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韻

第五十二章 婚事(1)

(本書首發於一起看文學網,簡稱QB5200文學網,請支持正版訂閱,維護作者權益。)(求訂閱啊!這個月若是不能衝到訂閱榜前二十,女兒就得綴學!隻能盼望讀者大大們的支持哂……)聽到朱元璋地話後,商羽頓時便明白以義軍小朝廷韓林兒這番用意,和州取下後,朱元璋才能順利成為翼元帥,並且將掌握實質性地軍權。

“翼元帥?那商羽便應該盡早將那些攻城兵器製作完成,以交付大軍使用!您是這番用意吧?”商羽想到這裏不由說道。

“賢弟!此番萬歲下旨命本帥先取和州,後取集慶方可名符其實地豎起翼元帥大旗,但大戰之前需要大軍修整與訓練,並且還要將輜重糧草準備得當方可行軍。本帥隻能給你四個月時間,將攻城弩炮還有這種排弩裝備於我軍,若有任何需要你盡可送信給本帥,你可能做到?”朱元璋此時眼冒奇光地望向商羽說道。

商羽聽後沉吟半晌,思索道:“若是能盡快將諸多工匠在外麵引入來安縣,我方可將這些製作兵器之事完成,但目前首先要鞏固江防,而集慶府對我軍的盤查勢必更加嚴謹,這時鐵器坊劉管事潛入江浙一帶勢必困難重重,若是要帶回人來想必更是難上加難,這卻如何是好?”

朱元璋見商羽許久不語,凝視著商羽問道:“賢弟,此事難道有些困擾不成?”對於商羽的能力他很有信心,但見商羽麵有難色他不由有些疑問。

商羽聽到朱元璋問起,這才施禮道:“翼元帥,想要製作那些兵器不難,但來安缺少熟練且能製作精細物品地各種工匠,商羽本來準備令人潛入泉州一帶,泉州擁有百萬人口,其中工匠數萬,乃是我中原工匠集中之地,但此番我軍與集慶方交戰完畢,對於出入人等勢必嚴加搜查,商羽隻是擔心不能將人迎來。”

朱元璋聽後不由點點頭,笑道:“原來是此事,那倒無妨!秀英如今已然回到滁州城中,她手下有數百奇人異士,皆分處各地,本帥明日便要帶這些俘虜兵回返滁州,過得數日便會令秀英與你相商此事,化整為零地將人帶入我軍境內想來並非難事。”

聽到這裏,商羽這才放下心來,有馬秀英手下那些高來高去的江湖中人,帶些工匠回來自然不是難事,想到這裏他再度施禮後說道:“那商羽便沒有其它難事,若是在月內能征召百多名工匠,必能在限期內完成元帥需要地攻城弩炮與排弩地製作,最主要便是來安縣的鐵礦冶煉可以為我軍製作大量精鐵兵器,如此才能令我軍兵士擁有更強地戰鬥力。”

“如此甚好!賢弟,湯和將軍此番既然失去來安縣令一職,本帥便升你為來安縣令,主管來安縣政,並與湯和將軍共同維護來安疆土。”朱元璋這時滿意地笑著說道。

“謝元帥晉升之恩!”商羽立即跪下謝恩。

縣丞一職他便很滿意了,此時朱元璋真的晉升他為縣令,雖然早便知道會如此,但他還是在心中有些激動,縣令雖然隻是七品之職,但此時是戰亂之時,來安縣內軍政大權將盡數歸他掌管,這令他迎娶魯宛的實力又有所增加。

而能一展胸中所學則是商羽潛藏在內心中的渴望,劉興寶留給他的東西實在太多,若是不能好好利用商羽心中總是覺得有些遺憾。

接下來,第二日滁州方麵一萬援兵再度來到,被朱元璋命湯和率部眾接收以鞏固來安麵對滁州地江防,而朱元璋則率領著一萬騎兵帶領著那一萬降兵緩緩返回滁州,唯一臨時變化地便是將胡大海調離來安,回返滁州操練人馬。

