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裏大宋

第78章 經義策論(上)

第78章 經義策論(上)

王賢看著麵前的這個年輕人,覺得很麵熟,但是還是沒有想起來。

那年輕人嗬嗬一笑道:“小兄弟已經不記得在下了?那日在大相國寺……”

他這麽一說,王賢立馬想起此人了,他便是那日在相國寺前誤認為自己是考生的那個汪洙,那日匆匆說了幾句,又是一個月不見,也無怪他想不起來,這時聽他提起,這才不好意思地道:“原來是汪兄,在下慚愧,竟然不識故人。”

汪洙嗬嗬一笑道:“小兄弟切莫如此,你我萍水相逢,便是不記得又有何妨,適才我與兩三友人正在這太學之中閑逛,未曾想到小兄弟你也在此,故而過來攀淡。”

王賢想起了科舉,這個汪洙應該又一次參加科舉了才對,他忙問道:“汪兄,前幾日的科考尚順利或?”

汪洙本來笑著的臉龐頓時黯淡下來道:“金榜尚未下發,不過此次實在壓力太大,在下很難中榜,對了,小兄弟你為何在這太學之中?”

王賢嗬嗬一笑,正要說什麽,方營走了過來對王賢道:“王兄是在和何人說話?”

汪洙不等王賢說什麽便開口道:“在下汪洙,草字德溫,乃是江南明州人氏。”

方營一笑,也是自我介紹了一番,然後和汪洙客套了幾句,就對王賢道:“你到那邊去登記一番,午時準時開考,莫要忘了進場,若是有事便到西院來找我,勿忘。”

汪洙驚訝地看著王賢走到不遠處,像是在登記造冊,吃驚地道:“難道小兄弟要進太學不成?”

方營笑了笑道:“汪兄莫要吃驚,我看汪兄也是士子,既然科舉無甚把握,何不入太學,以求捷徑?”

汪洙有些遲疑,他還是很有顧慮的,畢竟他也不是京城人氏,一旦決定下來,那便幾年不能回家一次,見方營正笑著看他,不禁道:“那也好,在下便要請方兄引薦一下。”

方營帶著汪洙又一次走到張平寒這邊,這次沒說幾句便登記了姓名,然後便告辭而去,隻留下汪洙一人在那等著。

王賢心中還在默念著王安石的《三經新義》呢,他雖然在家中通讀了幾遍,然而腦子實在不夠用,隻覺得一會兒這新義沒有什麽意思,一會兒又博大精深起來,其中的那些道理不外乎定仁義和加名分,但是要把原句複述一下還真是為難王賢了。

張平寒因為王賢乃是黃庭堅薦舉,故而格外青眼相待,這時對他說了不少需要注意的東西,包括不能言及世弊時弊,不能言及朝廷諸官,不能誹謗政事,不能辱及先聖,不能有……反正就是太多規矩,讓王賢心中不安起來,既然有經義策論,又不能妄議朝政,隻能舉前朝舊例了,而且不能讓人覺得這是借古諷今,哎,難怪古人寫文章那麽擔驚受怕的。

直到午時以後,眾人才開始進場,總共三百餘眾,分隔間而考,二十人為一間,在東室之內,有專門監考之人來回巡視,以防夾帶或者抄襲。

筆墨紙硯早就準備妥當,試卷也放在上麵,因怕考官舞弊徇私,故而在午時前一刻才安排考間和坐位,王賢坐在最東邊的一間瓦房之中,剛好靠窗,窗外尚有鬆樹翠綠,枯焦黃葉,算是一道風景。

這試卷真是讓王賢大吃一驚,原以為幾百份試卷怎麽著也應該是印刷之物,沒想到這還真是手抄,想、筆跡很是有力,一提一勾都躍然紙上,看得出對書法頗有造詣。

總共就有兩題,一是經義,一是策論。

經義題很是中規中矩,由“名不正而言不順”所發之言,而引導名分之題,王賢讀了王安石的《三經新義》,知道其最重名分,此題果然算是簡單,他立刻磨墨揮毫,洋洋灑灑地寫上千餘字,這些都是大道理,沒什麽可以變化的,把聖人之言摘抄過來幾句,然後發一通感慨,“噫,古之聖人尚如斯,今之人才不及聖人、德不及聖人,不尊長幼之分、父子之別、君臣之道,何如?則幼不幼、子不子、臣不臣,國之亂矣。”

