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世家

第595 朱太後的想法2 第3更

第595 朱太後的想法2 第3更

“不錯,蔡道長所言即是。小事都有吾等商議,大事還是少不得太後您老人家的意見。”那六位丞相心中竊喜,卻不敢表現出來,連忙壓下心中的**,恭敬地說道。

“太後,臣妾還是待罪之身,能夠時時伴著伴兒,臣妾就已經滿足了。還請太後您收回成命!”孟氏又何嚐是個貪戀權勢的女子,她說得同樣是真心話。

“唉!罷罷罷!你們啊!就是不想讓哀家清靜幾天。”聽了眾位重臣的話,朱太後歎了一口氣,說道。

其實,她心裏也知道自己的主意實施的可能性非常小。她心中更是明白,隻要還活著一天,孟氏都不可能越過她,替伴兒秉政的,何況,她即便恢複了皇後的身份,一個廢後,也有些名不正言不順。

“道兒,你剛才的命令雖然從結果看來並沒有錯,可是,方法卻用錯了。故此,哀家要治你的罪。”朱太後突然看到蔡道那張似笑非笑的臉,既然自己不得清閑,她便決定不能這個憊懶的小子得清閑。

“懇請太後降罪。貧道的確是犯了大錯,該當懲罰。”蔡道倒是並不在意,何況,他是真得做錯了。

即便蔡道不拘禁章惇,章惇也不會再做什麽,因為,那根本就是在找死而已。

“既然道兒貿然參與政事,來人,拔去這小子身上的道袍,去給他準備一身布衣。還有,一會兒,伴兒登基之後,就下旨讓章惇致仕還鄉,他留下的位置就讓道兒以布衣的身份暫時兼任。至於刑恕嗎?孟氏,你以為呢?”太後突然說出了這麽一番決定。

“太後,您不能啊!”蔡道有些召集,沒了這身道袍,說明,隻要小趙伴一天沒有親政,他就要為趙家賣命。雖然這個馬上就要繼承皇位的小孩子很有可能是他的兒子。可他卻一點都不想放棄以前愜意舒適的生活。

可惜,在場的六位丞相心裏更是明白,滿朝文武,除了章惇以外,也就是這個羅鍋子接任三司使最為合適,天下間也沒有比他更合適的人選了。擱他們六個誰去當這個實權很重的財相,結果都是白瞎。

朱太後的這個決定才是真英明。

故此,朱太後的話說完以後,六位丞相誰都不說話,連看都不看一眼一直給他們使眼色的蔡道。

孟氏這個時候卻回答道:“太後,刑恕此人還是諸位大臣商議吧!臣妾對他並無怨恨。不過,太後,臣妾有一句話,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你說!”朱太後點點頭說道。

“謝太後。南征大越國,治好伴兒的病,陛下都未曾獎勵過蔡大人,還有剛才搶出陛下龍體的那個將領,是不是也應該立即兌現對他們的獎賞啊!”眾人沒有想到,孟氏居然會說出了這麽一番話。

功高不賞,可趙煦對蔡道的獎勵還是薄了一些。

“太後,既然如此,一會兒趁著新皇繼位,蔡大人,那個將領,還有章楶、蔡卞、蔡玄一並封爵。”王珪的兒子王伯望站出來讚成地說道。

“不過,太後,蔡大人兩個爵位在身,可封國公的話,蔡大人的功績又不夠,恐怕不妥吧!”這時,另外一個老成持重的丞相問道。

“嗯!愛卿所言甚是。不過,關於南征之事,諸位愛卿不必再提了,這個功勞哀家對道兒自有其他封賞。至於其他人就依王卿家之言,汝等還是再議一議京中禁軍和西軍中其他有功之臣的封賞事宜吧。”朱太後說道。

南征大越國之事,已經蓋棺定論了,趙煦既然當時沒有兌現承諾封賞蔡道,不管是出於什麽樣的原因,都是不可更改的結果。

而且,朱太後也的確是給蔡道準備了一份大禮,一個天大的驚喜。

剛才,王伯望隻提到了一些文官封賞的問題,並未提及西軍當中,那些有功將領的封賞的問題。

為了不涼了前線將士的心,況且,如今小趙伴馬上就要繼位,必須先穩定住軍心,同時也是為了防備章楶,朱太後才讓六位丞相繼續商議封賞的事宜。

同時,新皇登基,汴梁城中的禁軍也同樣需要賞賜。

總之是千頭萬緒,趙煦留下來這個六名丞相可是派了大用場了。

說了這麽多,其實,朱太後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把蔡道留在汴梁城,最好就是能夠擔任官職,把他徹底拴在大宋朝堂上。

如今孤兒寡母,稚子登基,誰心裏麵不擔心有人會利用這個時機,讓當年陳橋兵變的事情再次發生。

朱太後了解蔡道,知道這個孩子雖然有野心,卻看不上大宋的江山社稷,也不屑於欺辱他們孤兒寡母。蔡道雖然有些小心眼,眥睚必報,可那是對待他的敵人而言。

和他交朋友的人都能夠得到相應的好處,而甘願臣服於他的人,更是會得到豐厚的回報。

就像是潘家的潘雄,他原本隻是潘家的庶支庶子,沒有蔡道出現的話,他就會如同其他世家庶子一樣,庸庸碌碌地過完這輩子。

可是,現在再看潘雄,已經成長為獨掌一方的大將,成為了潘家的頂梁柱,和新一代的領頭人。不過,潘雄如今根本看不上這些。

正如蔡道經常對他們這些心腹私下裏說得那樣,拚死拚活一輩子,卻隻是為了趙家大功。功勞大了,功高震主,不得善終,功勞小了,就是自己都不好意思,也有可能是大宋朝沒有給自己留下施展的機會。保家衛國的武人卻被文人和百姓看不起,文人之間還黨政不斷,相互傾軋。

章惇就是最好的例子,朝堂上剛剛消停了幾天,他就夥同刑恕,還有一直藏在暗處的楊畏,排除異己,打擊可能威脅到自己地位的重臣。

蔡京和張商英就是這麽被貶出京城的。

而且,蔡道和章惇最大的不同,蔡道從來不搞一言堂,即便大多數的時候,他的意見都是對得,可他一直都會征詢同伴或者屬下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