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火狂人在異界

.

以下總結幾條對付高原反應的辦法

1 良好的心態。全文字無彈窗小說網

把這個放在第一位,說明這點是很重要的。很多人因為沒有到過高原,又聽說有“高原反應”這麽個東西,所以心裏總是覺得有些恐慌。其實這完全沒有必要,而且反而會加重反應。高原反應不過就是缺氧的一些症狀,堅持不住的時候吸點氧氣就好了,不要看得那麽嚴重。

導遊給我們講了一個笑話,但是真是的故事。說有一個人在去納木措的時候,聽說要翻越的山海拔有5190米,頓時覺得自己高原反應厲害了,於是堅決要吸氧。當時車上並沒有準備氧氣,隻有另一位遊客有氧氣已經被吸光的空罐子。導遊沒辦法,隻能把空罐子給了他,卻沒有告訴他。這人吸“氧”之後,覺得舒服多了。直到從納木措返回後,導遊才說出真相,全車人都樂了。

2 注意保暖,減少洗澡。

這點有其對於南方來的遊客,可能比較困難。大家都知道,在高原地區感冒,是非常危險的。因此注意保暖並且減少洗澡次數,就顯得尤為重要。之所以要少洗澡,是因為高原氣候不比平原,晝夜溫差很大,空氣幹冷,洗澡後如果不小心,非常容易感冒。因此對於初到高原的人來說,前兩天最好不要洗澡,如果想洗澡,盡量快速淋浴,並且要注意保暖。

3 多休息,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

多休息就不用過多解釋了。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這是的導遊說的,應該也算是經驗之談吧

4 紅景天膠囊,和高原康等藥品

應該是在出發前一周開始吃,有緩解高原反應,抗疲勞的作用。但我們是在火車上才開始吃的,是不是那麽有效,我就不知道了,我個人認為,可能對心理影響的效果多過生理上的:另外,在拉薩購買紅景天要比內地便宜很多。

5走路慢,說話輕,動作不要太大

在西藏,始終伴隨著我的高原反應症狀,就是明顯的體力下降,雖然後來好了很多,但還是能感覺到與平原地區明顯的不同。爬一個小山坡都覺得很累,總是想停下來休息。所以,在西藏,做什麽事情都要慢點,動作幅度不要太大,大聲的笑也可能讓你喘上半天氣哦

隨同家人,登上了開往拉薩的t27。我想,到西藏去,是大多數人心中都會有的夢想吧。記得我走之前在天涯發貼問過注意事項,有個朋友說,如果隻是去觀光就罷了,若是希望尋找什麽,不住上一年半載的,是不可能的。事實是,短短的十二天,連觀光都來不及,很多地方沒有去。西藏的風光的確很美,不同於祖國腹地的名山大川,而有著獨特的雪域高原之美。基本上,我們手中的相機就沒有休息的時候。回來後從幾千張pp中挑選出了幾百張,發個帖子來紀念這十二日的行程,也希望可以讓沒有到過西藏的筒子們走馬觀花的領略下西藏獨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觀。

說明在前,畢竟隻是短短數日,對西藏的了解有限,文中若有不妥當處,請了解的筒子們指正。

1 我們的車票

由於我們是報團旅遊的,所以出發的當天晚上才拿到了我們的車票。t27是晚上9點半發車,車程共約48小時,第三天晚上到拉薩。

2 車票背麵與其他的火車票不同,它印的不是廣告,而是注意事項。在檢票上車的時候,旅客還要提供健康登記卡才可以。健康登記卡我沒有拍,大概就跟非典那時候的差不多,隻是變成了“有無心髒病史”“有無慢性病史”之類的問題。

3 站台上,列車已經停在那裏等待著我們,指示牌清楚地顯示著“北京拉薩”

4 這是我們將要乘坐的1號車廂

5 進入車廂,感覺與一般的臥鋪車廂很不同。車廂用溫馨的黃色色係布置。鋪著厚厚的地毯,踩上去軟軟的。頭頂的燈飾似乎是那種節能燈炮,很亮。總的說來,要比其他火車豪華些,這個後麵還有圖片來說明。

6 車廂內的液晶顯示屏上,顯示著我們此行的目的地。仔細觀察會看出,這個液晶屏也和其他火車上的不同,它不是裝在頭頂上,而是基本上和人的肩旁同高,而且很大很清楚。一路上,會不斷顯示下一站的信息,實時車速以及車廂外的溫度。

7 車廂內書報架上的雜誌。

這本雪域之旅很好看,裏麵大多是用圖文來介紹西藏的,有遊玩的注意事項啊,推薦的藏餐啊等等。推薦即將乘坐青藏線的筒子們看看。這雜誌標注了“車載雜誌,請勿帶走”,但我下車的時候乘務員送了一本,所以現在手裏有一本珍藏版,嘿嘿

書報架上原本還有旅客意見本,我翻了翻看看,基本上都是表揚。的確,這列火車的服務也比我乘坐的其他火車好太多了。雖然都很好,但也有比較,例如回來的時候相較去的時候,就差一些了,因為不是一個車組。這個後麵再說:

8 列車上的wc

這個本來不想貼出來了,不過我覺得這wc挺有特色的,幹脆還是讓大家看看吧

找找看,和其他火車上的廁所相比,有什麽不同呢

不是那麵大鏡子,也不是豪華的洗手池

9 對了,秘密就在這裏了

看,有兩個按鈕,除了普通的衝水按鈕之外,多加了一個紅色的“緊急呼叫按鈕”,全部用漢語、藏語、以及英語做了注釋。

在我們剛上車的時候,列車員作了特別說明,提醒大家這個紅色的按鈕不能隨便按的,而我們這節車廂也沒有發生有人在衛生間裏發生不測這樣的事情發生,所以我們沒有機會領略這個紅色按鈕被按過的後果。

但回來的時候就不一樣了,列車員並沒有做說明,於是有些人就會不注意按錯了,結果就是整節車廂的喇叭都“滴滴滴”的大叫,直到列車員過去解決為止。最可惡的是,有個家夥半夜四點按了這個按鈕,而列車員不知道哪去了,居然過了十分鍾才跑過來停了怪叫,這個時候熟睡中的人早就都被吵醒了。

這也是為什麽我說,回來的這個車組,不如去的時候那個車組好的一個原因。

10 車廂一邊的洗手池,是不是很豪華水龍頭旁邊還有洗手液可以用哦,就差一個熱風幹手機啦,哈哈

洗手池對麵是熱水機以及垃圾壓縮機,我沒有拍。熱水機和其他火車上得差不多,但是固定在牆裏麵的。垃圾箱有些不同,可以進行垃圾壓縮。

11 列車剛剛出站,就有列車員送上熱水。服務態度好的沒話說。北京拉薩線是北京局來跑的,一共有11個車組,我們去的時候是8組,強烈表揚一下。聽他們說,8組管理的要比其他車組嚴格,我想大概是因為,8組的車長是青藏線首發列車車長的緣故吧不得而知。

12 車廂盡頭,拉門也不同

13 我們的臥鋪卡,大體來說,沒有什麽特別

14 早上9:06分,我們的列車正點到達古城西安。在車廂裏悶了一頁的人們,紛紛走下車活動筋骨。晨光中的站台人頭攢動。

青藏線北京拉薩全程隻有8個站,即北京西、石家莊、西安、蘭州、西寧、格爾木、那曲以及拉薩。如果是正點的話,停車時間相對較長,甚至會達到20分鍾。

15 9點21分,列車駛出西安站。一路向西,車窗外忽閃過的水壩“寶雞峽水利樞紐”

16 車窗外已有些不同於華北平原常見的湖光山色了

17 不過農莊人家還是占了大部分,綠油油的田地和依山而建的小村莊

18 到達蘭州,好像有些提早,正點應該是15:56。

我發現這列車上的乘客也和其他的車不同,每到一個站,都可以見到大家拿著相機下去拍照。

19 蘭州站。站台旁邊有個雕塑,介紹了蘭州某著名旅遊景點。

20 走近一看,是一尊大佛。猜猜是哪裏

21 這是大佛的介紹

22 列車在蘭州車站停車15分鍾,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更換火車頭。

23 這是換好的車頭,已經具有青藏高原獨有的特點啦

24 火車在蘭州站摘掉原先的舊車頭,換上了兩個新的,頭尾相連。加上火車頭後麵的發電設備車,雖然我們是第一車廂,也隻是在第四的位置上。

25 繼續上路,乘務員又開始打掃衛生了。我們這節的列車員基本上沒有看到過他休息。一天掃地n次,再加上打掃衛生間,收拾洗手池,整理垃圾,順便在車廂裏給大家做義務導遊。可能是因為跑青藏線多了,他對沿途的路線和景觀特別熟悉,每到一個地方,就會指點給大家看,或許再加上個典故,絲毫不比專業導遊遜色,讓我們增長了不少見識。

26 車窗外,暮色漸漸籠罩大地

27 晚霞中的小山丘別有韻味。這種景象在北京附近是見不到的,已經有了些許西部的味道。

28 車至西寧,已經是晚上7:04。在西寧站隻做短暫的停留。

29 西寧車站建得還是蠻漂亮的。

由於在西寧站停車時間比較短,我隻能跑來跑去的拍照,這時候已經覺得有些喘不過氣了,突然才意識到原來是有了高原反應。

30 一夜無話,除了睡夢中會偶爾頭疼的醒過來

到達格爾木車站的時間是清晨6:21,這個時候我一般是起不來的,但為了全程體驗青藏之旅,特地上了鬧鍾。由於天還沒有亮,我的設備也比較業餘,接下來的幾張pp有點糊

31 清晨的格爾木寒風瑟瑟,站台工作人員都穿上了厚厚的軍大衣。我下去一會就凍得發抖,但因為列車在格爾木車站還有一個重要任務,於是我在冷風中哆嗦著等待拍照。

32 大家一定猜到了那重要任務了。看,這是被卸掉火車頭的發電機組車。

33 隨著“嗚”的一聲長鳴,我們的新車頭來了。三節氣派的像裝甲車一樣的火車頭相接,為整列火車提供強大的動力,把我們送上青藏高原。

34 車頭與車廂對接,工作人員拿著工具站在一邊等待著

35 一輛運輸柴油的車子在為列車添加燃料

36 格爾木站台。

其實根據列車員的說法,我們初到青藏高原的人,到格爾木之後,應該是高原反應比較強烈的時候。但我在格爾木卻沒有什麽感覺,可能是身體已經在慢慢適應了。

37 列車駛出格爾木車站,乘務員便開始分發氧氣管,以便有需要的乘客使用。在車子通過格爾木之後,便開始用兩種方式供應氧氣,即車廂內的彌散式供氧,以及通過各個氧氣接口進行分布式供氧。所以從格爾木到拉薩,這段行程,是全車嚴禁吸煙的。

