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

591 華夏的那點兒事兒(1)

1945年9月可以說是個多事之秋,在這個月中東歐國家首先是加入了以蘇聯為首的獨聯體和世共聯,緊接著還是這些中東歐國家又高高興興的接受了美國的經濟援助。就在世人對中東歐國家這種左右搖擺的很是莫名其妙的外交政策感到迷惑的時候,還是這些中東歐國家又一次跟隨者蘇聯組建了一隻獨立國家聯合體科索沃維和部隊。

這支所謂的維和部隊主力由蘇聯紅軍擔任,彼得羅夫斯基上將率領蘇聯紅軍第2山地步兵軍、第52步兵軍和第100裝甲旅快速地從保加利亞進入科索沃。協同出場還有阿爾巴尼亞的一個步兵旅、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各出的一個步兵團、捷克斯洛伐克的一個工兵營、匈牙利的一個騎兵營、希臘的一個通信營。加起來的總兵力大概也就是一個集團軍的水平。

這支維和部隊在科索沃阿族武裝的帶領下**,直到在普裏什蒂納遭遇鐵托的南斯拉夫人民軍。這一下事情就熱鬧了!

彼得羅夫斯基要求南斯拉夫人民軍立刻退出普裏什蒂納退出科索沃,確保阿族不會再遭到暴力屠殺。對此南斯拉夫方麵自然是斷然拒絕,反而要求蘇聯及其仆從侵略軍立刻滾出南斯拉夫,否則別怪他們手裏的槍子不認人。

彼得羅夫斯基並沒有急於進攻,因為他知道自己的行動是受限製的,政.治局和軍.委之前就給他打了招呼,這次維和行動必須是克製的,不能首先向南斯拉夫人民軍開火,如果一定需要開火,必須首先獲得政.治局和軍.委的同意。

所以,此時彼得羅夫斯基唯一能做的就是立刻將情況反饋上去,然後等待政.治局和軍.委的決定。而此時在莫斯科,政.治局九大長老也是齊聚一堂,倒不是在討論什麽,而是在等待鐵托的答複。

是的,在獨聯體決定向南斯拉夫派遣維和部隊的第一時間,獨聯體就向鐵托發了一封電報,通知鐵托獨聯體的決定,並希望他尊重獨聯體的決定並立刻退出科索沃。

可想而知此時的鐵托是多麽的憤怒,他幾乎是咆哮著口授了一份答複電報:“蘇聯是否已經正式向南斯拉夫宣戰了!如果是,那麽南斯拉夫接受這個挑戰,將像之前打敗德國納粹一樣打敗蘇聯侵略者!”

對此,獨聯體給出的答複是:“獨立國家聯合體無意向任何國家宣戰,獨聯體維和部隊進入科索沃是應當地阿族的邀請前來調解民族糾紛,化解越來越嚴重的種族衝突,解除當地的人道主義危機,恢複和平。這不是對南斯拉夫的宣戰,獨聯體尊重南斯拉夫的主權,但是南斯拉夫也應該充分尊重阿族在科索沃的享有的生存權利!”

這一份答複讓鐵托是大吃一驚,因為之前他還以為這次出兵僅僅是蘇聯答案方麵的行為,可是現在看起來蘇聯已經裹挾了一票中東歐國家,幾乎是南斯拉夫所有的鄰居都參與了這次“維和”行動。這個意義就完全不同了。

如果是蘇聯單方麵的行動,鐵托認為自己很容易爭取國際支持,可是將蘇聯塑造為侵略者,那時候國際輿論會讓蘇聯好看。而現在蘇聯後麵跟著一票小尾巴,雖然這些小尾巴隻是象征性的出了點力量,但是這個象征性就很要命了。這意味著整個中東歐都是支持蘇聯行動的,這想讓他爭取國際支持非常為難。

