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新天子

第557章 五句話的談判

第557章 五句話的談判

在漢中大軍總統帥、絕對隱藏極深的忠臣間諜張衛幫助下,呂布理所當然地打贏了下辨城那場戰役。並且,在張衛極其生動的誇張表情下,下辨城也隨即自然而然地成為了漢軍的囊中之物。

這樣的消息傳回漢中,整個天師道教眾為之震恐。雖然下辨以南還有箕穀關天險,也有定軍山倚為屏障。但麵對呂布那般神出鬼沒以及迅疾如火的攻勢,張魯真心不覺得,即便自己這位‘師君’親臨、率眾捍衛天師正道就能夠阻擋得住呂布。

好在同這個消息一齊傳過來的,還有呂布進駐下辨城後,便沒有再表現出野心勃勃架勢的消息。據聞呂布攻下下辨後張榜安民,派遣麾下將士穩定治安,對百姓也秋毫無犯,搞得就好像下辨城隻在一天內換了城旗之外,就沒有什麽動靜了。

甚至,對於平民百姓來說,他們還得到了莫大的兩項好處:那就是呂布還開倉放糧了一日,主動接濟了貧苦。雖然下辨有義舍這類救濟貧苦的建築,百姓們也沒有太過主動親近漢軍,但至少他們收到了漢軍的好意。最重要的是,那些並州狼騎入城時還將趁機作亂的地痞無賴一網打盡,收入了大牢,使得下辨一城未見動亂,反而更安寧祥和了不少。

但這樣的消息並不能讓麵臨滅頂之災的張魯有絲毫的放鬆,直至兩日後,他得知了漢室使臣雍州別駕楊阜帶著張衛前來談判的消息後,他才深深地吐了一口氣,將連日都提到嗓子眼的心又重新咽回了肚子裏。

再之後,僅僅隻是一天的時間內,那份漢室同張魯的城下之盟便已達成。其效率讓整個天下都為之驚歎:這可是兩家勢力的寸土必爭的談判,怎麽搞得就跟過家家一樣!

可後來的事實證明,與漢室在兗州同曹操精打細算、甚至動用了無數陰謀陽謀才談下來的協議相比,這份快得簡直不像話的漢中協議,卻得到了十分貫徹且長久地執行。甚至在未來的幾年間,這份協議還一直成為各大諸侯勢力傾慕謳歌的典範。

隻是那些外人永遠不知道,這份協議的基礎,根本不是建立在漢室和張魯雙方都宣稱以誠為本上的。

楊阜見到張魯開始談判後,除了一些必要的寒暄之外,隻說了五句話,就讓張魯十分幹脆地簽訂了協議。

“溫侯大軍枕戈待旦,上下皆欲揮軍南下。漢室軍製,得軍功首級者得田畝封賞,所以,溫侯與我壓製此事很是艱難,這些師君是清楚的吧?”這是楊阜的第一句話,上來便直言不諱地打擊著張魯的心中殘留的僥幸。

於身份而言,楊阜乃漢室使臣,而張魯不過是得不到漢室正統承認的一支教派力量;於實力而言,如今楊阜所代表的漢室連番大勝,張魯這支敗軍毫無還手之力;兩項條件一疊加,莫說楊阜隻是就事論事,便是真正羞辱了張魯,張魯也必須生生將怨氣咽到肚裏去,並且還得拿出心悅誠服的表情來。

楊阜的第二句話,則更簡單,他揮手一指身旁的張衛、閻圃及漢中各大將領,淡淡說道:“此乃師君親近之人,師君雖以不義謀反漢室,但陛下仁慈,隻想以德報怨,化幹戈為玉帛。”

對於這句話,張魯隻能擺出一張又羞愧、又感激的臉色來,對著楊阜作揖不已。那副景象,就跟張魯家養了幾隻不聽話的小花貓,跑到別人家調皮了一番被人送了回來一樣。

說第三句話的時候,楊阜已然站了起來,漸漸掌握了整個談判的主動。卻又十分適宜且聰明地給張魯拋下了一枚誘餌:“陛下在長安也曾品讀了一番天師道的經卷,對於天師一道教化百姓、安撫蠻夷之舉甚感欣慰,於是詔令天下宣天師道為正道,允許師君大力弘揚。”

這話一出口,張魯當即率滿堂漢中文武對楊阜施君臣大禮,北向朝君。倘若不是大堂廳外還有不少衣甲鮮明的武卒侍立,所有人都會認為這番景象,就是漢朝使臣出使一處忠心漢室的藩國而已。

談判到了這裏,基調已然定下,甚至說便已經成功了。但就如所有事情都不會一帆風順一般,閻圃這位敗將卻忽然跳了出來,對著楊阜施了一禮道:“陛下如此寬宏大量,我等漢中上下皆感激不盡。然天下亂世,師君在此撫民教化,救濟關中百姓萬餘,不說有功但也無過,漢庭總不會做那罔殺功臣之事吧?”

