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物語

224 重建2

224 重建 2

城南的重建,一天一個樣,葉惟世沒事就上那裏去看看。他就不明白,象秦煉這樣等於白替人造房子,自己能得到什麽好處。

相比起來,城中縣公署的建築要緩慢了。至今連縣衙的大堂都還沒有成型,真正等他造好,還不知要到什麽時候。

關起德的家裏得到了建縣公署的工程,人家那個是塊肥肉,州裏撥下了二萬兩銀來,他家得了去,懂行的人家算了,他家至少能得四千兩銀子。可是,華家這樣做什麽也沒有得到,就算以後那些人家真的把貸款都還上了,那也要好些年以後的事了。

不過,有一點葉惟世看的懂,華記不發糧食了,改成發工錢,做了工,賺了錢,再向他家買糧食,這也就和以工代賑差不多的意思。社會也安定,事情也有人做。

看著城南一天比一天好,惟世心裏也舒服。

關家拿到的工署重建,也在進行,隻是進度非常的慢。關家又要從中拿好處,那建材就不能買好的。他家到處和人討價還價的,還把主意打到了華記的建材上。華記找了借口回絕了他家,這種人就不能和他做生意的,他家已經習慣用權謀私,沒法與他公平做生意的。

由於縣公署沒有建好,惟世就暫住在貿易棧的客棧裏。而和娘就住在了鷂山上。縣裏的辦公處,就暫借了城東賓陽門外先農壇的房子。

整個縣城裏的地勢是北高南低,所以,家裏有錢的人都建房在北麵,在龍潯山麓一帶建房。所以,城北算是富人區。而城南則算是貧民窟了。這次洪水,城南遭災最為嚴重。

原先這塊地方屬於髒亂差。利用這次重建,葉惟世在秦煉,梅朵的啟發下,對這個地區重新規劃了一下。小區設計成方塊型的,裏麵的小路也拉成筆直。

惟世對與於這樣的規劃很感興趣,因為,這樣的規劃對於戶籍管理極為有好處。

城南一多半的人家,早就加入了天地會,所以,他們的房子排著隊等著日子。大家因為有了指盼,又因為許多人先去了華記的企業裏幹活,有了工錢和糧食,日子雖然不方便,但還是很安穩。又因為時下是夏天,所以也還能湊和著過。放了工,眾人也會到建築工地上去看進程,再算算自家的排行,這成了左鄰右舍談話重點。

常常聽到這樣的問話,“還有幾天輪到你家?”

那個說,“今兒輪到了王二家,再有三天就輪到我家了。”

“還是林二嫂有決斷,你看,這會子她家住所周全,不象我們還住著窩棚,夜裏的蚊子咬的人睡不好覺。”

講到了蚊子,有人說,“你們知道嗎,小賣部裏如今有蚊帳賣,每頂要六百二十文。是棉紗的,比那黃花布要好多了。”

蚊帳在這個時代,是家中的大件,南方蚊子多,蚊帳特別重要,人家窮人常用黃花布來做蚊帳,一匹黃花布倒是不貴,隻要,一百三十文錢。可是,一匹黃花布隻一尺二寸寬,二十二尺長,做成一頂帳子要用五匹這樣的布料。算下來也要六百五十文一頂,自己還要出力縫。如今小賣部裏隻要六百二十文一頂的帳子,棉紗又透氣。家庭主婦們都會算,算來比自己買麵料做還便宜。如今家裏都有人工作了,手裏擠一下,也能出些餘錢,很多人都要買一頂。於是,小賣部裏有了規定,暫時,一家隻能買一頂。

“哎,那是誰家的孩子,怎麽在這裏尿尿?你家大人不管?看看是誰家的孩子,等會兒和城管反映反映,這等不講衛生的人,就不能讓他住在我們這一塊。”一個大媽叫了起來。

那個在牆角尿尿小男孩,聽到這話,就溜了。

可是那幫大媽不依不饒地,“就是,連知縣都說了,不要隨地大小便。在我們這裏建了這麽好的茅房。可是,這人還愛在人家屋角尿尿,你們不怕臭,下回就尿自己家門前。”

“誰家這麽缺德,把孩子教成了這樣。”

“這樣的人家,就不應該讓他們住咱這,趁早搬到別處去才好。”

“要和造房子的那幾位師傅說了,取消他家造房子的資格。”

那孩子的家長聽了幾位大媽媽這樣嚷嚷,心裏自然不高興,“不就是小孩憋不住了,在這裏尿了,用的著這麽興師動眾的。小孩他小,不懂事。”

“小孩不懂事,那你也不懂事?看著他尿,也不教他不要隨地尿。”