事實上也是如此,當鐵托向國家求援的時候,願意跟南斯拉夫站在一個戰壕裏發聲的國家是少之又少,英美表示了支持,比利時和荷蘭表示了有限的支持,法國表示不幹涉外國內政,希望這個事情盡早以和平收場。瑞典也表示了支持,不過僅僅是嘴炮,畢竟瑞典離蘇聯也很近,不想為了南斯拉夫惹禍上身。至於其他的歐洲國家幾乎是一邊倒的支持蘇聯,大喊什麽必須結束科索沃的武裝衝突,必須保障阿族的基本生存權力,鐵托所主導的種族大屠殺必須得到製止,這是邪惡的新納粹行為。

說實話,這樣的國際輿論對鐵托很不利,別說給蘇聯施加壓力了,反而壓力全部落在了他這一頭。鐵托頓時就糾結了,倒不是他不知道該怎麽辦,很顯然,他是不可能放棄科索沃的,倒不是因為科索沃有多重要,而這是一個象征,一旦科索沃的問題上他讓步了,那就意味著他將南斯拉夫捏合為一個整體的計劃全麵破產,到時候塞族依然是塞族,克族依然是克族,而阿族和穆族也還是老樣子,哪怕是科索沃沒有直接獨立,這也等於是將南斯拉夫這個整體摔了個粉碎,也許這十年二十年甚至他所在的有生之年沒什麽事兒,可一旦他死了,一旦南斯拉夫新一代領導人控製不住局勢了,那馬上這個國家就會變成一盤散沙,而這是最大的悲劇!

所以鐵托知道自己絕對不能輕易讓步,必須頂住蘇聯的壓力扛住。但是在這方麵他也是有疑慮的,畢竟蘇聯這回的來勢實在是太誇張了,動用了幾乎一個集團軍,還裹挾著一票小弟,這要是不能達成目的,今後獨聯體不是變成了一個笑話?

但是鐵托又有一種僥幸心理,萬一蘇聯是虛張聲勢呢?畢竟冒著同南斯拉夫全麵開展的風險就為了一個科索沃和阿族,這怎麽看都不劃算吧?所以,此時此刻,鐵托是在做著最後的權衡,究竟是軟還是硬很快就會見分曉。

乘著鐵托下決心的這段時間,讓我們暫時離開南斯拉夫,前往華夏看一看,那裏的事情也快要水落石出了。

馬歇爾主導的和平談判還是有成果的,至少是達成了紙麵上的成果,刮共兩黨都表示接受協議,願意成立聯合政府。但是馬歇爾卻對華夏聯合政府不抱任何希望。

他在給夫人的信中寫道:“和平談判期間雙方的摩擦不斷,三天一小打兩天一大打,刮民黨方麵不斷地在找事,而t共方麵也毫不猶豫地予以還擊。在我看來這個談判不過是拖時間而已,一旦刮民黨方麵完成了戰爭準備,有沒有協議都無所謂了!”

馬歇爾的判斷非常的準確,就在談判達成一致後的第7天,在蘇北、在陝甘寧、在河南刮共雙方爆發了大規模的武裝衝突。可以說內戰已經全麵爆發了!

如果從較寬廣的曆史角度來說,刮共雙方在抗日戰爭勝利之後進行的大規模內戰從很大程度上來說無疑仍是1927年到1937年內戰的延續。

不得不說華夏的事情就是這麽複雜而有趣,當1937年日本全麵侵華開始之後,刮共雙方終於在***的壓力下走到了一起,以“兄弟倪於牆,共禦外辱”的氣概攜手抗擊日本侵略者。可雖然如此,但在整個抗戰期間,刮共雙方的衝突和摩擦也一直持續,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內戰照打外敵也要打的“鬥而不破”式的抗戰。

不過隨著日本的投降,這種鬥而不破的模式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沒有外敵,兄弟自然繼續倪牆。尤其是刮民黨方麵,作為名義上的中央政府,刮民黨政府的實權掌握著蔣某人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允許“一國二主”的現象繼續存在下去。