38 供氧口。打開後是氧氣管的cha孔,把氧氣管接上後就可以吸氧了。由於我們擔心吸氧習慣了,下車後會有高原反應,所以一路都沒有使用。

對了,列車在格拉段上,由於氣壓問題,餐車是不供應炒菜的,隻有盒飯

39 天色漸漸亮了些,我們的車在戈壁中向西南奔馳

40 在進入青藏高原後,有很多地方是青藏公路與鐵路並行的。因此我們時常看到跑在公路上的車,大多是運送貨物、燃料或者郵包的大貨車。

41 一座建在戈壁荒漠中的小工廠,樣子讓我想起巧克力工廠。

42 列車上的廣播說我們的列車會穿越戈壁荒漠、沼澤濕地、雪山草原,有著獨一無二的沿途自然景觀。現在我們沿途看到的都是荒漠,和那一叢叢耐旱的植物。

43 晨光中的荒山和沙漠。

從列車進入青藏高原開始,廣播就會時常使用漢語、英語及偶爾的藏語,介紹沿途主要景點。但隻是有代表性的景點,而一些小地方,是不會說到的。

44 離得遠總覺得那山看起來並不很大,但拍下的照片上,一點點白色的貨車,足以襯托出沙丘的龐大。

45 列車員又開始忙活了

在車上,除了我們聽到的廣播員是女性,其他都是清一色的男筒子。青藏線北京拉薩的全部乘務員,都是退伍軍人,經過嚴格的篩選,以及高原上的培訓,才上崗的。身體素質和服務意識都比較好。而且看起來都屬於比較順眼的。

46 不知不覺中,遠遠的,雪山在向我們招手了

47 雄偉的昆侖山脈

以前隻是在地理書上看到的名詞,沒想到就這樣近在眼前了

48 朝霞中的玉珠峰

玉珠峰,海拔6178米,是昆侖山東段的最高峰。

49 翻過昆侖山口,我們的列車一路奔馳在海拔4700米上下的高原地帶。一路上,見到了很多為青藏鐵路修建防護網的工人。

50 在火車經過他們身邊的時候,他們大都會停下手邊的工作就這樣望著火車,還有很多人,索性向著火車招手。我想,他們的生活應該很辛苦也很單調吧但沒有他們,就沒有現在的天路。

51 他們就住在這樣的小帳篷裏,甚至在終年寒風刺骨的可可西裏也如此。向工作在高原的鐵路工人致敬

52 在可可西裏,有很多這樣的建築,駐紮的可能是修路工人或者保護藏羚羊的隊伍我也不知道,嗬嗬

53 又看到一個,在雪山的掩映下的小房子

54 其實自從進入可可西裏開始,我們就拿著相機等待在車窗旁邊,等著那些高原上的小精靈出現。這期間還看到了野狐狸,毛茸茸的大尾巴在草叢中一閃而過,著實讓我們興奮了一下。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

55 它們跳躍著,奔跑著。感覺它們並不很怕火車,有時看到一兩隻在離鐵軌很近的地方悠閑的吃草,大概已經習慣了火車的轟鳴。有時它們會抬起頭,看著我們。

56 這個叫“恒源祥可可西裏藏羚羊救護中心”,感覺很有趣,居然是恒源祥冠名的,嗬嗬

57 一個沒有停車的小站,和站台嚴守崗位的鐵路工人

58 “養好公路,保障暢通”,這應該是青藏公路養護隊駐紮的地方了。後麵的建築是某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五道梁保護站”,因為太遠了,我也是在照片上才看出那字寫的是什麽,所以不知道是哪某某

59 遠處那一排排隔板以及近處小石子壘成的圈圈都是阻擋風沙用的。因為在青藏鐵路沿線很多地方,由於大風以及植被缺乏,很容易形成沙塵暴,可能掩蓋住鐵路,因此采用這樣的方法來防沙降塵,保護鐵路。

60 草原風光漸漸展現眼前。藍天,綠草,潔白的羊群

61 這時候已經看到犛牛了,但數量比較少,零星閃過

62 穿行在青藏公路上的郵車。火車畢竟才開通兩個多月,看來大部分的郵件還是需要公路運輸,因為青藏公路上經常可以看到綠色的“中國郵政”。

63 又是一大群可愛的高原之寶

64 又是不知名的地方,應該也是養護公路的隊伍基地,上書“建設西藏”

65 鐵道邊整齊的石頭壘成的小格子。還有人很認真地問列車員那是不是給藏羚羊休息的地方

66 忽然閃過車窗的一片濕地。我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地貌,感覺很新奇

67 自得其樂的牛兒們

68 高山,草地,雲淡,風清,讓人陶醉

69 讓人神往的雪山唐古拉。隨便按下快門,照片都像明信片一樣好看。

70 藏北大草原水草豐美,經常可以見到一條條小溪流過,一個個小湖泊零星散落。而且,不知是不是因為在高原,這裏的水都特別清澈,而且是湛藍湛藍的。

71 火車翻越唐古拉山口,海拔5072米,到達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鐵路車站唐古拉車站,海拔5068米。在這裏並不允許下車,隻是短暫停留。我在窗口沒有找到唐古拉車站的站牌,所以拍著這張照片,能看得出是個可以臨時停車的小車站。

72 立在鐵道旁邊的小牌子,“根據國務院鐵路安全保護條例設立”

73 車出唐古拉車站,高原的氣息撲麵而來,照片上的色彩也絢麗了很多

74 風景如畫,每看一遍都覺得很享受

75 這裏的天空特別藍,大朵大朵的白雲一團團的,看起來非常舒服

76 由於氣壓變小,我們帶的食品,方便麵啊,零食啊,各個袋子都漲得像豬一樣,無奈隻能紮一個小孔,方便攜帶。

77 在這裏要提醒準備去西藏的jms,你們帶的那些瓶瓶罐罐的護膚品,如果是硬的瓶子沒什麽問題,如果是軟的,比如洗麵奶之類的,最好在進藏之前把裏麵的空氣擠掉一些,把瓶子弄得扁扁的再蓋好蓋子,不然等你用的時候,一打開就會浪費掉好多:

78 修建青藏鐵路,需要克服三個難題:多年凍土、高寒缺氧、生態脆弱。這張pp張,那一個個佇立在鐵路兩旁的金屬棒子,就是對付凍土的秘密武器了。它叫熱棒,是一根密封的鋼管,裏麵注入了液氨。熱棒埋在地底下的部分和地麵上散熱的部分有一個溫差,溫度升高會讓液氨變成氣體上升,在蒸發的過程中吸收了土體的熱量,就降低了凍土的溫度。由此來保持鐵路路基的穩定。

79 安多車站。這裏隻是短暫停kao,不能下車。覺得高原上的車站,也於其他地方的感覺不同

80 站台上有些旅客在等車,我們的車也停在這裏等待錯車後繼續前進。

81 車出安多車站後不久,便到了青藏鐵路沿線又一個著名的景點措那湖,怒江的源頭。

82 措那湖是青藏鐵路沿線離鐵軌最近的湖泊,最近的地方隻有幾十米,讓人感覺近在咫尺。

83 措那湖海拔約48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

84 我們趕上了好天氣,在陽光的掩映下,湖麵上星光點點,湖邊碧草如茵

85 措那湖湖水是唐古拉山脈上的高山雪水融匯而成,所以顯得特別幹淨。

86 牛羊們自然不會放過這麽好的地方

87 成群的犛牛,聚集在湖邊,悠閑的吃草

88 在當地藏族人民的心目中,措那湖是一個“神湖”。每到藏曆龍年,成千上萬的信徒就會四麵八方擁來措那湖朝拜。

89 措那湖車站。我們在這裏不停車,幾乎是呼嘯而過。好可惜呀

90 “色林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措那保護區域”

91 這個保護區可不是光說說的,雖然措那湖與青藏鐵路擦肩而過,但卻並沒有被開發成旅遊景點。聽同車的人說,雖然藏民可以在這裏放牧,但如果是旅遊者,想在湖邊洗手都不可以,我不知道這個說法是不是有些誇張,但至少,我沒有在湖邊見到一個遊人。

92 我覺得,這樣也很好。如果我們不能保護好每一個被開發的旅遊景點的原貌,那麽,就這樣遠遠的看看就好了。

93 隻可惜我的相機不夠好,而且隔著車窗,很難將這樣的美景充分展現出來。

94 天空、湖水,都藍得讓人心醉

95 這張像不像風景明信片呢嘿嘿

96 漸漸遠去的措那湖待我們返程時,已是另一番景象。。。這是後話:

97 雖然並不是景點,但這樣的景色實在讓我不能放下手中的相機

98 水草肥美

99 果然就見到了成群的牛羊,它們也不怕火車

100 車窗外,隨便望出去,都是一幅畫

101 我發現,這裏很少看到放牧人,悠閑的吃草的牛羊總是給人一種寧靜和諧的感覺

102 聽說西藏的羊肉特別肥嫩,因為它們吃的都是無農藥的草,喝的是高山雪水,我於是很不厚道的想到羊肉串。。。

103 這應該是一個藏族小村落。這樣的村落在藏北草原上並不常見,因為他們大多是遊牧的,即使有些有固定的房屋,也是零星散落著,偶爾看到一兩處。

104 那曲車站是我們行程中倒數第二個可以下車的車站了,之後再跑幾個小時就到拉薩。

105 那曲車站的站台,和神氣的三節火車頭。

我們到那曲車站的時候有些晚點了,所以隻停三分鍾。

106 又上路了。

107 雲彩的樣子,像是油畫中被人抹了一下。我一度懷疑是因為車窗的反光造成的,但再一看天上,它們生的就是那個樣子

108 不知名的美麗山峰

109 散養的牛羊們。

在西藏,牛和羊大多是散養著,即沒有圈。遊牧藏民們一般在一個山頭放上一個月,然後換一個山頭。

110 風景很美,但細心的筒子肯定一早就發現了,許多pp中出現了很不和諧的景觀電線,甚至是在可可西裏無人區,也已經架設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建設西藏的需要:

111 念青唐古拉山開始展現在眼前

112 雪山和高原河流

112 念青唐古拉山係,是拉薩周邊一個很重要的山係,也是藏民心目中的神山。

114 主峰最高處海拔7117米,終年白雪皚皚,雲霧繚繞。不確定是我現在拍到的這個哦

115 列車行進方向的左邊,卻是另一番景象

116是雪原還是雲海抑或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117 小橋,流水,沒有人家

118 “念青唐古拉”,藏語意為“靈應草原神”

119 主峰的附近有4座海拔七千米以上的山峰東西排列、緊密相接。在其周圍還聚集著30多座6000米以上的雪峰。

120 藏北草原上,風雲變幻的天氣

121 典型的藏式民居

122 巍峨雄壯,延綿不絕的山峰

123 20:58,我們終於到達了終點站,拉薩,我們來了

124 拉薩車站的出站大廳。

擠滿了來接站的人,雖然已經是九月中旬,仍以旅行社居多。

125 夜晚,流光溢彩中的拉薩街道。仔細看看,布達拉宮就在後麵了。

126 我們其實很幸運,就住在離布達拉宮很近的一個賓館,條件很不錯,被褥都很幹淨,洗澡也方便。最讓我們興奮的是,這裏離布達拉宮實在太近了,在餐廳旁邊的陽台上,感覺它近在咫尺了。這張pp就是在陽台拍攝的,晨光中的布達拉宮。

127 今天的行程是日喀則兩日遊。早餐過後,我們搭旅行社的中巴車,路上,遇到這個水葬台。

西藏葬法分為五種:塔葬,天葬,火葬,水葬,土葬。

按照導遊的說法,最高活佛塔葬,貴族和有錢人天葬,普通人火葬,寡婦和小孩水葬,罪大惡極的人土葬意為永世不得超生。

這個水葬台,就是用來進行水葬的。將屍體綁上石頭,沉入河底。也因此,傳統的藏民,是不吃魚的。

128 路上看到的藏民居所,建在山坡上的

129 沿盤山路而上,兩邊都是一塊塊的梯田,黃綠交錯。很多田地裏種植了青稞。

130 車子一路攀爬,目的是為了今天的一個重要景點羊卓雍措。

“措”是藏語中的“湖”的意思,因此羊卓雍措,通常被稱為羊湖。

131 車子就這樣一圈圈的向上爬。原本已經身處海拔三千多,又增加的一千多米。對於我們才到拉薩第二天的人來說,有些挑戰身體極限的感覺。

132 終於,車子停在了崗巴拉山口。我們下車步行,山頂風很大,我們緩緩挪動著,因為走快了感覺就要憋死,嗬嗬

133 毫不誇張地說,越過剛剛那個分界牌,看到山那麵的景色侯,我們完全驚呆了,世界上竟然真的有這樣的地方。翻過這樣的高山,能看到這樣的美景,值得了

134 羊卓雍措與納木措、瑪旁雍措並稱西藏三大聖湖,是喜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內陸湖泊,湖光山色之美,冠絕藏南。