這些套話他寫起來很順,本來就是唬人的,稍微引經據典,便可寫下很多字,他也不用腦袋想了,就直接寫上去。

這監考官也是四處巡考,兩眼不停張望,生怕這些士子們有人舞弊,而這些人倒挺自覺,都在默默地寫著,未有一人敢於抬頭。

王賢終於把最後一句“故名正則言順,名不正則言不順,天道也。”寫下去後,一張大紙竟然都是文字,密密麻麻的,看著就讓人舒坦,他嗬嗬一笑,轉眼看那道策論題。

大宋朝考策論乃是很奇特,太祖當年也有過策論之試,不過隻是一些皮毛東西,和經義很接近,後來幹脆把策論之試廢除,自範仲淹慶曆年間改革之後,策論又開始回歸考場,不過沒了經義試,它充其量隻能算是做個樣子。

王安石變革科考,廢詩詞考,集所有為進士科,天下士子開始重視起了策論和經義來了,以《三經新義》為準線,長篇大論,皆不絕於耳。

自那時,策論之題便開始到了和時政掛鉤的地步,王安石在朝時,幾場科舉皆是以新法比舊法的優異為題,或是含沙射影,或是直截了當,策論還真變成了士子論國的地步。

司馬光上台以後,對策論試也是小利用了一般,就是他將要離世的那一年,出題為“以祖宗法規治天下,何如?”,算是對王安石的新法最後一次抨擊吧,而後來蘇軾出題說仁宗朝政令寬和,神宗朝政令嚴峻,各有各的不好,當今又該如何選擇?

這些策論之題偏向政治化的同時,也給朝廷增加了許多爭論,經常有人拿科考士子們的文章來做事,所以朝廷有人就主張淡化甚至是廢棄策論試,隻是章淳上台後,又一次抬出三舍法以及以往的策論、經義取士之法,所以策論試並無多大改變。

然而不是每一道題目都可以出的,當年蘇軾出了拿到策論題,立刻被人彈劾,以王岩叟為主的朔黨和以程頤為首的洛黨立刻抓住機會,要不是太皇太後力保,蘇軾早就會被一貶再貶了,所以出題小心,也是大家不得不麵對的。

王賢有些愕然地看著這個題目:“富民則富國,富國則富民,何如?”

這種題目,也不知道是誰想出來的,和現在朝廷開邊、執行新法、打壓舊黨可以說完全沒有關係,想來出題之人必是怕麻煩,就連題目也是聊聊數言,極盡簡單之本。

然而這樣的題,卻真是不好寫了,富國、富民,王賢長歎一口氣,把目光抬向窗外,還是那翠綠鬆樹、滿地黃葉,卻顯得單調了好多。

他不禁想起了語嫣所說過的話,百姓疾苦,無人關心,隻求一頓飽飯而不得,所以要是富國必要先富民,民先富而後國富,民先立而後國立,這些都算是上古良言了,然而真正說起來,誰會讓民完完整整地富起來呢?

錢財乃是國家之根本,現在這個時代,是小農的時代,是靠天靠地的時代,隻要有田,不論是稻田、麥田、水田、旱田、桑田、茶田,都可以保證小農的生存,然而要做到富裕,難之又難。

改變生產方式,改變小農階層,這才是民富的基礎。

而這些,都是不可能實現的,就從執政之士大夫來說,也不可能願意讓新興階層觸及到他們的利益,更為重要的是,物質積累的漫長時間是要靠穩定的政治局麵來維持的,再過二十年,這個朝代就要被外族入侵而亡,再過一百多年,整個大宋也會被消滅,生產水平和新的階層會被一網打盡,積累的物質資料也會煙消雲散。

富民不現實,富國就現實了?

富國之道,還是在富民的基礎之上,若是民無財,那國之財又能從何而來?然而這個時代的士大夫們都不明白這個道理,他們還以為天下之財乃是定量,不會多也不會少,若要富國隻能加稅,故而當年王安石提出“不加稅而國富”的理論後,幾乎所有人都不理解。

經濟重量提高了,那麽相同稅率便可以使得國家收入提高,這便要求國家用手段來使民先富,就像戰亂之後的天下,君王們總是說要免稅免役三五年,不隻是做個樣子,也是為了休養生息,讓民先稍微富起來一點,再積累國家物質。

然而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充分利用資源的再生產,江南水田一年可以兩季,然而百姓們卻無法及時地籌集好,所以很多時候都荒廢了,而當年王安石便是考慮此點,讓國家借錢給百姓們,讓他們可以先得到種子、水牛等物,待到收成之後加利還清,不耽擱生產,這種想法便是極大進步,可惜最終卻失敗了。

王賢心中一笑,這些人根本不理解經濟手段,又如何能使國富起來?不過還有一條特別的渠道,可以使國富起來,王賢沉思了一下,便提筆而書。