各鎮之間也開始修建土城,以防止元軍再度渡江奇襲,而清查細作的事項也在來安境內鋪開,兵士們拿著戶冊典籍一一核對各村間居住地人口,在十天之內便抓出隱藏在民間地數百名細作,一番訊問之後,商羽與湯和下令將這些人全部斬首示眾。

商羽並非想殺了這些細作,但這些人皆是死忠元廷,並且對於滁州境內地兵力督署等項盡皆知悉,若是關在牢內也不妥當,最終還是聽取了湯和的建議,隻是砍頭示眾之時商羽並沒有在現場,而是與馬秀英商議將劉維等人送到永川與泉州一帶。

“嫂夫人,此番不但要帶這些工匠來,也要盡量將他們的家屬帶來,這樣就最好將一些沒有家小的工匠征召到來安來,您看可否?”商羽坐在雷官鎮城守府的客廳中向馬秀英問道。

“小羽,此事並非難事!你隻需將人交給我便可,隻是我要帶給你一個消息,不知你是否想聽?”馬秀英拿起茶杯將蓋子打開,輕啜了一口後有些神秘地說道。

“嫂夫人,是何消息?”商羽有些驚訝地問道,看馬秀英那臉上難以捉摸地表情,他心中便泛起疑問來。

“雲南來到滁州的一些商人在泉州一帶傳出一個奇聞,數月之前一陣大雨在大理降下,其中居然有無數財帛落下,並且還有數人從天而降,當地人相稱是神跡,而那些從天而降這人隻有一位女子活下來,自稱為商梅氏,你可知此人是誰?”馬秀英將茶杯放在茶幾之上,正色說道。

商羽聽到這裏,立即站起身來難以置信地說道:“魯氏船隊在海上與大理相隔萬裏之遙,如何可能被水龍卷到大理境內?”

但說到這裏時,他卻身軀一震,眼中立即湧出淚水來失聲問道:“這麽說,我娘還活著,她老人家真地還活著?”說話間,他伸出手抓住馬秀英地手腕以求確定。

馬秀英臉色微微一紅,雖然眼前隻是個半大孩子,但總歸是個男子,讓商羽抓住手腕她也覺得有些不妥,但見商羽那眼中淚水向下流淌,便如當年收留地沐英一般顯得無助,卻也不好掙脫。

歎息一聲後,馬秀英點點頭說道:“小羽,你娘的確還活著。這消息我是數日之間才得知。”

商羽聽得馬秀英確定此事,立即大聲說道:“嫂夫人,小羽要親自去到大理接我娘回來。”

馬秀英聽後卻是連連搖頭說道:“不可,萬萬不可!你若離開來安縣,軍政之事又由何人來擔當?還有攻城器械與鐵礦冶煉之事又由何人來掌管?何況軍法無情,你若擅離職守按律當斬,此事休提。”

商羽聽後麵色頓時蒼白起來,鬆開握緊馬秀英的雙手向後連退數步,喃喃道:“是啊!軍政之事令我脫不得身,但我娘卻在數千裏外的大理受苦,這卻如何是好?我是個不孝之子啊!”說話間雙手捂在臉上失聲痛哭起來。

商梅氏在海上遇險,商羽本就以為母親已經遇難身亡,隻是不敢承認而已。在他心中卻希望出現奇跡,但目前這奇跡出現之下,偏是他軍政之事纏身無法前去探視母親,而失而複得母親之事也令他失去常態。

“癡兒,我已然派出數名好手前去大理去尋找你母親下落,不久後將有消息傳回,你這般哭泣也於事無補!”馬秀英看到商羽如此失態再度歎息一聲說道。

本來是想看到商羽驚喜之色,沒想到商羽卻失聲痛哭起來,商羽地反應委實出乎她的意料。

聽到馬秀英的話,商羽半晌才抬起滿是淚水地臉,擦拭著臉上的淚水說道:“謝嫂夫人帶給我這個好消息,希望您派去的人能盡快將我娘接返回來,商羽不會因此棄職而去地。”

