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襲農民工

第3章 黑人向導

納納領著我們到了入住的酒店,告訴我們首要問題是要休息,以適應時差。

阿克拉位於海邊,是海洋性氣候,我們居住的酒店依海而建,清晨可以享受涼爽的海風,傍晚則能傾聽驚濤拍岸,迷蒙中我們仿佛置身於海南的三亞。原來心中的非洲印象被這徹底顛覆了。

次日清晨,在納納的向導下,我們驅車前往距離首都140公裏的城市海岸角參觀奴隸堡。汽車順著車流向城外駛去。從阿克拉到海岸角的公路算是不錯的,都是雙道水泥路,可是要開出阿克拉就費時了,由於正在建布什高速,所以塞車很嚴重。加納的車況大多都不好,要不外殼受了不同程度的碰撞,要不噴出汙染嚴重的黑氣,但這似乎並不影響駕駛者,他們依然開車搶道。路邊有很多二手輪胎和廢棄的汽車。

我們乘坐的這裏報廢車總是亮著檢查機械燈,可是司機納納還是心安理得地開著,他最關心的是汽油夠不夠。這便是不同的生活條件產生了不同的生活態度。近郊到處都是正在建設中的建築物,顯示著加納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這給外籍人員經商帶來諸多機會。

道路兩旁的二層小樓沒有整體規劃,零亂地樹立在平地、山坡上。有的小樓還沒全部竣工,但已有人入住;有的外表看似建成,內部大多沒有完工,無法居住。納納介紹說這主要是因為房主不能一次性備齊建築材料,政府隻對完全建成的建築物收取相應稅費。如此看來,加納民眾還是深諳合理避稅法門的。

遠離了城市後的所見則是大片的農村風光,成片的土地上長滿了樹木,少有農作物。有商販或當地農民在路邊擺攤銷售著僅有的木薯、香蕉、西紅柿、菠蘿、芒果等農產品。由於物資不足,大多數本地人每天僅吃一餐,盡管如此,黑人的幸福指數還是比較高的,甚至高於國人,難道“可供選擇物質與幸福指數”在這裏成反比了?

黑人熱情友好出了名的,這次我們也親身體驗到了。走在路上,黑人會主動與你打招呼,大人們會說:你好嗎、早上好等;孩子們會朝著我們高喊CHEN。這裏的孩子們眼裏的中國是成龍、李連傑和中國功夫。

沿著海岸線西進,經過三小時行程,我們到了海岸角。顧名思義,這是一座海濱城市,奴隸堡就建立在海邊,這是一處白色建築,與蔚藍色的大海相映成趣,景色怡然。

當地導遊操著帶有濃鬱口音的英語,把我們引進一個男牢。從地麵下去是一個很抖的斜坡,還是那種原始的黑黑的泥地。過了坡,裏麵黑洞洞的伸手不見五指。等眼睛慢慢適應了黑暗,才看見裏麵有個極小的透氣窗,射入一絲陽光。

這是個一百五十平米的地窖,黑黑的泥地,坑坑窪窪,角落裏有一條溝,聽導遊介紹後我和阿龍才恍然大悟,這就是黑奴們的廁所。想當年,這裏頭關押著400至600個黑奴,吃喝拉撒睡都在這暗無天日的地牢,等著船隻來押送他們去新大陸,有時一等就是三四個月,溝裏的糞便成河,瘟疫成災。

往往船隻未到,已有近一半的黑奴死在地牢裏!我們在地洞裏呆了不足二十分鍾,已經大汗淋漓,大氣都喘不過來,悶得慌。趕緊“逃”出男地牢,看外麵陽光明媚、海風徐徐,才痛感自由的珍貴!

除了男奴,奴隸商也販賣很多女黑奴,以便黑奴們在新大陸**繁殖,保證他們的自然來源。女奴的人數相對少些,女牢則更小更簡陋,真的隻是個洞了。

黑奴中如果有反抗的,就進入死牢,一個完全黑暗的洞穴。進入這裏的奴隸連食品也得不到,活活地餓死、渴死!幾百年過去了,我們站在這黑漆漆的洞裏,看著牆上絕望的黑奴們用手指刮出的條條痕跡,這垂死的掙紮依然刻骨銘心,叫人毛骨竦然!

