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遊戲之我是星球的遠大意誌

第四百七十九章:終戰前的亂戰(十)糜爛與轉進

第四百七十九章 終戰前的亂戰(十)糜爛與轉進

冷弈最先安排英靈遊戲的陣營時,自認為自己已經很謹慎了,在僅僅13世紀,就將波旁所有接觸過以及未來百年間可能會接觸到的國家統統列進來,作為可選擇的英靈陣營,可是沒有想到,曆史的走向比冷弈預想的更要誇張。

從1380年開始,到如今接近六百年這浩浩時光中,波旁的海走出的範圍比冷弈當初預想的還要遠:他們越過騰龍大陸北海岸,發現了位於大陸另一邊的哥尼格塔;他們北上,發現了拉文蒂卡;他們南下,如今重新發現了瑪茲島。

而那些文明盡管沒有配置英靈陣營,可是在波旁滲透改變對方觀念的同時,那些文明也逐步的影響波旁。

拉文蒂卡貿易的興起,促使波利相對崛起,波裏斯相對衰弱;哥尼格塔貿易的興起,使得波特盧北部數百年的均勢開始走向瓦解,直到波特盧決定搶先瓦解;而瑪茲島,又將會給波旁的海文明帶來什麽呢?

瑪蘭琦世襲的執政長,波旁家族的蘭三世,在與布托克西使節的私人正式會麵中,提出了瑪蘭琦的渴求:“瑪蘭琦的朋友們,你們造船的技術比我們出色數倍,我們願意用瑪茲島的珍寶來交換你們的技術。”

布托克西使節迪帕羅瑪特對這個問題顯然早有準備,於是他沒有絲毫驚訝,用平靜的口吻說道:“尊敬的瑪蘭琦執政長,這個交換並非不是不可以,隻是不是現在,而且等到合適的時候,我們布托克西要的不是珍寶,而是另一些更重要的東西。”

在遙遠的另一邊,布托克西陣營的英靈修革馬特,帶著疑問的口吻,詢問布托克西陣營的另一個英靈,修羅奇:“修羅奇閣下,你真的交代迪帕羅瑪特向瑪蘭琦執政長探口風了?我不是想要否決決議,隻是這樣……”

“腦洞太大了,對吧?”修羅奇麵色凝重的說道,“較之以往能與這個主意媲美的,隻有當初費力遜十六世利用外交豁免權,帶著整個波旁精英流亡波特盧可以比得上,或許還有艾豐奇流亡?但這也是不得已之事。”

“我個人的看法,還是利用‘第一次托克西戰爭’中的拿須體係來對抗布拉亞鬆大軍,支撐到波特盧支援也未可說。”

修羅奇歎了一口氣:“時代不同了,修革馬特!‘第一次托克西戰爭’的時候,我們布托克西隻是一個半島小國,如今擴張至半島之外,精氣神都不是過去能比的,再加上產業也外遷,恐怕那些貴族們不可能像他們祖輩在上次戰爭一樣那麽堅持。”

“所以,我覺得布托克西目前最合適的出路,就是在還有力量的時候,將軍隊搬遷至瑪茲島上,於瑪茲島建立布托克西流亡政府,等待重返大陸的機會!”

這就是修羅奇對布托克西未來的看法,他總覺的波特盧不可能即時支援回來,還是先替自己打算實在。

於是在之後的幾年中,布托克西的海軍又多了一項業務,那就是去探索從騰龍大陸到瑪茲島的海路情況。

這個世界的海域分為近海、外海和遠洋,近海通常和澡盆一般合適航行,外海則需要考慮洋流與季風,遠洋除了洋流與季風以外,還要考慮大漩渦、海魔獸等更多的因素。

目前的航海情況來說,即使是海軍最強的波裏斯,也隻敢在外海進行大規模航行就業,不敢將海軍長時間開進遠洋,可是布托克西如果要去瑪茲島的話,就要經過一片遠洋!盡管根據目前的測量,兩片土地之間的遠洋範圍並不大,但也是非常恐怖的。

經過幾年的測量,布托克西逐漸弄明白了這段遠洋的海域情報,並且呈送上來的海域情報,還非常喜人。

一個航海專家正在對修羅奇介紹遠洋情況:“這一片深海總體來說,季風和洋流是從北往南吹的,換句話說船隊從騰龍大陸往瑪茲島開會很順利,但是想要反方向開過來就很困難。”

“這同時也解釋了一個原因,即為什麽一千多年前盧爾能憑借著非常原始的船隻,一路從波旁島航行到瑪茲島,可是從瑪茲島開回騰龍大陸卻如此的困難,並不全是因為瑪茲島造船技術的原因。”

聽著專家的介紹,修羅奇輕輕敲擊著桌麵,他的思緒已經飛到了更遠的地方:

適合騰龍大陸開往瑪茲島,不適合瑪茲島開往騰龍大陸,這樣即使有選擇的將部分航海技術給他們,也沒有問題啊。而且,如果布托克西能解決本土在騰龍大陸麵臨外部壓力的話,恐怕可以用瑪茲島的財富,培育出第二個波旁帝國!

在布托克西與瑪茲島相接觸以後,並沒有引起多大的轟動,因為瑪茲島太過偏遠了,最好的中介對象布托克西又陷入戰爭——另外一說,瑪茲島被發現以後,布拉亞鬆又多了一個要滅布托克西的理由。

就這樣戰爭又進行了6年,來到1960年,此時局勢又迎來一大變,而在大變發生之前呢:

在“來德祿戰爭”中,盡管有波裏斯的支援,印安地與來德祿特權區仍然被硬生生的打掉了平原地帶,特愛維西核心龜縮到騰龍大陸北海岸的城鎮中,印安地則構建起卡德—索米斯—太維納防線在苦苦抵抗,怎麽看都感覺亡國在即。

在“第二次托克西戰爭”中,布托克西已經丟掉了莫曼多以北的所有國土,國內逐漸不穩,最近幾年已經發生三次政變事件,所幸都被修羅奇平定,但是也正因此,轉進瑪茲島的想法,在修羅奇腦海中越來越強烈與成熟。

就在此時,波旁島終於有動靜了,“第九次埃多楠戰爭”爆發,使得波裏斯不得不將自己幹涉“來德祿戰爭”的軍隊逐漸抽離,填去“第九次埃多楠戰爭”。

原來波利不是說起碼要1965年才能發動戰爭麽,為什麽會提前發動呢?因為這起戰爭的挑起者並不是波利,事實上戰爭不是由誰挑起的,而是源於埃多楠的內亂。

埃多楠現任王朝是斯赫德勒第二王朝,斯赫德勒第二王朝對全國的統治,遭到了國內大貴族崔斯特的挑戰,崔斯特家族在控製了埃多楠的嶄新南衛所以後,為了確保自己的統治權,開始全方位的倒向波裏斯。

崔斯特家族的完全倒向引起波利的強烈不滿,波利提醒波旁需要注意1878年簽署的《第四次加拉本和約》的條款,即“波裏斯放棄對南波烏圖與埃多楠的宗主權”這一條款,然而波裏斯聲稱自己隻是對嶄新南衛所確立宗主權,而不是對全埃多楠確立宗主權。

總之,波利說波裏斯違反條約,波裏斯說波利無理取鬧,雙方就談崩了,最後波利發出通牒,如果波裏斯執意要與崔斯特家族簽署宗主條約的話,斯赫德勒第二王朝統治的埃多楠與波利,將和波裏斯與崔斯特家族進入戰爭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