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科舉)

第1章

第1章

春雨過後, 田地盡潤。

又到了農忙時節, 青坪村的百姓開始忙碌起來, 紛紛早出晚歸, 引水插秧。

青坪村乃是淮安府臨川縣西邊的一個村, 這裏的村民世代農耕為生, 好在今年老天爺開眼, 雨水頗豐,村裏的老人們說是個好年頭,大人孩子的臉上都帶著幾分笑意。

村子西頭有一處半舊不新的泥瓦房院子, 四下圍著籬笆,籬笆上爬滿了新種的瓜果藤子,雖然還沒長成規模, 但那綠油油滿是生機的樣子, 就可以預見再過幾個月能吃上不少新鮮的菜蔬瓜果。

院子四周都打掃的幹幹淨淨,院裏一側擺放著各色農具, 看得出這家人還是比較講究, 就連柴火都堆放的很齊整。

顧雲浩在院子裏轉了又轉, 不禁有些無聊。

他已經四歲了, 但還是無力改變什麽, 想到這裏, 再低頭看看自己又短又小的手,顧雲浩就有些煩悶。

誰知道什麽緣故,不過是摔了一跤就穿越到了這裏?還是胎穿。

不錯, 他不是這個時代的人, 確切的說是他的思想不是這個時代的。

在前世,顧雲浩在念初中的時候,父母就因為一場車禍雙雙亡故,唯一的親人也隻剩下祖母,結果祖母不過幾年時光就去世了,顧雲浩就這麽一個人過了好些年。

拿著父母的賠償金念完了高中、大學,最後雖然找到合適的工作,但心裏那份孤寂始終揮之不去。

剛巧他二十七歲生日那天,一個人在家喝多了,暈乎乎的摔了一跤,頭在門框上一磕,醒來後就到了這個世界,出生在顧家,還成為了一個小嬰兒。

這四年的時間,他也算接受了這個事實,也知道這個時代在現代的曆史課本上並沒有出現,經過了解分析,顧雲浩確定這個時代是在元朝之後,或許因為曆史的分岔,進入了另一個時空。

知道這些後,隨之而來的就是對未來的操心。

顧家是典型的農家,家裏有祖上傳下來的二十畝良田,一家人主要就是靠著種田過日子。

家裏年紀最長的是顧雲浩他爺爺顧明良,奶奶李氏是個精明強幹的婦人,把家裏打理的井井有條。

爺爺是縣衙的雜役,每個月才能回一次家。

顧明良是在戶房當差,那可是管著一個縣的稅課收入,即使他一個尋常的雜役,一年下來,除了八兩奉銀外,怎麽也能有幾兩銀子的灰色收入。

爺爺在縣城當差,家裏種田的主要勞動力自然就是顧雲浩的父親跟大伯。

大伯顧長榮是個長相粗糙的農村漢子,因為少年時候經常跟著爺爺到城裏,見識要比旁人強些,為人也很熱心,村裏有什麽事,大家總會找他幫忙想辦法。

而顧雲浩的父親顧長光則更是個老老實實的莊稼漢,估計除了顧雲浩這個獨子外,心裏想的念的就是那二十畝水田裏的莊稼。

經過這麽幾年的耳目濡染,顧雲浩也算知道了這個時代的行情,也正因為如此,才越來越為未來擔憂。

種田確實不算什麽好出路。

比如他們家二十畝水田,雖然這麽多年父親跟大伯一擔一擔的挑糞去養田,但出產也不見得多了多少。

二十畝田一年下來的收成,除了種子、防蟲藥的花銷,就剩下個二十多兩,再交了稅,留下自家吃的糧,一年的結餘也就能賣個七、八兩銀子。

這還得要老天爺心情的年頭,要是遇到旱澇之年,收的糧食能夠自己吃就不錯了。

好在顧家人口比較簡單,又大多身子還算健康,還有爺爺當差的收入,日子雖然有些緊巴巴的,但還過得去。

顧家就隻有兩房人,大房就是大伯顧長榮,今年已經三十歲了,娶妻方氏,雖然成親十年有餘,但方氏不易有孕,這麽多年了大伯膝下就一個獨子顧雲濤,顧雲濤今年已經七歲,在顧家族學裏念書。

生了顧雲濤後,大娘方氏這些年都沒見有孕,家裏也曾請大夫瞧過,說是體質不易受孕,大伯今後恐怕隻有顧雲濤這麽一個兒子。

若是放在旁的人家,必然會因此嫌棄方氏,但耐不住方氏娘家根基不錯,在隔壁村有五十畝良田,方父又是裏長,加上好歹給顧家生了長孫,顧家也沒在這事上挑揀過方氏。

顧雲浩的母親則是顧家的童養媳,二十年前因幹旱逃荒與家人失散,到了青坪村,因為年歲差不多,就充作顧長光的童養媳被顧家收養長大,過了這些年,也不記得娘家是個什麽情況,隻知道是姓衛。衛氏今年雖然不過二十五歲,但看著比大娘方氏還要老上兩歲。

