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霸天下

第四十七章戰局平衡

第四十七章戰局平衡

在任何時代,烏合之眾的軍隊和正規的軍隊都是不能相比的,對於正規軍隊來說,同伴的死亡隻會加重他們的殺氣和複仇的怒火,能夠從同伴的屍體上跨過去,繼續向前衝,為同伴報仇。但是對於烏合之眾的軍隊,大量的同伴死亡隻會加大他們心中的陰影,使他們更加害怕,甚至於會導致士氣全無。

趙弘的軍隊算不上是烏合之眾,但是也算不上是正規軍隊,隻能說是比烏合之眾好一些。所以,在前有龐德一刀之威,後有官軍預伏弓箭的射擊,黃巾軍向前猛衝的勇氣基本上被瓦解了,衝鋒的勢頭已經開始緩鈍了。

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現在黃巾軍的士氣已經衰落了,雖然是這樣,但是畢竟人數比官兵多了一倍,如果一旦交鋒,久未操練的官軍也不一定能夠占據優勢,即使占了優勢,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情楊奉也是不會做的。

看到黃巾軍的衝勢一緩,楊奉便覺得時機到了,伸手摘下弓箭,瞄準趙弘射去。早有張曼成的例子在前麵,趙弘知道官軍之中有一個神射手(趙弘不知道黃忠此刻不在楊奉軍中),所以對此特別注意,發覺有弓箭射來,急忙一低頭,弓箭堪堪擦著頭巾過去,將身後的一名偏將射死。

這一箭的威力甚大,不但將趙弘嚇得不輕,更是有此一箭使得黃巾軍想到了張曼成的死狀,軍心大震,這一箭真正擊垮了黃巾軍的士氣。看到自己的這一箭起到了很好的攻心戰術,楊奉忙收起弓箭,舉起七龍三叉戟,率領官軍迎了上去。

此時的黃巾軍已經士氣全無,幾乎是兵無戰力,再加上官軍這邊有楊奉、龐德、高順、成廉等武藝高強的大將,這次的交鋒幾乎是一麵倒的狀況,無數黃巾軍倒在了官軍的刀下,楊奉、龐德、高順、成廉四人更是無人可擋,黃巾軍很快就敗下陣去,楊奉趁勢率軍掩殺一陣,直殺到宛城城下才收兵回營。

這一仗殺敵一萬兩千人,俘虜兩萬,收繳的軍械物資更是無數,趙弘僅率領兩萬多人逃回宛城之內,而官軍僅僅隻有四千的傷亡,可謂大勝。

這次的勝利是由於楊奉的合理安排和計劃,一步步打擊了黃巾軍的士氣,最後才能夠以三萬對六萬取得了大勝,不但增加了楊奉率領官軍的士氣,就連在鎮平收得的一萬官兵也從失敗的陰影中走了出來,士氣大振。

雖然城內的黃巾軍還有十二萬之多,趙弘卻不敢再出城了。每天任由官軍在外麵叫罵,就是龜縮不出,既然趙弘不敢出城,麵對高大的宛城,楊奉等人也是無可奈何。自上次之戰後,楊奉將俘虜的兩萬士兵中的老弱病殘遣散回鄉,將剩下的一萬五千青壯分編入各營之中,使得楊奉的兵力達到了六萬人。

看到趙弘龜縮不出,楊奉也沒有強行攻城的意思,在守軍的數量是自己兩倍的情況下,選擇攻城是最不理智的做法。楊奉每日命令龐德、高順、成廉輪流到城前叫罵一陣,自己卻躲在營中練起兵來。

由於漢末一直沒有大的動亂,所以官軍平日缺乏訓練,在遇到像黃巾暴動這樣的大叛亂的時候,官軍的軍紀鬆懈和戰鬥力太弱的弊病一一暴露出來,雖然軍紀經過楊奉的加強,但是戰鬥力的增強卻非一天兩天便可以做到的,所以,既然趙弘龜縮不出,楊奉每天除了派出一名大將叫陣以外,就是和剩下兩人一起練兵,同時也是能有時間思考能夠攻取宛城的計策。

