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新天子

第18章 士大夫的陰謀

第18章 士大夫的陰謀

水池當中的水再也升不起淡淡的霧氣,而釜中的溫酒也變成了微涼的殘酒。然而,劉協的心卻漸漸火熱起來,這種火熱,並不是因為激動的迫切,而是因為恐懼和無知導致心髒快速跳動時的擔憂。

他雖然已經知道董卓和士大夫最終分崩離析,但直到董卓說到這裏時,他仍舊沒有聽出士人隱藏在其中的巨大.陰謀!這樣詭譎的現實碾碎了他身為穿越人士、預知曆史的優越,讓他不由對這個熟悉而陌生的世界茫然起來。

幸好,在此之後,他從董卓逐漸加重的語氣的憤怒當中,漸漸聽出了一些頭緒。

在征召名士入朝之後,周毖、伍瓊等又上言建議董卓‘京官外任’,以控製四方。董卓自然大喜,認為自己和士人的合作還是卓有成效的,讓這些士人出任地方長官,自己的勢力就可以逐漸滲透到全國,如此,結束東漢末年分崩離析的局麵,重歸一統就指日可待了。

於是在周毖、伍瓊的操作下,在京的士人尚書韓馥出任冀州牧,侍中劉岱出任兗州刺史,孔伷出任豫州刺史,張邈出任陳留太守,張谘出任南陽太守,許靖出任巴郡太守(未成行)。

當然,這樣做的結果,沒有換來董卓勢力的快速蔓延,更沒有讓他成為隻手遮天、中興漢室的名臣。換來的,隻有關東那裏傳來各個諸侯歃血為盟、起兵共討董卓的消息!並且,關東聯軍三路大軍還從魯陽、酸棗、漳河東、中、西三線滾滾而來,徹底將董卓封鎖在關中地區,徹底打開了群雄割據、幾乎要改朝換代的亂世大門!

而從董卓與世人合作到關東聯軍起兵討伐,這中間董卓與士大夫的蜜月期隻有短短的四個月。無論怎麽看,這都是一場早有預謀的詐婚……而劉協也徹底明白,董卓為何此時會對朝中的士大夫采取血腥殘酷的鎮壓所為。這一切,說白了,都是董卓在意識到自己被士大夫欺騙了感情之後做出的報複!

當愛情的蜜酒變為恨的苦酒時,殘忍的報複就是隨之而來的本能。這點,是人的天性。

“如此看來,這些士大夫果真陽奉陰違,居然這般明麵獻誠、陰下圖謀。”劉協深深歎了一口氣,雖然從內心深處講,他很想否認董卓說出的這番話。然而,站在這個真實到不能再真實的曆史環境下,他不得不承認,曆史真的隻是勝利者寫出來的謊言。

雖然,腦中還有著根深蒂固的思維定式,但這些卻架不住合乎情理的推敲和抽絲剝繭的分析。帶入化重新感受一番時,劉協發覺這一切其實早有苗頭兒。

當初董卓同袁紹謀議廢立皇帝,袁紹斷然拒絕揚長而去,逃奔冀州。董卓大怒,懸賞捉拿袁紹。周毖、伍瓊卻勸董卓說:“廢立皇帝這種大事,不是平常人所能明白的。袁紹不識大體,得罪了您以後,心裏害怕而出奔,並沒有別的想法。如今急著懸賞捉拿他,勢必會使他反叛。袁氏家族連續四世建立恩德,門生、故吏遍布天下,假若袁紹收羅豪傑以聚集徒眾,其他的豪傑便會乘機起事,那樣的話崤山以東地區就不歸您所有了。不如赦免袁紹,任命他為一個郡的太守,他因赦免而感到高興,就必定不會再有後患。”

這一細節大多被曆史模糊,但仔細推敲一番便可看出他們此時已然包藏禍心。心情迫切的董卓被其蒙蔽,認為有理,就派使臣去任命袁紹為勃海太守,封邟鄉侯。導致的結果,便是袁紹不僅免去了災禍,還有了起兵的根據地。

