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唐朝之肩上蝶

第三十五回 玲瓏心意冷 諸事有乾坤

第三十五回 玲瓏心意冷 諸事有乾坤

玲瓏整理了思緒,知道了李恪在大唐王朝就隻是一個皇子而已。

當靜下心來,想想太宗是如何寵愛他的三個嫡子的,就可以知道真正的太宗愛子應該是什麽樣子。

相比三位嫡子數不勝數的得寵事跡,僅憑太宗的一句類己以及心血**之下的欲立吳王恪,便要妄圖證明李恪的受寵,顯然是不成立的。

特別是貞觀二年李恪與李泰同時受封,卻明顯受到了不同的待遇。

吳王恪除使持節大都督益綿邛眉雅等八州諸軍事。益州刺史。濮王泰除使持節大都督揚州常海潤楚舒廬濠壽歙蘇杭宣東睦南和等十六州諸軍事。揚州刺史。(《唐會要》)

單就數量而言,李泰的封地是李恪的整整一倍。而李恪的封地益州,也就是今天四川一帶,在唐朝時可絕對不是什麽香餑餑,揚一益二的說法還得等到北宋年間。

蜀地自古堪稱天險,古時候交通又不發達,想想當初唐高祖李淵私下許諾唐太宗要改立他為太子時就曾說過,要將李建成改封在蜀地,原因就是地既僻小易製。若不能事汝,亦易取耳。可見蜀地在唐初時候人們的心中是怎樣一種存在了。而揚州的富庶則不必多言,更何況封地裏還包括了蘇杭一帶。

太宗給李恪寫這封的信,若隻注意到汝方違膝下,淒戀何已,欲遺汝珍玩,恐益驕奢這麽一句,自然會覺得其間飽含了父子之情,然而此信的題目卻是《誡吳王恪書》。誡者,告誡、警告之意。再聯係貞觀十一年的時候。李恪因為打獵踩壞百姓莊稼的事而被太宗責罰,這封信的用意就很明顯了——可不是什麽訴說離別後思念之情的,而是李恪犯了錯太宗寫信來告誡他的。

玲瓏想起太宗出征高句麗時給李治寫的一封信。簡直堪稱是小肉麻。因為肉麻所以讓玲瓏記得特別的久。

但是比起對李恪的諄諄告誡之意,或許太宗給李治的這封信才更似尋常間的父子之情吧。

《兩度帖》

兩度得大內書。不見奴表,耶耶忌欲恒死,少時間忽得奴手書,報娘子患,憂惶一時頓解,欲似死而更生,今日已後。但頭風發,信便即報耶耶。若少有疾患,即一一具報。今得遼東消息,錄狀送。憶奴欲死,不知何計使還具,耶耶,敕

兩次收到宮裏來的信,卻不見稚奴(李治小名)你的信。爸爸我擔心的要死。不久前忽然收到你的信。說太子妃生病了,我的擔心憂慮才頓時解除了,就好像死而複生的感覺。從現在起,如果你的頭風病發作,要立刻寫信告訴爸爸。如果有什麽小病小痛。也要一一寫信告訴我。剛剛得到遼東那邊來的消息,抄錄一份給你。爸爸想稚奴你想得要死。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回去。爸爸,書

最後,便是為很多人所津津樂道的,太宗欲立吳王李恪為太子這件事了。

貞觀十七年,太宗立了李治不久之後又覺得這個小兒子隻有十五歲,一直養在自己的身邊沒有經過什麽曆練,作為帝國未來的繼承人還不夠強大有力,擔憂他無法很好地駕馭朝政,於是便想到了換儲的可能。而當時的李恪可以說是唯一適合的人選,一來是所有庶出皇子中最為年長的(二皇子李寬早夭),二來貞觀七年便去了自己的封地,再者比起下麵明顯不成器的李愔、李惲等人,品行也要好得多。相比之下,貞觀十六年才開始上朝參與政務的李治自然不夠老練成熟。

貞觀十六年七月三日,敕晉王宜班於朝列。(《唐會要.公主雜錄》)

但是很顯然,太宗欲立李恪這個想法並沒有經過深思熟慮,而是一時衝動所想到的。因為如果太宗真的考慮清楚了要改立李恪,或者是吃了秤砣鐵了心要換儲了,那麽長孫無忌是絕對沒有密爭之的機會的,更不可能隻憑他一家之言便一錘定音。畢竟這天下是姓李的,不是姓長孫的。要知道貞觀十七年時的長孫無忌雖然位極正一品的司徒,但就唐朝的政府係統而言,司徒位高卻隻是個虛銜,在根本沒有實權的情況下長孫無忌如何把持得了朝政?而且此時的魏征固然已死,但房玄齡這些大臣此時仍然健在,太宗也正值壯年,怎麽可能眼睜睜地坐看長孫無忌在朝中一手遮天?

