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引:九爺萬福

第767章 搶奪人才計劃

第767章 搶奪人才計劃

身處別人的地盤,雖然也知道那些藩屬國不會輕易動他們,否則,一旦他們這些禦史在藩屬國內出事,那麽,他們加入大清的時間肯定會無限期的往後延遲,至少一代人是別想觸及長生了。

然而麵對那一副副紅著眼珠子想要吃人的臉孔,禦史們還是覺得心驚肉跳。

以前說,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現如今卻變成了,阻人長生勝於殺人全家,他們拖延可以,但也不敢做得太過分。要不真把人惹急了,給他們一個好歹,便是到時候朝廷再怎麽給他們報仇,總歸他們自個兒是沒命享福了,何必呢?

啥都沒自個兒的命珍貴!尤其是在這長生可期的時候!

張禦史安慰道:“莊親王也不用太過擔心,民意調查這一步雖然完成了,可後續還要全民學我大清文化禮儀,這沒個幾十年可是無法實現的,對於咱們這一代人基本上是沒啥影響的。”

張禦史心裏樂嗬著,左右後頭還有那些大儒們頂著呢,他們不過是做禦史的,何必事事頂在前頭招人嫌?讓那些嘴巴上整日裏之乎者也的酸儒去填坑不是更好麽?

莊親王想了想,張禦史說的也對,書同文、言同音,可不是那麽簡單的事,更何況還要學大清的禮儀文化了。於是心下釋然,拍拍幾位禦史的肩膀,說:“辛苦你們了,這朝鮮的貴族們也太過分了些。”

莊親王忽然想到一個辦法,嘿嘿笑了起來:“一會兒本王就去稟報皇上,等所有外派禦史都回國後,進行統一的論證,再實施下一步。”

幾個禦史對視一眼,不約而同的對莊親王豎起大拇指,嘿嘿嘿的笑了起來。

華夏大地經曆了幾千年的政治鬥爭,能進入朝廷高級官員序列的,哪個不是鬥爭好手?藩屬國的官員們在這方麵相比起大清的官員來就完全不夠看了,有的是辦法讓你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第二天的朝會上,幾個禦史正式的向所有朝臣們細說了這一年來在朝鮮做民意調查的結果。

“朝鮮國上下人等,都以加入大清為榮,民心可用。”

朝鮮離長白山最近,長白山天池上空有仙宮現世,有仙子臨凡之事,在朝鮮也是廣為流傳,所以這回朝鮮上層決議加入大清,才沒有引起百姓的反對。麵對長生,沒有任何人可以拒絕。

禦史們匯報過後,朝鮮使臣就激動的道:“皇上,如今禦史大人們已經證實,我朝鮮百姓對天朝上國的景仰之心,懇請皇上立刻選派大儒前往朝鮮,教化百姓。”

暹羅使臣頓時就跳了出來:“皇上萬萬不可,當初派遣禦史前往各國調查民意,都是一起出發的,如今自然也當等所有禦史都回來後,再行派遣大儒。否則,對於我等離京較遠的國家來說,就是大大的不公平了。”

安南、南掌、緬甸、愛烏罕等國也都跳了出來,大喊不公。他們身處大清的南方、西方,離京城都非常的遠,一來一回所要耗費的時間就是朝鮮的好幾倍,當然不願意看到朝鮮在長生路上先行一步。

他們早就看朝鮮不舒服了,明明最喜歡做的就是反骨仔,偏偏還裝得比誰都忠誠,又仗著離京城近,第一個做完民意調查,然後就想甩掉大家,自個兒先一步成為大清領土,好早日得到長生。

憑什麽啊!

要進大家一起進,要拖著大家一起拖著。

莊親王在一旁看著暗戳戳的笑,昨兒他就派人將朝鮮的打算告訴了各國使臣,果然,今天他們沒有辜負本王的期許。這些藩屬國的使臣們充分證明了不患寡而患不均這句話是多麽的英明。

朝鮮使臣氣急,這些雜碎,盡拖後腿!

他氣急敗壞的道:“誰讓你們離京城遠,咱們生活的土地,那是老天爺賜下的,我國和天朝的京城離得近,那是天意,天意就該我國先行一步的!”