此時130多萬侵華日軍(不包括關東軍)已經成為等待繳械投降後遣送回國的戰敗軍隊(還有相當數量的偽軍,當然作為蔣某人曲線救國的實施者,相當數量的偽軍其實就是刮軍),可想而知,日本侵略軍留下的地盤和留下的武器就是一塊最大的“肥肉”,誰都不願意這批龐大的裝備落在對方手中。

上過曆史課的我們都知道,因為抗戰後期蔣某人一直是消極抵抗,真正的刮軍精銳都集中在西南和西北地區,離日占區是相當的遠,按照正常狀態,日寇留下的武器裝備真心是很難落在他們手裏。所以當時老蔣就想了個歪招,下令不準第18集團軍(八路軍)接收日本投降。

按照蔣某人在“大陸殲敵一億虎踞台灣”之後編寫的《戡亂戰史》記載:“該集團軍(18集團軍)所屬部隊,應就原地駐防待命,其在各戰區作戰之部隊,並應接受各戰區司令長官之管轄,勿擅自行動!”

老蔣說白了就是不準t共接受日寇的受降,準備獨吞肥肉。這種不地道的做法t共方麵自然也是不會接受的。對此老蔣自然是一肚子的火氣,在《戡亂戰史》中這麽寫道:“……奉命沿平漢、津浦兩路北進及受降、接收之刮軍部隊,不僅行動受限,至晉冀魯三省大部地區,均由‘淪陷區’轉為‘赤區’。最後我雖勉力以一部空運、海運至濟南、青島、平、津等城市,仍因兵力所限隻能控製點線,無力掌控全局,我華北、華東未戰之時,已處於不利之態勢。”

從這一點來看,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刮軍對華北、華東等地確實是鞭長莫及,而之所以這麽鞭長莫及無非是老蔣的消極抗日保存實力,如果他不收縮得這麽厲害,至於搶不到地盤嗎?當然,這也從另一個側麵證明敵後戰場的主力是t共,t共如果真是所謂的遊而不擊,能控製如此廣闊的一片區域?

這還是曆史上,在這個時空,刮軍的態勢是更加不妙。因為t共的強大,在抗戰末期大反攻階段席卷了華北和華東,不管是農村還是大中城市都落在了t共手裏。讓蔣某人連青島、濟南、平、津等大城市都沒有撈到。在這一塊區域別說是控製點線了,是一點兒存在感都沒有。

甚至,這還是t共留了一手了,真要讓t共放手的跟刮民黨搶,恐怕江淮一代老蔣的**都得落在t共手裏,誰讓這裏老蔣沒有存在感呢?

當然,在江淮一代老蔣也不是完全沒有存在感,隻不過他的存在感是以一種比較尷尬的方式體現的,那就是廣大的偽軍,在河南、江蘇、江西這一片區域裏,偽軍數量高達68萬!其中絕大部分都是按照蔣某人指示去曲線救國的,如今日寇已敗,救國也算是圓滿完成,這一批偽軍作為老蔣搶奪勝利果實的急先鋒,可是起到了重大作用。隻不過讓人不齒的是,《戡亂戰史》居然說這68萬偽軍擋住了刮軍收複國土的進程,如果沒有這68萬偽軍刮軍的動作將更快。

好吧,人不能太無恥。反正這68萬偽軍兄弟恐怕是很受傷,一方麵要“忍辱負重”臥底,另一方麵幫蔣校長搶了地盤還要背黑鍋,這批黨國的無名英雄還真心是不容易啊!

