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世家

第212 新的告示

第212 新的告示

本來,蔡道隻想按照名單把要離開的孩子喊出來,讓他們的父母把他們領走就行了。可是,他還是忍不住要把整件事情的真像告訴這些仍然懵懂無知的孩子們,不管他們此時此刻是否能夠聽得懂。

“孩子們,你們可能剛才都沒有聽到或者沒有聽明白。當今的皇帝陛下,在南城那裏也開設了一間同樣的書院,招收和你們同樣年齡的孩子進入其中讀書。他們那裏的書院和我蔡道的這間學堂不同,學得都是將來可以用來考取功名的知識。”

“你們當中,學堂外麵,已經有父母想要把你們接回去。這事,我不攔著。隻不過就是想把這件事告示你們。我知道,剛才這個黑大個打了你們當中比較調皮的孩子。我告訴你們,以後這樣的事情,絕對不會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凡是破壞這裏規矩的孩子就要接受懲罰。而且,凡是有孩子破壞規矩超過三次,都要被逐出蔡氏學堂。”

“如果,誰要覺得受不了這裏的規矩,可以跟著這些孩子一起離開,我絕不阻攔。聽明白了嗎?”

這下子,剛才恐慌不安的孩子們一下子被這個消息驚得更加驚惶不安了,大部分孩子都不明白蔡道所說的話,隻有極少數的孩子才能夠了解其話中的意思。

不過,蔡道還是料錯了一件事。

即便剛才有幾個孩子受了重刑。但是,蔡桶經過蔡道的**,那些孩子受傷看著挺重,其實,蔡桶出手是非常有分寸的。況且,人的屁gu上的肉最厚,受點小傷,很快就會痊愈的。

即便如此,大部分的孩子還是不願意就這麽離開蔡氏學堂。原因也非常簡單,蔡氏學堂裏吃的太好了。昨天大半天的兩頓飯和今天早上的早飯已經徹底征服了這些孩子。

這些孩子當中肯定有家境不錯的,也許從小就沒有挨過餓。可是,這些尋常人家吃過的飯又如何能夠比得上蔡道這個穿越者親手**出來的廚師。

而對於那些窮人家的孩子,更是把這個地方當成了人間仙境。他們長這麽大,忍饑挨餓是尋常事,又何曾有人吃過一頓飽飯呢?

何況,這些孩子們也根本忍受不住充足的食物和美食的誘huo!

這就是事實。

這就是現實。

這就是孩子們腦海之中最真實的想法。

在這些孩子樸素的認知中,這裏就是他們最好的歸屬。其他地方就是吹得再好,能管他們一天三頓不限數量的美食嗎?

昨天晚上,這些孩子誰在大通鋪上,其中有不少人都激動地睡不著覺,他們之間有認識的,也有不認識的,但這並不能妨礙他們彼此之間的交流。

大部分的孩子的確是沒見過什麽市麵,可也有見過或者上過其他私塾的孩子。

那些地方別說管飯了,凡是想要到那裏讀書的孩子就必須得給先生奉上一筆價格不菲的束修。汴梁城的先生開辦的私塾,可不是傳說中送上幾條臘肉就能打發的。誰如果真得這麽想、這麽做的話,非但惹人笑話,還會惹怒整個教書先生的群體。

窮文富武。

那隻是大宋國開國之初那些年的福利。

宋仁宗在位期間,平民子弟想要考中進士,越往後就變得越來越難。特別是到了仁宗末年,科舉製度幾乎已經被文臣世家大族所把控。

當今宰相,非韓即呂,就是這種現象的一個突出顯現。

所以,蔡道的話說完,即便大部分孩子不明白話中的意思,但是,他們還是不願意離開這個地方。

好在,蔡氏學堂這次收的學員,貧苦人家的孩子占了絕大多數。即便他們的父母得到了消息,也沒有地方卻湊那不菲的一百文錢,一直生活在底層的人家也沒有幾個有膽量去借高利貸的。