湖水的顏色,是筆墨難以形容的。

135 我自己不得不讚一下,這張pp太美了

不要懷疑自己的眼睛,這的確是我看到的美景,未經任何加工的實景拍攝。

導遊說,羊卓雍措的樣子像一隻蠍子,因此我們很難看到她的全貌。但眼前看到的景色,足以讓我回味一生。

136 山頂做小生意的藏民很多,大多是藏族飾品,藏刀等等。還有牽著所謂的藏獒,讓遊人拍照留念的。那些藏獒是假的,仔細看看不難發現破綻:

137 在車上的時候,導遊就提醒過我們,如果沒有真的想買,最好不要與做生意的藏民談價格。一旦你出了價,他們同意了,那麽你一定要買,否則可能會有不良後果

138 崗巴拉山頂,標記牌清楚地顯示了我們現在的海拔。在這裏,千萬不能快走,否則身體真的吃不消。

139 由於擔心高原反應,大多數旅行社在這麽高的海拔上,不會讓遊客過多停留,我們也隻呆了半個小時,就不得不上車返程了。

140 我覺得,西藏的很多牛羊都長得很有趣。比如,白色的羊兒偏偏長了一個黑色的腦袋,還有很多犛牛,通體黑色,卻有一張白色的臉,很像是戴了一個麵具。

141 路旁的藏家小院

142 拉薩河。

又是一張小畫片,都是沿途在車上拍到的。

143 從拉薩到日喀則,有大約270公裏的路程,車子漸漸駛入山區,手機也沒有信號了。

144 沿途的風景很不錯,我們遇到的天氣也不錯。若不是這樣的天氣,羊卓雍措看起來不會有這麽美

145 道路一邊,是奔騰的雅魯藏布江。我們就這樣一直在它身邊順著峽穀走。

146 看著這樣的美景,聽著韓紅的歌,享受啊

147 車子行至一處略微開闊的地方稍作休息,人們紛紛走下車舒活筋骨,欣賞美景

148 於是我抓緊時間趕快拍下這如畫一般美麗的景色

149 日喀則。

重要的景點紮什倫布寺。至於有多重要,各位不妨百度一下,我得去更新相冊了,不然沒的發了,嘿嘿

暫時就更新到這裏啦:

如果相冊更新順利的話等下回來繼續寫

150 日喀則城西山坡上的紮什倫布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在後藏最大的寺院。

格魯派是藏傳佛教諸派中形成最晚的教派,該派勢力之大,影響之深是其它教派不能相提並論的,我們所知道的達賴和班禪都出於該派。

151 建於1447年的紮什倫布寺,自四世班禪起,就一直是曆代班禪大師的駐錫地。寺內建有四至十世班禪靈塔。

152 剛進大門,在寺院的右手邊,我們看到了警戒線和一些便衣的武警。他們是做什麽的這個我們等下再說:

153 國家級4a景區。

154 紮什倫布寺,全名為“紮什倫布白吉德欽曲唐結勒南巴傑瓦林”,意為“吉祥須彌聚福殊勝諸方州”,簡稱紮什倫布寺。

155 寺院道路一旁的轉經筒。人們一邊行走,一邊用手推動旋轉,經筒內放有,外部刻有六字真言等其他宗教符號。每轉動一次經筒,就等於誦讀了一遍經書。

156 藍天白雲,青山掩映下的寺廟。

我想,藏民修建寺廟的時候,一定也先看風水。他們的寺廟,多喜歡依山而建。

157 屋頂一角。

黑色的不知道是不是用犛牛毛編成的,顏色很像。

158 正午陽光下,靜謐的寺廟,很有感覺。

159 這小樓很漂亮,可能是喇嘛們居住的地方,窗台上擺放著很漂亮的盆栽。

160 一扇古老的厚重木門,隱約可見牆壁上的彩繪。

161 由於寺廟建在山坡上,我們要參觀,就需要一點點往上走,還沒有完全適應高原,走幾步就覺得很累。

162 抬頭望上去,道路似乎還是很漫長。

163 地處高原地區的西藏,日照和紫外線的輻射都很強。但也因此,才造就了西藏獨特而迷人的風景。

164 這幾座白塔,好像很有來頭哦但因為我們之中有人高原反應嚴重,沒有跟上團隊,沒能聽到導遊的介紹。如果有哪位筒子知道個中故事,熱切盼望補充

165 隨意抬頭看到的屋角都如此精美,不能不讓人折服。

166 步履蹣跚的老僧人緩緩走來。

167 宗教,永遠讓門外的人覺得神秘。168 西藏的寺廟內建築多采用兩種顏色紅色和白色。我不知道其中的原因,但我看到的是這樣的,布達拉宮也如此。

169 佛殿入口處的大鍾,應該是銅質的,每個人經過都要敲三下,聲音渾厚。

170 鑲嵌在地麵上的萬字符,或許是綠鬆石的,顏色很像。

171 參觀殿堂,需要爬上這個梯子,很窄很陡,扶手已經被磨得光滑發亮。

172 由於在各個佛殿裏,是不允許拍照和攝像的,所以不能讓大家看到裏麵的樣子了。殿堂很多,單看照片,我現在已經想不起來到底是誰的靈塔殿了,有時間考察一下老媽的dv,看看有沒有記錄下來,然後再補充。

173 前麵說過了,西藏的葬法分為五種。曆代的班禪和達賴都是采用塔葬的,即為他們修建靈塔殿。靈塔的大小是不一樣的,視他們各自的功績以及當時的財政狀況而定。

174 靈塔殿內,是絕對不允許拍照和錄影的,所以,我最多隻能為大家提供到這裏了。而且都看過就沒有新鮮感了,還是大家自己去看看吧:

175 古香古色的大鐵鎖,裏麵到底藏著什麽秘密呢

176 靈塔殿外牆壁上,似乎用硬幣貼出的藏文。

177 在曆代班禪大師的靈塔中,以四世班禪大師和十世班禪大師的靈塔殿最為壯觀華麗。雖然拍不到靈塔,我可以給大家描述一下。靈塔由三部分組成塔基、塔身和最上麵的塔頂。塔基內存放了五穀雜糧,塔身是一層層壘上去的,塔頂是一個巨大的寶瓶。寶瓶正麵端坐著一尊佛像,而班禪大師的遺體就以打坐的樣子與佛像背kao背,存放在寶瓶裏麵。也因此,朝聖的藏民都會在靈塔的背麵進行參拜。整座靈塔用黃金打造,華麗異常。

178 宗喀巴,一世達賴和一世班禪的師傅,格魯派的創建人。紮什倫布寺最初就是由宗喀巴的弟子根敦珠巴即一世達賴倡建。現在寺內共有大小金頂14座,紮倉4個,經堂56座,房屋3600餘間,寺僧800餘名,總占地麵積30萬平方米。

179 我百度到的資料上說:開始寺院定名為“崗堅典培”,意為雪域興佛寺。後來根敦珠巴將其更名為“紮什倫布巴吉德經欽卻唐皆南巴傑娃林”,意為吉祥宏固資豐福聚殊勝諸方州,簡稱“紮什倫布寺”,取“吉祥須彌”之意。據史書記載,根敦珠巴是後藏薩迦人,也是第一個把黃教即格魯派傳到後藏的人。後來在建立達賴活佛轉世係統時,他被格魯派追認為第一世達賴。公元1600年,四世班禪羅桑曲結受紮什倫布寺之邀,擔任了該寺的16任法台。自此,紮什倫布寺成為曆代班禪額爾德尼的駐錫地。

180 佛殿金頂的轉角處,不知道是不是用黃金做的耶

181 從這裏眺望下麵的小廣場,一大群外國友人在合影留念。很自豪,看到他們眼中的流lou出的驚訝和讚歎。

182 還是台階上的萬字符,這次是石刻的。

183 小小的木門都做得如此精細

沒有184可能是忘記發了

185 在紮什倫布寺的平台上,眺望日喀則,很少的高層建築,一座安靜的小城鎮。

186 四周的牆壁上,精美的彩繪佛像,讓人歎為觀止。

187 層層疊疊的廟堂,帶著異族神秘的氣息。

188 寺廟一隅。

我們去的時候已近淡季,遊客稀少,喇嘛們又幾乎全部集中在一起聽活佛講經,所以整座廟宇顯得寧靜異常,而茂盛的野花則平添幾分生氣。

189 沿著小路繞寺廟一周,基本上看了一個大概。下山後不知不覺繞到了我們進寺後右手邊的建築背麵,在152號圖片中提到的,警戒線和便衣武警。看到他們讓我想起香港警匪片。

190 在牆根下,柵欄旁,甚至草地裏,散落著超多喇嘛的鞋子,我估計了一下大概有幾百雙。原來,喇嘛們聽經是不穿鞋子的。

191是誰這麽厲害有大批武警隨行保護,又有專人為他鋪上紅毯

192 紅毯鋪好,黃羅傘蓋撐起來,完全是古時候皇帝的待遇。

193 大家一定都猜到了,在裏麵講經的重要人物,就是十一世班禪活佛。由於他講經的時間不定,一般多是5點多結束,所以我們從5點開始就在陽光下等待,終於一個小時後盼到了他。

又走出一位身材魁梧的高僧,當然,不是他。

194 見到又有人出來了,人群再次沸騰,但很遺憾,這次仍然不是。由於班禪活佛難得一見,所以很多人擁擠在警戒線外,舉著相機時刻準備著。我很奇怪,剛剛安靜的寺院居然一下子冒出這麽多遊客。照片拍得很辛苦,幸好a610的屏幕是可以翻轉的,我可以把相機高高舉起來拍。

195 活佛出現,群情激昂,大家不停的在喊“紮希德勒”

196 被弟子簇擁著的班禪活佛。

197 當年六歲的轉世小靈童大家還記得麽如今已經是17歲的翩翩少年

198 披上弟子呈上的僧袍。

199 他很有風度,看到我們這些等待拍照的遊客,很有禮貌的揮揮手,向我們打招呼。

200 他居然坐的是車子的副座,我們覺得很驚訝,因為一般的領導人都是坐後排的。

林肯越野,聽導遊說全西藏隻有兩部。

201 事實上,即使是在西藏,若想見到班禪活佛也並不容易。因為他並非常年居住西藏,而是在北京學習。這次是為了藏族傳統的雪頓節才回到紮什倫布寺。他每年在西藏的時間比較少。所以,我們能親眼見到班禪,也算是和佛祖有緣了:

