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

536 海戰(1)

巴西列夫的艦隊編成有點怪異,名義上說這是紅旗波羅的海艦隊,但實際上除了那四艘甘古特級之外,這支艦隊的主力絕大部分都是德國貨。

衝在最前麵的是偵察巡洋艦編隊,這個編隊由四艘戰列巡洋艦和四艘輕巡洋艦構成。眾所周知,北極熊的唯一一級戰列巡洋艦伊茲梅爾級處於停工狀態,自從鬧了十月革命之後,原計劃裝備在伊茲梅爾級上的356毫米主炮就被英國人斷貨了,這之前僅僅交付了十門而已,而這十門炮還不夠一艘伊茲梅爾用的(三聯裝四炮塔)。

所以這支偵察巡洋艦隊就是清一色的德國貨了,包括興登堡號、德弗林格爾、塞德裏茨和毛奇號。其中旗艦是興登堡號,由亞曆山大.薩梅科夫海軍少將指揮。

這支由戰列巡洋艦組成的編隊是巴西列夫的眼睛和觸手,充當突前偵察任務,負責搜尋英美聯合艦隊主力的蹤跡。當然,如今完全不需要他們費力了,在空軍的有效偵察下,他們隻需要朝著目標前進就好了。

跟在戰列巡洋艦編隊後麵的就是巴西列夫的主力編隊了,包括巴伐利亞、巴登、國王、大選帝侯、總督、威廉皇太子、德皇、皇後、國王阿爾伯特、腓特烈大帝、彼得巴普洛夫斯克、甘古特、塞瓦斯托波爾、波爾塔瓦十四艘戰列艦。可以說整個紅旗波羅的海艦隊的主力已經傾巢出動了。

十四艘戰列艦、四艘戰列巡洋艦,以及在艦隊尾巴上慢吞吞趕路的幾艘前無畏,看上去這支艦隊是空前強大了。不過跟他們的對手比起來。那就有點不夠看了。雖然傑克遜被空襲打了一個措手不及。損失了一些主力艦。但是這點兒打擊對財大氣粗的英美聯合艦隊來說也就是毛毛雨了。

比如同樣是突前的戰列巡洋艦編隊,皇家海軍的打頭陣的是超無畏級別的聲望號、反擊號,這兩艘戰艦搭載的381毫米巨炮比興登堡的305炮可是強出兩個檔次,跟在r雙雄後麵的是虎號和獅號,這兩雖然不是親兄弟,但也是貨真價實的超無畏,主炮是343毫米口徑的。

當然,獅號比較悲劇。已經被幹沉了,所以突前的戰列巡洋艦編隊雖然力量對比是3比4,但是在主炮口徑也就是火力上皇家海軍還是大大領先。

不過德國戰巡也不是沒有優點,那就是經艸,雖然速度火力上落後於英國兄弟,但是在防禦上強出了一大截。比如r雙雄(聲望、反擊,這倆原本是作為r級戰列艦訂購的,但是在喜歡戰巡的費希爾幹涉下,改成了戰巡)。這兩貨在1921年接受改造之前主裝甲才152毫米,幾乎就是重巡洋艦的水平。而德國人最弱的毛奇號也擁有270毫米厚的主裝甲,其餘的一水的300毫米的戰列艦水準。

如果這兩支編隊正麵交鋒了。那很有可能演變為矛盾之爭,究竟是火力速度占優勢的英國獲勝,還是頂著龜殼的德國船勝出,真心是不好說。

當然,這也有個前提,那就是他們能相遇,如果傑克遜直接跑路了,一切都是空談。

那麽傑克遜跑路了嗎?沒有!這位海軍元帥決心賭一賭運氣,如果就這麽走人他的烏紗帽絕對保不住,或多或少他都得取得點戰果,否則真心是沒辦法交代。所以很快他就命令兩艘驅逐艦掩護重傷的紐約號撤退,剩餘的艦隊繼續向什切青方向前進。

