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世家

第370 大行動3

第370 大行動3

暫時,這些人也隻能被一視同仁地關在山寨之前的遺留下來的破房子裏,這些破房子雖然住起來,肯定不會太舒服,可用以保障他們在冬季最起碼的生存條件,完全足夠了。

到了明年冰雪融化,春暖花開的時候,蔡道才會讓五色領的人來這裏區分。

人與人自是不同,對於處理他們的方式也自是不同。

那種善人式的地主,蔡道在明年就會把他們全都放了,畢竟,他們這次這麽做的目的,也僅僅是求糧而已,並不是為了搞什麽紅色革命。

這個時代,誰這麽搞,誰就是是個死。

因為這麽做的話,不但地主階級會視其為異端,就連那些隨時處於破家邊緣的百姓也不會參與這樣的革命。即便他暫時能夠鬧出一些聲勢,以及地盤,也會遭到全天下勢力的圍剿,這一點,就連遼國和西夏的君主也不會坐視不理這樣的情況發生。

至於那些一貫魚肉鄉裏的人,蔡道就會把他們全家都發配到煤礦之中,至於那些仆人,如果願意歸降山寨的人,山寨也自會在考驗之後,接納他們。

如果還是願意繼續當忠仆,那就和他們的主人一起去挖煤而了此一生吧。

忠誠,當然讓人景仰,可是,這些地主並不是皇帝,一直在剝削這些忠誠的仆人,甚至是他們的祖輩,這樣是非不清的忠誠之人,蔡道其實並不在乎,也自然不需要這些隻剩下愚忠的人。

大多數時候,天氣並不會以人們的期望和意誌為轉移,漫天的大雪仍在繼續,天氣也越來越冷,這也是太行寨入冬之後,最後的一次行動了。

加上這一次搶來的糧食,太行寨這個是不單單能夠養活全寨的弟兄,以及那些俘虜和孩子,還能夠把他們養得很好。如果,那些河東路的百姓這個時候掉過頭來一部分人進入山寨,這裏也能養活幾萬人。

可惜,東京汴梁的吸引力還是超出了任何人的想象,任何敢於阻攔在饑民洪流正麵的人或者軍隊,都被這股勢不可擋的洪流衝垮。

狄詠拋下自己帶出去的禁軍部隊,獨自入京之後,便立刻病倒了,太皇太後高滔滔兀自不放心,還派了幾個禦醫親自為這位先帝的愛將診治,雖然狄詠的病的確是沒有發展到病入膏肓的地步,可是,他如今的情形還是非常凶險的。

而在這個時候,三衙的重要將領,殘的殘,病的病,沒有一個能夠鎮得住局麵又有能力處理這亂局的將領。不是沒有人提議將邊軍的將領緊急詔進京城應急,可是,就是這些大臣們能夠放心,高滔滔能放心嗎?

這孤兒寡母的,萬一招回來的武將自己有了非分之想,可怎麽辦呢?

自毀長城的事,莫過於此。如今汴梁城中可謂是坐困愁城,經過王安石變法的整治,汴梁城內的禁軍素質有了一定的提升,不過由於近年來兩黨紛爭不斷,又經曆了五路伐夏的慘勝和蘭州城之敗,損失了不少有經驗、有能力的中低級將領和禁軍的士兵。

明明城裏麵有非常充足的禁軍,卻苦於沒有合適的將領帶領禁軍去攔阻那些饑民。其實,有能力的將領不是沒有,隻不過,這些將領要麽被文彥博和呂公著坑怕了,要麽就是不被皇家和執政們信任。

所以,不論是宮中的太皇太後高滔滔,還是保守派的大臣們,大家現在都在等高遵裕的歸來。

可遠在萬裏之外的高遵裕又豈是那麽容易就能回得來的。

想用蔡家的船隊替他們傳遞消息,那根本就是癡人說夢,所以,這一來一回,不耽誤上一年半載的時間,根本就不可能見到高遵裕的影子。

事情已經迫在眉睫了,那些饑民組成的大部隊已經穿過了洛陽城十幾裏,眼看就要靠近汴梁城了。

大家都知道,遠水解不了近渴。這個時候,文彥博和呂公著不得不考慮啟用文官來轄製禁軍,負責攔阻這些河東路的饑民。

他們倒是想把這個差事推給蔡確和章敦,可這兩個人又不是傻子,憑什麽替保守派背這個黑鍋呢?