廓爾喀(尼泊爾)使臣把衣襟一撩,嘿嘿怪笑道:“先行一步?先行一步去西天嗎?我們可以成全你!”

若論打仗,廓爾喀從來沒怕過人!

“來呀!誰怕誰!”

朝鮮使臣也不甘示弱的反唇相譏,兩國隔得那麽遠,他還就不信廓爾喀能打到朝鮮門口來。

十阿哥津津有味的看著,朝會就是這樣才有意思嘛,平時也沒人吵個嘴打個架,怪沒意思的。

眼看著就要在朝會上上演全武行,康熙咳了兩聲,藩屬國的使臣們便都消停了,等候康熙的旨意。

康熙道:“此次納藩屬國入大清,非是等閑之事,需得多方考校,如今前往其他藩屬國做民意調查的禦史團隊尚未返回,這僅有一國的調查,不足以說明問題,在這件事上,不好區別對待,待諸禦史團隊盡皆返回後,朝廷綜合考慮過後,再給出統一的意見。朝鮮使臣就再等待一些時候吧。”

原則上,康熙是要接納藩屬國加入大清的,但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他卻不可能讓那些藩屬國的人太容易就加入大清。太容易得到的東西,大多是不容易讓人珍惜的。康熙已經準備好,給藩屬國設置重重障礙,讓他們一路“過關斬將”,最終才批準他們加入。

更何況,對於朝鮮這個小弟康熙也是不大喜歡的,如何願意他們領先太多?其他的小弟都那麽聽話,怎能讓人失望傷心呢?

果然,康熙這一說,除了朝鮮,其他的藩屬國都感激涕零,紛紛表起忠心來。

這一次的朝會,以眾藩屬國使臣的勝利和朝鮮使臣的失敗而結束。

不過朝鮮使臣並不甘心,回去之後就想了個辦法。

這天九阿哥下朝回來,對芙蘇妮說起了一件在外頭聽來的趣事。

“爺,你說朝鮮使臣在大量收買貧寒士子前往朝鮮教書育人?”

“是啊,京城的寒門子弟最近可是都成了香餑餑了,朝鮮使臣開出了大價錢,廣邀大清士子前往朝鮮教化百姓,而且還是明碼實價。會三百千等蒙童書籍的,月俸一兩銀,提供一間臥室並一日三餐。有童生資格的,月俸三兩銀,贈送一個小院兒,仆人兩名,並一日三餐。有秀才功名的,月俸五兩銀,贈送一個小院兒,百畝良田,仆人六名。至於再往上的,可麵議。”

九阿哥說著搖搖頭,這朝鮮使臣腦子也還真好使。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朝鮮使臣出的價碼已經不低了。要知道,大清的官員,六品官的年俸才六十兩,也就將將和朝鮮開給秀才的籌碼一樣。

芙蘇妮笑著道:“妾身猜想,朝鮮使臣恐怕收獲並不大。”

“哦?這價碼已經不低了,芙兒怎麽會認為沒多少人願意去?”

“不是沒多少人願意去,而是可選擇的地方太多了,妾身就不相信,其他藩屬國就沒想到這一招。朝鮮能提前招人前去教化百姓,他們也可以啊。總有人不喜歡去北方的。”

九阿哥哈哈大笑,湊上去在芙蘇妮唇上重重的印了一口:“孤的芙兒真是太聰明了!你沒猜錯,朝鮮使臣剛放出話來,其他幾個國家的使臣便也都有樣學樣,現在,京城的讀書人可成了香餑餑了。孤看啊,大清馬上就要迎來一場人才流失的高峰期了。”

芙蘇妮高興極了,這就是所謂的文化輸出,文化殖民啊!隻要藩屬國的貴族們還想要長生,就會努力的推動民族融合,過上兩三代人,如今的藩屬國就是真正的大清國土了。

忽而想起一事,芙蘇妮道:“爺,您記得給汗阿瑪提個建議,年未及弱冠的大清子民,不可出國。”

“咦,這是為何?”

