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世家

第152 啟程,目標——金溪縣

第152 啟程,目標——金溪縣

還有蔡三思,這個小子究竟能不能勝任這個海上總管的職位,完成蔡道部署給他的任務,還需要時間的檢驗。

知人者智,知己者明。

所以說,這一次考驗的並不是蔡道的辦事能力,而是其識人看人的能力。

蔡道臨行前已經吩咐過老管家蔡喜了,需要在府邸的地下建造一個非常龐大的地下倉庫。他並不清楚,小主人這次遠征歸來,究竟能夠帶回多少的東西。

不過,那個府邸院落地下新建造的地下倉庫,可完全是按照蔡道所畫的草圖建造而成的。新倉庫不但地理位置十分深,而且非常大。

昨天晚上,他就得到了蔡三思送來的消息,得知蔡道將在明天歸來,這才帶著一眾手下早早地就聚在碼頭上,從旭日還未升起的時候就在一直等候著。

不少孝慈裏的百姓得到消息以後,也自發地來到碼頭,迎接他們的小英雄。

一看到雄偉的船隊返回仙遊碼頭,整個碼頭上的人以及船隊上的船員都開始歡呼了。

蔡道下了船之後,他的貼身大丫頭花蘭溪就第一個衝到了近前,上上下下的打量著他,用雙手替他撣著身上的灰塵,好像生怕他再次受傷的樣子。蔡桶和蔡板這兩個小子平時跑得倒是挺快,可這一次卻讓一個女娃娃趕在了前頭,就憑這一點,讓他非常地不滿意。

所以,蔡道並沒有理會她和那兩個小子,而是衝著老管家蔡喜使了個眼色,順勢用手指了指‘湄洲島號’,便沒有再說什麽。

蔡喜會意,輕輕地頷了頷首。

接著,蔡道望了望那些熱切期盼自己親人歸鄉的鄉親們,大聲說道:“鄉親們,我們回來了,你們的親人們也都一個不少的回家了。都散了吧!”

說完,他才長出了一口氣,這一路上雖然經曆了不少波折,可好在這一次的倭國之旅並沒有損失自己任何一個手下。比夷洲島那一次還要順利許多。

夷洲島那一次,如果蔡道聽了蔡獨臂的話,讓他率領手下去救援那些並不信任自己的海盜餘孽,也許營地的傷亡不會太大,也許能夠保住還不容易建立起來的營地,可是,那樣做的話,也同樣會大量損失掉自己這些本就數量不多的手下。

對於這一點,蔡道心理麵自然明白,而那些隨同他一起經曆過倭國之旅的手下,也從這次的旅程中感悟到了這個道理:公子的確不是個凡人,他帶著他們這些人,不但沒有任何的損傷,反而得到了女人、財物。

相反,在蔡獨臂手下,光是那一次剿滅海盜之戰,即便是有了充足的準備,有了內應,還是在行動中讓孝慈裏的這些人損了不少的人手。

別看蔡道表現的好像很冷酷的樣子,其實,他心中還是非常害怕因為自己的原因,再次讓身邊的人遭遇不測。那一次汴梁城接頭遇到的刺殺,已經深深地刺痛了蔡道的心靈。已經有不少人因為自己而喪命了,小迷糊如今在京城,不知道醒過來沒有。

甩了甩頭,看著歡聚的鄉親們,蔡道不再停留,讓手下留下來幫著蔡喜,他自己引著狄安和一幹禁軍返回了自己的府邸。

眾人吃過了蔡喜讓人準備的晚宴,洗漱之後,休息了一整晚,這才算是掃除了征途的疲勞,恢複了一點精氣神。

昨天夜裏,在管家蔡喜的引導之下,蔡府的一幹手下將‘湄洲島號’上的金銀銅錢全部偷偷地運進位於府邸內部的倉庫。而由於蔡道如今的府邸不大,住不下那麽多的禁軍,狄安便讓另外一個副將領人住進了孝慈裏的客棧之內,他自己則住進了蔡府。

沒想到,他的這個決定還真做對了。因為,蔡道在第二天一大早,又要再次踏上旅程。

這一次的目標是江南西路撫州轄下的金溪縣。

尋訪神童,這個係統給蔡道的支線任務,是個沒有終點的任務。說難其實並不難,隻要有神童,蔡道隻需要拜訪一下,就能得到相應的獎勵。

不過,這裏的神童,必須是要朝廷或者名人認可的神童,而不是鄉紳或者鄉裏自己散步的傳聞。

比如蔡伯俙和何正臣就是朝廷認可,且已經賜進士及第的小神童。

蔡伯俙作為蔡道的老前輩,他已經擺放過了。而在汴梁城見過一麵的何正臣,卻因為蔡道之前在大殿上得罪過他,所以,根本就不曾搭理過他的拜訪。

而蔡道這次要拜訪的人,雖然沒有得到大宋朝廷的正是承認,可他的名字卻名垂千古。

方仲永,金溪人,世代耕田為生,幼年天資過人,因父親無知,成人後為普通人。

因為接了這個尋訪神童的支線任務,蔡道還專門將他外祖父那篇名傳千古的《傷仲永》搜集過來,通讀了好幾遍。

文章的開頭就道出了主人公方仲永的出身,以及他的經曆。

一個世代務農的小孩子,在沒有名師的教導之下,居然在五歲那年突然會識字、作詩。這在後人看來,這個家夥一定是被什麽東西借身還魂了。不然的話,根本就解釋不了一個沒有經曆過教育的孩子,突然就會寫字和作詩了。

後來,因為他父親把他當成了搖錢樹,隻顧著到處作詩賺錢,一句不使學,便讓這個小神童長大之後變成了一個普通的凡人。

泯然眾人矣,才氣用盡。

如果單從這篇文章表麵的意思來看,方仲永由一個神童變成了一個普通的農夫,的確是他的父親造成的。

可是,蔡道以及後世之人還是能夠從中看出了一些不同尋常的端倪。

蔡伯俙不到四歲便應童子科,因為合了宋真宗的意,被賜同進士出身,成為了宋仁宗的伴讀。而何正臣,八歲應童子科,宋仁宗詞童子出身。從兩個人身上,就能看出兩位皇上的行事特點,宋仁宗比晚年的宋真宗要穩重。

從這兩個神童小時候的經曆來看,大宋朝是有允許讓小孩子應童子科這個慣例的。可為什麽同樣是神童的方仲永,在他還才華橫溢的時候,沒能夠參加童子試呢?

也許是他生不逢時,因為他五六歲顯露出才氣的時候,正是劉太後執政的時期。也許這位宋代的呂後不喜歡這樣年少的神童,帶壞了宋仁宗。

也許是他父親用其詩賺錢的時候,無意中招惹了撫州知州或者金溪縣縣令,導致無人敢於告訴他有關於‘童子試’這回事。

也許是撫州知州或者金溪縣縣令討厭他父親的為人和神童本人,才沒有將這件事上報給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