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影仙劍

④ 第十三章 敗中求勝(下)

看到楊飛進入封印準備,張凡開始計算需要多久時間楊飛才能準備好。

封印術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咒術。

從古至今掌握封印術的人就極少!也隻有上古時期才有少數專門的封印師存在,其他會封印術的也隻能被成為咒術師——因為他們並不是專修封印術。

掌握封印術的人之所以少,有兩大原因:一、封印術在實戰中效果極差!使用封印術需要冗長的時間做準備,具體有多長呢?差不多在實戰中夠你死一萬次吧!就算是低級的封印術也需要不斷的時間準備——通常低級的封印術沒有什麽效果。

二、強大的封印術都需要特殊血脈,有的甚至需要付出生命!如同傳說中當年蜀山掌門李逍遙的妻子趙靈兒,為了封印不死的水魔獸犧牲了自己的生命。

李逍遙縱然有通天徹底的本事卻阻止不了悲劇的發生,就因為那隻實力僅僅稍弱於他的水魔獸擁有不死之身。

正是這兩大原因讓封印師在這個功利的現代修真界幾乎絕跡,誰會去練那種為他人服務的封印術呢?史念瑟正是清楚的認識到這種情況才擔憂,封印術是難練而且不像修道一樣風光。

但是卻是絕對不能少的一個戰場終極殺手!上古的那幾個封印師都在關鍵時候改變了曆史的走向,而現在的修真界卻不是一個完整的修真界。

所以他看到楊飛擁有天眼邪眼的時候,才會毫不猶豫的叫他修煉封印術。

但是楊飛那半吊子的封印術頂多算是個咒術師,離史念瑟的要求還很遠。

陰沉的天空飄來一片雷雲,劃出幾道閃電,照亮了整個嵩山。

張凡眼前一亮,就是它了!閃電的極性多為陰性,也就是負離子。

張凡將大量陽屬性的金係靈氣凝聚在右手,形成一根長長的避雷針!頓時雷雲上的負離子被大量吸引下來,無數湛藍的閃電成扇狀向張凡劈去,場麵蔚為壯觀!當所有雷電即將匯聚到張凡右手的時候,他神奇的瞬間將右手換為左手,承受了全部的雷電。

許多看好張凡的人心裏都猛地一顫,他不要命了?居然引雷,就算不死左手也要被轟得連渣都不剩啊!張凡左手泛出一道平和的光芒,當雷電擊中他的時候,張凡整個人猛地一震,嘴角流出一絲鮮血。

卻還是頂了下來,湛藍的雷光在張凡左手形成一個閃電球,靜靜的轉動,一點也沒有剛才的狂暴。

許多人都在想剛才張凡左手那道白光是什麽,竟然能夠讓一個金丹期的人承受天雷之威。

普通的天雷雖然沒有天劫的強度,但是也差不多相當於一個元嬰期中期的高手全力攻擊。

羅逸天自然知道,那是張凡的白金劍氣——正好相當於元嬰中期。

在龐大的雷電掩蓋下,沒有人能夠感覺到那凝而不散的劍氣,肉眼隻能看出那是一團能量。

似乎被強大的雷電震住了,龍五居然站在原地不動,冷冷地看著張凡將兩隻手的電球合到一塊。

七煞門的史陽失聲叫道:“啊!……”張凡費盡力氣換左手承受雷電不就是為了不讓右手的陽雷與陰雷中和嗎?現在為什麽卻自己將他們合在一起?張凡會做怎麽愚蠢的事嗎?當然不會,修真界的許多現象是科學不能解釋的!令史陽目瞪口呆的是兩種雷電似乎並沒有受到異性相吸定律的影響,在融合的過程中似乎格外艱難,張凡幾乎費了所有的法力才勉強把兩團閃電合在一起。

融合後的閃電樸實無華,但是任誰都能看得出那不平凡的能量在其中跳躍。

史陽第一次對自己現代修真法產生了疑問。

張凡自己也沒有想到,他的這一舉動終於觸使史陽了解了自己的不足,並在數百年後開宗立派,成為修真界的一朵奇葩!這是後話暫且不表,總之現在的史陽對張凡的敬仰有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如黃河泛濫一發不可收拾!張凡手中的雷電外表上看過去是一個直徑不過十厘米的圓球。

隻有剛才單屬性閃電球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這不是簡單的壓縮,而是陰陽的融合,是本源的回歸——陰陽全屬性雷!“應該夠了吧!”張凡對自己說道,“鬥轉星移也有個承受的限度,這個強度的雷電我就不信他還能全部給轉移了!”用眼角餘光看到楊飛天眼邪眼處已經浮現出若隱若現的光芒,張凡知道,時候到了!似乎知道時候到了的並不隻是張凡,龍五突然變得更加狂暴起來,全身的肌膚都變成駭人的綠色,毒龍匕上更是燃起耀眼的綠光,仿佛九幽深處那惡鬼的眼睛,令人不寒而栗。

龍五將匕首高舉頭頂,仿佛拿著一把千斤重的大砍刀,一字一頓的道:“萬毒歸宗——毒龍暴!”舉著的匕首猶如砍刀一樣劈下,帶起大片毒氣,向四麵八方擴散。

這可是毒叟當年最強的招式啊,沒有人敢等閑視之,在場的各派高手立刻出手,將毒氣限製在封神台上,不讓它往外擴散,至於張凡的死活一時倒是沒有人有空去管。

等到毒霧逐漸被各個高手的能量消除,人們驚奇的看到張凡毫發無損的站在封禪台上,手裏握著一把雷電凝成的弓,而弓弦上則是箭狀的陰陽全屬性雷!箭頭直指龍五!傲氣宗宗主王海風不屑的道:“還說要救人,被那道雷光射中的話,就憑龍五那垃圾的修為不死才奇怪了!”這種時候還有心說風涼話,聽到王海風說話的人都覺得他那個人實在是太低級了,就算與張凡或者龍五真有什麽仇恨也至多腹誹,要不就正大光明的與人公平較量。

(看本書的大大,請到閱讀,反正本書沒有收費,不願意注冊的大大,來幫我增加點擊數也好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