何況廢立太子是國家大事不是兒戲,太宗如果下定了決心要換太子,肯定會把這件事拿到朝上廷議,再不濟也要找幾個心腹大臣一起來商量商量,就像當初要立李治一樣,與長孫無忌、房玄齡、李績等計議。怎麽可能隻被長孫無忌這麽一勸,便立刻就此作罷?而且從正史中對改立李恪這件事一筆帶過的記敘來看,很明顯太宗隻是一時心血**,突然間有了這麽一個想法,然後對長孫無忌露了個口風,長孫無忌反對,太宗想明白了自然也就徹底打消這個念頭了。更不要說什麽長孫無忌反對立李恪是因為他不是自己的外甥,事實上真正介意李恪不是嫡子的並不是長孫無忌,而是太宗本人。

畢竟一旦改立庶子出身的李恪,李承乾、李泰、李治這三個嫡子的未來就很難有所保證了,這一點太宗顯然比長孫無忌更為擔心。因為當初太宗立李治的目的就是為了可以保全嫡子們:

泰立,承乾、晉王皆不存;晉王立,泰共承乾可無恙也。(《舊唐書.太宗諸子列傳》)

太宗改立太子時,一直都是在嫡出的李泰與李治之間搖擺不定,決定立李治也是因為李治性情仁厚,就是做了皇帝也不會對自己的親兄弟不利。而在這期間,自始至終都沒有想到過還有庶出但年長的李恪可以考慮,李恪在太宗的心目中地位如何可見一斑了。因為若是李恪在太宗心中還算是有些分量的話。太宗在改立太子的時候絕對會想到他,而不是等到一切都塵埃落定後才發現原來還有這麽一個庶長子可以考慮,而且還隻是曇花一現的想法。

至於說什麽李恪遠離京城和朝中大臣沒有交情。自然不會有人願意保舉他做太子。事實上朝中大臣的意願怎樣並不重要,關鍵仍在於太宗自己的態度如何。看看李治就能知道。李治這個太子可謂是太宗一手扶持上去的。為了冊立李治,太宗甚至不惜拔劍欲在大臣麵前自盡。

在正式立了李治為太子後,太宗又傾力打造了一個強大可靠的東宮班底以輔佐太子。

己醜,加司徒、趙國公長孫無忌太子太師,司空、梁國公房玄齡太子太傅;特進、宋國公蕭瑀太子太保,兵部尚書、英國公李績為太子詹事,仍同中書門下三品。(《舊唐書.太宗本紀》)

又以左衛大將軍李大亮領右衛率。前詹事於誌寧、中書侍郎馬周為左庶子,吏部侍郎蘇勖、中書舍人高季輔為右庶子,刑部侍郎張行成為少詹事,諫議大夫褚遂良為賓客。(《資治通鑒》)

同時。太宗知道李治一直久居深宮缺少曆練,便開始加強對他處理政務能力的培養,時常把他帶在自己的身邊言傳身教。

太宗每視朝,常令在側,觀決庶政。或令參議,太宗數稱善。(《舊唐書.高宗本紀》)

貞觀十八年,太宗謂侍臣曰:‘古有胎教世子,朕則不暇。但近自建立太子,遇物必有誨諭。’(《貞觀政要》)

所以若太宗真的有意改立李恪為太子的話。完全可以把改立李治時的舉動照搬過來,而不隻是口頭上提一提,被阻止後更不曾見其有過失落後悔的時候。

還有人認為李恪就是大唐的一代賢王,甚至如同某毛所說的那樣李恪就一定是英物,李治就一定是朽物,唐太宗選擇了李治作為繼承人是懵懂一時(事實上看看某毛自己選定的繼承人就知道他是什麽眼光了)。然而通觀李恪的生平,實在看不出有什麽文功武治的政績。《舊唐書》中對李承乾的治國才能好歹還有一句太宗居諒暗,庶政皆令聽斷,頗識大體的介紹,對李泰至少還能知道他少善屬文,也的確編修了一部《括地誌》,其他庶出的皇子中,也有因為處理地方政務出色而被當地百姓稱讚的。

