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遊之血薦軒轅

第006章 逛遍北京

“那我就走了啊!”劉局長說。“我和你一起走。”我也說到。“楊洋,走吧。老先生告辭。”“慢走,菲雨替我送送。”“好的。”菲雨應聲而起。

來到外麵“天霖,楊洋。謝謝你們。同時我也很高興認識你們。”看到劉局長走遠了,慕容菲雨對我們說。“我們也很高興認識你。以前的事情我向你說聲對不起。希望你能原諒我以前不友好的態度。”我和楊洋同時說道。“撲哧”菲雨笑著說道:“看來你們兩個很有默契啊!”“那肯定啦!十五年的感情可不是白費的。”死不要臉的楊洋。

“好了,錢我們已經收了;我們也要走了。替我謝謝你的爺爺。”我說道。“好的。希望你們在北京玩的愉快。”“謝謝你。拜拜!”

“拜拜。”

我們走後,而菲雨還在那兒獨自想著。至於什麽我們是不可能知道的。

“剛才我為什麽不敢看他的眼睛,他的眼睛好深邃,都不知道他在想些什麽。嗚!羞死人呢!為什麽腦袋裏麵老是是他的影子啊!”臉紅著的菲雨靜靜的往家裏走去。

“兄弟啊!現在做什麽啊?”我問楊洋。“嘿嘿!現在有錢了,當然是逛遍北京城啊!我要好好看看我們的首都北京***、我要去看看故宮、最重要的是看看長城。你說了。”“隨便啦!不過錢要省著點。現在師傅走啦!以後什麽都要靠我們自己呢!”又想起師傅來了。而楊洋看到我的樣子知道我在想什麽!就像他自己說的“十五年的感情不是白費的。”所以他隻好在我的旁邊不做聲。

***城樓位於中國首都北京的***廣場北端,東城、西城、崇文、宣武四個區域的分界點,麵臨長安街。對麵是***廣場以及人民英雄紀念碑、紀念堂、人民大會堂、中國國家博物館。是中國古代最壯麗的城樓之一。以傑出的建築藝術和特殊的政治地位為世人所矚目。1949年10月1日,在這裏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並親自升起了第一麵五星紅旗。***城樓圖案出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中。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征。***在中國的明朝、清朝兩代是兩代皇城的正門。***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原名“承天門”,取“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當時***是一座黃瓦飛簷、三層樓的五洞牌坊,朱漆金釘,光彩奪目。一條筆直的中心禦道,穿過端門,直通皇宮正門的午門。禦道兩側,按左宗廟、右社稷的傳統建製排建。禦道兩側增築紅牆,一直延伸到***外,與兩道千步廊相連,成為一個封閉狀態的宮廷廣場。廣場外圍,左為文官官署,右為武官官署,充分顯示了中央集權的浩浩聲勢。清順治八年(1651年),改建為“***”,取“受命於天”、“安邦治民”之意。***城樓麵前是封閉狀態的宮廷廣場,文武百官到此下馬,庶民百姓不得入內,探頭一看,即犯“私窺宮門”的重罪,格殺無赦。

明、清五百年間,國家有大慶典時在***舉行“頒詔”儀式。是新帝登基、皇後冊封而頒詔天下的地方,是皇帝金殿傳臚、招賢取士的場所,也是皇帝出征,赴太廟祭祖的必經之路,對老百姓來說,是拒人千裏之外的禁區。***是人間的瓊樓玉宇,集古代建築藝術之大成。又是封建等級製的形象體現。

1911年辛亥革命以後,宮廷廣場兩側緊閉的大門自然而倒,東西長安街變成交通暢行的要道。自此以後,載入中國革命史冊的“五四運動”、“一二九運動”、開國大典、“四五運動”等等重大曆史事件,都以此為舞台在這裏演出***奧運慶祝。

中國成立後,***城樓前新擴建的***廣場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人民廣場,成為C國舉行重大慶典和集會的場所,中國曆次國慶閱兵式均是國家領導人檢閱儀仗隊及遊行隊伍的場所。1961年,***城樓被定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曆次修繕中政府又重建了城樓上的木建築、加厚城牆,才成了現在的樣子***城樓夜景。

自1987年11月開始,***正式對中外遊客開放。在此之前,極少有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像今天這樣可以接近***,盡情瞻仰她的豐美雄姿,和像當年國家領導人一樣,自由自在地扶欄遠眺廣場壯闊的全景。因而,自開放後,吸引著成千上萬的中外遊客競相登樓暢遊。

第二天,我們開始了逛遍北京的計劃。我們直接來到了***,在存包處存好了包我們登上了***城樓。我來到了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上站過的地方。站在這兒***廣場上的景色一覽無餘、盡收眼底。好不壯觀。看到這兒,我不由得想起了當時的在這兒大聲的說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名從此站起來了”的時候他所看到的和現在我所看到了是不是一樣的。

在***上玩了一會兒我們來到了故宮。

北京故宮平麵圖故宮位於北京市中心,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築傑作,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裏姆林宮)。

