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大學霸

第928章 寧元素計劃(中)

第928章 寧元素計劃(中)

米國的強大毋庸置疑,即便華國擁有了眾多黑科技,即便米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泥潭之中,米國依然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很多方麵是現在的華國所無法比擬的。

在這種情況下,米國隨時可能翻身。比如說在滅亡的危機之中,各個階級全都齊心協力,收斂外部的力量修煉內力,拚著十幾年的低調,換取一飛衝天的機會。

有這個可能嗎?其實有。

要明白米國可不是華國這些國家,真的出現某些問題,某人反應的話,有關部門勢必會采取行動。米國不同,米國是資本主義國家,什麽是資本主義?其實也就是資本家,資本家是什麽?並非剝削,也並非壓榨,而是現代意義上的老板。

在老板們的企業中工作,如果有問題想要反應,並且這些問題觸犯了老板們的利益,老板們會有什麽回答?

愛幹幹,不幹滾。

這才是回答,米國也是如此,一旦米國後台達成共識,米國很有可能整合所有力量,重新積蓄崛起之力。這並非不可能,因為米國的文化就是如此。

消費主義是當今米國文化研究裏經常出現的語詞。這裏所謂“消費”並不是傳統政治經濟學範疇裏所指的對物品的需求與滿足,而是指人與物品之間的關係。

《消費社會》的作者鮑德裏亞認為消費構成當下資本主義社會的內在邏輯;米國學者詹明信所謂晚期資本主義文化邏輯也含蓋消費社會。在消費社會裏,生活中的一切都成了消費品。消費品的普遍存在證明資本主義的合理,“消費社會首先論證了資本主義平等的神話。”

]在商品消費麵前人人平等。英國學者盧瑞認為“消費文化是20世紀後半葉出現在歐美社會的物質文化的一種特殊形式。”

物質文化領域裏的消費不限於商業係統。商品由文化環境確定用途,日用品也有文化含義。盧瑞援引另兩位學者的話進一步闡明自己的論點:“商品都具有價值,其價值取決於消費者的價值觀……每個人既是價值的評判者也是被評判的對象……人們之所以選擇這些商品,是因為它們有相應的等級……”

消費體現個人身份。消費在20世紀顯得格外重要“表明了資本主義一種重大的變遷……資本主義開始需要確保人們積極地和以各種特殊的方式參與到消費社會中去。”

消費文化的前提是資本主義商品生產的擴張,生產擴張的結果是閑暇和消費活動的增長。“當人們消費商品的時候,社會關係也就顯露出來。”

上麵引文裏出現的消費社會、消費文化實際上與消費主義的說法是一回事;所涉及的消費的文化社會含義即構成消費主義問題。我們研究米國文化裏的消費主義問題,就是研究米國人已然成為生活方式的消費價值取向。“消費主義是指這樣一種生活方式:消費的目的不是為了實際需求的滿足,而是不斷追求被製造出來、被刺激起來的欲/望的滿足。換句話說,人們所消費的,不是商品和服務的使用價值,而是它們的符號象征意義。”

米國文化裏的消費主義恰呈現這一特征。米國就是由消費者構成的國度。美利堅式的消費主義灌輸給米國人的是個人成功隻有通過金錢上的成功來實現,財富是通過購買商品體現的。在當今的米國社會文化語境裏,消費是再正宗地道不過的行為了。米國人無處不與消費打交道。米國人有時也擔心失去更有意義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但他們對消費主義的不適和抨擊從來不很強烈。

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初米國學界倒是討論過消費文化並且影響深遠,論者是受法蘭克福學派影響的“新****”。他們的主要觀點是米國人被人為地拖進虛偽的消費文化,這種文化不可能真正滿足人文的需要。然而,這種論調並沒有長久的生命力,連批評米國文化的人也不太讚同他們的看法。不過,有一點不容否認:“構成了價值的等級秩序的製度保證”的炫耀式消費是與新教倫理相悖的。新教倫理和清教精神都崇尚節儉。貝爾在《資本主義文化矛盾》中一語道破:“事實上,正是資產階級經濟體係——更確切地說是自由市場——釀成了傳統資產階級價值體係的崩潰。這是米國生活中資本主義矛盾產生的根源。”

當今米國文化研究裏的消費主義問題討論側重收入的不平等以及消費主義帶來的環境惡化問題。本文認為側重這方麵的研究更貼近批評的理性。有學者將消費主義稱為新資本主義不可否認,消費主義的確將資本主義推向了一個新階段。

現代意義上的消費主義起源於19世紀末的米國。“第二次工業革命”使資本主義高速發展。1870-1900年世界工業生產比1850-1870年間增加了兩倍。作為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米國猶為引人注目。美利堅合眾國成立一百年後的19世紀80年代,工業總產值占到世界工業總產值的30%,居世界第一位。1859-1899年間,米國的工業總產值從18·8億美圓增長到114·07億美圓。

這一時期米國的鐵路發展也十分迅速,1850年鐵路線達9021英裏,居世界第一位。到1890年,米國的鐵路線已達20·82英裏。“米國的經濟已經作好了飛躍的準備。”

19世紀40年代開始,商業化的農業生產在米國出現,電氣工業同時興起,大公司大企業隨著產生。這是現代消費主義在米國產生的經濟基礎。米國產生現代意義上的消費主義的社會因素按照《資本主義文化矛盾》的作者丹尼爾·貝爾的分析是“幻覺劑哄動”取代了新教倫理。新生活方式的出現是因為米國人的感覺方式發生了變化,社會結構也發生了變化。“從米國社會高消費經濟狀態下新的購物習慣的發展,及其對新教倫理和清教精神的侵蝕中”。