顧家二房隻有顧雲浩一個兒子,在他之上,還有三個姐姐。最大的大姐今年九歲,二姐與顧雲濤同是七歲,最小的三姐則隻比顧雲浩大一歲半,要下半年才能滿六歲。

衛氏小時候遭荒本就身子差些,這幾年為了給二房生個男孩,生育密了點,果然生顧雲浩的時候就傷了身子,也是再難有身孕。

也就是意味著顧家孫子輩注定了隻有顧雲浩跟顧雲濤兩個男丁。

因為這事兒,奶奶李氏可是生生的氣悶了兩年,就是現在還偶爾拿這事念叨兩個兒媳婦。

一家子偶有爭嘴,勁兒還是都往一處使,即使日子過得清貧了些,但在村子裏絕對也稱得上和睦之家。

看著太陽偏西而下,顧雲浩知道家裏大人快幹活回來了。

前兩天幾場大雨後,村裏人都忙著栽秧,女人們也都是要下田的幫著趕農時。

奶奶李氏今年也有四十五歲,但常年幹活,身子骨還算硬朗,也跟著下田栽秧,而方氏跟衛氏兩妯娌自然更不用說,那肯定是要幹活的,畢竟老天爺的事兒誰都說不準,顧家也想趕著這好天氣把秧苗全部種上。

顧家二房的三個女兒年歲都還小,是不用下田的,但也不能閑著,喂豬、喂雞、喂鴨、掃地、做飯、洗衣服、撿柴也都在忙活。

家裏不用幹活的,現在也隻有四歲的顧雲浩和去念書的顧雲濤這兩個孫子了,就連未滿六歲的三姐三妞,都要幫著喂雞、喂鴨。

“幺娃子餓了沒?”

顧雲浩本來幫著三妞喂雞,聽到遠遠一個清脆的聲音,轉頭看去,就見大妞跟二妞挖野菜回來了,兩人正提著個竹籃子往院裏走。

一般來說,這個時候新種的菜蔬還沒長好,冬天地窖裏存的菜也早就吃完了,村裏人大多都是找些野菜來吃。

顧家房後種了一片竹子,這個時候倒是能挖些筍子,但也是看著隻挖那些長的稠密的,畢竟竹子在這個時代也是很有用的,家裏人還指望著多長些成氣的竹子,用來編背簍、編簸箕,甚至做竹凳什麽,拿到市集上去賣,多少也是一份收入。

大妞是個很懂事的小姑娘,從小就幫著家裏幹活,夠得著灶台的時候就站在凳子上做飯,後麵又帶著二妞、三妞一起幹活,照顧弟弟。

二妞也是個手腳勤快的,但性子更爽直一些,對唯一的弟弟顧雲浩更是百般維護。姐弟兩人的關係也很是要好。

“三妞,別讓幺娃子幫你幹活,不過就是喂雞喂鴨,又累不著你,幺娃子前幾天還咳嗽呢。”

到院裏漿洗台處洗了手,大妞回灶房做飯,二妞就開始教訓三妞。

“二姐,我就是那天喉嚨癢,又沒生病,喂下雞不妨事。”

在這個時代生活了四年,顧雲浩還是忍不住吐槽,古代重男輕女思想還真是嚴重,不僅他的爺爺奶奶對兩個孫子跟孫女區別對待,就連顧長光跟衛氏兩人也更偏疼他的多。

麵對這樣的情況,三個姐姐居然也沒有心裏不平,甚至跟父母一起把他當做二房的眼珠子。

開始有些不習慣,但後來慢慢也就接受了。

畢竟在這個時代,男丁對於一個家庭來說還是非常重要的,這不僅是傳統意義上的傳宗接代,更是家裏的支柱和主要勞動力。

既然是被家裏人捧在手心裏看著長大,那自然要承擔責任,改善家裏生活條件。但這對沒有什麽家底的顧家人來說,實在是不容易。

也正因為如此,顧雲浩才覺得心裏煩悶。

“你們這是幹嘛?”

一個聲音響起,卻是去族學念書的顧雲濤回來了。

他穿了一身幹淨的粗布外衣,斜挎著一個麻布口袋走進院子。

把麻布口袋自身上取下來,小心翼翼地放在一旁的石桌上,顧雲濤去漿洗台舀了一瓢水衝了下手,又抹了抹臉,問道:“奶他們還沒回來?可做飯了沒,要餓死人了。”

上一頁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