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五的單身生活

第25章 楊貴妃死裏逃生

第一卷 生為合歡 死亦鬼雄 第二十五章 楊貴妃死裏逃生

坦然/著

“以上給你講的是合歡佛主人安祿山反唐的大概經過,下麵要講的是合歡佛流入李隆基手裏後,李隆基又把合歡佛交給了楊貴妃。史書上記載的安祿山反叛,那是曆史學家們研究的曆史,與我研究的曆史有些出入,我研究的是人性,是從人性本能欲望出發來看待曆史的,也就是說,安祿山反叛,是為了霸占楊貴妃,奪回他心愛的寶物合歡佛,這是人的私欲使然。李隆基在安祿山反叛後,也許是他年齡大了,沒了年少時的雄才偉略,加上幾十年沒戰事,他本人又喜好享樂,因此很害怕,在潼關失守,長安已無險可守時,叛軍還沒到長安呢,唐玄宗李隆基倉皇逃往成都。具史料記載,當時李隆基幾乎沒帶什麽東西,除了羽林禁衛軍不足千人外,都是些皇親國戚隨行,很多大臣都不知道他跑了,第二天按時去上朝,才知道皇帝老兒已經跑了。楊貴妃自然也跟著李隆基逃跑,她帶了一個包裹,裏麵不是金銀財物,而是合歡佛。安祿山沒想到李隆基這麽不經打,竟然會如此之快地逃離長安。叛軍進入長安以後,以為大功告成,於是‘日夜縱酒,專以聲色寶賄為事’,誰也不想去追擊逃亡的李隆基,所以唐玄宗才‘得安行入蜀,太子北行亦無追迫之患’。安祿山這個時候忙什麽呢?王老弟你恐怕想都想不到,他命孫孝哲在皇宮中搜尋合歡佛,那些沒逃的宮女和太監,一個個的被審問,然後一個個的被屠殺,在找不到合歡佛下落後,安祿山像瘋了一樣,命令孫孝哲對未逃離長安的皇室成員、百官家屬進行了血腥的屠殺。首先在崇仁坊殺害霍國長公主及王妃、駙馬,剖其腹,用其心髒祭祀被李隆基殺害的兒子安慶宗。凡是楊國忠、高力士之黨及安祿山平時所厭惡的人,統統被處死,有八十三人‘或以鐵棓揭其腦蓋,流血滿街’,使人看著慘不忍睹。接著又殺皇孫及郡、縣主二十餘人。後來,安祿山又聽說長安百姓乘亂盜竊府庫財物,他又命令手下將士在長安大肆搜索三日,翻箱倒櫃,不論是府庫財物,還是個人私物,一概搜掠殆盡,其實他是在找他的心愛寶物合歡佛,他以為寶物被長安百姓偷偷搶回家裏了,所以才命令將士搜刮百姓家。同時,他還下令府縣追查,史書上說的是‘銖兩之物無不窮治,連引搜捕,支蔓無窮,民間騷然’。其實安祿山追查的就是合歡佛。他還命令搜求玄宗的歌舞、雜技、舞馬、犀牛,把搜掠的宮嬪、樂工、騎士等,讓士兵護送到東都洛陽,讓這些人在東都禁苑凝碧宮奏樂,開盛大的宴會招待所有文武百官,可以說是做盡傷天害理的事情,引起了極大的民憤,百姓紛紛起兵討伐這個叛賊,可謂不得民心。這說明安祿山真的沒能力治理天下,他隻知道吃喝玩樂,他的**不堪,據說達到前所未有的地步,連他手下的文臣武將都看不過去。這樣一個野蠻胡人,能成什麽大事,除了**的本事外,他還能給百姓帶來什麽呀!”