有大約過了一個時辰,蔡老儒親自把名單送到了蔡道的手中。

這個時候,也不需要客氣了。蔡道按照名單,一個一個把名單上的孩子都叫了出來,然後讓蔡板和蔡桶把這些孩子引出了蔡氏學堂。

有孩子被點名後,一直賴著不肯走,哪怕他們知道這是父母的要求。

蔡道並沒有任何挽留的意思,百善孝為先,更何況他們隻是五到七歲的孩子,有蔡桶在背後跟著,他們也隻能乖乖地跟著蔡板身後離開了。

再說李犬兒,拿著蔡道寫的告示,出了大門,將告示貼到了大門外兩邊的白牆上。

接著,就讓幾個識字的兄弟大聲地讀了起來。

蔡道知道他們幾個的文化程度不高,所以沒有敢繼續用隸書書寫新的告示,而是用他那筆爛楷書寫的。

蔡氏學堂新告示:

內容如下:

第一、今日有人自願離開蔡氏學堂,現繼續招收學員若幹,補上缺額後即刻停止招收;

第二、今年內報名進入蔡氏學堂的孩子,一律不收取任何費用,明年再招收的時候,每個孩子收取二十文;

第三、蔡氏學堂從今日起,正式開始招收五至七歲的女孩子。

前麵兩點,算是應對汴梁小學。

可是,最後一條一讀出來,在場所有的人都震驚了。

這個消息就像長了翅膀,立刻飛遍了全城。

收女孩子做學生,這是亙古未有的事情,從來沒有人做過,更是從來沒有人敢想過。

蔡道再一次成功搶鏡,一張剛剛超過一百字的告示震驚了全城。

不但驚動了宋神宗這個爭端的挑起者,也驚動了處在深宮中的太後、皇後和各位娘娘。

在大多數人看來,蔡道這麽做,根本就是破釜沉舟,反將了汴梁小學一軍。

招不招收女孩子,尋常老百姓倒是無所謂。可是,這個消息架不住那些文臣武將家裏麵的千金小姐,誰也都難免保正她們不會動心思。

蔡氏學堂收的都是窮人家的孩子,這些千金小姐自然不會考慮加入到那裏。

可是,汴梁小學這裏可是宋神宗親自為其背書的書院,又有官方出資的背景,這些想要讀書的千金小姐完全可以進入這裏麵念書。

蔡道一個七歲孩子都敢做得事情,他鄭俠如果還不敢做,難道他一大把年紀都活到狗身上了,這麽一點擔當都沒有嗎?

事實上,也的確是如此。

別說鄭俠此刻不再京城,就是他人在汴梁城中,也不敢開這個先例。

宋神宗則是個看熱鬧生怕事不大的主,他還巴不得汴梁小學的人也做到這一點。

躲在幕後的大佬司馬光卻傻了眼,七歲孩子的思想天馬行空,誰也根本預料不到那個羅鍋子下一步還會做出什麽離經叛道的事情。現在,無論是鄭俠,還是保守派的大臣都是騎虎難下。除非是宋神宗親自下詔阻止蔡道的這個舉動,或者幹脆封了蔡氏學堂。

不然的話,他們也隻能眼睜睜地看著蔡道借著這個蔡氏學堂逐步擴大自己的名聲。

宋神宗不出手的話,滿朝除了那位三旨相公王珪,其他手握重權的大臣都是屬於變法派的。就連獻上《資治通鑒》的司馬光如今也隻不過被擢升為資政殿學士而已。

指望行政命令解決這件事,還不如指望宋神宗此刻就駕崩。

事情在不斷的醞釀當中,蔡氏學堂周邊有膽子大的人家真得把自家的女兒送到了那裏。結果,蔡道還真得就讓人將女孩子收入了蔡氏學堂。

有人起了頭,周邊的人就開始像瘋了一樣,帶著自家的男孩子女孩子潮水般的朝蔡氏學堂的方向湧去。

經過一天的時間,很多普通老百姓已經想明白了,汴梁小學畫的大餅的確是非常誘人,可是,那一百文錢卻如一盆寒冰,讓大多數人都冷靜了下來。

誰不是望子成龍,如果家裏負擔的起那一百文錢的話,還好說。可如果僅僅是為了一點點希望,就去借高利貸,最終鬧得家破人亡,實在是得不償失。

那位運財童子一貫信譽卓著,他辦得蔡氏學堂,雖然教不出進士,但聽說進去之後,都會給每個孩子傳授一門可以用來謀生的手藝。最重要的是,今年招收的學生不受一文錢。

有了對比,自然就有了選擇。所以,有錢人還是會把自家的孩子想方設法都要送入汴梁小學。而那些沒有錢的普通老百姓則是削尖了腦袋也要把自家的孩子送進蔡氏學堂。

蔡道的一紙告示攪得整個汴梁城沸反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