故宮始建於公元1406,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麵積約為723,600平方米。建築麵積15.5萬平方米。相傳故宮一共有9999.5間,實際據1973年專家現場測量故宮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計8707間(而此“間”並非現今房間之概念,此處“間”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間)。宮城周圍環繞著高12米,長3400米的宮牆,形式為一長方形城池,牆外有52米寬的護城河環繞,形成一個森嚴壁壘的城堡。故宮宮殿建築均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畫。故宮有4個門,正門名午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麵對北門神武門,有用土、石築成的景山,滿山鬆柏成林。在整體布局上,景山可說是故宮建築群的屏障。

故宮的建築依據其布局與功用分為“外朝”與“內廷”兩大部分。“外朝”與“內廷”以乾清門為界,乾清門以南為外朝,以北為內廷。故宮外朝、內廷的建築氣氛迥然不同。

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是皇帝舉行朝會的地方,也稱為“前朝”。是封建皇帝行使權力、舉行盛典的地方。此外兩翼東有文華殿、文淵閣、上駟院、南三所;西有武英殿、內務府等建築。

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後三宮為中心,兩翼為養心殿、東、西六宮、齋宮、毓慶宮,後有禦花園。是封建帝王與後妃居住之所。內廷東部的寧壽宮是當年乾隆皇帝退位後養老而修建。內廷西部有慈寧宮、壽安宮等。此外還有重華宮,北五所等建築。

故宮始建於公元1406年(永樂四年),1420年(永樂十八年)基本竣工,曆時14年,是明成祖朱棣始建,在元大都宮殿的基礎上興建。占地72萬平方米(長960米,寬750米),建築麵積15萬平方米,始建於公元1406,1420年建成,是明朝第皇帝朱棣始建,設計者蒯祥(1397—1481年,字廷瑞,蘇州人),占地麵積78萬平方米,用30萬民工,共建了14年,有房屋9999間半,主要建築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保和殿也是科舉考試舉行殿試的地方,科舉考試的一至三名分別稱狀元、榜眼、探花。

故宮建成後,經曆了明、清兩個王朝,到1911年清帝遜位的約五百年間,曆經了明、清兩個朝代二十四位皇帝。是明清兩朝最高統治核心的代名詞。明清宮廷五百多年的曆史,包含了帝後活動,等級製度、權力鬥爭、宗教祭祀等。當時普通人連走近紫禁城牆附近的地方都算犯罪。由於明清宮廷是封建製度高度完備的最高統治中心,不尋常的大事,往往都是圍繞皇權的傳承與安危展開的。如明代正統皇帝複辟的奪門之變、嘉靖皇帝被宮女謀刺的壬寅宮變、萬曆四十三年梃擊太**的“梃擊案”、泰昌皇帝因服丹丸而死亡的“紅丸案”、泰昌帝病死後圍繞著新皇帝登極的“移宮”風波。清朝初諸王大臣為確立皇權的三官廟之爭、清末慈禧太後謀取權力的辛酉政變等等。

1911年辛亥革命後,紫禁城宮殿本應全部收歸國有,但按照那時擬定的《清室優待條件》,遜帝愛新覺羅·溥儀被允許“暫居宮禁”,即“後寢”部分。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將溥儀逐出宮禁,同時成立“清室善後委員會”,接管了故宮。於1925年10月10日宣布故宮博物院正式成立,對外開放。1925年以後紫禁城才被稱為“故宮”。隨著清王朝的沒落,特別是1949年前的38年中,故宮建築日漸破壞,有多處宮殿群倒坍,垃圾成山。

1949年中國成立後,1961年,國務院宣布故宮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從五六十年代起進行了大規模的修整。1988年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現辟為“故宮博物院”。

故宮。徜徉其中,古味盎然。一邊欣賞著中國古老的建築藝術,一邊根據每個殿前的介紹,想象著皇室當時的議政、生活的情景,很是有趣,不知為什麽,我總是對有曆史感的東西特別喜愛看完後,才知道它區別於北京故宮的是努爾哈赤建的最原始的宮殿,麵積不大,但反映了他的統治方式。正中是主殿,金龍繞柱,殿堂巍峨,兩旁一邊四個側殿,但並不平行,呈喇叭狀,是“八旗”辦公的地方,也就是說努爾哈赤統領八旗,八旗再指揮自己旗下的軍隊和人民;建成喇叭狀,寓意是大清的江山欲走欲寬闊。

當看到有的女孩子穿上格格的衣服,戴上頭飾,在最古老的宮殿前留影時,我似乎已走入了那久遠的年代。

走完這麽多地方,已經日落黃昏了,“累死我們了”不管怎麽樣,再累我們還的找個地方休息啊!突然我看了一個招牌上麵寫著:北京旅店。上麵有三種價格一種是:團圓四合院客棧65-460元/夜;北京麗舍什刹海國際青年酒店60-298元/夜;還有北京時尚短租公寓165-288元/夜。(免費打了個廣告)“老大啊!現在有錢了咱們就住的好一點怎麽樣啊!”“隨便啦!隻要能睡覺就可以啦!”我無精打彩的說。

就這樣我們在這兒過了一夜,後天就要上學了。明天我們還要去長城呢!現在不好好玩。以後想玩都沒有時間。不大一會兒,俺就和周公下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