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道門

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細說因果

苦大師聽了苦笑道:“老家夥,難道你還真要逆天而為不成?我看你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你且看梅清這樣子,可象是自身能撇開因果的樣子麽?就算你不讓他進來,隻怕他也摘不清呢。”

張十三頭卻連連搖晃道:“因果是因果,天道是天道,少拿你那些東西來裝了。正因他身上定然負著極大的因果,我才不想讓他入這路子。因果相係,那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穩當路子。梅清若真奉此而為,隻怕身上幹係著實不小,這付的價錢還不得吐血?倒不如搏一搏,求個破而後立。”

苦大師聽了,也怔了一下,顯然張十三說的話,頗為打動於他。

梅清卻聽得一頭霧水,看了看張十三,又看了看苦大師,疑惑地問道:“二位師傅,你們說的卻是什麽?不是修煉之人,都逃不脫因果之報麽?”

張十三看了苦大師一眼,苦大師卻垂目不語。張十三歎了一口氣,問道:“梅清,我且問你,你心中,可確是相信因果之說麽?”

梅清嘴唇動了動,想說什麽卻又沒有說出來。捫心自問,梅清對因果之說,似乎天生缺乏一種信任,隻不過是聽碧真說過因果對於修真者如何重要,這才有剛才一問。

張十三搖頭道:“你也不必說了。那老光頭看人再準不過,你心中本無因果,我們如何不知。其實若你是因果中人時,那業報怕早就顯到你頭上了,哪得你這般逍遙!”

梅清大吃一驚道:“師傅這是什麽話?難道我做過什麽壞事麽,為何要有業報?”

張十三“哼”了一聲道:“你且說說,什麽是因果?”

梅清皺眉道:“弟子也不甚清楚。不過聽人說道若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問來世果,今生做者是,可是這意思?”

張十三點頭道:“說來說去。其實就是這幾句話罷了。隻是咱們修行之人,因果不必待前世後世。在前為因,在後為果。因必有果。果必有因。我且問你,你自修行以來,無論築基、采藥、烹煉、進階。以至後邊拜我二人為師,得到這許多指點,老道我自聞有修行以來。怕也沒有你占這麽大的便宜的。你前世需做多大的因,才有現在這個果?”

梅清張口結舌。一時不知如何回答。張十三“嘿嘿”笑道:“先不說你前因,隻說你現在占了這麽大的便宜,可說僥天之幸,從未得聞。那你將來需要多重的果報,方可補得今日實受之因?”

梅清聽了。不由悚然動容。自己一直以來,修行極為順利,雖然間或有些小小挫折,但都轉瞬即可化解。隻是自己從來沒有想過因果之事。按因果之說,享受多大的好處,自然要付出多大的代價,那自己受了這麽些的好處,那將來要付出地代價,自然也要加倍的恐怖。

張十三搖頭歎道:“梅清你可明白了?自古以來。一入因果。再無糾纏得清。你看舉凡修行越高的人,自因果中取得地好處越多。付出的也便越多。得的修為越快,來地報應也更快。你似乎前邊有些大因緣,才有現在的好處。而你此世雖然生受了,偏偏現在又不在因果之中。若你能以大決心掙脫此因果,也未見得不是個機緣。”

梅清聽了,心念急轉,又多有疑惑,便問道:“難道這因果,還能掙脫得開麽?天地萬物,難道並非盡在因果之中?”

張十三哈哈笑道:“若是問你那光頭師傅,他自然要說一萬個是。隻是此話,可做不得真。”

梅清心中大訝,雖然他心中隱隱地並不是很信任因果報應之說,但張十三的回答,前後似乎隱藏著關於因果地一些隱秘之事,令他頗為好奇。

張十三一邊揪著幾根稀稀拉拉的胡子,一邊搖頭晃腦地道:“因果之說,凡事必有因,凡事必須果。也就是說,無論什麽事,都是上承前因,下啟後果,環環相扣,生生不息。但這般說來,你可想過,這世間第一樁因果,卻是什麽?”

梅清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被張十三一下子問住了。張十三說得很明白,世間萬事,都是既為前因之果,亦為後果之因,無限循環往複。但是如此而言,天地間,便沒有辦法出現第一件因果。

若說某事是天地間第一果,則其因是什麽?若其有因,則其因本身亦當為前前因之果,那此事便又不是第一果了。這般推論下去,天地間便有不可能有所謂地第一件因果。

既然沒有第一件因果,那因果所由何來?