簡要點說吧,在1945年8月,華夏的大體形勢是,東北被蘇聯紅軍所控製,華北和華東大部分在t共手裏,此外在陝北也就是陝甘寧和內蒙也是t共的控製範圍。除此之外,t共在華南、華中還有兩廣支隊等遊擊隊在活動。

而刮民黨方麵,大體上控製了陝西、山西、河南一部分、江淮、華南和華中大部,西南地區因為借著九華山事件搞掉了龍雲,也算是剪除了一個對手。唯一能對蔣某人造成較大威脅的地方勢力僅剩下閻老西和桂係,其中桂係的實力保存得非常理想,連老蔣都有些忌憚。

所以在內戰爆發之初,老蔣認為刮軍的主要任務是:第一,消滅盤踞在陝北的t共中央,第二,收複華東和華北。為此,他製定了一個全麵進攻計劃。胡宗南帶領西北刮軍主力解決陝甘寧,而閻老西則去搞定晉北的t共所部。其餘的刮軍,新一軍、新六軍以及陳誠的土木係第18軍這三隻王牌主攻目標是河南、河北,而第74軍以及第五軍則負責蘇北山東。

在蔣某人看來,隻要一鼓作氣就可以消滅t共的主力,在關內消滅掉t共的主力之後,借助美國和英國的支持迫使蘇聯從東北撤軍也是可以期待的!

不得不說,蔣委員長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做法真心是存在問題的。為什麽這麽說呢?以黨國的五大主力為核心去剿共沒有問題,但是這五大主力經過抗戰的洗禮已經是今非昔比,穩穩的高出其他部隊,甚至高出中央軍嫡係一頭。這可以說是五頭猛虎,想要掌控好這五頭猛虎,至少也得配幾頭獅子才行吧?

可是,問題來了,刮軍當中有獅子嗎?有那種能夠獨當一麵引領千軍萬馬讓上下效命的雄獅嗎?從實際能力出發,這種獅子肯定是有的,但是蔣某人卻不一定能用。比如說孫立人。

客觀上說孫立人在抗戰時表現得十分出彩,****五大主力中的新一軍就是這位一手拉扯出來的。而且整個刮軍當中,駐印遠征軍占據了五大主力之二,可見當時駐印度的遠征軍戰鬥力還是相當強大的。這一點也可以從曆史上內戰爆發之後東北的戰鬥形勢看出來,以新一軍和新六軍為主體的關外刮軍一度讓林帥是相當的狼狽。

但是孫立人也是一大死穴,第一沒有黃埔背景,這位是美國費吉尼亞軍事學院畢業的(可不是流傳的西點軍校哦,當年的西點軍校可不是隨便能進的,巴頓當年為了讀西點也在費吉尼亞混過一年,所以孫立人和巴頓也算是校友)。而且歸國之後走的也是財政部稅警團的路子進入刮軍的,這個稅警團不屬於中央嫡係,隻能算宋子文的私人武裝,雖然裝備很好,但是在政治上天然的就跟蔣某人的黃埔係隔了一層。

而正是因為孫立人的美國背景,而且在緬甸又表現得不錯,讓美國人對他是相當的欣賞,確實有想過將孫立人扶上馬取代*。如此一來,蔣某人怎麽可能在信任孫立人。曆史上的內戰之初,是因為孫立人威望在那,不得不“重用”一下,可一旦孫立人在東北的表現不是那麽好(原因是多方麵的),立刻就以不能打仗的名義將其撤下來架空了。

在這個時空也不例外,美國顧問確實建議*將新一軍、新六軍都交給孫立人指揮,但是蔣某人怎麽敢答應?兩大王牌主力都交給一個外人,以老蔣的個性這晚上還剩睡得著?

其實孫立人在遠征軍係統中聲望也不是最高的那一個,在這個係統孫立人其實並不是總指揮,他僅僅是新一軍的軍長而已,和他平級的人不少,比如駐印軍係統的廖耀湘,這位是新六軍的軍長,而且新一軍的第一任師長也不是孫立人,當年他是新38師師長,上麵的軍長是鄭洞國(比較有意思的是不管是廖耀湘也好鄭洞國也好,都是湖南人,還真是無湘不成軍)。

而當年之所以孫立人的名聲比上麵這兩位大得多,其實說白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他的美國背景,美國作為二戰中的中流砥柱說服力自然是強得多,美國人喜歡他誇讚他,自然買賬的人也就多得多了……全本小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