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霸天下

第一百七十二章遊說徐晃

第一百七十二章遊說徐晃

是夜,徐晃正在營中看書,忽然有人來報,說是賈詡造訪。徐晃心中甚是奇怪,心想,我隻是一個小將,這賈詡乃是皇上跟前的紅人,聽說這次皇上之所以能夠擺脫李郭和牛輔的控製,賈詡居功甚偉,但是他三更半夜來到我這裏不知有什麽事情。並且,這一段時間,這個賈詡總是有事沒事地找機會和自己聊上幾句,不知是什麽用意,雖然如此想,徐晃還是親自來到營外迎接。

賈詡看到徐晃親自出來,“嗬嗬”一笑,對徐晃道:“賈詡深夜冒昧,沒有打擾公明休息吧。”

徐晃道:“哪裏,隻是賈先生深夜造訪,不知有何重要軍情?”

賈詡依然是樂嗬嗬道:“也沒有什麽重要軍情,隻是想和公明探討一個問題。”

兩人邊說邊向營帳走去,此時已經到達帳內,賈詡讓徐晃屏退左右,對徐晃道:“公明一身本領,如何跟了李樂,隻做了個小將,真是暴殄天物。”

徐晃和賈詡沒有過多地交往,不敢輕吐真言,道:“楊大人對晃有知遇之恩,更是愛護有加,晃跟隨楊大人也足矣。”

賈詡心裏明白這不是徐晃的真心話,微微一笑道:“李樂此人無勇無謀,胸無大誌,難成大事,他日一旦兵敗,公明豈非浪費了這一身本領。”賈詡的這句話,真是說到徐晃的心坎上了,徐晃也明白李樂並不是什麽可以托付的明主,隻是礙於李樂的知遇之恩,一時也沒有好的去處,便暫時屈身在此。

賈詡見徐晃低頭不語,知道剛才的話起了作用,便繼續道:“其實詡之前也是和公明的情況一樣,暫時屈身在董卓手下,詡也看出董卓非長久之人,也是一直沒有遇到明主,但是直到有一天,賈詡才明白了什麽才是明主,當時賈詡和他總共也隻有寥寥數語,便投靠在了主公麾下。”

徐晃向來知道賈詡的智慧,能讓賈詡這樣的人甘心俯首的人必然不是一般人,看來今晚賈詡來到自己這裏也是替那人做說客,想來此人必然是東方諸侯之一,會是誰呢,袁紹、呂布、袁術、孫堅、劉表……

忽然,徐晃想起了一人,難道是他,想到這裏,徐晃便對賈詡道:“晃至今日才知道原來賈先生竟然是鎮北大將軍的高參,怪不得李榷、郭汜被先生玩弄於股掌之中,看來今晚賈先生也是為楊鎮北來做說客的吧。”

賈詡心中不由暗暗佩服徐晃的聰明,更是佩服李樂識人的眼光,嗬嗬一笑道:“和聰明人說話就是不須過於費神,賈詡隻說了一句話公明便已猜出。既然這樣,詡也就不再隱瞞,直話直說,不知公明以為如何?”

徐晃也早就聽說過楊奉此人,智平青州、全得冀州、馳援徐州、巧得袞州,年紀輕輕便已成為了四州之主(其實說是五州之主也不為過,並州畢竟是他老子的天下,隻是考慮到後麵並州會發生一些事情,現暫時為四州之主),手下能人異士更是甚多,徐晃對楊奉也是甚是仰慕。

賈詡又道:“方才公明說的不錯,此次賈詡便是奉主公之命來請公明,如今陛下已經脫離李榷、牛輔的掌握,前方並無危險,公明也可以放心了,至於李樂那裏,公明更不必多做牽掛,畢竟公明為李樂建功累累,也算是報答了其知遇之恩。”

徐晃低頭沉吟了一會,道:“晃並非是完全擔心楊將軍,更是為陛下憂慮。如今李郭二人大勢已去,退回西涼,不足為慮。然而牛輔在槐裏還有大軍五萬,一旦兵發長安,楊將軍豈能阻擋,皇上還會再次落入牛輔手中。”