202 聽說小班禪目前師從二十餘位教授,已經會說四種語言,真讓人佩服。

203 班禪走後,聽經的喇嘛們才可以離開。

204 大批喇嘛返回居所,剛剛冷清的寺廟一下子顯得擁擠起來。

205 在“放學”的人群中,我們赫然發現了一個特殊的隊伍尼姑,當地人稱為阿尼。

206 在日喀則休息一晚後,第二天清晨,我們起程趕回拉薩。沿途有個小景點古水車。就在道路一旁的小山澗中,幾台木質的水車在溪水的推動下一下下有節奏的敲打著。

207 岸邊晾曬著磚頭大小的東東,不知做什麽用的。

208 溪水非常幹淨清澈,讓我不禁蹲下來仔細的為她拍照,聽那嘩嘩流動的聲音。

209 返程途中,山崖上一尊巨大的石刻佛。

在這裏,我也感受到了西藏商業化的腳步。因為參觀這佛像原本是不要錢的。現在隨便圈了一下,進門就收五塊錢了。我們沒有進去,隻在路對麵看了看。

210 通向拉薩的公路,平坦寬闊。一邊的拉薩河緩緩流淌著。再加上藍天白雲和綠樹,我覺得這張pp的色彩很好。

211 拉薩河,發源於念青唐古拉山南麓嘉黎裏彭措拉孔馬溝,被譽為拉薩市的母親河。

212 跟團旅遊的一大缺點就是要跟著導遊進店購物。無聊的購物環節就不說了。不過之前有些講解和參觀還是很有意思的,隨便貼幾張。

213 現在我們參觀的是一個製作藏香的小作坊。在展櫃裏展出的是古時候藏民用來製作藏香的工具和材料。

214 人們用藏香來朝佛、驅邪。因此我們可以看到,舉行宗教活動時,藏香都是必不可少的。我們到藏飾店裏或者在藏民身上,都可以聞到藏香的味道。

215 傳統的藏香,是純手工製作的。我們參觀的地方還保持著傳統的製作工藝。

216 看這皮子,絕對100純牛皮的:

217 藏香的製作過程是非常複雜而考究的,具體的流程這裏不說了,而且我也說不清楚。

218 藏香的原材料幾十上百種的藏藥。

藏民用藥材製作藏香,不同的配方可以達到不同的功效,有著不同的香味。

219 神奇的藏醫,根據手紋來看病。

如果大家有機會去西藏,應該會去藏醫院或者藏藥廠參觀,到時會有藏醫坐堂看病。遊客不用自己說,隻要把雙手伸出,讓藏醫看手紋,他就能把你身體已經存在的、可能潛伏的病症說出來。雖然有點點誇張,但親身體驗過,還是有據可考的。那裏售的藏藥比較貴,按照藏醫開的方子,動輒就上千,而且醫生說話的方式聽起來很像遊說推銷藏藥的,這一點讓人很不舒服。希望西藏能規範旅遊市場,不要因此糟蹋了藏族的瑰寶。

但不得不說,藏藥的確是很神奇的。這裏的藥材都是海拔幾千米以上的地方生長的,高寒缺氧的環境賦予了這些藥材獨特的藥性。

一個被藏醫們津津樂道的例子就是,已故十世班禪大師,在用藏藥處理過遺體以後,三年內,頭發和指甲都在繼續生長。以此說明藏藥對人體的某些機能,有著起死回生的效果。

220 唐卡畫室,充滿了藝術氣息。

221 唐卡,藏語中的卷軸畫。顧名思義,是一種方便攜帶的畫,信徒們隨身攜帶,以便隨時可以祈禱。有些是畫在紙上,有些則刺繡在綢緞上。

222 年輕的唐卡畫師和尚未完成的作品。

一幅唐卡,需要很長時間來完成,完全用畫筆,一筆一筆的描繪出來。

223 剛剛兩張pp忘記貼了,盛放藏香的盒子,做工精細。

224 藏香成品,但隻是其中一種。

225 戶外,一幅巨大的唐卡屹立著。平時是蓋住的,可能是怕強烈的陽光破壞唐卡的顏色,隻有有遊客到來的時候,才把布放下,供參觀。

226 幕布放下,巨幅唐卡在陽光下絢麗奪目。

227 具有民族特色的旅遊紀念品商店。出售各種藏香、香包、藏刀,藏飾,還有尼泊爾披肩。

228 羊皮畫。

雖然不是在這個商店拍攝的,但在商店裏也可以買到,隻是價格貴得比較離譜。

229 畫是繪在羊皮上的,可以卷起來帶著,回家送親友不錯。八廓街也有店賣,價格便宜得多。

230 回到拉薩,人都很疲倦了,但看到比較有特色的地方還是忍不住用相機記錄下來。

231 天色漸漸黑下去了,在路上忽然發現了電視裏熟悉的台標。

232 又進店了。

這次是一個藏族珠寶飾品店。剛一進門,一大塊天珠原石映入眼簾。

233 展櫃裏陳列著西藏各處的礦藏樣本。

234 西藏的礦藏還是很豐富的

235 西藏的珠寶飾品中,天珠、綠鬆石、紅珊瑚這三樣比較常見,右邊的就是綠鬆石。

236 各種水晶

237 這一塊尤其好看

238 對西藏的礦產不熟,都是叫不上名字的

239 琉璃原礦,第一次見到

240 最後一塊

241 進入店內,商品琳琅滿目。大部分是天珠和其他飾品。也有裝飾得很花哨的藏刀。店裏的藏刀價格比較貴,一般手工藏銀的刀開價都在三四百,而且還是小號的。圖中這幾個我沒有去注意價格,但約摸在六七百左右。在這裏購買藏刀,商店負責免費郵寄,限國內。

242 商店內有一個區域是專門買皮質物品的,鞋帽,箱包,還有小裝飾物。因為風格類似北京的食草堂,所以並沒有感覺這裏有特別之處。但幾樣小東西還是很有意思的。

243 看這個小包包,很可愛吧

不過這裏的東西價格可不菲,我覺得比食草堂有過之而無不及。

244 商店內出售的小號轉經筒,標價大概是28,記得不太清楚,但應該差不多是這樣。事實上,相同的東西,我們在八廓街用7塊錢就買到了。

245 犛牛頭骨裝飾。

沒敢上去看價錢,嗬嗬這東西掛在家裏怪嚇人的,而且不方便往回帶。

246 皮做的燈罩。這個在八廓街也可以買到。其實說起來,商店看到的小東西,八廓街都有。但隻有一點,就是珠寶之類的東西,如果不是非常懂的人,怕在那裏買到假的。

247 新的一天,新的旅程開始了。路邊看到排著隊伍上學的藏族小學生。每人懷裏抱了一瓶酥油茶。

248 琢磨不透,為什麽會有這樣的景色

249 念青唐古拉,毫不掩飾的展現著他的魅力。雖然一直休息得不好,但看到這樣的景色,沒有時間犯困了。

250 今天的景點是納木措,它位於拉薩北,我們的車子需要沿著青藏公路向上,穿越當雄草原。

251 公路兩邊,隨處都是成群的犛牛。我覺得犛牛一定很大飯量,因為不論我們何時何地見到它們,都在低頭吃草,專心致誌。

252 在這裏,我見到了傳說中的磕長頭的信徒。但我在川藏公路上見到的更多些,所以這個我們放在後麵說。

253 青藏鐵路大橋橫跨草原。自然景觀見多了,偶然看到些人工的痕跡也不錯。

254 藍天、白雲、峻山、青草、流水,這裏全有了,生活在這裏的人們到底是什麽感覺呢照片中有些車窗反光,沒辦法,錯不過去

255 車過當雄縣城,忽然看到一座看起來很現代化的學校。

256 當雄草原風光照,車窗的反光真討厭。。。

257 欣賞著美景,不知不覺中,我們來到了今天最主要的景點納木措。之前說過“措”是藏語中“湖”的意思。納木措,藏語意為“天湖”,湖麵海拔4718米,是我國的第二大鹹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鹹水湖。

258 在景區門口等待導遊購票的時候,車窗外一對藏族母子。

259 進入景區後,我們盤山而上。陽光充足,但我們卻見到皚皚白雪。

260 到納木措,需要越過那根拉山口,這也是我們在西藏旅遊時翻越的最高山,海拔5190米。

261 站在那根拉山上向下眺望,天湖的風采隱約可見。

262 雖然在這裏隻能看到天湖一角,但我知道,去到湖邊,一定是一番人間仙境的美景。

263 也許隻有群山之中,雲彩之下,才會藏著如此美妙的地方。

264 那根拉山口的海拔太高了,不適宜久留,旅行團就更是如此,因為他們都不缺少遊客在這裏由於高原反應發生意外的例子。我們在這裏隻有15分鍾拍照時間,之後便匆匆上車,向納木措進發。

265 雪域高原獨特的自然景觀無時無刻不吸引著我們,和我們手中的相機。

266 翻過山口,下到納木措草原,天湖立刻顯得格外接近。

267 一條細細的藍線,橫亙在天地之間。

268 白花花的雪山和淡淡的小雲朵。

269 本想拍那些悠閑自在的犛牛,無意中剛好拍到這個

270 犛牛群。

看我說的那種麵具牛,很有特點吧,哈哈

271 雖然不是風吹草低見牛羊,但風景依然如畫一般。

272 隨著寒冬的腳步來臨,遊牧的藏民已經在準備遷移了。到處都可以看到帳篷旁邊準備正在裝載的卡車。

273 用犛牛的毛手工編織成的帳篷,冬暖夏涼。

274 藍線漸漸變得越來越寬,我們漸漸接近納木措。

275 納木措邊的馬群。

由於停車場離湖邊還有一段距離,步行大概需要十分鍾,所以遊客可以選擇騎馬到湖邊,十塊錢一個人。

276 一排小帳篷。

277 四千八的海拔,讓我們走得格外辛苦,卻擋不住視覺上的享受。

278 安詳的犛牛靜臥湖邊,成為一道風景線。由於拍攝犛牛需要交錢,所以隻能湊合來個背影啦

279 這樣的地方,稱為人間仙境,也不為過吧

280 納木措湖水是念青唐古拉山的冰雪融化匯合而成,因此水質清澈透明,湖麵呈現蔚藍色。

280 雖然陽光明媚,但湖邊的風卻不小,我們都穿上厚厚的毛衣抵禦寒冷。

282 那實在是讓人連眨眼都舍不得的藍

283 湖中,有野鴨似乎在捕魚。

納木措湖中盛產高原的細鱗魚和無鱗魚類,湖區還產蟲草、貝母、雪蓮等名貴藥材

284 小風吹過,湖麵蕩起層層波浪。如果不知道,我會以為這是一片浩瀚的海洋。

285 最開始選擇壓縮上傳圖片的時候沒有發現會有圖片色彩被改變的問題,現在看那天空中一道道的藍色,真得很影響視覺效果。所以,等整張帖子寫完後,我會貼幾張沒有經過壓縮的圖片讓大家欣賞:

286 當雄的納木措與阿裏的瑪旁雍措、山南的羊卓雍措並稱為西藏三大聖湖,同樣吸引著來自四麵八方的朝拜者。

287 在西藏古老神話裏,“納木措”與念青唐古拉雪峰不僅是著名的神山聖湖,而且是生死相依的戀人。念青唐古拉雪峰因“納木措”的依偎而顯得更加英俊偉岸,“納木措”亦由於念青唐古拉相伴而愈發嫵媚動人。

