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世家

第294 碩鼠計劃和移民計劃 2

第294 碩鼠計劃和移民計劃 2

既然宋神宗已經仙逝,蔡道就要開始實施第二階段的計劃,一個是碩鼠計劃,一個是移民計劃。

碩鼠計劃,從字麵上就能看出它的意思。因為,即便沒有看過詩經的人,都知道碩鼠究竟是個什麽東東。

蔡道就是要讓七色領組織的人暗中去引誘那些屬於保守派的或者投靠了保守派的地方官員們,用大量的錢財賄賂或者幹脆將其拉入夥,一起倒賣州縣府庫中的‘陳糧’,在用這些‘陳糧’釀製成美酒以換取遼國的耕牛,以及一些其他的重要物質,比如人參、鹿茸等等。

皮毛,蔡道是堅決不要的,他不去更北方那些酷寒之地,買回來完全是浪費糧食。

他的部下已經在夷洲島上成功種植出大規模的棉花,有了這個,那不是比笨重的皮毛還要暖和輕便的多嗎?何況,蔡道一直都在南方,也就是方仲永的家鄉,金溪縣,讓他帶著家人試製羽絨服,一旦解決了最後的幾個難題,那玩意穿在身上,不但暖和,還非常輕便省事。

這可是將來蔡道振興經濟的一個重要拳頭產品啊!

不過,這一次,蔡道可沒有那麽大公無私了,他把用美酒交換過來的耕牛和其他物資全部都納入到了自己的囊中。即便宋神宗元豐最後的幾年,中原大地基本上一直是處於風調雨順的狀態,糧食也同樣獲得了豐收,可蔡道就是要一絲一毫都不打算給保守派留下。

而放牧之地也選定了,就是後世的濟|州島。那也可是封建王朝時,高麗或者朝鮮一處重要的養馬地。

不過,此時,濟州島還是一個不屬於高麗的獨|立國家。蔡道命自己的手下將濟|州島奪了過來,至於原來的那個什麽國主,誰還記得他這種小人物呢?

蔡道沒有去動內陸地區地方府庫中和汴梁城內國庫中的糧食,可是,在宋神宗還在位的時候,蔡道就已經成功地引導了這位君主,讓他主動地拿出了國庫中的一部分糧食去釀酒換閹過的馬匹和耕牛。如今,汴梁城府庫中的糧食看似很多,其實,按照汴梁城近年來的發展狀態來看,剩下的糧食至多也夠吃上個一年半的時間。

蔡道在京的這幾年,看似惹了無數的麻煩,卻也讓大宋國獲得了幾年十分難得的休養生息的機會,中原地區幾乎處處豐收,而蔡道進獻的種地之法,也給了滿朝文武一個極大的錯覺。那就是,隻要地方上用了其種地之法,那麽,該地方就一定會獲得豐收。

錯覺始終是隻是一個錯覺而已,一旦遇到了天災人禍,地裏麵種植的糧食即便施過了肥料,還是會減產,甚至絕收的。更何況,不論是人類的米田共,還是牲口家禽的那個東東,都隻能滿足一小部分土地的需求。不然的話,後世的科技那麽發達,種植糧食還不是仍然要往地裏麵施加大量的化肥。

而蔡道估計汴梁城內庫和國庫中剩下的糧食大概被消耗完的時間,也隻是建立在其他地區糧食儲備充分,以及沒有發生任何地方發生特大災荒的情況之下。因為一旦發生這樣的情況,朝廷勢必會從汴梁城裏調撥一部分糧食去救急,而南方運送過來的糧食有彌補了了損失的話,

真到了那個時候,文彥博和呂公著就會深深地感受到宋神宗當初繼位時的那種深深的無力感了。

淩冬將至,不隻是句口號而已。

所以,蔡道就吩咐七色領的屬下們,隻需要完成碩鼠計劃就行,不需要做任何多餘的事情。

就看老天爺如何去收拾這群眼高手低保守派的大臣們吧!