蕭伯年似乎對安祿山禍害天下很是憤慨:“所以他死的時候,很具有戲劇性。他整日在東都洛陽深宮中**樂,眼睛又模糊看不清,身體皮膚的龜裂讓他痛苦不堪,除了整日凶酒來麻醉自己外,幾乎不理朝政,他也沒那個能力理朝政。他能得天下,有個功臣叫嚴莊,安祿山做了皇帝後,嚴莊做了宰相,這個人時常遭到安祿山酒後鞭打,於是,嚴莊就和安祿山兒子安慶緒說:‘皇上從長安找回了合歡佛,所以整天在後宮**,太子不是有心想得到合歡佛嗎?此時正是機會。’原來,安慶緒做了太子後,也和他老子一樣,喜好美色,關於合歡佛的**邪之說,他聽到過,聽說自己父親幾次大難不死,能戰勝強大的李唐王朝,都是因為有合歡佛的保佑,所以安慶緒對合歡佛也一直耿耿於懷,想方設法的想得到合歡佛,聽嚴莊這麽一說,馬上和嚴莊勾結在一起,密謀殺害安祿山。嚴莊於是找到安祿山身邊的李豬兒,也就是那個被安祿山閹割了的契丹人,讓他在安祿山熟睡後下手。安祿山在攻陷東都洛陽的時候,從宮廷庫房裏搜獲一把寶刀,這把刀是侯君集以前使用過的,侯君集造反不成,被李世民剿滅後,他使用過的刀就被封存在後宮庫房裏,安祿山見到此刀,十分喜愛,於是把這把削鐵如泥的寶刀放在床頭,作防身之用。李豬兒當天夜晚,見安祿山大醉後熟睡,偷偷拿起這把寶刀,舉過頭頂,向安祿山脖子砍去,安祿山盡管大醉,眼睛也不好使,但他向來機警,似乎感覺有股涼氣向他襲來,眼睛立刻睜開,嚇得李豬兒手一軟,刀失去了準心,劃在了安祿山的油肚上,即使安祿山的肚子是鐵皮作的,被這把削鐵如泥的寶刀一劃,肚皮立刻裂開,裏麵腸子呼嚕呼嚕的往外流出,到死還很清醒的大呼:‘殺我者,嚴莊耳!’就這樣,公圓757年三月,安祿山成了個鬼雄,被他兒子偷偷掩埋在床下,直到安慶緒做了皇帝,才把他從床下挖出來重新安葬。”

“而謀害了自己親生父親的安慶緒,做上皇帝還不到半年,不僅沒得到合歡佛,還被唐朝大軍攻破洛陽,敗逃河南安陽,於公圓759年四月,被史思明所殺,史思明自己當起了大燕皇帝,算是也過了一把皇帝癮,跟著安祿山這個大哥,當了半輩子奴才的史思明,用他自己的方式,討得安祿山歡心,合歡佛的製造者,一代鬼雄,做皇帝不到兩年,也就是761年三月,又被他的兒子史朝義所殺。至此,安史之亂算是徹底結束,可這次的叛亂,直接導致了唐朝衰敗的開始,從此唐朝逐漸走向滅亡的道路。”

“我們再回過頭來說說楊貴妃帶著合歡佛跟隨李隆基逃亡成都的事情。在李隆基一行人馬逃到馬嵬驛時,負責保駕的羽林禁衛軍將士在一天夜裏,忽然嘩變,嘩變的理由是大唐落到如此下場,都是楊國忠這個奸臣給折騰的,所以在禁衛軍統領陳玄禮的帶領下,兵諫李隆基,要求殺死楊國忠及其亂黨。李隆基這個時候也似乎清醒了,認為要是沒有楊國忠逼迫安祿山,安祿山也不會造反,或者說不會這麽快的造反,所以他也想除掉楊國忠,可是,讓他為難的是將士們提出也要把楊貴妃當作亂黨份子處死,畢竟楊國忠是楊玉環的堂哥,盡管平時楊玉環對她這個堂哥也很討厭,可他們畢竟是堂兄妹,將士們根本不管這些,認為楊玉環禍亂後宮,也是楊國忠的同謀,應該‘連坐’。當時的形勢,是楊國忠和楊玉環不死,李隆基父子就得死。李隆基再怎麽疼愛楊玉環,那個時刻,他說話已經沒人聽了,完全失去了保護一個心愛女人的本事,隻好痛心的同意將士要求。這又是一個曆史迷案,關於楊玉環的死,正史也好野史也罷,都有很多種說法,有的說她被勒死在驛館佛堂前的梨樹下,死時38歲。傳說運屍時,楊貴妃腳上的一隻鞋子失落,被一老婦人拾去,後來過客要借玩,必須付給這個揀到鞋子的老婦人一百錢,老婦人借此還發了橫財。有人說,楊玉環可能死於佛堂。《舊唐書?楊貴妃傳》記載:禁軍將領陳玄禮等殺了楊國忠父子之後,認為‘賊本尚在’,請求再殺楊貴妃以免後患。唐玄宗無奈,與貴妃訣別,‘遂縊死於佛室’。《資治通鑒?唐紀》中記載的是:唐玄宗命太監高力士把楊貴妃帶到佛堂縊死。而陳鴻的《長恨歌傳》記載:唐玄宗知道楊貴妃難免一死,但不忍見其死,便使人牽之而去,‘倉皇輾轉,竟死於尺組之下’。這些說的是楊貴妃的死,還有說她不死的。”