288 超低的雲彩,都棲息在山峰上。

289 燦爛的陽光,精致的景色。

290 這張圖片現在是我的桌麵,我喜歡這樣深深淺淺的藍色。

292 那些山,到底有多近,又到底有多遠呢

292 離開的時間還是到了。走到停車場,回頭在看一眼天湖,還有湖邊流連的人群。

293 一望無際的納木措草原,也是納木措景區中的一大亮點。

294 我們去之前兩天,納木措下雪了,草地上還殘存著斑斑駁駁未融化的積雪。

295 看那雪水中倒映出的色彩,恐怕隻有在這樣的地方才能見到。

296 很和諧的景色。

昨天整理這張圖片的時候,才發現,右邊那兩頭黑色的家夥,應該是藏敖。

297 大朵的雲彩,一定延綿了數裏。

298 一種仿佛連空氣都不複存在的純淨感覺。

299 回程的路途一樣要翻越過那根拉山。

300 有很多地方,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301 神秘的雪域高原,處處有景。

302 下山的路上,我的好運氣再次來了。誰能發現這圖片上有什麽

303 這張清楚了一下,看到麽難的一見的100野生狼。孤獨的走在山澗中的野狼。

304 鏡頭拉近,赫然發現狼口中銜著一個類似動物頭顱的東東

305 雪水融化而成的小溪在公路旁的溝壑裏順勢而下。

306 由於納木措景區內,地勢險惡,很多急轉彎和連續的下坡,所以在我們離開景區的路上,會發給司機一個記錄時間的卡片。然後在通過景區大門的時候進行檢查,必須把下山的時間控製在多少多少分鍾大概是30以上,如果提前了,就要罰款。但司機們也有應對的辦法,就是停車休息。而我們剛好趁這個機會好好欣賞美景。

307 盤旋藍天雲海中的蒼鷹,是藏民心中的神鳥。

308 爬到山頂吃草的犛牛。

導遊說這些犛牛很厲害的,雖然它們善於在高海拔低氧區生存,但隻要海拔過了5000米,用鞭子去趕,它們也不會再爬高一步了。

309 我想了想,覺得拿不定主意。到底是鷹還是禿鷲呢

310 看來在路旁停車等待的司機不在少數。犛牛群慢悠悠的越過公路,選擇水草更吸引它們的地方。

311 享受著神一般待遇的鳥兒們,它們的生活,應該是無憂無慮的吧

312 當雄草原上,俊美的念青唐古拉,如畫出的布景一樣的雲海,隱約的高原溪水,和橫亙的鐵路大橋。即便是親眼見過,現在看起來,也像假的一樣。

313 我走過很多地方,但西藏的雲是我見過最美的了我想,恐怕也沒有其他地方,可以讓人覺得,連雲彩都是一道風景。

314 屹立在青藏公路邊的第十一屆亞運會聖火采集點紀念雕塑。

315 背著孩子的藏族婦女,沿公路前行。

316 念青唐古拉山口,鮮豔的五彩經幡隨風飄揚。

在這裏,把經幡說一下吧

經幡,在西藏是很常見的。比如民居的屋頂,神山聖水旁,佛像處等等。五彩經幡,由五種顏色組成藍、白、紅、綠、黃,它們的顏色是不能隨意更改的,因為每種顏色都代表了不同的含義。藍藍天,白白雲和雪山,紅太陽亦有說火焰,綠綠樹,黃大地。經幡上印有,藏民認為,風每吹動一次經幡,就代表他們心中念了一遍佛經,祈求了一次平安吉祥。

317 還是念青唐古拉山口,道路的另一邊聳立著“青藏公路建成通車五十周年紀念碑”。不知這位可愛的藏民朋友是否在模仿紀念碑的樣子:

318 接下來要參觀的地方是羊八井地熱站。車行至一個小鎮,有幾個藏族婦女可能是在閑聊。

319 “西藏羊八井地熱試驗電廠”。

羊八井,距拉薩約90公裏,海拔4300米。這裏有中國第一口濕蒸汽井。羊八井地熱電廠是我國目前最大的地熱試驗基地。

320 氤氳升騰的蒸汽下,就是著名的羊八井溫泉了。羊八井的地熱溫泉是不含硫磺的,可以一洗旅途疲勞哦。但不推薦長時間泡溫泉,易缺氧。

321 水溫很高,我走近前用手試了一下,有一點點燙,但還不至於燙傷。溫泉旁邊有很多拿著盆子賣藏雞蛋的小孩子,那些雞蛋就是用這溫泉的水泡熟的。

322 晚,歸拉薩。經過餐廳時不禁被布達拉宮的夜景所吸引。五彩燈光下的布達拉宮,在黑色的夜幕下,更顯得莊嚴而神秘。這,就是我們明天將要去的地方。

3

323 清晨的大昭寺廣場,人群攢動,香火繚繞。

324 藏民一家,像是遠道而來的朝拜者,風塵仆仆。

325 在廣場上,我們見到了大批磕長頭的信徒。

在藏傳佛教盛行的地區。磕長頭是信徒們一種虔誠的拜佛儀式。

326 他們手持護具,立正站好,雙手合十,高舉過頭,口中念著六字真言,下跪,身體完全貼在地麵上,然後站起,再反複。

327 大昭寺門前,更為壯觀的隊伍。

他們多是來自四麵八方的藏傳佛教信徒,吃住都在廣場上,每日對著心中的聖殿,或祈禱,或是還願。

328 這時,有像是工作人員的手提水壺,信徒將一點水淋在頭上,不知是做什麽。

329 準備吃飯的老婆婆,正在用酥油茶做糌粑。她看到我在拍照,很和藹的笑了,但願我沒有打擾她們的早餐。

330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覺康”,藏語意為佛殿。

331 矗立在大昭寺廣場的一個高高的柱子誰知道叫什麽,上麵掛滿了經幡和哈達。柱子旁邊有一個巨大的香爐,來自麵八方的信徒,將自己家鄉的一把青稞投入爐中。

332 大昭寺入口處,巨大的轉經筒直通屋頂。

333 大昭寺始建於公元647年,最初是鬆讚幹布為紀念文成公主入藏而建,後經過曆年的修繕擴建,終於成了現在看到的建築群。

334 大昭寺的佛殿內,一樣是不允許拍照和錄像的。我們先沿著寺廟外圍的甬道走了一圈,轉經筒也整整圍著寺廟建了一圈。

335 在西藏,無論是旋轉轉經筒,還是在佛殿內參拜,或是圍繞神山聖湖朝拜,都按照順時針的方向進行。至於特殊的苯教是否如此,我就不敢說了,如果有知道的筒子還請介紹一下

336 百度:大昭寺是西藏重大佛事活動的中心。五世達賴喇嘛建立“甘丹頗章”政權後,“噶廈”政府的機構便設於寺內,主要集中在庭院上方的兩層樓周圍。許多重大的政治、宗教活動,如“金瓶掣簽”等都在這裏進行。

337 大昭寺內,信徒們參拜的最著要的佛像,是釋迦牟尼12歲時等身鍍金銅像。這尊佛像是文成公主進藏時,由唐王下賜而從長安帶來的。大殿兩側配殿還供奉著鬆讚幹布、文成公主、尼泊爾尺尊公主等塑像。

338 大昭寺二層平台上,精美的銅塑,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339 從這裏眺望大昭寺廣場,可以清楚地看到經幡杆,香爐,還有遠處的布達拉宮。

340 廣場上,信徒們不知疲倦的祈禱。

341 百度:大昭寺殿高4層,整個建築金頂、鬥拱為典型的漢族風格。碉樓、雕梁則是西藏樣式,主殿二、三層簷下排列成行的103個木雕伏獸和人麵獅身,又呈現尼泊爾和印度的風格特點。

342 可以稱為巧奪天工的手工藝品。

343 甬道上,信徒們按照順時針的方向行走。

在大昭寺,遊客需要購買門票,但前來參拜的藏傳佛教信徒是不用的。他們每天清晨,就在大昭寺外排隊,經常可以看到隊伍已經長到圍繞著佛殿整整一圈,沒有個把小時,是進不去的。但他們就這樣安靜的等待朝拜。而遊客們則可以拿著門票直接進入佛殿。我想,如果不是虔誠的信徒,不會花上幾個小時去排隊,隻是為了逃掉幾十塊的門票錢。

344 佛殿內不允許拍照,所以沒有更多的照片了。殿內空氣不是很好,因為不流通,而且遊客和香客都非常多。殿內充滿了酥油的味道,如果不習慣酥油,可能很快就要出來。釋迦牟尼的金像我遠遠的望了一下,高大華美。

345 前麵說過,我們訂到的布達拉宮門票是中午12點的,11:40需要到東門用預訂單進門換票。進入東門後,布達拉宮就這樣在我們眼前了。

346 東角特寫。綠毯子一樣毛茸茸的草地很可愛。

347 布達拉宮前,有一片低矮的小房子,像是住家,但卻靜悄悄的看不到一個人。

348 這張就看得比較清楚了。非常統一的建築風格,而且這片小房子看起來也有些年頭了。照片中還可以看到,古老的布達拉宮,已經有了些許現代文明的元素。

349 布達拉宮並不都是方方正正的樓宇,但我卻不知道這圓形的建築是做什麽用的,因為看起來似乎一個窗子也沒有。

350 雄偉的布達拉宮,在陰霾的天空下,有些冷冷的感覺。

“布達拉”是梵文音譯,意為舟島,又譯作“普陀羅”或“普陀”,原指觀世音菩薩所居之島。

351 在通向入口的路邊,我們看到一個有人居住的小樓,屋頂一隻小狗好奇地望著各種膚色的遊客。

353 從很多照片中可以看,布達拉前麵的階梯由高到低呈折線形。要進入入口參觀,首先,就要爬上這座山。看似並不陡峭的階梯,走起來卻並不覺得輕鬆。

354 布達拉宮始建於公元7世紀,最初是鬆讚幹布為遠嫁西藏的文成公主所建。

355 這段古老的階梯似乎荒廢了很久了。

公元631年吐蕃鬆讚幹布興建布達拉宮由。據說當時的宮殿有999間,加山上修行室共1000間,後因種種原因遭到嚴重破壞。

356 宮殿上空盤旋著很多烏鴉,在粗糙的外牆上小憩。

356 依山壘砌,群樓重迭的布達拉,氣勢雄偉。它充分展現了藏式建築的特色,是藏建築的傑出代表,也是中華民族古建築的精華。

358 建在海拔3700多米的瑪布日山上的布達拉宮,占地總麵積36萬餘平方米,建築總麵積13萬餘平方米,主樓高117米,共13層,是當今世上海拔最高、規模最大的宮堡式建築群。

359 雙宿雙飛的鳥兒。

原本在高原地帶,鳥是很少見的,但布達拉宮周圍卻很多。

360 第三條折線,台階似乎越來越多,前路漫漫。

強烈建議初到拉薩便計劃參觀布達拉宮的朋友,一定要養好精神,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不要勉強。由於布達拉宮是建在山上的,需要步行上山,且進入宮殿後,還有好幾層樓要爬梯子,高原地區不比平原,體力會大打折扣的。

361 我說過,我見到的西藏的寺廟多是紅白兩色,有朋友糾正說應該是紅白黃三色的,的確,從這張圖片上可以很明顯地看到,三色分明。

362 布達拉宮是曆世達賴喇嘛的冬宮,是舊西藏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且供奉有五世及七至十三世達賴喇嘛靈塔共八座。1994年12月初,西藏拉薩布達拉宮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363 布達拉宮內收藏和保存大量曆史文物和奇珍異寶。其中有2500餘平方米的壁畫、近千座佛塔、上萬座塑像、上萬幅唐卡。明清兩代皇帝封賜達賴喇嘛的金冊、金印、玉印以及大量的金銀品、瓷器、琺琅器、玉器、錦鍛品及工藝珍玩,這些文物絢麗多彩、題材豐富。布達拉宮內,每一個殿堂內的文物都價值連城。

