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新天子

第391章 科舉取士

第391章 科舉取士

“漢室現行取士之途,不過是自上而下一種碰運氣式的選擇,自未央宮至一名治世能臣之間,完全沒有一條暢通無阻的道路。士族大閥把持仕途,庸碌虛名之人浮於上,真正才幹之士隻能困於出身門第,終其一生鬱鬱不得誌。如此上下滯堵、人浮於事,漢室豈有真正中興之日?”

坐在尚書台的禦座上,劉協痛心疾首地發出幾乎類似於後世的演講。雖然,他也感覺這種做作有點惡心,但好在演講這種充滿著煽動性的話語和惺惺作態的模樣,很容易調動起一種特定的氣氛。

由此,這一停頓後,他果然看到李嚴、薑冏、楊阜、司馬朗這些人開始沉默不語,麵上露出一絲激憤之情。而就連年少老成的魯肅,眼中也閃動著一絲激動的光芒。

唯獨可惜的是,鍾繇和荀攸兩人太熟悉劉協的套路了,荀攸表現地還好些,一副正襟危坐的樣子。而鍾繇,則幹脆拿出了賈詡老狐狸裝睡的招數,輕輕打起了呼嚕——不錯,鍾繇終究還是不放心,跟著劉協來到了議事廳。但一看劉協這架勢,他就知道自己還能抓緊時間迷瞪一會兒。

事實上,劉協也不想用這樣的開場方式,但就算滿堂之人都心知肚明,劉協也要拿出這樣的姿態來:因為,劉協要的,是打破士族壟斷人才仕途這一枷鎖,解放漢室所有的階層。可偏偏諷刺的是,就算他此番依靠的心腹,也都屬於士族這一行列。

鍾繇和荀攸兩人不必多說,長社鍾氏和潁陰荀本來就是百年的士族。否則荀攸和鍾繇兩人也不會年紀輕輕便位列朝堂;至於司馬朗所屬的司馬家,半點都不亞於荀家和鍾家;而李嚴、薑冏、楊阜這三人想必前三位就要差一些,但絕不是什麽寒門子弟;最接近的,恐怕要屬魯肅,但這位富二代出身地主之家,雖說不被士族認可,但也不是什麽打鐵、種地、賣藝的可憐人家。

唯一與滿堂公卿不同的是,這些人都比較年輕,還屬於銳意進取,願為天下蒼生做些實事的有能之士。而到了如楊彪、蔡邕、周奐、種拂這樣已為一族之長的年紀,他們便會出自捍衛既得利益的關係,不假思索地拿出一份狗屁不通的取士方案,讓劉協無可奈何。

可縱然如此,依靠一群狼來可憐一大群羊,即便是一些年輕有良心的狼……這樣的事兒,還是有些尷尬啊。也由此,劉協才不會上來就擺出一副演講家的姿態。

一方麵,是為了刺激一下這些青年‘以天下為己任’的情懷,另一方麵,也讓他們得知一個信號:朕不是要跟你們商量取士究竟要不要變革,而是如何變革的!

又耗費了一炷香的時間,劉協將演講什麽惡心的手段都用上了,什麽緩慢的語音,高雅的談吐,恰到好處的手勢,溫婉和煦的笑容……甚至,捶拳頓足的激憤,和慷慨熱烈的宏聲也沒少得了,就差他當中脫下龍袍、踩著禦案咆哮了。

終於,在鍾繇差點真正睡著之前,劉協將話題引到了重點,趁著興頭兒未褪,他大聲疾呼道:“朕曾眼見一仁人誌士求奔無門,仰天悲呼蒼天不公,那種心碎,諸位愛卿可感同身受?就是那一刻,朕便想到,朝廷何不舉行一種公平競爭的模式,讓有誌報國之人都能不再受製門第出身,參加一場盡可能的公平競賽當中?”