說著說著,幾個人就吵成了一團。

如今,天地會正幫著葉惟世一起推廣衛生運動。整頓城南的市容,和生活習慣。

在規劃房屋建設的時候,秦煉為了眾人看起來方便,做了個建築地區的模型,展示給大家看,這一看,就一清二楚了。上麵,標著號,如果要問自己的位置,隻要,說出戶主的名字,貿易棧的工作人員就能通過名冊找到相應的號碼。如今,看房模成了很多人的愛好。空閑的時間,就跑來看房模。

這天,秦煉問惟世,“大哥,要不要也替你在這裏造一間屋子?那關起德的縣公署還不知道要造多少時間才能好呢。”

惟世猶豫著。

和娘倒是很願意,“如果真能住自家的房子就太好了。那縣衙的房子怎麽修都沒有自家的房子舒服。”

這倒是真話,現代人設計的房子首先是考慮舒適,而古代人的房子很多時間是考慮雕梁畫棟的裝飾。

秦煉說,“那就為你們也造一處房子,隻是,不能太過特殊了,大體上和大家的房子看上去差不多,這樣才與環境協調。”

“衛生設備有沒有?”和娘問。

“那自然不能少,隻是房子的式樣和他們差不多。”

“那自來水有沒有?”和娘已經習慣了這些。

秦煉沉吟,“那個一時不能建造,這裏沒有井,大家吃的是溪水,我想要用一條引水槽把龍潯山上的泉水引過來,成為公共水道,大家以後取水就近,而不要象現在這樣要到城外的滻溪裏去挑。”

德化城東北的龍潯山上的泉水已經為那裏的富戶人家所占用,如何能引過來?

秦煉道,“貿易棧裏想引水,淩掌櫃陪我去那山上看過,山前的溪流已經為人家所用,自然不能引,但是那山後,也有一條水源,相當豐富,現在是順著城牆往下流淌,把它引了來,就可以了。隻是要過來,必須跨過賓陽門和解阜門才能引過來。”

貿易棧位於賓陽門的北麵,把水引到那裏是很方便的,也不過隻有上百米。可是,要把水引過來到城南,那就是一個相當大的工程了。引水道要沿著城牆走,這裏人對於城牆又很重視,所以要引水還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放到地下引,那水隻能汲取如井,建自來水就困難了。

秦煉指著賓陽門和解阜門之間的一塊地方,“你們就住這裏吧,這裏的地勢比城南略高些,離貿易棧又近,有什麽事那裏的人也好來照應。以後就是去衙門也很近。”秦煉沒有告訴他們,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那裏有一小股地熱水。可以泡溫泉。

和娘非常感興趣,點頭說好。

秦煉拿出了房模讓她看,這下和娘更有興趣了。她認真的和秦煉討論著。房子也造欄杆式,那處有一個巨石,房子就圍著這塊石頭,建成一個口字。外表看上去和別人家的吊樓差不多,但是,實際的麵積要大很多。

想到將有自己的房子,和娘很興奮,和秦煉討論起居住房的細節來。

居住習慣的慣力是很大的。和娘開始嫁到華家時,對他家的沒規沒矩的生活次序很是看不慣,鬧過一陣子。但是對他們家的生活設施很快就習慣了。到處幹淨和明亮,加上房間裏有很多暗櫥壁櫥的,足夠的地方‘藏汙納垢,可使的明麵上整潔。

等她來到德化,最難適應的就是居住。一個字,髒。還有取水不方便,要有人把溪水挑到缸裏,再用。而且稍微一用水,水就用完了。縣衙裏每家送水的量是有定規的,兩擔水對於別人家已經是足夠了,可是她們怎麽都不夠用,經常是到了晚上就沒水了,所以,她不得不計劃用水。下水道基本上也沒有,用完的水就倒在院子裏,使得院子中有一塊地方始終是濕的。而且,雨稍微下的大了點,院子裏就積水.蚊蟲很多。

她懷念自來水,抽水馬桶。但是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隻能忍耐著。如今有一個機會能讓她的居住條件改善,她當然很高興。

但是,秦煉還是告訴她,那個地段在城裏相當於下隻角。

“下隻角的意思就是平民集中的生活區。城裏有錢有勢的人都在龍潯山那帶建房,那裏地勢高,不會水淹。”

“到時候關起門來過日子,誰管門外住著什麽人,實在不方便,等縣衙建好了,再搬過去。”和娘如是說著,心裏對於這點自己都表示懷疑。住了舒服的房子,誰在乎上隻角,下隻角的?如今城南在抓緊改造,誰知道是否有一天人們都要搬過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