其中走在編隊最前麵的就是r雙雄和單獨的老虎以及四艘新銳的caledon級輕巡洋艦。其中四艘caledon突前探路,三艘戰巡稍微落後一點兒掩護。

看來傑克遜也很謹慎,不敢隨便讓整個艦隊去冒險,他這算是投石問路,如果接下來沒遇到多少阻力就繼續強勢插入,如果情況不妙就趕緊風緊扯呼。

作為編隊的旗艦caledon號在巴洛尼上校的指揮下一馬當先走在最前麵,另外三艘姊妹艦一字排開呈扇形向前搜索前進,可憐的巴洛尼少將並不知道,在他們前方不太遠處薩梅科夫的戰巡編隊已經雄赳赳氣昂昂的迎頭衝了過來,不過因為陰天多雲的關係,這兩位指揮官都沒有發現對手的存在。

一直到上午十點,就在蘇霍伊準備發動第二波次空襲的時候,英國輕巡洋艦撞上了德國戰巡的前導編隊,四艘德國輕巡洋艦和四艘英國輕巡碰麵了。

看上去大家四對四似乎很公平,但實際上一點兒都不公平,caledon級輕巡標準排水量4200噸,最大航速29節,擁有五門152毫米主炮和76毫米水線裝甲。而他們的對手科隆號和德累斯頓號標準排水量5620噸,滿載有7500噸,最大航速在28節左右,擁有八門150毫米主炮,水線裝甲稍薄但也有60毫米。而配合科隆號作戰的柯林斯堡和埃姆登號技術參數也是半斤八兩。

這麽說吧,四艘英國輕巡洋艦在德國同行麵前沒有任何優勢,在火力密度上甚至是絕對的劣勢!

不過皇家海軍見敵必戰的風格還是讓巴洛尼上校選擇了迎戰,雙方在8千米的距離上展開了炮戰。不過很快巴洛尼就發現這個選擇很有問題,他的四艘戰艦一共擁有20門152毫米主炮,可是他的敵人卻擁有32門150毫米主炮,每一輪齊射中敵人的火力是他的1.6倍,可以說是相當的吃虧。

在戰鬥打響15分鍾後,巴洛尼上校就清醒過來了,他不能這麽傻乎乎的跟敵人硬碰硬,一點兒好處都沒有,還不如轉舵後撤,讓後麵的三位大哥來收拾敵人。

馬上的,巴洛尼就下令轉舵並全速撤退。不過讓巴洛尼驚訝的是。哪怕他的編隊提速到了28節。後麵的敵人依然能夠緊緊咬住,於是他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命令calypso、caradoc、cassandra撤退,由他親自率領caledon號斷後掩護,希望能夠拖住敵人,為友艦爭取時間。

隨即caledon號開始以z字航線曲折航行,並釋放煙霧,不斷用五門152毫米主炮瘋狂地向緊追不舍的科隆號開火。甚至還發射了四枚魚雷。

不過不管是炮擊還是雷擊都沒有取得戰果,科隆號、德累斯頓號以及柯林斯堡號和埃姆登號兩兩一組,分別從兩翼包抄緊追不舍。

而caledon號在巴洛尼上校的指揮下左扭右扭,不斷地進行機動規避傾瀉而來的彈雨。不知道是巴洛尼上校的人品不錯,還是俄國人的炮術不精,交戰了二十分鍾,竟然沒有命中過一次。而此時,已經打了15輪齊射。

直到第十六輪齊射,科隆號才開了胡,一枚150毫米榴彈擊中了caledon號右舷中部。爆炸產生的鋼鐵碎片擊穿了該艦的魚雷發射管內的一枚魚雷的雷頭,比較幸運的是並沒有發生殉爆。盡管如此,嚇出了一身冷汗的巴洛尼上校還是立刻下令轉舵規避。

第十七輪齊射依舊脫靶,十八輪齊射取得了跨射的優良成績,就在科隆號準備在第十九輪齊射中狠狠地給英國佬一點顏色看看的時候,caledon號卻搶先發難,在六千四百米上一舉命中科隆號的艦橋,爆炸產生的彈片讓科隆號的艦橋裏一陣雞飛狗跳,幹掉了科隆號的大副以及航海長。

