夠的稅糧給朝廷。臣擔心的是,這麽多的軍力集中在此地,台灣一時攻克不下,糧草就交不上來的。”

福建、江浙這些地方,是朝廷征糧的重地。

如果把軍糧都給那些起不到作用的滿八旗水師吃了,那無疑是一種浪費。

互部的這一層考慮又使朝堂上陷入了沉默,朝廷如今在囤積軍餉和糧草,為抵禦北方隨時可能來的災禍而準備的。

這些糧草,一顆都不能浪費。

“五萬大軍,一天的口糧就是五千擔啊……”

皇上的臉色一變,這實實在在的數字讓他無法忽略。

沒想到,收複一個小小的台灣,竟然會如此困難。

索額圖此刻拱手道:“皇上,與其費這麽大的力氣收複台灣,不如把這彈丸之地放棄了吧……”

“荒唐!”

皇上憤怒地一拍桌子,對於這種主張放棄台灣的言論,他堅決駁斥。

“台灣雖小,卻是一大要塞。其連接的澎湖、琉球等群島,多少海匪便是借此發源的。要想徹底肅清大清海上的流寇,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島,一定要奪回。”

其實索額圖說的話,也是許多大臣們的心聲,隻是大家不敢說出來罷了。

現在皇上駁斥了他,就更加沒人敢提此言了。

“蘭襄清剿過山東海匪,你說。”

陳文義站出來,“回皇上,皇上所言甚是。其實海匪一患猶如滾雪球,臣在山東剿匪時,見海匪頭子往往是日本、朝鮮等小國之人。可他們手下率領著大半大清之民,又來搶奪大清沿海百姓。”

“臣審問過,那些大清之民充作海匪的,他們原也是沿海良民。因為被倭寇搶奪,無法維持生計,索性也加入了海匪的隊伍。”

“眾臣公細想,如果小島不奪回,任由海匪盤踞。則他們越是侵擾沿海良民,離家失所之民越多,海匪的隊伍就越大。到頭來咱們剿殺的都是大清的子民,也都是可憐人。”

“如果放棄了台灣這樣的島嶼,就等於在自己的枕邊給了海匪棲身之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