“有人認為,楊貴妃並未死於馬嵬驛,而是流落於民間。俞平伯先生在《論詩詞曲雜著》中對白居易的《長恨歌》和陳鴻的《長恨歌傳》作了考證。他認為白居易的《長恨歌》、陳鴻的《長恨歌傳》之本意,蓋另有所長。如果以‘長恨’為篇名,寫至馬嵬已足夠了,何必還要在後麵假設臨邛道士和玉妃太真呢?俞先生認為,楊貴妃並未死於馬嵬驛。當時大軍嘩變,貴妃被劫,釵鈿委地,詩中明言唐玄宗‘救不得’,所以正史所載的賜死之詔旨,當時決不會有。陳鴻的《長恨歌傳》所言‘使人牽之而去’,是說楊貴妃被使者牽去藏匿遠地了。白居易《長恨歌》說唐玄宗回鑾後要為楊貴妃改葬,結果是‘馬嵬坡下泥中土,不見玉顏空死處’,連屍骨都找不到,這就更證實貴妃未死於馬嵬驛。值得注意的是,陳鴻作《長恨歌傳》時,唯恐後人不明,特為點出:世所知者有《玄宗本紀》在。而‘世所不聞’者,今傳有《長恨歌》,這分明暗示楊貴妃並未死。”

“更有一種離奇的說法是楊貴妃遠走美洲。台灣學者魏聚賢在《中國人發現美洲》一書聲稱,他考證出楊貴妃並未死於馬嵬驛,而是被人帶往遙遠的美洲。”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楊貴妃逃亡日本,日本民間和學術界有這樣一種看法:當時,在馬嵬驛被縊死的,乃是一個侍女。禁軍將領陳玄禮惜貴妃貌美,不忍殺之,遂與高力士謀,以侍女代死。楊貴妃則由陳玄禮的親信護送南逃,行至現上海附近揚帆出海,飄至日本久穀町久津,並在日本終其天年。在日本也有種種說法。有一種說法是,死者是替身,楊貴妃則逃往日本的山口縣大津郡油穀町久津。替身是個侍女,軍中主帥陳玄禮憐貴妃貌美,不忍殺之,遂於高力士密謀,以侍女代替,高力士用車運來貴妃屍體,查驗屍體的便是陳玄禮,因而使此計成功。而楊貴妃則由陳玄禮的親信護送南逃,大約在今上海附近揚帆出海,到了日本油穀町久津。”

“日本山口縣‘楊貴妃之鄉’建有楊貴妃墓。1963年有一位日本姑娘向電視觀眾展示了自己的一本家譜,說她就是楊貴妃的後人。日本著名影星山口百惠,也自稱是楊貴妃的後裔。”