當然,蔡道讓七色領在執行這一計劃的時候,選擇目標的隻能選擇在北方,隻在在運河的兩岸,以及靠近沿海地區的州府縣。

這其中,當然會出現一些迂腐的保守派地方官,有關於這一點,蔡道也特意指示了七色領的人,幹脆就甩開他們,直接和官府裏的其他官員和胥吏們,聯合起來一起架空影響大家一起發財的腐儒。

當然,蔡道這麽做,已經考慮過會引發局部地區非常嚴重的後果。

比如,將來這些地區一旦發生洪澇災害,而當地官府由於虧空了官府的官庫和常平倉裏的糧食,無力開倉放糧,救濟百姓,肯定會像以往那樣,造成大批的百姓流離失所,在四處就食的過程中,最終凍餓而死。而百姓手中僅存的土地也會越來越集中到了那些高門大戶的手中。

蔡道想到的解決辦法,就是第三個計劃——移民計劃。

這也是蔡道選擇運河地區和沿海地區實施第二個計劃的根本原因。因為蔡家如今掌握了大宋國幾乎超過百分五十的海船製造,所以,想要把這些百姓移民到蔡道手下征服的那些海島,隻要當地的官府不阻止的話,將會非常的簡單。

至於除了上述兩個區域的官員,在發現那裏的官員得到了非常大的實惠,而又可以避免在遭遇遭害的時候,引起民變,他們會不會有樣學樣,虧空府庫和常平倉中的糧食,那就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了。

失去了水路的便捷,蔡道也沒有辦法把當地的百姓遷移出去,至於他們有多少在災荒的時候能夠逃到運河或者海邊,那就還是老百姓們自己的造化。

汴梁城中的文彥博和呂公著雖然冒了一把險,結果也的確是隨了他們的心願,既徹底掌控了太學這個文官陣營的前沿陣地,又重重地打擊了變法派的聲望,特別是蔡確和章敦這兩個仍然在位丞相的威信。至於已經死了的王珪和大嘴巴蘇軾,他們根本就不在意。

已經死了的丞相,根本就沒有了任何的威脅,況且,王珪本人以前的作為也讓他在士林中的威望本身就不高。而蘇軾這個大|麻煩如今出了汴梁城,也省得以後再聽他囉嗦了。

如今,整個汴梁城正忙著元豐八年的恩科,要招錄他們執政後第一批進士。當然,這次開科取士是他們執政之後的第一科,所以尤為的重要,想要多多選擇保守派陣營的學子。

暗箱操作不是行不行,可如今汴梁城內這樣的氛圍,文彥博和呂公著還真得就不敢這麽做了,萬一之前那個接連三天鬧出偌大風波的幕後黑手,再在科舉考試的時候,給他們再來這麽一手。他們也就隻能自己給太皇太後上交辭呈,黯然離京了。

那麽,文彥博和呂公著就一定要找一個既德高望重,有名聲有威望能夠壓服眾位學子,又能懂得他們心意的人選。

兩個人經過一番商議之後,這個人,其實,布衣宰相範純仁就最合適。

範純仁再次進京之後,也曾經勸諫過司馬光的那些舉措,要三思而行,不可一意孤行。可是,司馬光根本就聽不進任何反對的意見。

可若是相比較而言,如今的範純仁還是非常反感變法派的。而如今大宋朝的科舉考試考得既有文才,也考學子們的策論。涉及到策論,那些變法派的學子們肯定會為變法派歌功頌德。這樣,又怎麽能夠入得了範純仁的眼中呢?

所以,隻要選擇了他,他們倆個根本就不用向對方吩咐任何事,範純仁也一定會最終按照他的意圖選擇保守派的學子的。

就在汴梁城裏緊鑼密鼓的準備科舉考試的時候,一直被保甲叛亂拖在河北的狄詠,他所麵對的困境突然就有了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