那些幸存的黑奴們終於等到船隻到達的那一天。從地牢裏出來,這些步履維艱的奴隸們被水洗過後,得脫光身子,在拍賣廳裏像牲口一樣檢驗過後,集中侯船。

而船隻是開不進來的。因為這一帶的大西洋,風Lang巨大,遠洋船隻能等在洋中。黑奴們幾人一組,站在一道狹窄的木門前,等候木舟把他們載到大船上。狂風巨Lang吞噬了不少獨木舟,淹死不少黑奴。對黑奴們來說,從這道窄門出來,家鄉故園,從此一去不複返。這是一道不歸門!

那些挪過地牢終於上了大船的黑奴來說,真正的苦難才剛剛開始!為了獲得最大的效益,每艘販奴船總是想方設法押送最多限度的黑奴。所有的黑奴用麻繩綁住,密密麻麻地坐成一排排,吃的是僅夠維持生命的東西。這樣要過六個星期,才能抵達新大陸。途中病死的黑奴,統統就地處理,扔到大海裏。最後幸存的黑奴們,這些萬劫不複的、從基因角度來說最優良的人類品種,到了那塊未知的新大陸,繼續受苦受難,拚搏抗爭直到現代……黑奴史是非洲各地的部落首領、商賈和白人奴隸販勾結,販賣黑人戰犯的血債史,是絕無僅有的苦難史!

我們站在不歸門後,站在無數黑奴們曾經站立過的地方,望著外麵旖旎的大海,百感交集。遊客中有不少從美國過來的黑人,幾百年來和白人雜交過,已經不是很黑了,他們肅穆無言站著沉重的曆史壓得人說不出話來!幾年前奧巴馬當上美國總統後,還特地帶著妻女來到加納,參觀了不歸門。米歇兒這位黑奴的後人,看到此情此景一定也是同樣的肅穆無語!

從不歸門出來,我們來到堡內大院中,看到一塊塊的墓碑,直接嵌在院中的方磚裏。這是奴隸商販、英國殖民者的墓地。這些客死他鄉的人們,沒有後人吊唁,孤零零地躺在這海邊的堡壘裏,不知他們的靈魂是否安寧?奴隸買賣和殖**義,是人類貪婪和殘忍的實證!

離開奴隸堡的時候,我們經過設在堡內的兒童圖書館,看到加納的學生們在裏麵用功,有位老師在給他們輔導,我們的心才舒展一點。碧空煙海,Lang濤滾滾,如此開闊,何等壯觀!太陽照在白色的奴隸堡上,歲月已讓它變得斑駁,歲月或許真能衝刷痛苦?

如今這裏已經成為一個旅遊景點,眾多商販在建築物外兜售小商品和紀念品,大多數的商品都是“中國製造”。在這裏,可以盡情欣賞你好奇、喜歡的物品而不用擔心遭“碰瓷”,可以與商販們討價還價,無論交易成否都都不用擔心生糾紛,黑人仍然會說:我們是朋友!然後伸出“黑白兩麵”的大手與你握手並做出手語,以示熱情。孩子們則主動要求與你合影留念並露出純真無暇、陽光燦爛的笑容。海邊餐館林立,選了家靠海的餐館,一邊欣賞風景、一邊等候快餐,黑人歌手極為動情地唱著我們永遠聽不懂的非洲歌謠。

遠離18世紀的今天,人們在這裏享受悠閑自在的生活……離開海岸角,欣賞了加納熱帶雨林公園。晚上八點,我們結束了一天的旅行,回到阿克拉,到了酒店旁邊的皇上皇中國餐館吃了頓晚飯。不知這皇上皇跟廣州的有沒有關係,反正出品還算可以,畢竟大廚是中國人,其他無論是食客還是侍侍者都是黑人。

我覺得挺怪的,我們像是珍稀動物一樣,大堂裏唯一的華人食客。不過我估計不少中國食客都是包房的,房間裏不時傳出國語。皇上皇的菜不錯,可是量卻很少,而且價格也很高,所以我想中國人一定喜愛在國外開食店,加上小費,老板能比在國內賺得多。吃了一頓中國餐後,回到酒店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