就在這時,藍田四賢之一的呂大防占了出來,他主動站出來接了這個差事。

呂大防是藍田四賢四兄弟裏唯一一個沒有拜關學張載為師。呂大防身高七尺,眉目秀發,長得是儀表堂堂,聲如洪鍾。不過,他今年的年紀也不小了,差一歲就六十的人了。

他奉旨帶著五萬禁軍以及大量的糧食輜重,出了汴梁城,急急趕到了河陰縣。

河陰縣的汜水關,其實就是三國時期的虎牢關,古稱成皋關或者古崤關,這裏是洛陽東邊門戶和重要的關隘,一旦占據並扼守住這個地方,饑民的隊伍就無法通過陸路進入汴梁。

這個時候,麵對朝廷派來的大批禁軍,蔡道自然不會在派手下跟朝廷作對了。不是打不過,而是沒有必要這麽做,一旦激化了雙方的矛盾,肯定會牽連這些從河東路來就食的饑民們。

文彥博和呂公著也不是真得就不管這些饑民了,他們隻是擔心這些饑民一旦進入汴梁城,他們就會重蹈王安石的覆轍。

人言可畏啊!

當初,他們用來攻擊王安石的借口,現在活生生的出現在了他們的麵前,一旦讓宮中的小皇帝知道的話,即便太皇太後高滔滔也不好再繼續保著他們了。他們二人主動致仕,已經最好的結局了。

所以,文彥博和呂公著無論如何都不能讓大股饑民進入京畿地區。

呂大防雖不是太精通軍事,但是他也知道汜水關的重要性,所以,他派一員大將領著京城裏一隻較為精銳的騎兵先期趕往了那裏,隻要把守好關口,大部隊一到,那些饑民們自然會被擋在關口之外。那麽,他呂大防也就不用背上亂殺良民的惡名了。

好在蔡道進入汴梁城以後,元豐最後的幾年,整個中原地區糧食大範圍的豐收,為國庫和內庫儲備下了大量的糧食。接下來,隻要呂大防緊緊守住汜水關,文彥博和呂公著就會派禁軍的隊伍將救災用的糧食運抵河陰縣。

從這個方麵來說,蔡道將河東路的災民引導到這裏,其實,也是幫了文彥博和呂公著的忙了,因為,畢竟能夠在大雪災裏活著走到汜水關的河東路百姓都是一些身體健壯的中青年,以及他們的妻女,那些老弱病殘,根本就禁不住這一路的嚴寒。

這一路,蔡道也隻是給這些饑民們提供了數量稀少的糧食補給,倒斃在路上的人一點也不少。

可這樣的結果,已經算是不錯了。

最起碼,能夠活著到達汜水關前的饑民占了河東路逃荒人數的百分之九十左右。這比當年鄭俠去河北諸路救災所做的要好得多。

更何況,呂大防並不是鄭俠,他為人方正,潔身自好,不屑於去貪救濟災民的那些糧食。

隻不過,同屬於保守派陣營,呂大防也有著這一派文官相同的毛病。他出生在西北,可是出生在官宦之家,對於在西夏國進攻中苦苦掙紮的西北百姓的疾苦並不是太了解。

呂大防這個人對於文官的臉麵比任何都係看得都重,所以,他手下的文官有貪汙受賄情形的,他雖然會將之罷官,但是,其對這些貪官懲罰的力度非常小。

那支騎兵部隊終於趕在饑民隊伍穿過汜水關之前,趕到了那裏,並且也順利的攔住下了這些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