如此種種事實已經讓玲瓏徹底的放棄了太宗皇帝會眷顧李恪的想法。

就在玲瓏收到幫中發來信函的同時,歐陽俊逸也已經知道了桃花莊的變故,隻是沒有想到會是如此雷霆萬鈞的速度。

李恪和歐陽俊逸其實談得上是莫逆之交,兩人的認識也頗有來頭,雖然可以說是互相利用,實際是各取所需,李恪利用歐陽俊逸的自由,歐陽俊逸想讓李恪幫助自己重振千山茶號。

李恪前往封地的時候,實現了承諾,把一座曾經是他封地的茶山給了他。歐陽俊逸其實也實現了承諾,保住了李恪的性命,因為一開始他就懷疑所謂前朝的寶藏,是一個針對他展開的陰謀。

江湖傳言前朝寶藏的時間來得太巧了,正是李恪在一次騎射中,取得驕人成績,得到太宗皇帝大加讚賞的時間,而且吟詩作賦又取得頭籌,一時間風頭無兩。

李恪巧妙的要到了封賞,得到了一次外出遊曆的機會,歐陽俊逸和李恪便認識在一個茶樓之中,當時有人見聽小曲兒的娘子長得貌美,便起了調戲之心。

李恪和歐陽俊逸兩人同時起身,將那人製服,於此結下了緣分,而且李恪的身份很快便被歐陽俊逸識破。兩人坐下暢飲,不亦說乎。

當時兩人都是要回長安城,於是便結伴回去,如是年長又心細很多的歐陽俊逸發現了異樣。

山狼幫的人在那個時候便已經盯上了李恪,於此同時鋪天蓋地的關於前朝寶藏的各種傳說,流言四起。

歐陽俊逸隻是將信將疑,但是裏麵有的寶藏也被人津津樂道起來,李恪一向愛字畫,聽說裏麵居然還有陳後主收藏的字畫,自然心動。

歐陽俊逸將信將疑中,一直留心此時,兩人一路相伴,行至長安城近郊才各自上路。兩人成了至交好友,性情秉性皆是相投。

沒想到還愛上了同一個女子。

歐陽俊逸回想著往事,想著自己和玲瓏咫尺之隔不能相見,簡直如挖心一般難受。

回到長安城後,因為趕路的跋涉,有些勞累,饑餓便進了子蝶軒,便是在那一日與玲瓏見到了第一麵。歐陽俊逸看著玲瓏一向戴著的訂婚信物,這次居然沒戴,而且說話還顛三倒四。

這才知道了玲瓏摔下馬之事。也是在那個時候歐陽俊逸便發現有人跟蹤自己的行蹤,但是一切還是將信將疑。

歐陽俊逸為人謹慎,做事格外小心,雖然有所驚覺但是因為不知道是何人派來的那股勢力,便未細究。說來也是好笑,跟了兩天後,並未發現任何的異樣,便也就放棄了。

本以為是自己想多了,不以為意,畢竟現在的李恪在朝中還無任何勢力,太宗皇帝雖然喜歡李恪,但是對其他皇子也不差。

但是沒想到自己給玲瓏的碧綠戒指卻害了玲瓏,一日無意去玲瓏家中,發現一個家丁鬼頭鬼腦,一聲嗬斥,叫了吳管家細問後,才知道是有人給了他十兩銀子讓他監視玲瓏下落,一想並不是難事,便欣然同意。

歐陽俊逸囑咐此時不要伸張,怕嚇了玲瓏去,吳管家隻是悄然處理了此事。

玲瓏不知道自己其實一直在歐陽俊逸的保護中,更加不知道的是,自己其實在很早的時候便被孫淮紫派來的臥底盯上了。

孫淮紫複國之心太甚,沒想到一向精明的她卻誤信了流言蜚語去。早就覬覦財寶了。不過因為玲瓏行蹤也挺飄忽不定,上官府邸的戒備也如鐵桶一塊,生人根本不能貼了玲瓏的身,所以才一直也不敢確定戒指是否在玲瓏身上。

歐陽俊逸知道,孫淮紫同樣派人臥底在了柳依依身邊,隻要是和歐陽俊逸相近的人都安排了臥底,不可謂不運籌帷幄,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如果一開始便是一場陰謀,最後也不過入了別人甕中。

歐陽俊逸一直想不通的隻是一件事情,為什麽開啟寶藏的鑰匙會是自己一直以來的傳家寶,而且還是兩樣,是不是這場陰謀,一直以來也想帶著自己下水,這,讓身在齊州小院,整理思緒的歐陽俊逸驚出一身冷汗。

這章更新得有點差,很多是史料,紫煙這兩天中了暑熱,發燒頭暈,所以昨天隻更新了兩千字,今天若不更新,熬了二十天的全勤便打了水漂,等紫煙好些了,必定從新整理此章節。還請支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