張十三嘿嘿笑道:“現在你明白了吧,因果非是天道所出,卻是後人造作而得的。”

“啊?”梅清驚訝道:“卻是何人,有這般能為?”

張十三搖頭道:“世人或說,佛門廣大,創此方便法門。是也不是,也無人知曉。但因果之說,確是自佛門傳入中土的。唉,若說來,這因果之門,倒確實是方便之門,因此一入中土,修行都大多歸信此門了。現在入門時,幾乎都已經不再擇因果了。”

梅清一聽“擇因果”,頗為新鮮,且是第一次聽說此事。

原來因果法門傳入中土後,雖然佛道不容,但因果之法,確實與修行有極大的好處,因此各門派中,也難免從善如流,允許門下弟子依因果修行。這才有了入門之後,弟子“擇因果”之說。

自來修行之人,最為難的,並非修行法術、時間、丹藥等物,而是劫數。

有人說劫由心生,也有人道劫自天降。其實說心說天,總是一般。所謂內賊不生,外劫不入。若有一人,一生之中心堅如石,絲毫不動,那天劫無隙可尋,一生一世,也不會降到他地頭上。

隻是此事說來容易,但事實上絕無可能。人的一生的,心中必然有疑惑、有恐懼、有憤恨、有憂傷,有種種不可名狀的心結懷緒。內賊既起,天劫便至,這就是修行人人躲不過去的劫數。

所謂天人合人,內外交感。心劫是內裏之因,天劫是外在之形。因此道門修行,多由清淨無為中來,便是為了寧心靜氣,少生劫數。

隻是此法極是為難,越是刻意避免劫數,越是落了下乘,反易為劫數所中。往往有修為通天的前輩,便在一重重劫數中,艱苦掙紮,最終一個不小心,一世修為,便成泡影。

自佛門傳入中土,雖然佛道之爭,所在不少,但佛門因果之說,卻為修行者躲避劫數,開一新界。

因果之說,並不能直接消去天劫。但其有一樁大好處,便是那天劫,也會依前因而來,將天劫中需曆的種種劫數,俱形為前因之果。換言之,隻要你入因果之門,但凡有因果之事,一一避開,少結因果,便大可消災去難,在以後天劫中,自然少有劫數。

此外既然篤信因果之說,則因自有果,報應不爽。那天劫之中,內賊早已零星消去,也化解了天劫的威力。

聽了張十三這般講述,梅清這才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那因果便如《大明律》一般。雖然給你了諸多約束,無法為所欲為。但也同時有了許多保障,不至受那無妄之災。是也不是?”

張十三點頭道:“便是如此。以大明子民看來,似乎《大明律》就是天道,凡身邊諸人,無一不在《大明律》管製之下。其實若說《大明律》,也一樣有管不到的人。一則便非我大明之人,那境外化民,或是色目胡人,既然不入大明朝,你那《大明律》自然管不到人家。這二麽……”

張十三嘿嘿笑道:“便需你是高官權貴。要是你當了大學士,哪個敢用《大明律》來管你?就算是家人親屬,自然也有所變通;不然便如善會鑽洞投機地混混,專找《大明律》地漏洞,自己便得多落些好處,卻能少受其禍。”

“這也行?”梅清目瞪口呆:“不是天道昭昭麽,怎麽因果也和咱們世間事一般有這許多漏洞?”

張十三拿《大明律》作比,梅清是錦衣衛出身,他自然明白不過。隻是沒想到因果報應也居然有這些勾當,卻是大出意料之外。

“什麽天道,早說了因果非天道。”張十三糾正道:“因果既然為人造作,自然也能為人趨避。不然這些名門大派,為什麽特出的高人就這麽多?不管什麽門派,總有些飛升地前輩、照看的神佛,或是強力的法寶。便如你在那朝中有了高官作後台,《大明律》就可以變通是一個道理。要是太上老君收了你當徒弟,就如同當了太子一般,隨你怎麽折騰。不要聽什麽太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鬼話,自古刑不上大夫,因果報應也不會管到三清四禦頭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