商羽也隻是一時激動而已,他很清楚此時若是單身向南方而去,必定要經過諸多義軍與元軍交錯控製地地域,而且還延誤軍中大事。

馬秀英已經派出人去到大理迎接母親,自己更應該努力管理好縣境內之事,待得母親到來看到兒子如今已然是縣令之身必定會很是欣慰,這番思索之下,他才將事情理清楚。

“聽說你母親在當地被人們奉為聖母,想來她不會有任何危險,我派去的好手半月後便可兼程趕至大理。”馬秀英見商羽恢複理智,這才滿意地說道。

對於商羽,馬秀英充滿了愛惜,像這樣的少年如若培養得當,將來將會是出將入相之才,雖然商羽失去一身“神力”,但先是製成五弦弓,後又製作出弩炮,而且懂得農經之事又在來安發展商道經營,鐵礦冶煉之事更是首功一件,現在又憑排弩將五千元軍鐵騎盡數殲之,這等功績放眼天下,還沒有哪一個少年英才可比。

像這樣一個少年,與朱元璋是結義兄弟,馬秀英自然在此時對他百般維護,何況他還分別救過他們夫妻二人,也是因此才會令人前往大理迎接商梅氏回轉滁州,就是想令商羽更加忠於朱元璋。

“我娘親居然被人視為聖母?是了,她從天而降,那些民眾必定是誤會她的身份,隻是我娘為何不表明身份呢?”商羽聽得馬秀英之言後有些驚訝地說道。

“小羽!你母親之事便是如此。還有一事我要相詢,你在縣衙中是否有兩位女眷還有一名乞丐?你準備如何安排他們?”馬秀英突然又再度問道,此時已經不是在討論如何自泉州一帶將工匠帶回,馬秀英很是奇怪商羽居然會收留一名乞丐,並且還有兩名女眷。

“嫂夫人,那兩名女眷,一位是小羽天地做媒的妻子魯宛,另一位則是小羽嶽母,尊諱李嫣紅。而那名乞丐則是自張士誠手下逃回地趙清將軍,也就是原泉州萬戶趙清,此人受傷甚重,小羽還未來得及向元帥府報備,暫時想令他訓練我的密兵。”

“趙清?你可說得是那名震江南地趙清將軍,他可是張士誠手下的一員虎將,若是沒有他恐怕張士誠也不會安然逃出高郵,避過元軍百萬大軍的包圍,他怎會自張士誠那裏逃出?你且說明原委。”

馬秀英聽得魯宛與李嫣紅之名後反應並不強烈,但當聽到趙清之名後,卻不由大吃一驚,急忙向商羽問道。

商羽當下便將趙清在張士誠軍中的遭遇詳細述說一遍,然後歎息一聲說道:“此人如今身心盡皆受損,現於我府中修養,我與之兄弟相稱,此人本是將才,隻是可惜那張士誠空有義公之名,卻容不得真心用名之士!”

“未料到那張士誠竟然如此行事,最近他在通州一帶廣納賢士,看來這一切都是哄騙天下之士,此等勢利小人今後我軍必得防之。”聽到商羽述說完趙清遭遇後,馬秀英立即皺起眉頭說道。

“小羽,既然你提起由趙清訓練那密兵,此事也當盡快行之。我聽你大哥說起此事,若是數百裏內各支軍隊如臂使指,那我軍必將無敵於天下。”馬秀英想起朱元璋提起商羽欲立密兵之事,這才提醒商羽說道。

“嫂夫人,我在雷官鎮之內已經太久!居然忘記密兵之事,那密兵應該已經征召完畢!工匠之事便交由您負責,我也應該回到縣城中去,一是要處理積壓下來的政務,二來也要訓練密兵。”商羽聽得馬秀英提起密兵之事,這才省起此事,已經過去十天時間,想必那衛璧已經將人員招齊,若是沒有商羽在訓練便無法正常進行。

而商羽在心中也有些想念魯宛,在縣城中相聚也不過才有一柱香時間,便因前線戰事而再度分別,也不知她與李嫣紅現在如何,一切都需要商羽回到縣城中才能處理。

“你這便回返縣城之中,前方固疆交給湯和將軍便可,你可算是我龍鳳宋朝最是年輕有為地縣令。”馬秀英望著商羽欣慰地說道。

商羽在得知母親下落後,整個人都像是變得靈動起來,與以前那種有些積鬱在胸的感覺完全不同,整個人恢複了少年人應有地朝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