“陛下所言,可是指對策考試?”鍾繇這時候也很艱難地睜開了眼睛,又一語道破洛霖天機。

“不錯,正是這對策考試。隻是,朕所行之法,再不是皇宮殿中一對一的策論,而是要定期或不定期舉行一場浩大的策論,廣邀天下英才,共襄盛舉。朕不要相馬,而是賽馬,要讓英才自現,讓天下才人懷牒自舉、毛遂自薦,以考試定取舍,以能力見真章。”

劉協說完這些話,看著這一次盡皆沉默不語的眾人,心中不禁浮現出了一種既驕傲莫名又惴惴不安的複雜情緒。畢竟,這套製度他雖然說得天花亂墜,但刨除那些高大情懷的外衣後,其實就是初創於隋朝、定製於唐朝、發揚光大在宋朝的科舉。

說到科舉,現代還是有些人對他有所偏見,認為科舉隻弄出了一群不識時事、隻會滿嘴之乎者也的酸丁腐儒。但事實並非如此,科舉隻在明清兩朝弄出那些人,大部分是因這兩朝以八股取士的緣故。

事實上,倘若將科舉的範圍放大一些,就可看出現代一些人才選拔、公務員考試,其實也無非就是科舉這一方式而已。什麽什麽筆試麵試,基礎知識專業知識,難道你不覺得很眼熟?

中國科舉製度的產生是曆史的必然和一大進步,它所一直堅持的是‘自由報名、公開考試、平等競爭、擇優取仕’的原則,它對我國古代社會的選官製度,特別是對漢代的察舉和征辟製、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製,是一個直接有力的替代和否定。給廣大中小地主和平民百姓通過科舉的階梯而入仕以登上曆史的政治舞台,提供了一個公平競爭的平台、機會和條件。

這種做法擴展了統治集團的社會基礎,打破了官僚世家倚仗門蔭資曆對政權的壟斷,為中小地主乃至平民開辟了入仕途徑,形成了由下層社會到上流社會的政治通道。最簡單的道理,有水平能力的人都想著當官兒而不去想著造反,天下還能亂到哪兒去?

縱觀整個中國曆史,任何起義或者造反想要成功,都需要有知識分子的輔佐。否則,就會如黃巾起義一般,隻能轟轟烈烈幹上一場,卻因為沒有完善可行的統治手段和能力而最後宣告破產。後人誇讚李世民‘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這句話中,也有這一層隱含的意思。

並且,科舉製將教育製度與選官製度結合為一個整體,在一定程度上還保證了官員隊伍的知識化,有利於陶冶官吏的操守品行。在文化層次上,科舉又保證了社會思想與統治思想的高度融合,在維持社會穩定方麵有明顯作用。

因此說,科舉製度是中國曆史上,也是世界曆史上最具開創性和平等性的官吏人才選拔製度。而這種不分門第,以才選士的做法,一直被西方所推崇,孫中山甚至說過,科舉製是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一種新興且適應當前社會的製度,並不能隻因看到它一麵的糟粕,就將它扔至曆史的垃圾堆當中。更何況,那麵糟粕也並不是它本身的所帶的特有屬性,隻是被人為扭曲才造成的。劉協認為,隻要自己可以取科舉‘自由報名、公開考試、平等競爭、擇優取仕’的精華,進而放在活生生的社會生態中一步步完善調整,終究可以成為一項偉大的創舉。

可等了足足有一炷香的時間後,劉協發現議事廳的情況算不上太好,但也不算太糟。好的一麵,是在場眾人都默默點頭,肯定了科舉是目前最適合漢室取士改革的方法。可糟糕的一麵,便是誰也不願第一個開口將這話說出來。

於是,劉協便不得不要開始點名,將話題挑明。但就在他準備喊楊修的時候,議事廳的一角,卻傳來一個略帶玩味的聲音:“陛下,如此看來,您此番便是打算將三年之功,用在今朝與士大夫的一番血戰之上?”

劉協定睛看向一臉玩味甚至還帶著一絲挑釁神情的司馬懿,終於也手心微微出汗。他知道,這一次,的確如司馬懿所言,是自己皇權對士權發動的一次真正挑戰。之前,不論自己如何改革商業、改革土地、甚至改革兵製,這些士大夫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隱忍。畢竟,商業、土地、兵製這些都不太觸及士族的根本,而這一次,劉協卻是要釜底抽薪了。

“你說的不錯,朕此番所為,的確就是要在未央宮中,發動起一場沒有硝煙、沒有流血,但絕對會有人犧牲、也會天地變色的大戰役了……”輕輕將手心的汗抹在自己的脖頸上,劉協臉色平靜,用一抹平靜、從容,但卻堅定冷漠的聲音回到。甚至,他還盡量保持了自己一貫如常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