364 最後一道長階梯。過了那扇門,再轉一個彎,就到售票處了。

365 布達拉宮主體建築為白宮和紅宮。

白宮,是達賴喇嘛的冬宮,也曾是原西藏地方政府辦事機構所在地,高7層。我們在裏麵見到了達賴休息的房間,與大臣議事的房間,以及文武百官等待覲見的走廊。

紅宮,主要是達賴喇嘛的靈塔殿和各類佛殿。其中寂圓滿大殿是五世達賴喇嘛靈塔殿的享堂,也是布達拉宮最大的殿堂,麵積725平方米,內壁滿繪壁畫。殿內達賴喇嘛寶座上方高懸清乾隆皇帝禦書“湧蓮初地”匾額。

366 門口處,梁上彩色的木雕工藝精湛。

367 木門兩側手工木雕的特寫。

368 終於,拿到了屬於我的門票。

369 門票背麵,清楚地記載著參觀的日期。

另外,在進入宮殿時,會有專人在門票上記錄時間。這也是為了控製遊客參觀時間。如果是由導遊帶團參觀,那麽團隊必須在一個小時內離開,否則導遊就會受到某些懲罰。但說實話,一個小時的時間,即便是參觀布達拉宮對外開放的那一小部分,也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雖然是旅行社訂票,但並沒有導遊帶領,按散客對待,所以時間上就沒有那麽嚴格的限製。裏麵有很多導遊帶領各自的團隊,我們就東聽一句西聽一句的。

370 通過售票處,來到一個小廣場。很多人在這裏留影,因為進入後麵梯子上的入口後,就不能再拍照和錄影了。

371 這或許隻是布達拉宮建築群裏很不起眼的一個小閣樓,但卻是我們的神秘之旅開始的地方。

372 檢票口。

無論是前來參觀的遊客或是來參拜的喇嘛,都可以從他們的臉上讀出無限的興奮。

373 非常抱歉,布達拉宮內的圖片紀錄是空白。但我想,想要了解她,我的幾張照片和寥寥數語的講述是說不明白的。布達拉宮裏麵太多的故事,每一尊佛像,每一個殿堂,每一張壁畫,都藏著曆史留下的烙印,我們的眼睛和腦子都感覺不夠用了。希望大家有一天能親自到拉薩揭開她神秘的麵紗,你一定會感到不虛此行。

約一個半小時後,我們來到宮殿出口。

374 古老的宮殿,曆史上曾經受過雷擊、火燒種種自然及人為災害。現在布達拉宮內,都是用電來照明的,原於曾經的一場火災。但在各個佛像前,還是有不熄的酥油燈,悠悠的燃燒著。

375 下山的路上,我們找到一個可以眺望拉薩市區的平台。

376 甬道邊,鮮豔的野花顧自綻放著。

377 繼續下山,又發現一大片五彩經幡。

378 給經幡一張特寫吧,上麵印著密密麻麻的。

379 路邊的機關還挺多的,看我們又發現了刻滿的石牌。

380 大大小小七八塊石牌曬在路邊,上麵沒有一個我們認識的字。

381 景點出口處,有很多販賣藏飾的藏族姑娘。每當有遊客出來時,她們就一下子圍上去賣力的推銷,拉著不讓離開,我們好不容易才擺拖掉逃跑了

382 藏刀,是西藏傳統的手工藝品,也是藏民日常生活中的必備之物。藏民用藏刀來防身,並且作為食肉的工具。由於藏民特殊的習俗,西藏與我們這裏不同,對刀具的管製要寬鬆很多。通向大昭寺的路上,有很多販賣各種藏族小飾品、藏刀的小攤子。基本上,來到西藏的遊客,都會購買幾把藏刀。但要注意的是,藏刀在乘坐飛機或者火車的時候,是不能隨身攜帶的,一般都用郵寄寄回家。這條路上就有一個小郵局,所以購買後就可以立刻寄走。

383 藏刀有工藝藏刀和真正的藏到之分。工藝藏刀應該是為了迎合各地來藏的旅遊者而特別製作的,一般是用機器成批做出來的,價格比較便宜,花紋比較整齊,但總覺得缺乏應有的原始的味道。

真正的藏刀一般比較重,是用藏銀打造,純手工製作,因此花紋並不整齊,帶著粗糙的淳樸之美。價格較工藝藏刀要昂貴的多。

我購買藏刀的攤鋪,是一個康巴人的,高大魁梧。導遊說過康巴藏人在藏民中屬於比較凶悍的。但這個老板卻很和氣,漢語說得也不錯。我們購買的兩把藏刀後,他還熱情的把自己珍藏的三把藏刀拿出來給我們看,演示他們平日如何挎刀。在征得他的同意後,我拍了幾張照片。

384 看起來已經有些年頭的刀依然鋒利,如果全部抽出來,還是很攝人的。手工藏刀,一般都會有些特殊的符號或者標記被烙在刀麵上。

385 把藏刀郵寄後,我們來到著名的八廓街,俗稱八角街。

八廓街是拉薩最古老的一條街道,是一條圍繞著大昭寺的轉經道,藏族人把它稱作“聖路”。八廓街兩邊,都是售賣充滿民族特色的小商品的攤位和店鋪。價格比較靈活,就看你會不會講了。

386 八廓街兩邊都是帶有著濃鬱的藏族生活氣息的建築。石砌的藏式樓房上cha著經幡,地麵也由手工打製的石板鋪成。

387 販賣藏裝的攤子,褲子衣服和袍子,樸素的、華麗的,一應俱全。

388 以大昭寺為中心順時針繞行被視為“轉經”,表示對供奉在大昭寺內釋迦牟尼佛像的朝拜。每天圍繞著大昭寺轉經的人流,證實著八廓街是拉薩著名的三條轉經道線路之一,也充分說明了大昭寺在藏傳佛教弟子心目中不可動搖的地位。

在八廓街,我們發現了一位特殊的朝拜者。

389 如果當時你在場,一定也會像我們一樣感動。身體的殘疾與虔誠的禮佛之心相比太微不足道了。

390 我們不知道他從哪裏來,也不知道他來到這裏多久了,隻記住了他奮力站起身的樣子。很多路人,特別是朝拜者,紛紛解囊給他一些零錢。藏民認為,接濟朝拜者,也是一件積累公德的事情。

我也給了他幾塊錢,他用漢語清楚地說“謝謝”。

391 瑪吉阿米,拉薩比較著名的藏式餐廳。“瑪吉阿米”在藏語中即“未嫁的少女”。

之所以有名,主要是因為“瑪吉阿米”這個地方,據說就是當年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與心上人幽會的地方。

關於六世達賴喇嘛的故事,現在我們所知道的都是道聽途說版,但布達拉宮裏麵唯獨缺少他的靈塔殿,的確是事實,而這位多情的詩人,也確實有無數動人的情詩流傳於世。

392 在帶領我們的小導遊的建議下,我們並沒有在瑪吉阿米用餐,而是來到了另一家距離八廓街不遠的藏式餐廳。這裏的裝修比較簡單,但還是充滿了濃鬱的民族氣息。

393 餐廳的菜單。種類並不多,而且純正的藏餐隻有很少的幾種,價格不貴。

394 很快,酥油茶來了。很大的一暖瓶,隻要幾塊錢,可以倒n多碗。酥油茶聞起來很香,有濃濃的酥油味道。但可能會有很多人喝不慣酥油味,而且傳統的酥油茶是鹹的。

在街上或者超市可以購買到盒裝酥油茶,一般裏麵有10小包。這種酥油茶就有甜有鹹了,味道雖說不上特別正宗,但也沒差到哪裏去。

395 左邊是酥油茶,右邊是酸奶。

西藏的酸奶一定要讚一下的,這個強烈推薦給到西藏旅遊的朋友。這裏的酸奶味道很純正,並且很稠。一般是冰鎮的,且在製作過程中並不加糖,因此非常酸。吃的時候上麵灑上砂糖,拌勻後吃。酸酸涼涼並且濃稠的酸奶,吃起來有微微的顆粒感覺,再加上一粒粒的砂糖,簡直是妙不可言。

這一碗酸奶三塊錢。後來臨走的時候,我們還特地跑到這家餐廳去吃酸奶,每人要了兩碗。這時兩個背包客,一個浙江一個東莞的,好奇地湊過來向我們打聽。看到誘人的酸奶後也決定親身一試,結果服務員告訴他們酸奶沒有了,原來是都被我們吃光了,哇哢哢

396 一個精神的藏族小夥兒,在大昭寺廣場擔任警務工作,和我們的小導遊是朋友,特地來幫我們點菜的。喝了一碗酥油茶,還沒等菜上桌,就回去工作了。很謝謝他

397 豐盛的晚餐來了。

左下:炸羊排,藏族傳統食品,沒有過多羊肉的膻氣

右下:酸蘿卜炒牛肉,雖然酸蘿卜是四川的,但這道菜還是很有特色的,味道也不錯

中間:糌粑,藏族人民最主要的食糧,但吃起來並沒有什麽特殊的味道,微甜

左上:藏式饅頭,建議少要幾個,因為非常大,我們這一盤子是兩個

右上:牛舌,嫩滑的涼菜,沾上辣椒麵吃味道不錯

398 青稞酒。

對從平原人來的人而言,在高原上飲酒是一大禁忌。但在導遊的推薦下,我們還是忍不住要了一小杯青稞酒,每人分了一點點嚐鮮。青稞酒的味道類似於米酒,沒有刺鼻的酒的氣味,微甜。

399 可能是第一次嚐試藏餐,大家的胃口都很好,後來覺得有必要加一個菜,但這裏的種類實在不多,於是點了一個沒聽說過的酥油人參果好像是叫這個。

人參果亦稱蕨麻,係高原薔薇科野生植物,生於海拔1700-4300米的草甸、河漫灘附近。具有較高的醫療和營養價值,藏醫稱其為“卓老沙僧”,常以其入藥。

400 餐廳內的裝飾。

401 拉薩出發,林芝兩日遊。

一群花山羊過路,我們要讓它們先走。

402 又是一個適合拍照的好天氣。前幾日去日喀則和納木措,我們在車上拿著相機拍個不停,有同團的朋友告訴我們,從拉薩到林芝,一路上都是風景,到時相機會不夠用的。

403 我坐在車子的前排,所以很方便透過擋風玻璃捕捉一些景色。居然被我發現一架直升飛機,也是向著林芝的方向飛去

404 拉薩到林芝,也需要翻越一座高山米拉山,我們的車子在不知不覺中緩緩爬升。

405 雪域之舟。

車行至米拉山口,一座巨大的犛牛雕塑出現在眼前。細心的朋友還會發現,上麵有福建省援建的字樣,這個我們等下介紹。

406 米拉山口石碑。

由於匆忙中我忘記給石碑單獨拍照了,所以隻好自己弄了一張,嗬嗬。其實米拉雪山海撥僅5020米,在西藏動輒六七千米的雪山中,它的高度簡直不值一提。但由於米拉山同時孕育了拉薩河和尼洋河,就不得不使人們對它另眼相看了。拉薩河,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尼洋河,等下就會看到,在通向林芝的路途上,一切多姿多彩的景色,都與尼洋河密不可分。

407 高懸在米拉山口的五彩經幡。

408 真的很難想象,最初的築路工人,是如何在崇山峻嶺中開辟出公路的。在路上,我們看到有很多工人,為公路修建攔截石墩。因為山路多急轉彎也多,路況非常複雜險惡,連我們坐在車上都望著下麵都覺得膽戰心驚。

