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科舉)

第51章:分家

第51章 分家

顧家出了個秀才, 這件事成為了村裏眾人茶餘飯後的談資。

這幾天發生的事情, 甚至讓村裏的婦人們說上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熱鬧過後, 顧家人的生活也慢慢回複了平淡。

畢竟高興是高興, 但也沒必要一直把興奮掛在嘴上不是?而且他們本來也不是很張揚的人家。

待家中諸事稍定, 顧雲浩便跟家裏人說準備去陵江書院讀書的事。

“這才待了幾天就要走, 就算你著急念書, 也不在這一兩天。”

聽著孫子才回來待了沒兩天,就又要走,李氏直直地搖頭道:“況且你先前考試肯定損了元氣, 我看不如等過上個把月再說,也能趁這段時間好生補一補。”

聞言,顧雲浩也是覺得有些哭笑不得。

因著家裏現在條件好了, 李氏想著他跟顧雲濤兩人讀書辛苦, 越發出手大方起來,每天都想著辦法的弄些魚肉來給他們燉湯補身子。

顧雲濤倒好, 待了沒兩天, 便說要回私塾念書, 直接先去了縣城。

聽到他奶還準備繼續給他補下去, 顧雲浩也是有些坐不住了。

忙解釋說驟然大補也是對身體不好, 又扯上幾本藥書的名頭, 他奶方才半信半疑地答應不再張羅這件事。

“回臨川之前,老師跟我說起,陵江書院去年招錄過學生, 我想著不如早些去書院, 也顯得更心誠一些。”顧雲浩解釋道。

雖然說看著老師的麵子,陵江書院應該是會允許自己進學,但這總歸還是走的後門。

顧雲浩自問並不是一個清高的人,不至於放著這樣好的機會還故作扭捏。

但也覺得即便走了後門,還是更應該謙遜一些,免得讓人家書院覺得老師以勢壓人,認為自己求學之心不城。

“府尊大人也沒說要你才回家,就急急忙忙地走啊。”

一提到江程雲,李氏頓時沒了脾氣,隻是忍不住低聲嘀咕道。

這也難怪,在尋常的百姓眼中,或許一輩子都難以得見知縣一麵,對於他們而言,知縣就已經是高不可攀的存在,更何況知府了,那基本上跟皇子老子一樣,都是傳說中的人物。

回家之後,顧長光把顧雲浩拜入江程雲門下的事情一說,家裏眾人都是目瞪口呆,覺得難以置信。

顧長光此次陪著兒子前去院試,更是有機會去了一趟府台衙門,加上又是顧雲浩拜師禮的見證者。

回到家之後,在眾人的好奇之下,即便是他不擅言辭,沒有把整個事情說得很精彩,但眾人還是聽得興致盎然。

在衙門當過差的顧明良跟顧長榮,更是知道府尊江程雲在淮安乃是整個越省的能量。

拜了這麽一個老師,那可是典型的抱上了一條粗腿,可以說至少在淮安府,沒有人會為難他們家。

為此,顧明良還特意再三叮囑眾人,不許太過張揚,也惹出什麽事來惹得府尊大人不高興,連帶著遷怒於顧雲浩這個學生。

顧家人本就不是那種特別喜歡張揚的,加上知曉事情的嚴重,自是都點頭答應。

在家裏眾人的堅持下,顧雲浩最後隻得決定在家再待幾天,七天之後再去府城。

主要是確實也有些事情需要處理,首先最為重要的,便是要去衙門取他秀才的文書。

雖是考上了秀才,但家裏人也還是覺得,要早些去衙門拿了秀才文書,心裏才踏實,而且要拿到了秀才文書,才可以登記免稅及徭役等事。

要知道秀才是可以免稅的,雖然隻能免八十畝,但這個時代的農業稅太高,一旦免稅的話,他們家二十畝水田的收入足夠全家的日常花銷。

再則有功名的人家,不用攤派徭役。

本朝徭役是有各地的裏長分派,且又分為銀差跟力差,銀差隻需要給點銀子便可以免了,但是力差卻是必須出個壯勞力去幹活。

因著有方守華的緣故,他們家一直都是分派的銀差,但每年也得花好些錢,這下顧雲浩考上了秀才,家裏每年也能多結餘幾兩銀子。

顧雲浩亦是覺得此乃正事,故而次日一大早,便坐著牛車到了縣裏。

先去縣衙領取了自己的秀才文書,又分別拿到縣衙六房做了登記,待到辦完這些,便直接去了趟縣學。

每年院試,各府的頭十二名秀才,都錄為稟生,第十三名至三十名為增生,剩餘的二十人乃是附生。

稟生不但可以在縣試、府試及院試時為人作保,而且每月朝廷還會發放一兩銀子的稟膳銀。

顧雲浩為院試案首,自然錄為了稟生,故而拿了文書之後,便到縣學領取了一年的稟膳銀。

估摸著時間,顧雲浩囫圇地在一處小麵攤對付過了午飯,就去買了些禮物拜訪梁成業,並告知陵江書院之事。

得知得意弟子能去陵江書院讀書,梁成業也是歡喜不已,隻一再要他虛心求學,不可因為院試成績不錯,就心生傲意。

顧雲浩自是點頭答應下來。

因想到先前顧明琮提及的顧雲凡進學之事,顧雲浩想了想,還是問了一句。

“因著你們幾人考的都不錯,倒是讓老夫沾了不少光。”

