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道門

我心中的道 -- 老集有話說

《天下道門》寫了有一段了,其實在寫這本書以前,包括我和編輯在內,都覺得可能不太討好,因為不是很適應起點的潮流。

但我最後很頑固地要寫這個東西,因為確實感覺自己對道非常之向往。希望通過這本書,自己能有些感悟,也希望看我的書的朋友,能借此對中國傳統的道門有一點興趣。

說實話現在這書的成績比我想象得要好得多,我本來以為這麽枯燥又平淡的東西,沒幾個人會看得下去呢。當時我還對編輯說:這書……能簽麽?

說實話,責編雪夜對我這書費心費力,我覺得好像比我都上心,挺慚愧的。

上傳後看著點擊和收藏推薦,老集心裏真是很感動。

在此真誠謝謝朋友們的大力支持,老集這人不太習慣表達,屬於標準內向害羞悶騷老男人,各位心裏明白就好。

這本書可能現在有些朋友覺得有些名不符實,和道門關係看來不是很緊密。嗯嗯,故事想得挺大,後邊有些東西會一一出現。當然能不能寫到老集心中想象的程度,就不敢說了。

為了這本書,老集可是啃了不少資料,書中許多東西,都是有所本的,不是俺杜撰的嗬。

也有朋友留言中說道對主人公的表現不太滿意,大概是覺得不太符合道家清淡閑適的氣質吧。老集下邊是想說說自己對“道”的理解。

在老集想來,“道”這個概念是非常大的,包括得也非常多。但有幾點,應該是一個修道人必須要注意的。

一、“道”的最根本一點在於“真”。

道不可能是虛偽的,也不可能是強迫的。它應該是我們心中最根本的一點性情。

《莊子》言:“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什麽是有情有信呢?我的理解就是一個“真”字。

這個“真”不是說任性而為,也不是說無限放大心中的各種欲望與情緒。這個“真”是在洞徹世情與人心,明了道義之後,對天地最根本的規律和自己最根本的“心”的一種認識。

所以本書修道的人,無論他到了什麽樣的層次,也不會修煉成冷冰冰的無感情動物。相反,他們會更認識到這世界、人生、親情的珍貴,更加倍的愛護這份心靈家園。

所以書中梅清不忌調笑,可能有朋友覺得不象修道人了。

為什麽呢?為什麽修道就要板著臉裝無欲無求呢?

夫妻之樂,有甚於畫眉者。愛就愛。成天裝高深是得不了道的。

二、“道”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自然”。

無為不是無所作為,要是什麽都不做,還修道幹嘛?

《老子》言:“無為,故無不為。”其實這種語言中的玄機並不難窺透。不妨說,道之“無為”就是“不刻意”的意思。

我看有些書中寫修道簡直就象打仗。衝個穴什麽都要渾身脈絡破碎,采個氣就如要爆體,凝個丹就得七竅流血,讓人很懷疑修道者是不是都是受虐狂。

修道不是力氣活,我倒希望主角一直是在一種平靜放鬆的狀態下,一步步走到大道正途。

當然寫書總得有點緊張的時期,不然這書就成白開水了。

但至少修道的人,應該能感受得到修道帶來的輕鬆與快樂,在正確的道路上,用一種自然的步伐逐步走到其目的地,既不能連滾帶爬,也不要狼奔豕突。

所以本書中不會吃個天材地寶就得道,靠藥堆成仙;也不會成天在戰鬥中成長,一次次殺人殺成仙。

當然偶爾會有些奇遇,但會盡量符合邏輯,說得過去。

三、“道”的態度是積極的,主動的。

這個可能有些朋友會有相反的看法,但我堅持這麽認為。

道家和佛家我認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其最大的區別在於,道是樂觀而積極的,佛是悲觀而消極的。

這裏並無抨擊佛教的意思,我找不到合適的詞來描述,隻是用“樂觀”、“積極”這樣的詞來說明,請朋友們忽視其中的感情色彩。

不過是二者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罷了。這個世界,並不是樂觀、積極就比悲觀、消極正確。

道認為人生是無為的——自然隨意;佛認為人生是苦的——輪回苦海。

因此道門在解決問題時,態度就比較主動一些。最簡單的說,佛門大多的目的是來世——下輩子投到淨土去就好了;道門修煉的目標是飛升——等下輩子幹啥,這輩子加把勁就搞定了。

本書中主人公肯定不會等來世,雖然他頭腦中有一個來自後世的影子。

道就在眼前,看你會不會、敢不敢、能不能伸出手去把它抓住。

天上不會掉餡餅,幸福生活等不來。

四、“道”是簡單的。

大道至簡。

沒那麽多玄之又玄的東西。

如果你看著玄奧,那是因為你不知道;你要是知道,你就知道了。

……

本書也爭取寫得簡單些。

《天下道門》預計是五卷,每一卷都是一相相對獨立的環節。本來想大概每卷二十萬字左右。但從目前的進度看,第一卷可能要略超一點了。

人上年紀了就羅嗦,書好象也是這樣。以前看書,最怕看黃易大大寫哥倆PK,雞雞歪歪先說一通就能侃他幾萬字,然後你抬下手我動下腳,不過兩秒鍾的事,書裏能翻七八頁。好容易打倒一個,對方還得躺地上頓悟進階突明至理什麽的,反正不折騰你個頭暈眼花,就別想收工。

當年一到這地方,我都直接翻過去的。

因此自己寫時,總想緊湊一點,一章裏就把能辦的事全辦了,別P大點事一寫三四章。

但現在看還是有點羅嗦,廢話見多呀。

老了,老了。怪不得老集的自稱從“小字”變成“老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