409 尼洋河是雅魯藏布江北側的最大支流,也是雅魯藏布江五大支流之一。傳說中,它是神山流出的悲傷的眼淚。你讀出,神山的悲傷了嗎

410 大飯量的犛牛又出場了。雖然犛牛是人工飼養的,但這樣的畫麵,總讓我覺得純樸自然的沒有一點人類的痕跡。

411 犛牛在公路上奔跑,也是西藏的一大特色了。

汽車是要小心翼翼的躲避犛牛,盡量讓它們先走的。因為在西藏,如果我們這樣的旅遊車撞傷或撞死了犛牛,一般要付出比購買一頭犛牛多得多的賠償金,且用導遊的話來說,一根毛也別想拿走。

412 身材壯碩的犛牛。

在西藏,犛牛肉並沒有我們想象得那麽便宜。原本我們以為,西藏家家都飼養犛牛,犛牛肉應該不會太貴,至少應該不比北京的牛肉貴吧事實上,犛牛肉在拉薩的市場上也要賣到幾十塊錢一斤,具體多少我不知道,但在店裏賣的犛牛肉幹,一般是八九十塊錢一斤的。因為犛牛的生長周期比較長,每頭牛大概都要飼養六七年,才會被出售。並且,聽導遊說,藏民是不會屠宰自家飼養的犛牛的。

413 忽然路過一個看似兵營的地方,許多穿著迷彩服的小夥子正席地而坐。大概是看到旅遊車裏的我們對著他們舉起了相機,於是有人揮手致意。

414 “奉獻,海拔4350米”。

我突然很想知道,這是什麽地方,他們是做什麽的

415 車繼續前行,謎底終於解開。林芝盛產木材,每天都有成百的大貨車,從林芝拉上木材運到別的地方。超重的情況時有發生。於是,我們最可愛的人,在海拔四千多米的深山中,擔負著檢察過往車輛,這看似平凡但卻重要的工作。

這位小戰士堅毅的麵龐,突然深深的吸引住了我。

416 等待接受檢查的大貨車,已經排成了長龍。

417 午餐就在路邊的小餐館解決了。尼洋河盛產一種“巴河魚”,魚鱗非常細,味道鮮美。在我們吃飯的餐館以及周圍那一片小餐館都有售,120斤。

418 林芝,我想如果我不說,很多沒有到過西藏的朋友並不知道她。所以,如果我說,林芝被稱作“小瑞士”,你會不會感到很驚訝呢

419 今天走的公路是赫赫有名的川藏線,但我們要通過的並不是以險要著稱的那段路,雖然也有很多地方非常險惡,但比起四川境內的川藏線,不能同日而語。

420 尼洋河就這樣在我們身邊汩汩的流淌著,水麵時寬時窄,水流時而湍急,時而平緩。

421 林芝之所以被稱為西藏的小瑞士,就是因為這些整齊的小房子,一幢幢非常漂亮的小別墅,在川藏線林芝段,幾乎走到哪裏都可以看到。屋頂有很多顏色,紅、綠、藍、紫,像一個個小度假村一樣。

422 位於西藏東部的林芝,海拔隻有2900米,能產蔬菜和水果,是西藏境內為數不多的富饒之地,因此也被稱為西藏的小江南。

423 今天的pp以沿途的景色為主,因為尼洋河實在太美了,因此也占用了我相機裏相當大的空間。

424 尼洋河,是那種碧藍碧藍的顏色,即便是在陽光無法照到的山穀裏也如此。

425 川藏公路,車並不很多,偶爾看到兩三部飛馳而過。寂靜的大山裏,隻有我們的車子孤單的飛馳。

426 一片小別墅出現在公路旁。

427 這些小房子,其實就是當地藏民的住所。

428 這些小房子看起來都是修建了不久的,還很新,而且院子圍欄都沒有建完。幾個村民在閑談,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他們頭上綁的紅色英雄結。

429 林芝地區地處藏東南雅魯藏布江下遊,由於海拔比較低,氣候濕潤,所以這裏植被茂盛,景色宜人。

430 特殊的地理和氣候特征,造就了林芝這一塊風水寶地。

431 雖然這裏沒有廣袤的草原,但可以看得出,牛馬們生活的悠然自得。

432 青山之中,綠水之上,紅色屋頂的小房子們整齊劃一。

433 又是一片藍色的小房子。

可惜我坐在車子的右邊,無法清晰地拍到,隻能從前擋風玻璃來拍個大概了。

434 “新生村,福建援建”。

這些彩色小房子,其實是各地政府援建西藏的。

在拉薩,在日喀則,我們也見到很多各地方政府援建的道路,比如“北京路”,“上海路”,或者在某條路前麵有個牌子“黑龍江省援建”等等。而在林芝,我們見到了大量福建省和廣東省援建的房屋、橋梁甚至整個村莊。

435 繼續前行,尼洋河在身邊唱著歌兒。

436 隻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437 車子急轉,溪水也急促起來。

438 深山中的小村寨。

雖然房子漂亮,但失去了原有的味道

439 即便都是一個省援建的,每個村落的小房子也會有些小小的差異。

440 婦女們在廣場上晾曬糧食。

441 太昭古城,位於拉薩林芝公路的左側,距拉薩200多公裏。去的時候沒有停車參觀,因此回來再介紹。

442 車子轉過一個彎,水麵忽然開闊起來,路邊停著一大排旅遊車,原來我們到了另一個景點中流砥柱。

443 中流砥柱位於川藏路上的尼洋河中遊。由於水中一巨石兀然立於江中,背kao神佛山,因此得名。傳說,這塊巨石是工布地區的守護神的座椅,為鎮河妖而立於水中。

444 河水的顏色讓我有種想嚐兩口的衝動。

445 山頭上,雲就這樣低矮的掠過,仙氣飄飄的感覺。

446 如果沒有這樣的河水,這山恐怕就平凡無奇了。

447 湍急的水流,打著漩向下遊流去。我覺得這裏的水很有靈氣,忍不住對著溪水拍了很多照片。

448 深山之中,藏著這樣的景色,不能不讓人讚歎西藏的神奇。

449 刻在路邊岩石上的“中流砥柱”四字。

450 臨上車前,發現景點介紹。

451 在中流砥柱停留大概二十分鍾我們繼續上路。這個景點後沿川藏線前行15公裏,就到工布江達縣。

452 同西藏眾多城鎮一樣,工布江達縣也處於崇山包圍之中。工布江達藏語即為“凹地大穀口”的意思。

453 一路上的青山綠樹,流水淺灘,讓我們有些審美疲勞了。

454 對時而出現的一片片彩色小房子也見慣不怪了。

455 倒是草地上圍坐一圈的藏民被我剛好拍到。

在西藏,經常可以看到藏民們坐成一圈聊天,有時還一起看到相隔不遠的好幾個圈圈。這或許是他們的習慣吧

456 道路兩邊忽然出現大批木材整齊的堆放著,還有許多看似工人的在木堆上聊天。

457 壯觀的貨車隊伍,等待接受檢查。原來這裏又是一個木材超重檢查站。

458 工布江達不大,我們的車子穿越整個縣城用了幾分鍾的時間而已。在街上可以看到小百貨商店,小飯館,還有lou天台球,許多人在打台球。在我看來這與一般的小縣城沒什麽兩樣,因此沒有拍它的街景。但道路邊高聳的黃葉樹林,我覺得很好看。

459 想拍一張樹木的,不小心被一個小朋友闖入鏡頭。

460 車過工布江達,尼洋河麵頓時寬闊起來。

461 美麗的尼洋河,沙少水清,是工布人民的母親河。

462 河兩岸森林植被完好,鬱鬱蔥蔥。

463 阿沛村,阿沛#8226;阿旺晉美的故鄉。

去時沒有參觀,放在返程時介紹。

464 窗外的景色像畫卷一樣。

465 在這段路上,經常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橋。有這樣的石板橋,也有木質的吊橋,還有很多正在修建中。

466 相較於小溪流水的細致,我覺得這樣緩慢深沉的河水更加養眼。

467 河灘上白色的卵石非常幹淨。

468 我很喜歡的一張照片,滿眼望過去都是舒服的綠。

469 溪水在這裏放慢了腳步,彌漫成一片淺灘。

470 林芝地區森林覆蓋率達到461,為中國第三大林區,西藏森林的80都集中在這裏。

471 捕捉窗外閃過的吊橋,已經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相機了,嗬嗬

472 廣茂的原始森林蘊藏了豐富的林業資源和林下產品及珍奇動植物資源。整個林芝地區由南向北,幾乎集中了從海南島到北極地區的各種植被

473 也正因為這樣,在林芝,有著“一山有四季,十裏不同天”的說法。

474 搖曳多姿的河水展現著她的萬千風情。

475 雖不是赫赫有名的大江大河,但景致卻毫不遜色。

476 在川藏線上,我們見到的沿公路向拉薩方向磕長頭的人,要比青藏線多。

477 這些在路邊休息的人也是。

由於後麵有更加近距離的交流,所以也要放在返程的時候再細說了。

478 原本就沒有陽光的天空,陰雲漸漸積了起來。

478 原本就沒有陽光的天空,陰雲漸漸積了起來。

479 路過一個小學校,正遇到放學時分。

480 終於,在車上度過了多半天之後,來到了我們在林芝最重要的一個景點巴鬆錯。

481 進入巴鬆錯景區,像納木措一樣,車子也是在崎嶇的山路上行駛。

482 這些天在西藏看到了太多的奇景,我在想,這崇山包圍之中,又將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

483 從景區門口到湖邊,大概還有幾十公裏的路程。其中有一段路是單車道。由景區工作人員手持對講機指揮上下山的車輛通行。

484 在景區內,我們看到有個小小的水電站,還有很多地方在施工。

485 巴鬆錯是尼洋河最大支流巴河中上遊的一個高山湖,從工布江達縣走川藏公路向西約50公裏左右

486 不時出現些奇山怪石,隻是天色有些陰沉。這是我們在西藏遇到的唯一一個陰天,可見其日照時間之長。我覺得天氣陰沉是因為巴鬆錯緊鄰藏東南雅魯藏布大峽穀地帶,而大峽穀是印度洋水汽北上青藏高原的通道,所以藏東南林芝到墨拖一帶特別濕潤,年降水可達2000mm以上,動植物資源也因此特別豐富。這裏的氣候是與拉薩所處的光照充足的雅魯藏布中上遊河穀有本質區別的。

487 巴鬆措雖然位於遠離城鎮的高峽深穀內,但因其林木繁茂風光旖旎而廣為外界所知,是林芝地區最早為人所知的風景區之一。

488 隨著車子漸漸接近湖邊,開闊的湖邊慢慢顯lou出來。

489 陰雲和濃霧,讓遠山像水墨畫一樣好看。深深淺淺,重重疊疊。

490 湖邊不知名的植物,為繁茂的綠色綴入點點的紅,煞是好看。

491 巴鬆錯又名錯高湖,“錯高”在藏語中是“綠色的水”的意思。湖麵海拔3700多米,以一池碧水享譽西藏,是紅教的著名神湖和聖地。

492 巴鬆錯湖中距離岸邊大約100左右,有一個湖心島,名為紮西島。從岸邊到島上用兩條浮橋相連,上島走左邊,返回走右邊。

493 浮橋寬約兩三米,就這樣飄在水麵上,在橋上可以飽覽湖麵風光。如果下大雨的話,浮橋便不能使用了。曾經有遊人因下雨被困島上的情況出現。

494 島上樹木茂盛,一塊寫著藏語的大石頭,在綠樹掩映下顏色突兀。

495 路邊見到的佛像浮雕。

496 轉了一圈來到島中心,有一小巧玲瓏的寺廟,名為“錯宗工巴寺”。它始建於吐蕃讚普時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曆史了。寺廟內原本不允許拍照,但現在變成交50塊錢可以拍照了。