芙蘇妮道:“一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一般都是在人的青少年時期就養成了,而一旦養成,就很難改變。二十歲以下,正是一個人人生觀、價值觀養成的時期,若是在這個時期讓他們出了國,不說影響別人了,說不得還會被其他國家的人影響,不知自己到底是大清之人,還是他國之人了。”

後世,許多家長自以為為孩子好,小學、初中、高中就把孩子送出國讀書,結果,許多孩子習慣了國外的生活後,根本就不想回國了,也不願承認自己是華夏人了。

還有一些被國外的文化洗腦的,哈韓、哈日,恨不得自己身上沒有留著華夏民族的血。

這些受到影響的,大多都是心智發育不成熟的青少年,所以,青少年時期的教育非常的重要。大清的子民就應該在青少年時期接受最正統的愛國主義教育,知道自己的國家和民族,這樣,出國之後才不容易迷失心性。

九阿哥聽後,神色凝重:“芙兒提到的這一點,的確很重要。你放心,明日孤就向汗阿瑪進言,未行冠禮者,不可出國。”

聽了九阿哥的話後,芙蘇妮又有些躊躇了:“其實,在少年時期,出去走走看看,開開眼界也是好的,妾身那個建議,似乎有些保守了。”

九阿哥笑道:“孤知道芙兒的擔心,你放心吧,孤隻會建議,未行冠禮者,不可受聘於外國之人,但若是結伴去藩屬國遊曆卻是可以的。一個人思想容易出問題,多幾個在一起,總有能保持清醒的。再把這遊曆時間做一個規定,根據年齡的不同,遊曆時間的長短也有區別,應當就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現芙兒所擔心的那種問題了。”

芙蘇妮恍然,這不就是後世的簽證製度嗎,這樣一調整,果然好了許多。

年紀小的,出去幾天看看風景,見見世麵也就行了。年紀略大一些的,出去個十天半月的,領略一下當地的特色,有些感觸就行了。年紀再大一些,可以出去一兩月,深入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能有自己的體悟。

如此一來,既開了眼界,又不至於待得時間長了迷失自己。

再者說了,她還不相信如今這個年代,有哪個國家能比大清還要強盛的。慕強是人之本能,大清強,百姓自然引以為豪,如何會被其他國家迷惑?

芙蘇妮就滿眼崇拜的看著九阿哥,說:“爺常說自己什麽也不會,都是妾身提點的,其實是爺太謙虛了,妾身每次提出的東西總是很草率,然而爺每次都能把它修改得很是合情合理,很是符合大清的現狀,隻這一點,就證明爺的能耐在妾身之上了。”

九阿哥笑著刮了刮她的鼻子,說:“怎麽忽然感慨起來了?”

芙蘇妮聳聳鼻子,笑著說:“沒什麽,隻是覺得爺真的很棒。”

有些人,天生就是做領導的,而她這樣的,哪怕是開了掛,也隻能粗暴的碾壓,真讓她做點高難度的宮鬥、宅鬥,她就抓瞎了。幸好老天待她不薄,給了她這麽粗壯的一根金手指。

芙蘇妮又想起一事:“對了,還可以讓藩屬國自己派學生到大清來學習嘛!”

芙蘇妮興奮的跳了起來,她怎麽就忘了這個了呢?留學生啊!每年都會創造幾百億價值的留學體係,這個可是最賺錢的!

一個留學生,除了學費,還有日常的吃喝拉撒,各種消費加起來可是不低。而且能夠承擔得起留學費用的,定然都是家境殷實的,就更加不會吝嗇錢財了。

可以說,一個留學生,就能養活大清至少十個百姓!

而且,留學生到了大清,接受大清的普世教育,周圍的同學朋友也都是大清子民,完全可以潛移默化的讓他們親近大清,這可比派人出去,還要擔心被人騙走要好得多!

在芙蘇妮給九阿哥算了一筆賬之後,九阿哥高興的抱起她轉了一圈:“孤就知道,芙兒是最聰明的!”

第二天,九阿哥就和康熙密談了一番。於是,在各國使臣還沒有將第一批去藩屬國任教的士子帶走之時,康熙就下了聖旨,允許各藩屬國二十歲以下的貴族子弟和優秀的學子前來大清進入各級書院學習,特別優秀的學子,還可以得到朝廷給予的補助。

最讓使臣們激動的是,康熙聖旨上說,來大清學習的學子,隻要能考中秀才,便可申請加入大清的國籍,享受和大清百姓同等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