這一炮立刻就將科隆號的良好態勢打斷了,為了規避炮擊,科隆號也不得不開始轉舵規避。

好在這場戰鬥是4vs1而不是1vs1,科隆號進行調整的時候,德累斯頓號和埃姆登號接過了班,很快就給科隆號報仇雪恨了。

十點十一分,德累斯頓號首先取得命中,四分鍾後埃姆登號也順利開張,接下來的戰鬥中巴洛尼上校和caledon號依然試圖抵抗,但是隨著距離越來越近,俄國人的準頭是越來越好。

到了十點二十五分的時候,caledon號已經被火焰所籠罩了,五門主炮僅僅還有一門能夠還擊,艦體更是千瘡百孔。在最後的時刻,迎著猛烈的炮火,巴洛尼上校向堅守崗位的全體船員們致敬,並拒絕棄船逃生。半個鍾頭之後,這艘1917年3月份才服役的新式輕巡洋艦緩緩地沉入了海底,全艦官兵陣亡320人。

在caledon號沉沒的時候,她的另外三艘姊妹艦已經順利地逃脫追擊並同三艘戰巡匯合,正在慶祝勝利的俄國人根本就沒想到打了小的會惹出來三個大的,此時的他們還沉浸在勝利的喜悅當中。

不過對於編隊的指揮官阿金費耶夫來說,勝利雖然值得欣喜,但是問題也是不少。最嚴重的問題就是彈藥的消耗,在之前的戰鬥中,他的四艘輕巡洋艦竟然消耗了近4000發150毫米炮彈!

可以說平均下來每艦都發射了近一千發炮彈!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要知道接管了公海艦隊之後,艦隊做過一次統計,輕巡洋艦的150毫米炮彈儲備是平均每門炮不到300發,也就是說像科隆號也隻有2400發150毫米炮彈,一次不算激烈的海戰就消耗了1000發,再加上訓練中消耗的部分,船上也就剩千餘發炮彈了,按照這樣的消耗速度,真心堅持不了多久了!

其實炮彈的大量消耗所反映出的最根本的問題還是炮術問題,如果炮手們的命中率高,自然消耗就少。反之,自然的會大量的浪費炮彈。

當然,在此時,阿金費耶夫沒心情管炮術問題,這玩意兒一時半會兒是無法提高的,他最擔心的還是撞上敵人的主力,打一艘caledon號都這麽費勁,遇上了敵人主力那還不得抓瞎?

不過很多時候都是怕什麽就來什麽,阿金費耶夫的擔心很快就變成了現實。不久之後水天線附近升起了大股黑煙,這些煙霧是如此的“粗壯”和密集。傻瓜都知道來了大家夥!

聲望號和反擊號這對兄弟一馬當先的衝在最前麵。當阿金費耶夫從望遠鏡裏看到聲望號高大的三腳桅和黑洞洞的主炮時。嚇出了一身冷汗。幾乎時想都沒想,阿金費耶夫就下令轉舵撤退,並立刻電告後麵的薩梅科夫。

不過想跑哪有那麽容易,英國戰巡都是速度冠軍,沒有別的特點,就是出了名的快!(聲望號和反擊號在海試的時候分別達到過31.75節和32.58節的高速!)。對他們來說追上勉強能達到28節的德國輕巡洋艦不是什麽大問題。

當然,英國人更快的是開火的速度,在18公裏的距離上聲望號和反擊號就迫不及待地開火了。四發381毫米 炮彈呼嘯著落在了科隆號周圍,激起的水柱都澆到了科隆號的甲板上。

這還不是最嚇人的,更嚇人的是英國炮手將42倍口徑的381毫米主炮的極限射速都刷新了,他們以每分鍾2.5發的速度向科隆號不斷地傾瀉炮彈。遠遠的看去,可憐的科隆號簡直是暴風雨中的一葉小舟。

而且英國人不光是打得快,準頭也相當的不錯,給阿金費耶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戰後的報告中他寫道:“‘科隆號’幾乎立刻遭到了猛烈地射擊,並陷入了跨射……本艦不得不頻繁地對航向進行調整,以躲避敵人的跨射火力!”

11點02分。反擊號的一發381毫米榴彈將科隆號的後桅杆連同觀測哨一起撕成了粉碎,飛散的彈片幾乎將科隆號的甲板打成了篩子!