寺廟內的酥油燈。

497 很多盛滿白酒的金樽,供奉著佛像。

498 可能是讓僧侶們休息的地方,現在是一位老婆婆看守著,不讓遊人隨便拍照。

499 錯宗工巴寺屬於寧瑪派寺廟。寧瑪派的特點是“男女合修”,“男女雙修”,因此在該派的寺廟門口多供奉有男女**。

500 如果不是導遊提醒,我們根本沒有注意到寺廟門口兩邊的木雕,因為很不起眼。聽說供奉它們意思是代表多生、快生。

501 沿著寺廟外圍轉一圈,還有幾個可以看的地方。

千年奇樹桃抱鬆,一樹二質,纏繞著共同生長,讓人嘖嘖稱奇。

502 透過島上的樹木遠望巴鬆錯,別有情趣。

503 這是一棵十二生肖樹,不同樣子的樹葉代表不同的生肖。有緣人可以在樹上找到屬於自己的樹葉。

504 寺廟側牆上的安全提示,沒有漢語,我們研究了一下,像是防火知識。

505 繞了一小圈後又回到寺廟所在的小廣場。這是旁邊的佛堂。島上遊人很多,香客不多見。

506 如果說,我們到羊卓雍措是為了看她的藍,那麽來巴鬆錯就是為了欣賞她的綠。但我們趕上的天氣不太好,沒有陽光,平靜的湖水綠得並不鮮豔。

507 巴鬆錯,麵積259平方公裏,湖水最深處約60米。她形似一彎新月,鑲嵌在山窩之中。

508 雖然不是拍照的好天氣,但這樣的湖水望上去,讓心都感覺很沉靜。

509 由於浮橋是飄在水麵上的,而且不寬,為了遊人的安全,橋上有工作人員催促遊人不要拍照,快速通過。所以要想拍幾張照片,還挺不容易的。

510 五彩經幡cha在河岸邊的淺灘上。

510 “巴鬆錯生態旅遊區示意圖”。

512 濃霧籠罩著大地,不時掉下一兩個細細的小雨點,空氣非常濕潤。

513 走著走著,忽然有後排的團友大呼停車,我們還以為有人暈車了,原來是天邊一道美麗的彩虹彎彎倒扣在山澗中,讓大家忍不住有拍照的衝動。

514 再仔細看看,居然不隻一條,這樣的奇景我還是第一次看到。

515 車子漸漸駛出巴鬆錯景區,但風景依舊很好。

516 一團團軟綿綿的雲朵聚集在山頂,普通的山頓時增加了幾分神秘的色彩。

517 雲彩的裏麵,是不是住著傳說中的老神仙呢

519 公路邊忽然出現的彩虹,讓我們的旅程多了幾分神奇的色彩。

520 尼洋河,雖然與同在米拉雪山發源的拉薩河從一出生開始便背道而馳,但在通過林芝後,先後匯入雅魯藏布江,一同流向印度洋。

521 八一鎮是林芝行署所在地,林芝地區政治經濟及文化中心。海拔2900米,位於尼洋河畔,距雅魯藏布與尼洋河交匯處30餘公裏,距拉薩市400多公裏。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時人民解放軍開始在此建設,故得名八一鎮。

522 “林芝地區第二中學”

523 在投宿八一鎮前,我們還有一個景點柏樹王園林。

524 柏樹王園林位於318國道旁,海撥3000米,有900多株柏樹,平均樹高30米,直徑100厘米。

525 園內的柏樹之王,樹高50米,直徑58米,樹齡約2600年,為世界之最。

526 巨柏現身,果然十分壯觀。走在他身邊,人都像是小人國來的。

527 在休息之前,我們又進店了,這裏把這段省略了。隻貼一張圖片天珠。

天珠產於喜馬拉雅山脈,是一種海洋內的腔腸動物的化石。天珠在藏民心目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在寺廟內經常可以看到僧侶手持或佩帶天珠,或供奉於佛堂之上。

天珠有老天珠與新天珠之分,由於前者的數量基本固定,全西藏不過幾千顆,因此具有非常高的收藏價值。

下圖右邊是天珠原石,左邊是半成品,中上為打磨拋光後的天珠,中下是天珠成品。

528 跟團遊有一點很不好,就是到哪裏都匆匆忙忙,沒有機會靜下來好好體會。第二天清晨,我們便上車返回拉薩。

529 山中的晨霧與浮雲融成一片。

因為有400多公裏的路要走,並且路上還有幾個景點要參觀,所以我們出發的很早。

530 前麵說過,林芝地區海拔低,氣候濕潤,生產水果蔬菜。在公路旁,就可以看到這樣的水果攤。

531 這些水果就產自路邊的果園,剛剛采摘,新鮮水靈。

532 許多自駕車的遊客也紛紛停車購買。在西藏,林芝水果非常有名,尤其是在這樣的高原地帶,看到紅紅綠綠的果子,異常誘人。

533 蘋果梨,吃起來有蘋果滋味的梨,缺點是皮比較厚,但味道不錯,值得試一試。

534 香蕉梨。顧名思義,不用我多介紹了。強烈推薦一下,皮薄肉厚,水分足,味道好,大概兩三塊錢一斤。

535 太陽漸漸升起,又是一個藍天白雲的好天氣。

在西藏,時間要比東部大概晚兩個小時,晚上九十點才天黑,當然早上天亮的也晚。

536看到一個行人,沿著公路緩慢前行,似乎並不富裕,但因為沒有看到磕頭用的護具,所以不知道是不是朝拜者。

聽導遊說,也有些信徒,在路上是不磕頭的,他們根據路程計算好需要磕多少頭,到了大昭寺或者布達拉宮門口會一齊補上。

537 這是一個路過的景點千年古堡。

相傳秀巴千年古堡是1000多年前鬆讚幹布在征戰中,為方便防禦敵軍以及方便軍隊之間的聯絡而修建,類似於長城。這樣的古堡在西藏各地均有分布,有石砌的、泥壘的、也有木製的。

538 在古堡那裏停車兩分鍾,大家拍照後我們便繼續上路了。川藏公路筆直地伸入山坳之中。

539 藏傳佛教弟子崇拜神山聖湖,因此即便是路上不知名的地方,也常常可以看到經幡飄飄。

540 時近正午,我們還在馬不停蹄的趕路,忽然公路邊出現大隊人馬。

541 從裝束上不難看出,他們都是藏傳佛教的弟子,應該是到拉薩去朝拜的。在大家的要求下,導遊讓司機kao邊停車了,因為我們很想和他們交流一下。在導遊的提示下,大家拿了一些餅幹麵包之類的食品,向他們走去。

542 其實當時我是很緊張的。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信仰,不同的觀念,甚至不同的語言我們就這樣幾十個人圍過去,他們會怎麽想呢

543 但出乎我意料的是,他們一點戒備的神色都沒有,非常友善。而且其中還有幾個男人會講漢語。隻是在麵對我們的鏡頭時,有一點羞澀和局促。

544 近處這位頭頂佛珠的中年男子,漢語講得很好,我們基本上都是從他那裏得到的關於他們的信息。

原來他們來自四川省阿壩州,是一個村子的人,沿著川藏公路一路磕長頭,目的地是拉薩大昭寺。

545 由於正值午飯時間,他們於是停下腳步,在路邊起灶做飯。我看到他們吃的基本上是糌粑和酥油茶。

與他們同行的竟還有隻可愛的小狗。看來真的差不多全村出動了。

546 看他們風塵仆仆的樣子,你能想象麽,他們今年正月就闊別家鄉。一路上,三步一磕頭,就這樣一直沿著川藏公路向著心中的聖城前進,風雨無阻。

547 婦女們燒火做飯洗碗,飯後在一邊聊天。經過同意後,我們與他們合影留念。她們不會講漢語,拍照後比劃著希望能看看自己的樣子,我把相機遞過去,她們看的很仔細,lou出孩子一樣的笑容。那個時候我突然很想哭,或許對於她們來說,擁有一張真正屬於自己的照片並不容易。

548 簡易灶台和簡單的炊具,全村人的食物都kao它們了。

549 熱騰騰的酥油茶,也許可以掃除些旅途的疲勞吧。

550 友善可愛的大叔,我湊過去看他們做糌粑,他竟然拿起一根剛剛做好的請我品嚐。完全傳統而正宗的糌粑,手工做成,可以看出手指的形狀:

551 根據他們的說法,到達大昭寺,還需要兩個月的時間,而我們的車子隻需要再用幾個小時就可以回到拉薩了。

我在這裏不想說宗教的力量有多麽神奇,我隻是很佩服這些人,並為他們的純樸和虔誠深深的感動著。我不知道他們會不會覺得很辛苦,但我知道他們很快樂。

552 一個很漂亮的小男孩兒,臉蛋像蘋果一樣好看。我問他叫什麽,他隻是望著我,我便以為他不會講漢語。沒想到問他幾歲的時候,他非常清楚地說“八歲”。原來剛剛是害羞了。走的時候給了他幾塊錢,他很靦腆的收下了。

同行的團友也有很多人慷慨解囊。我們不是藏傳佛教信徒,接濟朝拜者的目的不是為自己積德,隻是想幫助他們完成心願。

553 這也是一個漢語不錯的小夥子,我在路邊發現他和另一個同伴坐在離大部隊有些距離的地方。我對他們磕頭時用的護具很好奇,便走過去看個究竟。他很熱情,還同意手持護具,就像他們平時磕頭時戴的那樣,讓我拍照。

554 由於時間緊張,我們沒能和他們做更深入的交談,隻能匆匆上車繼續趕路。行至不遠處,已經發現有午飯後提前上路的信徒開始向著拉薩朝拜了。

其實,他們的朝拜,他們的祈禱,並不是為了自己。聽導遊說,他們多是祈求世界和平,祈求神靈賜福人間。

555 我們按照他們的身份證,抄下了地址,我想寄些照片給他們,隻是不知道什麽時候寄出合適,明年春節,他們能回到家麽

繼續下一個景點,來的時候沒有說的阿沛村。

556 阿沛村,是在阿沛#8226;阿旺晉美的故居所在地舊址上,新修建的村莊。我對它的第一印象是規劃的相當整齊,一排排小樓展現了濃鬱的藏族風情,非常精致。

557 同林芝地區的大部分村莊一樣,阿沛村也是內地援建的。

558 鮮豔的花朵盛開在村莊道路兩旁,整個村子被鮮花裝點得五彩繽紛。

559 一棟房子的門口處,雕梁畫柱,精細的仿佛一件工藝品。

560 這是村長的家,位於整個村子的中心,村口正對的地方。

561村口的老婆婆們,我比較好奇的是她們手中的紡錘,這在現在是不多見的東西。與她們合影是要收費的。

562 由於剛才與朝拜者的接觸耽誤了一些時間,因此在阿沛村隻停留了幾分鍾,之後便繼續上路,向著拉薩方向行駛去

563 一樣的青山綠水,隻是天氣與昨日不同,讓照片上多了幾分色彩。

我昨天忘記說了,林芝的西瓜很好吃,推薦一下。我們買了小小的一個,居然有六斤重,可見水分之足。

564 尼洋河的顏色卻沒有什麽變化,依舊像一條碧綠的絲帶纏繞在山穀間。細心的朋友可以看出,因為我們是返回拉薩,所以水流的方向與昨日不同。

565 來時沒有介紹的另一個景點太昭古城。

566 雖然古城就在318國道旁邊,卻是在尼洋河的另一邊。

太昭古城原名“江達”,在藏語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