而建議董卓‘京官外任’,以控製四方。董卓以為他們是為自己著想,很高興就同意了。但看看這些外任的京官就能發現問題:韓馥出任冀州牧,劉岱出任兗州刺史,孔伷出任豫州刺史,張邈出任陳留太守,張谘出任南陽太守……

這五個人中前四個人都是後來起兵討伐董卓的群雄之一,最後那個南陽太守張谘雖然沒有起兵,但對袁術在他地盤裏起兵的事情也沒有幹涉(雖然也沒有支持)。另外參與討伐董卓的河內太守王匡,也是這個時候任命的。這難道是巧合嗎?應該不是,這應該是士人集團為討伐董卓所做的準備。

再看看袁紹、袁術、曹操出逃的方向。

袁紹最先離開京城,後來袁術和曹操也先後出逃。按說他們離開京城後要討伐董卓,去自己的老家招兵買馬是最容易的,那裏有家族的支持和家族在地方上的影響。若是如此,那袁紹和袁術應該去豫州的汝南郡,曹操應該去沛國的譙縣,他們老家就在這裏嘛。

但是沒有,袁紹去了冀州,袁術去了南陽,曹操去了陳留。而且在此之後不久,屬於士人集團的韓馥出任冀州牧,張谘出任南陽太守,張邈出任陳留太守,剛好可以和他們聯合。這難道不應看做是事先預謀好的嗎?

再看看‘京官外任’的區域。韓馥的冀州和王匡的河內郡在京師之北,劉岱的兗州、張邈的陳留郡在京師之東,孔伷的豫州在京師東南,張谘的南陽郡在京師之南,從北、東、南三個方向對京師洛陽形成了包圍之勢。而且袁紹、袁術、曹操不回老家,也不往別的地方跑,一個去了北邊的冀州,一個去了東邊的陳留,一個去了南邊的南陽,後來形成的討董卓聯盟的三大主力,北邊以袁紹為首,南邊以袁術為首,東邊雖然沒有首領但曹操是絕對的中堅。這怎麽看都有預謀的。

也就是說,士人集團其實很早就在下一盤很大的棋。可憐的董卓看似強大,卻不過隻是一個任由士人集團擺弄的棋子罷了。群雄起兵討董卓的背後實際上就是一個天大的陰謀,董卓對這個陰謀在近三個月的時間裏居然沒有察覺,不能不說是他的失策,也可以看出,董卓的智謀真還不具備平定亂世的水平。

董卓沒有,他劉協可以嗎?

說實話,劉協心裏一點譜兒都沒有。更多的,反而是對於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的恐懼和迷茫……

“陛下,某家今日下場,可謂前車之鑒。時至今日,陛下難道還會再受那些士人的蠱惑,最後悔不當初嗎?”董卓說這話的語氣竟然帶著一絲落寞,劉協愣愣望著這個大胖子,再看到那張肥胖凶蠻的大臉時,竟感覺自己鬼使神差升起了一絲同情。

而此時,釜中的酒已然點滴不剩,兩人的酒樽中,也隻剩下冰涼的半樽殘酒。

劉協這時再無一句話可說,他默默起身走到浴池的門前,任由窗外的月色透過高大氣派的窗欞投在自己身上,給自己身上披上一層淡淡而模糊的柔和外衣。然而,這樣微不足道的籠罩不僅沒有讓他多一分耀目,反而在光影的錯位下,讓他看起來好似正被黑暗漸漸吞噬一般。

正當董卓由落寞轉為不耐的時候,他猛然回頭,看到門外的劉協不知什麽時候已經轉過身來,對著自己露出一抹詭異和淡然的微笑。他微微舉起手中的酒樽,示意董卓一飲而盡。

“太師,明日朝會,你將得到朕最明晰的答案!”說罷,劉協將樽中之酒一飲而盡。揮手將那青銅酒爵拋入平靜的水池當中,濺起一片不大不小的浪花。

而看著劉協就此離去的背影,董卓一時竟然有些反應不過來。本能下,他想暴怒,想將那個瘦小的身子拎回來問個明白。可不知為何,這一次,他偏偏在醉怒的時刻忍住了這股衝動……

他疑惑地眨了眨眼,覺得這次麵見的漢家天子,好像跟以前有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