趙弘本以為自己堅決不出戰,過不了多日楊奉便會退兵,沒想到楊奉竟然在這裏練起兵來,絲毫沒有退兵的意思,並且好像楊奉根本就沒有將自己放在眼中。雖然是惱怒異常,但是趙弘也隻能在心中惱,要說出來大戰一場,發泄發泄,趙弘還是不敢幹的。

就在楊奉和趙弘在宛城相持的時候,其他三路大軍也有消息傳來。

先是朱儶由於沒有將波才放在眼中,貿然重兵出擊,結果竟被波才圍困在陽翟,經過一天一夜的奮力拚殺,朱儶終於能夠僅率領數十騎突圍而去,投靠皇甫嵩,手下三萬官軍全部戰死陽翟。

本來皇甫嵩和波才一部已經在長社(今河南長葛東北)相持,雖然皇甫嵩的兵力隻有四萬,而波才的這部分軍隊卻有八萬之眾,但是皇甫嵩指揮調度得當,黃巾軍雖然也曾多次對皇甫嵩的營寨發動試探性的攻擊,卻都是無功而返,甚至還折損了數千兵馬。

於是,在經過幾次試探之後,黃巾軍便和皇甫嵩在長社僵持起來。但是,由於朱儶的戰敗,波才親率另外六萬大軍到來,便打破了長社官軍和黃巾軍之間的平衡。黃巾軍激增到了十四萬,而官軍卻隻有三萬六千人,皇甫嵩的軍隊被黃巾軍團團圍困起來,形勢甚是危機。

由於皇甫嵩善於防守,在麵對十四萬大軍的不斷攻擊之下,每次也都能將敵軍擊退,保持部不敗之局。但是,由於糧草的供給路線已經被黃巾軍截斷。倘若三個月內再沒有破敵妙計,皇甫嵩也隻能率軍突圍了,恐怕結果會和朱儶一樣,僅能突圍數十人而已。

若是皇甫嵩一部再戰敗,一旦波才的大軍和廣宗城內張角的大軍裏應外合,盧植也躲不開戰敗的噩運。三路大軍若是相繼戰敗,楊奉也隻能選擇退兵,否則便會有全軍覆沒的危險,所以皇甫嵩的長社之戰至關重要。

但是楊奉卻是一點都不擔心,因為在曆史上,被稱為黃巾之亂轉折點的長社之戰正是以皇甫嵩的大勝而告終,從而使得黃巾軍的主力僅存張角一部。後來再有張角的突然病逝,黃巾起義也就算是基本結束了。

雖然不擔心皇甫嵩會失敗,但是楊奉仍然想盡早結束南陽的戰事,好盡快率部到達長社,如此大的功勞豈能讓皇甫嵩一人獨享,長社的大火也不能讓皇甫嵩一人來放。根據曆史記載,長社大火之後,波才部會徹底潰敗。

之後,皇甫嵩又會合朱儁、曹操三軍合擊,黃巾軍數萬人被殺。皇甫嵩、朱儁乘勝進擊汝南、陳國黃巾軍,敗波才部於陽翟(今河南禹縣),波才戰死;又敗彭脫部於西華(今河南西華南)。八月,再敗東郡(郡治濮陽,今河南濮陽市西南)黃巾軍卜已部於蒼亭,屠殺義軍7000餘人,卜已亦被俘殺。東郡、汝南、潁川三郡黃巾主力覆滅,成就了皇甫嵩漢末第一名將的榮耀。

和皇甫嵩、朱儶相比,盧植一軍的情況似乎要好一些。

此時的盧植正在廣宗城和張角相持,盧植軍有五萬人,廣宗城內的黃巾軍卻有十萬之眾,並且黃巾大將張梁、管亥、褚燕等人皆在廣宗城內,所以經過幾次試探性的交鋒之後,雙方均是互有勝負。盧植沒有將廣宗城一戰拿下的實力,張角也不能將盧植一軍全殲,再者說張角現在正在重病期間,不可能進行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現在,朝廷的四路大軍,除了朱儶已經兵敗投靠了皇甫嵩之外,其餘三路大軍均是和黃巾軍已經形成了相持。看似戰局已經平緩,但是一旦其中的一個相持的平衡被打破,整個戰局就會被改變,孰勝孰敗,就要看第一個戰鬥的結束是哪方取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