聞言,梁成業撚須笑道:“許多人家都想將子弟送來進學,隻是老夫先前憂心你們院試之事,沒有那心思,現在眼看著就要入秋了,又想好生過個年,待來年開春吧。”

說到這裏,梁成業又是頓了頓,繼續說道:“可是先說好,即便你是老夫的得意弟子,也得按規矩來,老夫收徒,隻收資質不錯的蒙童。”

“自當如此,學生不敢讓先生為難。”

顧雲浩點頭表示明白。

兩人又閑話一陣,見天色漸晚,顧雲浩便辭了梁成業,趕回青坪村。

“爺爺,今天去縣城,我順便將一年的稟膳銀給領了,喏,奶你拿著收好。”

回到家裏,顧雲浩便將文書交給了顧明良放好,又將那十二兩銀子交予李氏。

看著顧雲浩遞過來的銀子,李氏卻是有些遲疑起來。

“奶,怎麽了?”顧雲浩不解地問。

“還是讓你爺說吧。”

聞言,眾人都是看向了顧明良。

“今天趁著你們兩房人都在,我有一件事要跟你們說。”

說到這裏,顧明良一臉肅然地抽了口旱煙,對著顧長光跟顧長榮說道:“這幾天我跟你們娘商量過了,決定還是應該先分家。”

聽了這話,顧長光跟顧長榮兩人皆是連聲反對。

“爹,是不是我們哪裏做錯了事。”

“父母在,不分家,現在你們二老身體康健,我們怎麽能……”

見狀,顧明良滿意地笑了笑,打斷了顧長光兩兄弟的話,說道:“雖然說是這麽一說,但是樹大分枝本來就是應該的。”

“我一直以為,家裏窮的時候,咱們應該擰成一團,因為這樣聚力才能把日子過好,但現在家裏收入多,條件好了,你們兩房都有能力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分家也是應當的。”

“而且,先前小浩跟雲濤都在私塾念書,一應開銷都相差不大,而現在小浩有了收入,今後念書考試的花銷又不一樣,以前或許能勉強做到一碗水端平,但今後可就難了。”

說到這裏,顧明良又是一頓,歎了口氣道:“再則來說,我跟你們娘年紀也大了,總歸是有糊塗的時候,不如早早的分了家,你們各自過好自己的日子,免得到時候多出什麽事端,把原本和和氣氣的一家人弄得心下都不舒坦。”

聞言,顧長光跟顧長榮仍是覺得這樣分家有些不太好。

最後在顧明良的堅持下,還是決定先將產業分割了,隻是並不著急辦戶籍。

畢竟在一個戶籍上的話,有顧雲浩的名頭壓著,是不用出徭役的。

“昨日我讓你們娘把家裏的錢清點了下,一共是三百四十七兩。”

顧明良說道:“隻是這裏麵有一百八十兩是小浩得來的,先前府試縣裏給了二十兩的封紅,今次院試又得了一百六十兩。這錢該給二房存著,畢竟小浩後麵考試的花銷也越來越大。”

“應該的,爹就這麽辦吧。”顧長榮直接點頭說道。

“再則,剩餘的一百六七兩,我認為應該把雲濤考試的錢給留出來,先前小浩府試、院試一共花了六十兩銀子,但現下說不準兩年後的狀況,所以還是留出八十兩,給雲濤考試用,老二,你沒意見吧?”

顧長光忙搖了搖頭,連聲說道:“沒意見,爹說的是,我們兩次去府城,住店的花銷都不一樣,何況是兩年後呢,多預備點是應該的。”

聽了他這話,顧長榮跟方氏兩人皆是一臉感動。

這個二弟確實是個實誠人。

“最後剩餘的八十七兩,我想著你們兩房各四十兩,我跟你們娘手裏拿個七兩銀子就是了。”顧明良繼續說道。

此言一出,眾人皆是反對,覺得兩位老人應該手裏多留點銀子。

最後一家人商議之下,決定將這銀子分作三份,大房跟二房各拿三十兩,剩餘的二十七兩則還是由顧明良跟李氏留著用。

至於他們家裏的二十畝水田,則也是分做了三份,大房跟二房各七畝,剩下的六畝作為二老的養老田。

隻是因秀才可以免稅,所以還是將這田放在顧雲浩的名下,平時還是由顧長光統一打理,耕作不及的話,便一起出錢請短工幫忙。

因著家裏人口簡單,眾人平時又相處的不錯,將產業分割之後,並不願就此分成兩戶疏遠了關係,便還是決定一起住,家裏的雞鴨、家具屋子等還是一如往常,甚至吃飯什麽的,都仍在一處。

畢竟現在可以免稅,一兩口吃的,對顧家人來說,也確實算不得什麽大事了。

分家之後,李氏按著顧明良所言,將銀子分作兩包,交給了衛氏跟方氏,也覺得心裏鬆了口氣。

好在他們家子孫、兒媳都懂事,沒有因為分家就吵鬧個不停。

“即便現在產業分開了,但你們仍然是至親,咱們也還是一家人,有什麽事還是得互相扶持著,這樣才能長長久久,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

顧明良也是覺得很是欣慰,笑著叮囑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