“經濟衝動”代替了“宗教衝動”,換句通俗的話說:米國主流社會的生活價值觀發生了變化。勤儉持家被炫耀式消費所取代。上中產階級米國人的大多數於是耽於攫取更多的財富從而更奢侈地消費。

“家庭主婦”的消費就是一個例子。在19世紀的米國家庭裏,男子掙錢養家,女子自然管起家事。大家都期望如此,富裕的家庭也的確是這麽安排的。一部分人越來越富,階級差別於是形成。區分階級的方式之一是看婦女的衣著。對富裕的家庭來說,要保持上中產階級的身份特征非常要緊。

勞動階級婦女怎麽也買不起緊身花邊衣裙;一則太昂貴,一則幹活不方便。保持皮膚雙手的白皙完美是富裕的標誌,能看出屬於哪個階級。皮膚完美白皙表明她不用幹活。這是上流社會奢侈消費的起因之一。另一個起因是這一時期出現的婦女雜誌。這1890-1910年間,米國白領的薪水上漲了1/3。

成衣的大量生產使人們對時裝產生興趣。消費主義在19世紀米國興起的另一個因素是百貨公司的發展。SEARS等大百貨公司的郵購目錄成為新興的中產階級家庭的“願望清單”。那時侯這種小冊子已經開始做衣櫃、省力用具和罐頭冷凍加工食品的廣告了。

梅西等大百貨公司把現成的時尚貨物帶到許多大城市。這就為米國婦女提供逛商店的機會,逛的結果難免消費。百貨公司促進了消費。消費風的興起尤其對米國婦女產生了大影響。她們在購物、做飯、工作休閑等方麵都受消費之風的影響。

米國婦女還加入了百貨公司售貨員和餐廳招待的行列。19世紀末20世紀初米國城市休閑方式的特點是休閑的場所都在公園、舞廳、沙龍、電影院、賽馬場、體育館等公共場地。這一點是20世紀末的米國人抱怨失去了的東西。米國婦女這一時期越來越積極參加高爾夫、網球、自行車、槌球等戶外運動了。這些項目的一部分仍然是今天消費主義文化的內容。

此外,城市劇場把音樂喜劇這一最有米國特色的娛樂形式帶給了觀眾。有一個叫歐文·伯林的人為音樂劇寫了1000多首歌,現今的大眾文化生產者也鮮能望其項背。托馬斯·愛迪森根據音樂喜劇製作了電影短片。城市中產階級私人休閑領地也有新變化:室內照明開始有了電燈汽燈,如此,閱讀廉價通俗小說之類的消費讀物就容易了。《小婦人》等暢銷名著就是這一時期出現的。

另外,婦女教育因女子學校的推廣而得到改善。私人休閑包括音樂演奏之類的活動。米國中產階級女子當時用幾年的時間去學鋼琴、豎琴之類的樂器演奏以便在家裏為親友演奏。樂譜因此成為熱銷產品。廣告在這一時期也對消費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1870-1910年間米國日報類報紙的發行量增長了9倍。全國性的新聞機構和大報連鎖機構也是在這一時期出現的,比如“普利策”的名字就是這時出現在媒體的。

《女子居家雜誌》之類大眾消費雜誌也出現於這一時期,並且發行量不小。這些雜誌包含各種追蹤時尚趨勢的文章和美容指南之類的東西。這就促進了消費。人們開始通過占有物品來尋找自己的身份認同。婦女雜誌從一個方麵講給米國婦女灌輸了這種理想追求。婦女雜誌還刊登文章教你如何帶孩子管家務,強調雜誌的讀者應該是在成為一個好的家庭主婦的同時保持美麗和青春。雜誌上的廣告給婦女帶來新時尚理念,最後把讀者變成了消費者。19世紀末消費主義在米國出現的因素很多,上述隻是幾個方麵。總之,世紀末米國處於一個轉折時期,一個消費社會正在逐漸形成。

社會學家凡布倫在《有閑階級論》裏把米國這一時期的消費風用“炫耀式消費”的字眼來概括廣為當下的消費文化研究者所知。假如說19世紀末米國的消費主義還是以上流社會“炫耀式消費”為特征的話,20世紀20年代出現的米國消費主義則是“大眾消費”。“它的出現歸功於技術革命”和“三項社會發明”。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福特主義”的裝配流水線生產。有學者認為米國消費主義始於1913年福特汽車公司在密歇根生產流水線上駛下第一輛汽車之時。

20世紀米國消費主義大眾文化的興起按這位學者的說法“與以福特主義為代表的資本主義大規模工業生產方式有著密切聯係。”

福特主義創造了工薪階層消費模式。標準化規模化的大批量生產使工人消費得起住宅和汽車。“一天工作8小時,掙5美圓”,福特主義是用這樣的口號吸引工人加入消費主義行列的。馬克思主義文化研究是這樣分析福特主義生產方式的:資本主義用提高生活水平的策略達到“一箭雙雕”的目的。大量消費避免了生產過剩,同時社會因消費充裕而穩定。工人因此放棄對“異化勞動”和資本主義製度的抗爭。“在葛蘭西看來,現代消費主義構成了資本主義社會勞動力再生產以及整個資本主義社會體係再生產的一種新形式。”[15]無論怎樣,發端於福特主義的米國大眾消費文化在20世紀50年代後期成了“現代資本主義的核心”。

20世紀50年代的米國人因為二戰結束對經濟前景抱著樂觀主義情緒。家庭主婦們認為現在終於可以集中精力經營自己的舒適安樂窩了。電爐子、吸塵器、電冰箱等用具把婦女從繁重的家務勞動中解放出來,這一下有時間參加雞尾酒會之類的社交活動了。參加社交活動就得穿著打扮。“迪奧”和“香奈爾”之類的品牌引領著化妝品的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