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大明

第21章 授官

一聽春兒提醒,周誌偉便起身道:“定然是道宗兄來了。”

胡萬裏跟著也站起身來,除了魏一恭,這時節還真不會有其他人來登門拜訪,出的門來,便見小廝李風烈陪著魏一恭已經行到院中,見他神情陰沉,步履匆忙,兩人心裏都是一沉,看來吏部銓選的結果已經出來了。

尚離著幾步,魏一恭便微微一拱手,沉聲道:“進屋說吧,一言難盡。”

三人進屋落座,魏一恭也顧不上喝茶,開口便道:“我方才去了吏部的文選清吏司,使了五兩銀子,一個書吏才實言相告,長青授福建汀州府武平縣,八品縣丞,本中授山西潞安府平順縣,七品知縣。至於我,授山西大同府山陰縣,七品知縣。”

八品縣丞?而且還是天遠地遠的福建,胡萬裏不由暗自腹誹,玩的也太出格了點,好歹也是二甲進士出身,就授了個八品的縣丞?他不由瞥了周誌偉、魏一恭二人一眼,見兩人皆是默然不語,心知這裏麵有貓膩。

呷了口茶,他才含笑道:“怎的,兩位知縣大人似是極為不滿?”

周誌偉苦笑了一下,才道:“長青少拿咱們打趣。”

魏一恭瞥了他一眼,估摸著他可能是真不知道這其中的原委,才緩緩說道:“大同是九邊之一,這些年小王子屢屢南侵,甚至是一年數侵,入侵路線亦是變幻不定,令人防不勝防,赴任山陰縣知縣,完全要看運氣,若是遇上小王子南侵,政績就甭想了,不定還有性命之憂。”

小王子是誰?蒙古的小王子?這問題胡萬裏還真不敢問,這個小王子他是多次聽聞,好像從正德年間開始,小王子的大名就已經是人盡皆知,朝野上下,人人皆是聞之色變,因為這廝動不動就率五、六萬人來大明搶上一票,順帶還要殺幾個當官的,對於如此一個人盡皆知的公眾人物,他若是不知道的話,是很容易令人生疑的。

待的魏一恭說完,胡萬裏神情亦跟著嚴峻起來,官場還真個是軟刀子殺人的地方,略一沉吟,他才道:“山西潞安府平順縣又是何情況?”

“長青是真個不知?”周誌偉瞥了他一眼,才侃侃說道:“青羊叛亂,長青總該有所而聞吧,前後曆時五年,波及山西、河南兩省數州縣,朝廷去年動用十萬兵力才徹底平息。

這潞安府原為潞城縣,平息叛亂之後,才升格為府,平順縣更是新設縣,割黎城五裏、潞城十六裏、壺關十裏,於青羊裏開辟縣治,為的是永絕後患。”

說到這裏,他輕歎了一聲,道:“這個知縣可不是一般的苦缺,大戰之後,民生凋敝,士紳全無,民心盡失,凡事皆須親力親為,不僅事務繁難艱巨,更無丁點油水,這且不說,由於殺戮過重,百姓皆心懷怨恨,這日日皆須如履薄冰,否則便是禍不旋踵。”

嘉靖時期還有規模如此大的農民起義?胡萬裏聽的不由一愣,這年頭動用十萬兵力平叛,那可不是小事,怎的從來就未聽得提及過?這個新縣令還真不是好做的,想到這裏,他不由訝然,道:“如此說來,福建汀州府武平縣的縣丞豈非算是好的?”

聽的這話,魏一恭忍俊不住,笑道:“看把長青美的。”微微一頓,他才收斂了笑容,道:“我便是福建莆陽魏塘人,福建號稱八山一水一分田,不僅人稠地稀,而且民風彪悍,曆來官員皆視為畏途。武平那地兒我知道,三省交界之地,出了名的亂,長青此去,怕是有的罪受。”

胡萬裏微微點了點頭,武平縣丞,雖說亦是苦缺,而且隻是八品官秩,但比周誌偉、魏一恭兩人的情況卻是好上不少,至少沒什麽危險,卻不知道這其中有什麽貓膩,微微沉吟,他才道:“蔡克廉、李良他們可有消息?”

“他們至少還得等上幾日,才會有消息。”魏一恭說完,看了周誌偉一眼,略微沉吟,才遲疑著道:“長青,如今尚未開始正式銓選,能否想想法子?”

想法子?如今能有什麽法子?這種情形,明顯是有人刻意為之,難道還指望找人扳過來?微微沉吟,胡萬裏才道:“道宗兄是指找方獻夫,方大人?”

魏一恭點了點頭,道:“方大人如今是吏部尚書,他若肯出麵,不過是一句話的事。”

胡萬裏微微一笑,道:“話是如此,不過咱們隻怕連見方大人的機會都沒有。”

“長青忘了方墨宸?”魏一恭提醒道。

胡萬裏微微搖了搖頭,道:“道宗,我早說過,那些個紈絝皆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指望他們,純粹是妄想,再則,即便見的方大人亦是枉然,如今禮儀新貴之流皆是人心惶惶,豈會在這節骨眼上授人以柄?”

聽的這話,魏一恭不由苦笑道:“枉費我花了五兩銀子去打探消息。”

“五兩銀子買幾日心安,亦算值得。”周誌偉輕歎道。

見兩人這情形,胡萬裏寬慰道:“如今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這種情形,早在意料之中,無須懊惱,還是那句話,熬吧,總有雲開月明之時。”

三日後,一眾觀政進士開始銓選授官,魏一恭五兩銀子買來的消息沒有絲毫誤差,蔡克廉、李良等五人亦是盡皆外放,無一好缺,幾人細細一打聽,這才得知,高粱橋踏青,進士是什麽東西的笑話已不知如何傳了出去,並廣在京師官場流傳。

弄明白了個中原委,幾人不由暗歎倒黴,當下也不再顧忌,邀約了胡萬裏、周誌偉、魏一恭三人去水泡子的‘靜心軒’痛飲了一場。

次日一早,眾人便盡數趕到吏部‘畫字’,所有新任官員都必須經過這一關,所謂‘畫字’便是練習把自己的姓名用草體寫成一個花體字,這種字體千變萬化,已經很難認出原來是什麽字,僅僅是一個符號——花押,主要用於防奸辨偽。

習慣上這種“花押”主體都是上下各有一橫,號稱喻義“地成天平”。三天的練習養成書寫花押的習慣,萬一有必要時就可以吏部存檔的花押練習底稿進行對照,此舉主要是防止官員在赴任途中被掉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