“由上述可見,隨著時間的推移,關於楊貴妃之死的傳說愈來愈生動,有一種論點是,這些傳說離開史實也愈來愈遠。這種論點認定,楊貴妃在馬嵬驛必死無疑。《高力士外傳》認為,楊貴妃的死,是由於‘一時連坐’的緣故。換言之,六軍將士憎恨楊國忠,也把楊貴妃牽連進去了。這是高力土的觀點。因為《外傳》是根據他的口述而編寫的,從馬嵬驛事變的形勢來看,楊貴妃是非死不可的。縊殺之後,屍體由佛堂運至驛站,置於庭院。唐玄宗還召陳玄禮等將士進來驗看。楊貴妃確實死在馬嵬驛,舊、新《唐書》與《通鑒》等史籍記載明確,唐人筆記雜史如《高力士外傳》、《唐國史補》、《明皇雜錄》、《安祿山事跡》等也是如此。”

“而我對這個大美人的死,在見到合歡佛前,我也認為當時的楊貴妃是非死不可,可是,從合歡佛的考證上,我有了大膽的猜測。”蕭伯年作為一個學者,自然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我認為楊玉環不僅沒死,而且也沒到國外,她的後半生,是在民間隱姓埋名度過的,而且和一個男人,還有了後代,才把合歡佛傳到現代。那麽,她是怎麽得救呢?當時羽林禁衛軍統領陳玄禮手下有一個偏將,叫秦勇的,是唐代開國圓老秦國公秦瓊的子孫,有萬夫之勇,在楊貴妃父親死後,投奔她在洛陽的叔叔家時,和秦勇認識,秦勇比楊貴妃大兩歲,因為都是官宦人家,孩子之間相互玩耍,甚至一起讀書是常有的事情,當時楊玉環還小,十來歲年齡,初到洛陽,沒有相好的小夥伴,顯得很憂鬱煩悶,常常要丫鬟帶她到城隍廟玩耍,而秦勇那個時候也是個紈絝子弟,十一二歲就常常在街頭與人打架,說來也巧,一天,楊玉環蹲在路邊看一小草,這小草會慢慢的合上葉子,她很好奇,看得呆了,秦勇被別人追打,跑到了楊玉環玩耍的地方,看看身後沒了追他的人,他看到蹲在路邊看小草的楊玉環,於是走過去也蹲下來看,奇怪的問:‘你看什麽呢?’楊玉環回答:‘看小草。’秦勇說:‘小草有什麽好看的?’楊玉環回答:‘它會動。’秦勇於是仔細的看,果然小草似乎害羞般的把葉子合攏了,他看看楊玉環,見她長得很可愛很漂亮,秦勇就說:‘小草是看到你這麽漂亮,所以害羞了,都不好意思和你比呢。’楊玉環笑了,這是她到洛陽來第一次笑,有人說自己漂亮,比小草還漂亮,她當然開心了。就這樣,兩人認識了,過了兩年,楊玉環隨叔叔到了長安,與秦勇分開了,也把秦勇忘記了,但秦勇沒忘記她,長大後,聽說楊玉環嫁給了壽王,後來成了貴妃,他為了能時常見到楊玉環,憑借自己的勇武,加入到羽林禁衛軍中,成了一名常常可以護衛皇帝和娘娘的羽林軍士兵,可是,他根本沒機會見到這個心中想念的人。”

“楊玉環在馬嵬驛,沒和李隆基住一起,而是和四個侍女住在一個佛祠裏,這個佛祠供奉著一尊兩人高的大肚彌勒佛,四個侍女中,其中一個是張詩焉。禁衛軍嘩變時,佛堂裏的女人,包括楊貴妃在內,都很驚慌,尤其是楊玉環,聽到外麵的士兵喊叫著殺死禍亂的楊氏一族,她知道大勢不妙,嚇得花容失色,緊緊抱住合歡佛,倦縮在佛堂的一個角落裏暗自流淚。”

“秦勇聽到陳玄禮等人說也要把楊玉環殺死的時候,自告奮勇站出來說他去,於是陳玄禮讓他帶上本部兵士,殺氣騰騰的趕到佛堂,然後他對手下士卒們說:‘楊玉環畢竟是貴妃,我們不得擅自衝進去,等我進去殺死裏麵的人,再把楊玉環屍首抬出,兄弟們在外等候。’平時,這些手下都很敬佩秦勇為人,所以大家都很聽他的,於是高舉火把,等候在佛堂外麵,秦勇一人獨自進入佛堂。”