賈詡心中佩服徐晃的忠心,歎了一口氣道:“公明忠義,如今天下大亂,皇權旁落,諸侯各自為政,互相攻伐,全然不將天子放在眼中,如今的情勢較之東周之況更為不及,更難得公明卻依然心存陛下,天下之人若是都如公明這般,大漢何至於到了今日的地步。”

徐晃聽出了賈詡話外之音,臉上微微一紅,道:“先生之意,晃豈能不知,晃本也並沒有準備一直守護在陛下身邊。晃乃是一武夫,不懂政治,若是上陣殺敵還能馬馬虎虎,若是輔政為國,卻是完全不可。”

賈詡嗬嗬一笑道:“公明謙虛了,如今海內大亂,君非君,臣非臣,眾諸侯皆是各藏私心,而且先皇死於董卓之手,當今皇上乃是李榷、郭汜二人所立,更為天下諸侯不能景從。長安李郭、牛輔之亂,天下竟然無一諸侯出兵相助,由此可看出漢室亡日已近,天下百姓更是渴望早出明主,一統天下。”

徐晃大驚道:“此乃大逆不道之言,先生豈敢亂說。”

賈詡“哼”了一聲,撇撇嘴道:“大逆不道,公明怎的也是如此迂腐。天下向為有德者居之,當年漢高祖劉邦既能斬白蛇起義,奪取大秦天下,如今為何不能再有人站出來,順應民心,奪取漢家天下。我問公明一句,若想海內生平,百姓安居樂業,需要什麽樣的條件?”

徐晃微一沉吟道:“若想天下太平,首先的條件必須是皇上聖明,大臣忠心,君臣一體,方可做到。”

“公明所言甚是,隻是公明覺得目前天下的形勢可是如此?”

徐晃微微歎了一口氣,一臉迷茫道:“這……”

賈詡道:“還是我替公明說吧。自桓靈二帝以來,朝政昏庸,買官倒爵,更是寵信宦官,打擊清流,天下百姓不堪重負,這才有張角的黃巾起義,意在推翻漢朝統治。靈帝之後,董卓篡權,肆無忌憚,不但**後宮,更是廢少帝而立獻帝,後又親手殺死獻帝。董卓之後,李郭二人為了不被天下諸侯討伐,另立新帝,以為傀儡,試想在天下諸侯的眼中這皇權沒有了半分的威嚴,似乎任何人帶兵進了長安都可以操縱。”

賈詡說的一點不錯,徐晃雖然想反駁,卻又覺得根本沒有什麽話可以進行反駁,隻得繼續沉默。

賈詡繼續道:“詡也知道公明一心忠於漢室,但是公明目前選擇的隻是小義而非大義。”

小義,大義,徐晃頗覺新奇,不禁出口問道:“何為小義?何為大義?”

賈詡見勾起了徐晃的好奇,心中不禁暗暗得意,更是佩服楊奉。

賈詡力勸徐晃的這些話都是楊奉教授的,楊奉知道在三國的大將之中,徐晃也算是一個比較忠於漢室的,並且有著自己的思想,不容易被別人勸說,所以便給賈詡寫了一封信,告之以勸降徐晃的方法。

賈詡道:“小義者,正如公明這般,心存漢室,對皇上忠心,隻想讓皇上得到他應該得到的皇權和天下。大義者,如我家主公,則是心存天下,對百姓負責,是想讓天下百姓早日脫離戰火,從此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一旦條件成熟,更可東征西伐,開疆擴土。主公曾對我說過一句話,詡終此一生都不敢忘記,水可載舟,也可覆舟,一個帝王若不能以天下百姓為重,這天下就不該屬於他。”

“水可載舟,也可覆舟,一個帝王若不能以天下百姓為重,這天下就不該屬於他”,徐晃輕輕念著,不禁眼前一亮,似乎看到了天下百姓幸福安康的盛世局麵,“聽先生一席話,晃茅塞頓開,今日方知天下竟有如此大義者,晃以前真是懵懂度日,請先生轉告主公,晃願歸附主公,助主公一統天下。”

賈詡大喜道:“有公明相助,主公如虎添翼也。”

於是,當夜徐晃便在營中給李樂留下一封書信,隨同賈詡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