楊阜聞言嗤笑了一聲,他當然明白閻圃的意思。雖然閻圃將話說得很含蓄,但無非就是表明漢中勢力不想成為漢室的附庸傀儡而已:曆來城下之盟向來苛刻,何況漢室已然開出如此優渥的條件,閻圃有這樣的擔心也是正常的。

“陛下已有詔令,拜師君為天策將軍,允許師君在漢中一地開府設署。”楊阜先將這句話講出來,給張魯吃了一顆定心丸。

誰都知道,如今將軍之職已經不值錢了,各地作亂諸侯都開始僭越冊封手下將領為中郎將,淮南袁術那裏更直接無視禮製拜起將軍。這便讓前漢戰時則立、戰後則銷的‘將軍’一下跌份起來。

不過,相較而言,漢室將軍的含金量還是挺足的。放眼整個漢庭朝堂,如今隻有賈詡和荀攸兩人享受將軍之職。就算是當初的奮武將軍呂布,目前已隻是奮武中郎將而已。由此,這就讓漢室隨便一個校尉出去,都能甩那些諸侯將軍幾條街去。畢竟,漢室的俸祿、權力和榮譽方麵,可都是得到整個天下認可的。

但將軍一職值錢不值錢另說,最重要的是劉協給了張魯開府設署的權限。誰都知道這個權限比之一方的州牧更厲害、更尊崇,漢朝唯有車騎將軍為尊者,才可能有這般殊榮,劉協給張魯這等權限,實際上便是默認了張魯在漢中一地的割地自治。

當然,這與之前還是有一點不同的。假如說之前張魯這方勢力就是一隻沒人認領的野狗,那他現在得到了劉協的冊封,就相當於有了銘牌的家犬。雖然名頭上好聽了不少,但以後做事多多少少也得看一些漢室的眼色了。

說完這句,楊阜又悠悠拿出了一封奏表,對著張魯笑道:“更何況,陛下是當真期待師君回頭是岸。否則,若是準了這份奏表,師君覺得漢中一地還可保全乎?”

張魯躬身接下那份奏表後,臉色瞬間變得慘白。隨即閻圃看過之後,更是如遭雷殛,震恐莫名。

那封奏文內容,其實也簡單,不過是益州牧劉焉稱病,欲另朝堂放歸質子奉老以全孝道而已。但在政治刀尖上跳舞的張魯和閻圃,卻在第一時間便明白了劉協的深意。

這事兒跟曆史有所不同,曆史上這一年劉焉按說早就該蹬腿兒了,可劉協的穿越了改變了李傕、郭汜禍亂長安的慘劇,就使得曆史上劉焉留在朝中的長子左中郎將劉範和次子治書禦史劉誕,與征西將軍馬騰策劃進攻長安、最後事敗被殺一事根本沒有發生。

所以,劉焉的三個兒子在長安都活得好好的,劉焉老同誌或許就因為避免了思念兒子這傷心事,而堅強地挺到了興平二年,比曆史上已多活了一年。

但劉焉割據益州已然數年,膝下卻再沒有生出一個兒子來。他這幾年連年上書懇求劉協放歸他的兒子,用意不言而喻。倘若劉協有心圖謀漢中,隻需答應劉焉這個請求,那麽門前有呂布戰無不勝,屋後院又有益州大兵壓境,張魯想保住漢中,簡直就跟癡人說夢一般。

由此,接下來楊阜的第五句話,就全是漢室對張魯提出了的一係列要求了。包括張魯必須昭告天下投誠漢室、連年向漢室供奉錢糧、讓出斜穀關及散關等重要軍事戰地,甚至漢中兵力至少在名義上有著聽奉漢室調遣、配合漢室軍事行動等要求。

理所當然地,這些條件,張魯根本沒有一句反駁,幹脆甚至有些催促地就讓楊阜拿出了早已擬好的協議,龍飛鳳舞地簽上了自己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