“佛堂裏點著一支蠟燭,昏暗的燭光中,秦勇看到四個侍女相擁的擠在一個角落裏被嚇得哭泣,楊玉環卻在另一個角落裏瑟瑟發抖。秦勇提著明晃晃的刀走進佛堂,一時不知道誰是楊玉環,便小聲的問:‘誰是貴妃娘娘?’四個侍女驚恐的看著他,用手朝楊玉環指,他明白了,單獨蹲在角落裏發抖的就是楊玉環,他心情有些激動,走過去小聲的喊楊玉環小名:‘玉環,玉環,是我,還記得我嗎?我是洛陽的勇哥哥啊。’楊玉環哪還記得什麽勇哥哥,她瞪著驚恐的眼睛,看著這位全身鎧甲的將軍,嚇得都尿濕了褲襠,知道這個人是來殺自己的。秦勇在她身邊蹲下,小聲的說:‘玉環,別怕,我是來救你的,你不記得我了嗎?’他接著說出,他與楊玉環初次見麵時說的話:‘小草是看到你這麽漂亮,所以害羞了,都不好意思和你比呢。還記得小時候嗎?這是我和你第一次見麵時給你說的話呀。’這個時候,楊玉環才想起,眼神沒再那麽恐懼,淚花在眼睛裏滾落,小聲哽咽著說:‘你是勇哥哥?你是來殺我的嗎?’秦勇馬上回答:‘我是來救你的,不是來殺你的。’秦勇一陣驚喜,知道楊玉環認出了自己,他說完站起來,走到四個侍女身邊,一個個的看,見張詩焉體態身型與楊玉環極為相近,於是拉起她,把他拖到楊玉環身邊,說:‘你們兩個,把衣服換了,快點!’楊玉環和張詩焉不知道秦勇的意思,都怔怔的看著他,秦勇再次小聲的命令兩個女人快換衣服,於是,楊玉環和張詩焉抖瑟著把衣服換了穿。秦勇給楊玉環說:‘你聽我說,我要把你藏匿到彌勒佛像裏麵,等明天晚上深夜,我會來救你,你躲在裏麵千萬別出聲,否則,誰也救不了你。’他說著,把楊玉環頭上的飾物也讓張詩焉別到自己的頭上,並把楊玉環手中的包裹也要交給張詩焉,可楊玉環死活不肯,秦勇以為包裹裏肯定有楊玉環重要的東西,隻好讓她抱著,他雙手把彌勒佛像傾斜的搬開,讓楊玉環鑽到裏麵去,楊玉環這個時候六神無主,隻好乖乖的聽秦勇的,抱著包裹,鑽進了彌勒佛像裏麵。”

“秦勇等楊玉環鑽進佛像肚子裏後,再把佛像挪回原位,轉身揮刀砍殺了三個侍女,然後對穿著楊玉環服飾的張詩焉說:‘隻好借你屍身一用,得罪了!’說完,伸手掐住張詩焉的脖子,使勁一扭,隻聽哢嚓一聲,張詩焉就斷了氣,秦勇接著抓住張詩焉的頭,使勁的把她麵朝佛像砸,接連幾下,砸得死去的張詩焉麵目全非才罷手,一手提著血淋淋的刀,一手抓住張詩焉的衣服,拖出佛堂,丟在士卒們麵前說:‘貴妃娘娘不忍受辱,麵撞佛像身亡,我看貴妃娘娘如此剛烈,把她身邊侍女全部斬殺陪伴貴妃娘娘一起升天了。’這些士卒都沒見過楊玉環,大家舉著火把圍上來看,隻看到穿著繡了鳳凰和牡丹的袍子,以及頭上的玉簪子,於是大家都認為這個死了的女人就是楊貴妃,四個士卒抬起屍體出去了,秦勇卻雙掌發力,把一座佛堂硬生生的給轟然推倒,掩蓋住裏麵的三俱屍體,可彌勒佛卻仍然咧著大口笑嗬嗬的立在那裏。”

本書首發。

您的留言哪怕隻是一個(*^__^*),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