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大學霸

第796章 母校輔助基金會(下)

第796章 母校輔助基金會(下)

成立玉蘭工業大學專屬基金是王寧一開始就有的計劃,說實話,身為王寧的母校,玉蘭工業大學不管是否加入高校輔助基金都不太合適。。。

加入的話,玉蘭工業大學肯定會被人說閑話。

玉蘭工業大學是王寧的母校,以後有這所學校的學生申請資助的時候,審核員到底要不要通過?

達到要求了還好說,直接通過就是。萬一達不到要求呢?或者說離要求還有一些差距呢?到底要不要通過?

基金會不是普通私人基金會,上層有國家在進行管理,隨便通過的話,一旦出現問題,審核人都要跟著倒黴。要是不通過的話,會不會得罪玉蘭工業大學,以至於讓王寧都會很難做?

再說,玉蘭工業大學參加的話,勢必要拿走一部分資金。到時候,外界同樣會覺得工業大學沾了王寧的光,對玉蘭工業大學的榮譽也不好。

不參加的話,外界可能會覺得玉蘭工業大學不支持王寧,甚至會懷疑王寧的做法。

玉蘭工業大學是王寧的母校,他們都不願意參與,戶不會有什麽陷阱?會不會有什麽弊端?有些人肯定會懷疑。

就算沒有人懷疑王寧,玉蘭工業大學不支持王寧的話,外界的評價同樣不會太高。

在基金會的事情上,玉蘭工業大學跟王寧都處在比較尷尬的地位。所以王寧幹脆成立同樣的基金,不過卻是專屬於玉蘭工業大學的科研輔助基金。

雖然基金的資金肯定不能跟總基金相比,卻同樣有好處,這個基金會專屬於玉蘭工業大學,隻有玉蘭工業大學可以使用。一個是全國範圍內,一個是專屬的基金,算起來,玉蘭工業大學的自主性更大。

“這個辦法好,我一定要替全校師生好好謝謝你!”

聽到成立專屬於玉蘭工業大學的基金,吳丙白徹底放鬆下來,以後,玉蘭工業大學再次有了吸引考生的底牌了。

“不用,我也是從玉蘭工業大學走出來的學子,為母校做貢獻是我應該做的事情。隻是,等基金會成立的時候,我會跟安皖省那邊商量,采取總基金會的模式進行管理。由安皖省以及學校領導負責基金會的運轉跟監督,您以及其他前輩同樣有審核權,監督權,基金會能否成為培養人才的搖籃,就要看您的態度了!”王寧說出了自己的打算。

成立基金會其實很簡單,你有錢就能隨便成立一個,不管是普通人還是土豪,拿出一定錢財就能做慈善,大不了基金會的規模有所不同而已。

而在慈善之中,最重要的就是資金管理。不需要向外募集善款的慈善組織不談,是他們自己出錢,想怎麽花就怎麽花,也沒人管他們。隻要不是利用慈善組織為自己洗白,或者宣傳名聲,壓根沒有人管他們。

要是麵向社會的慈善基金,有一個絕對繞不過的點。征集到的善款怎麽監督,怎麽才能證明善款用到了改用的地方?這些才是最重要的地方,隻有讓外界放心,他們才能信任基金會,才會繼續捐款。否則的話,慈善基金根本成立與否根本沒有意義。

而科研基金跟普通基金又有很大區別,普通基金會的善款使用有條件追蹤到。

不管是建一所小學,買幾百本書,或者為某個困難家庭的人治病,這些東西都是有跡可循的。記錄下來之後,較真的人完全可以帶著記錄本一一尋找。

科研方麵不同,科研這東西看不見摸不著,在成果出來之前普通人根本不清楚他們在研究的是什麽。自然也不知道錢花到哪裏。

連錢花到哪裏都不知道,他們怎麽監督善款的流動,怎麽確定基金會的資金沒有被其他人挪用,沒有其他亂七八糟的黑幕?

這種情況下,內部人員的監督是很有必要的。隻有內行人才能看懂那些天書般的記錄,才能看懂科研上的花費,才能確定那些資金沒有被浪費。

除了內部之外,同樣也需要第三方的監督。

還是那句話,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潛規則。有些規則不被允許,有些規則卻被大多數人認可,那些東西沒法拿到明麵上,卻可以在私下解決。

沒有第三方的監督,內部事情完全可以內部解決,可以做出很多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不是王寧胡思亂想,人性本身就不能考驗。也許一開始他們不會亂想,等過手的資金越來越多,卻看得見摸不著的時候,一些人很容易會遵從自己的本心,稍微出手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隻要在第三方的監控之下,才能確保資金的安全。

其實何止是有三方監控,每個基金都是在社會的監督之下,不管什麽樣的基金,有心人總能從記錄中看到蛛絲馬跡。在現代化的時代,想要徹底隱藏一些東西根本就不可能。

有了各方監督之後,王寧才能放心在玉蘭工業大學成立專屬基金。

當然,也許有人覺得既然這麽麻煩,幹脆不成立母校專屬基金算了,而且還是花自己的錢給自己找麻煩,何必呢!

事情不能這麽算,短時間來看,王寧確實花錢給自己找麻煩,沒有太多賺錢的可能。實際上呢,他確實花錢給自己買名譽。

就好比很多富豪起家之後,肯定會資助自己的母校,尤其是自己畢業大學,肯定會有一筆不小的資助金,甚至專門成立獎學金。

他們難道也是花錢買麻煩?並不是,跟外界相比,同一個學校的學生總會有特殊的情感。尤其是學弟學妹們,經常聽到學長們的事跡,心中自然就會有崇拜的情緒。

有親切感,再加上有崇拜的情緒,他們進入社會之後,大部分會選擇資助者的公司。

不能說大學生都是人才,但是很多大學生確實有可取之處,經過簡單的培養之後,他們會快速學習到相應的能力,增加公司的實力。

更重要一點,有母校作為紐帶,同校生的忠誠度更高,除非遇到特殊情況,否則他們不會輕易放棄公司,他們願意跟公司一起成長。

花小小的錢買到足夠的名聲,並且搶先一步獲得人才們的肯定,甚至可以買到足夠的忠誠,這筆買賣絕對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