而阿金費耶夫的艦隊表現就不那麽理想了。和之前的戰鬥一樣,他們依然找不到準頭,大部分炮彈都偏離了目標,甚至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他們的主炮都夠不到敵人,隻能挨打沒法還手。

說實話,那種情形是相當蛋疼的,速度上的劣勢讓阿金費耶夫的艦隊完全喪失了主動權,英國人可以選擇他們最喜歡的距離進行戰鬥,完全可以用放風箏的戰法吊打阿金費耶夫。

實際上英國人也是這麽幹的,他們將交戰距離控製在16公裏上下,這個距離正好超過阿金費耶夫艦隊的150毫米主炮的最大射程,而16公裏的距離對於381毫米巨炮來說根本不算什麽。

如果不是科隆號頻頻轉向耽誤推進速度,讓她縮短了同英國人的距離,否則科隆號連開火還擊的機會都沒有。此時就輪到阿金費耶夫做選擇題了,他現在遇上的情況跟之前巴洛尼上校一模一樣(甚至更糟糕),他的編隊跑不掉也打不過,是不是他也應該像巴洛尼上校一樣勇敢的做出犧牲,犧牲掉科隆號掩護其他三艘輕巡撤退呢?

阿金費耶夫做出了完全不一樣的選擇,他並沒有選擇單獨留下來,而是選擇了繼續逃跑。他認為完全不需要做出犧牲,甚至認為之前做出了犧牲的巴洛尼就是一個大傻 逼!

為什麽呢?很簡單,巴洛尼的艦隊確實幹不過他,但是巴洛尼的艦隊並不是沒有後援好不好?明明身後跟著三艘戰巡,如果四艘輕巡一起留下纏鬥,那肯定能拖延更多的時間不是?說不定就能等到戰巡跟上來,那時候說不定連一艘船都不需要犧牲了。

阿金費耶夫選擇了逃跑,還是筆直的往自己的戰巡編隊方向跑,他知道知道堅持下去,就一定能獲救!

當然能不能堅持得住,那就是一個大問題了,畢竟對於聲望和反擊號的381毫米巨炮來說,完全有能力秒殺科隆號,隻要科隆號被直接命中一彈,那分分鍾就上西天了。

這一段時間對阿金費耶夫來說簡直就是煎熬,每一次從望遠鏡裏看到敵人火炮閃光,他的心髒就咯噔亂跳,甚至有衝動下令馬上轉向躲避。好在他很好的克製住了這種恐懼,沒有胡亂的下命令。

“近失彈!”

“遠彈!”

“跨射!”

“敵人又轉向了!”

實際上對於聲望號和反擊號來說,這一段時間也是一種煎熬,明明敵人很弱小,他們一度死死地鎖住了敵人,但是卻無法取得決定性的致命一擊。甚至敵人在上一次中彈之後就表現得十分油滑,隻要風頭稍有不對就立刻轉向,而這對於這個年月的機械式計算機來說簡直就是一種摧殘,根本就無法解算這種頻繁轉向的目標。

而且不光是火控上的問題,聲望號和反擊號的雖然火力看上去很強大,381毫米巨炮很好很強大,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聲望號和反擊號的火力密度卻不咋地。兩艦的主炮都隻有六門,四門在前兩門在後,追擊敵人的時候,很多時候都隻有四門前主炮能發揮作用,一次齊射也就隻有4發炮彈,兩艦一起齊射也隻有八發,這種火力密度實在太低了!

這也導致聲望號和反擊號很難取得命中,一度他們都想加速追上去拉近轟死對方。好在英國人也沒有完全腦子抽風,當年貝蒂在日德蘭海戰中也是這麽想的,結果一頭撞上了敵人的主力,得虧貝蒂帶的是精銳皮實的女王級,換成英國薄皮戰巡,真心會被幹成渣渣。

反正英國人是不敢冒險前插的,也就隻能繼續維持這種放風箏的打法,一直到薩梅科夫的戰巡編隊趕赴戰場,情況才發生變化……全本小說網

ps:

鞠躬感謝拿著破倫子、簡先生和尤文圖斯同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